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

2025/04/24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 篇1

《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主要讲的是住在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的英子一家的故事。这本书以孩童纯真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悲欢故事。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惠安馆”这个故事:惠安馆里有一个疯子——大姑娘秀贞,人们都不让自己的孩子跟她玩,所以她很孤独,而英子不顾家人的反对,真诚地走近她,和她成为好朋友,还帮她找到了她的亲生女儿妞儿。最后还把金镯子送给她们做盘缠,让她们一起去找妞儿的亲生父亲。

读完这本书,英子的善良深深地感动了我,同时也让我想到曾经看到过的另外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1814年,一支考古队走进了“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一路上,他们看到很多以前考古队员的尸体,队长杰夫叫队员们把尸体埋起来,并用树枝和石头做一个简单的墓碑。后来队员们抗议道:“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队长说道:“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行啊!难道你们就忍心看到他们横尸荒野吗?”队员们只好按照他说的去做。后来,这只考古队在沙漠里找到了古人的遗迹和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就在他们兴奋地返回时,突然刮起了持续的大沙暴,指南针失灵了,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危难之时,杰夫鼓舞大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最终,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搭建的墓碑,走出了撒哈拉沙漠。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他们说:“是善良,让我们战胜了‘死亡之海’。”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的底色,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石。如果每个人都像英子和杰夫那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不会有犯罪,不会有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互谅互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世界因此而变得美好。让我们永葆纯真,在成长的道路上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温暖别人,纯净自己。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 篇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曲《送别》道出了缠绕着英子的一段段悲惨而又沉重的童年往事。《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以自身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在北京城南的四合院里,居住着英子一家。透过英子那一双澄澈的眼眸,向人们描绘出了大人世界中的悲欢离合,属于孩童的天真无邪中,却缠绕着世间最复杂难分的感情。

《惠安馆》中,英子看到的不是人们口里的"疯子”“骗子",那双澄澈的眼眸中倒映着的,只是一位追怀着爱人,思念着女儿的平常女子。《我们看海去》中,大人眼中那万恶不赦的贼人,在英子的眼里却是真善的化身,是一个美好的约定。《驴打滚儿》中,英子家中的女佣——宋妈不幸的遭遇,是英子亲眼目击的。透过英子的目光,所呈现的是那个年代封建,不公的思想。《兰姨娘》中,描绘的是英子身边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机灵的英子为两人牵了红线,如此美好的事情背后,却也是蕴藏着如兰姨娘一般的女子悲惨的命运。《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爸爸也因疾病去世了。那一刻,身为长女的英子,明白了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在那一刻,英子知道了,她的童年结束了,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了。

无论是人,还是那里的一草一木,它们都是英子的童年。但最终也随着童年的结束去了,散了,消失了。童年的回忆,也就此碎裂,散落在时间里。无论是英子的童年,亦或是我的童年,都宛若一曲《送别》,送别着曾经的人,曾经的物,留下的是人的成长和对童年的怀念。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 篇3

在前些日子中,我读了《城南旧事》,它是由著名女作家林海音起到13岁的生活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本书从第一视角——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的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英子是一个天真善良,活泼可爱一个小女孩。《城南旧事》有五个独立的短片组成的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所以他即使长篇小说,也是短篇小说。本书有五个独立的短篇,“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组成。

“惠安馆传奇”讲的是丈夫下落不明,女儿生死未卜,双重打击是秀贞神经错乱,而秀贞的悲惨遭遇,非但没有得到大家的同情,反而被视为疯子,所有人都会嫌弃。而天真善良的英子一直跟秀贞是好朋友,还有那个过着成天被养父打骂的悲惨生活的妞儿。妞儿其实就是秀贞的女儿。英子帮助秀贞和妞儿母女重逢后急于乘上远方的火车,但他们终归没能走出黑暗,葬身铁道,似乎是那个时代给他们安排的必然归宿。无论结局多么悲惨,秀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一点非常让人敬佩。

“我们看海去”讲的是英子认识了一位大哥哥,影子无法判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深爱自己弟弟的好哥哥,但他为了生存不得以走上了偷盗这条路。排队因子反复强调自己是个好人,表明他非常渴望能得到大家的理解。“我们看海去”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是作者希望当时社会人民早日走向和平光明而美好的未来的期待。

“兰姨娘”和“驴打滚儿”使我认识了具有新时代风貌的兰姨娘和一个具有典型中国妇女形象的送妈,她们都在为了幸福生活而奋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一张。“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讲的是英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经历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爸爸突然去世后,英子终于体会到自己真的长大了,你不再是昔日那个活泼,活蹦乱跳的小女孩了,而是一个迎霜傲雪的新青年!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 篇4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我轻轻哼着,翻开这本发出淡淡幽香的《城南旧事》。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英子童年在北平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透过儿童的视角,写下浓浓的相思和淡淡的哀愁:神经错乱却有心地善良的秀贞;渴望得到社会理解的“厚嘴唇”,待人真诚、出淤泥而不染的兰姨娘;勤劳善良、大爱无私却又命运悲苦的宋妈。在文章的最后,给英子带来安全感的“大山”——爸爸猝然长逝,英子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真的长大了,顽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所有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篇。从中我懂得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也许会让你一时胆怯和退缩。但如果你足够坚强和勇敢,尽全力去试一试,也许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校“润之杯才艺大赛”的决赛现场,我第一次上台演讲,不免有些紧张。但当我看到爸爸妈妈、评委老师们温暖的微笑和鼓励的目光时,我那小小心灵立刻就被阳光照亮了,马上就来了情绪,极有感情地演讲了起来: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严肃收敛……下台后,我的作品得到了极大的好评。其实,我们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只要我们勇敢地战胜困难,就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

书中的英子也是如此,虽然她一直在离开一个又一个她深爱的人,但她并没有因此伤心欲绝、自暴自弃,而是依旧开心乐观、积极向上,平静地面对这个世界,最后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真理,成为了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让我们像英子一样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 篇5

六年级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随着她的文字,我宛如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城南……

刚住进胡同的英子,熟悉了惠安馆的秀贞。在大人的眼里,她成天疯言疯语,是个疯女人,而在小英子眼里,她却是个好玩伴。另一个同英子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妞儿也是她结识的好朋友。英子愿意听秀贞讲她自己的故事,她喜爱秀贞看到她时快乐的样子。英子爱和妞儿一起蹲在西厢房里喂小油鸡,爱看妞儿扭着身子唱戏。她的这两个伙伴都有着凄苦的遭遇。秀贞失去了孩子,妞儿是个孤儿,被养父逼着去唱戏。一个是查找孩子的.母亲,一个是查找亲生父母的孩子。英子用她自己的方式帮助着她俩。可成人的世界那时的小英子又怎会完全懂得,当她从昏迷中醒来时,秀贞和妞儿已经离开了她的生活。

英子带着担忧与困惑进入了另一段生活,她随父母搬入了新家――新帘子胡同。上了小学的英子喜爱学校的生活,喜爱教唱歌跳舞的韩老师。在新的生活中,英子又与一个生疏男子成了朋友,虽然这个大朋友的话她似懂非懂,但在她的眼中,男子是性情随和的老实人,也是慈祥的哥哥,孝顺的儿子。大街上人群兴奋地叫喊着:“贼被捉住了,贼被捉住了。”当得知正是因为自己无意中的话,男子才被警察抓走了时,英子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她再一次感到了困惑,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分不清海和天一样。这残酷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许多的人,许多的事,走入英子的童年,又走出了她的童年,秀贞妞儿小偷还有兰姨娘宋妈父亲……经历着快乐悲伤和困惑的小英子也慢慢地成长着。

细读着英子童年的故事,我能感受到,故事里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所处的环境怎样,但他们都有着对团聚的憧憬,对摆脱旧的婚姻制度,对自由的憧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等等,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去改变现状,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怀揣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