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2025/04/25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建筑测量实训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篇1

测量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通过2周的野外和室内的实践操作,把书本上学的一部分理论知识和与实践相结合,以加深巩固和理解,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

实训步骤: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实训总结体会:

为期2周的测量实训终于要落下帷幕,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训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训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训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训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训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训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训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训完成的更加完美。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篇2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这样: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这四周全部任务的完成都倾注了我们小组五人的大量心血,一次测量实习做完整做好,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实习过程中协同问题也常发,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快,更强”,所以最终站在一条战线上破城斩将,得以全线突破。所以只要我们五人精诚合作,相互交流切磋以及相互配合理解,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测量期间有时候回来很晚,食堂吃饭赶不上,只有吃泡面等;白天外页测量劳累,晚上回来处理数据。累中有甜,苦中有乐,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激情满怀,完成任务收获丰硕成果。

(3)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4)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5)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二)前言

在xx至xx学年第二学期末,自xx年12月1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常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电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三)实习建议

实习内容及目的: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室内检查的内容有图面地物、地貌是否清晰易读,各种符号、注记是否正确,等高线与地貌特征点的高程是否相符等。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重庆市永川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实习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的缓冲期、过渡期,也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半年里,我严格按照厂人事部下发的采油队实习大纲,认真研读,逐一学习,在思想行动上,努力做到“想实习,会实习,实好习”,把培养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己任,圆满的完成了本阶段实习任务。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本人积极配合本班组人员、科领导探索煤炭销售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规范财务工作程序,简化各种手续。例如:以前开具增值税发票时,一个订单一开,费时费力,发票使用很多,而且不易查找,本人和同事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按厂家、品种将发票合开,然后再打好明细附在上方,既节省了发票的使用张数,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了查找。通过工作创新最大限度的给前来购煤的用户提供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这一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觉很好,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样的实习,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习之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那么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有很多,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这样的。其实实习真的很好,可惜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好处,还是在不断的玩乐之中,我很遗憾。我会做好我自己的!

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下上好每一节英语课,也方便于我毕业论文的研究。英语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本次峨眉地形测量实习时我测绘工程专业在完成《测量学》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集中野外实习。其主要目的包括:

(1)验证测量学课程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测量方法,加深对相关理论、方法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并实践基于传统测量仪器设备的地形图测绘内、外业基本方法流程,为进一步学习《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基础》、《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打下基础;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查阅专业规范、使用专业技术语言和初步的测绘工程设计实施总结的能力,严谨求实,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精神;

(3)培养我们操作常规仪器设备的方法技能,撰写技术设计书、实习报告并进行汇报交流的基本能力。

(4)能够正确并且熟练的运用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5)能够运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并且正确的进行导线计算;

(6)能够将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控制点展绘到图纸上,并能够熟练的进行碎部测量绘制平面图。

二.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给定的控制点数据和实习场地,完成一幅250m×250m范围的一幅1:500标准地形图测绘,具体任务及要求为:

(1)编写技术设计书

各小组根据指定的测土范围和提供的已有数据,结合实习队的统一讲解,通过调查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搜集和整理已有资料和踏勘测区,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设计书的编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技术设计书的汇报,提交《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一份。

(2)仪器检验与校正

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一般性检查、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电子全站仪的检定并提交一份《仪器检验报告》。

(3)控制测量

按照本小组的《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完成测区内的首级控制点(二级导线点和四等水准点)和图根加密点的布设、测量和数据处理并成功提交合格的《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表》、《四等水准测量高程误差配赋表》

(4)碎部测量与成图

按照《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在完成控制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平面位置及高程数据进行手工白纸成图的方式,完成250m×250m范围内的1:500地形图的测绘。碎部点高程数据直接由全站仪测得,成图时平面位置用极坐标法确定,画出地形图。

三.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峨眉山市峨山镇峨秀湖公园内,在成都理工大学实习基地正东方约两公里处东临峨秀湖,位于峨眉山山脚,风景秀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侧区内分布有较多的人工绿化带,以及水塘,小路、荒地等要素。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平均高程为485m。测区距离实习基地较近,有利于我们拉水准,然而由于名山南路车流量较大,也给水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侧区内主干道为名山南路、306省道以及峨秀湖风景区道路。采用坐标系为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系为独立高程系。

四.实习内容

1、使用水准仪完成水准测量;(六组)

2、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并作出合格的导线;(三组)

3、完成碎部测量并绘制出平面图。

五.实习步骤

(1)第一天检查校正仪器,并且进行踏勘选点,选出五个水准控制点和留个二级导线点,并用铁钉和记号笔标记好水准点,用木桩和大头钉记号笔标记号二级导线点。熟悉测区情况。

(2)从第二天到第七天水准测量,由实习基地门前到测区水准点,闭合水准路线长度约为6.3公里,工作量为每天一圈,本组人数为六人,共测六圈合格水准数据。确保每人熟练掌握水准测量操作仪器、记录和处理数据、跑尺等基本技能。

(3)第七八天为二级导线测量,利用全站仪和棱镜,以事先踏勘的已知点为基础,对各个导线点测角测距以及测高程、工作量为三圈,组内成员交替观测,以便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仪器操作,测量步骤,数据记录等技能

(4)第九、十天为碎部测量阶段,主要任务是采集测区内碎部点和等高线点的坐标数据和高程数据。

(5)后面时间为内业计算、成图阶段和室内检查阶段,内业计算包括:四等水准的高差闭合差、角度闭合差、坐标计算。本次实习采用白纸成图的方式,将采集到的碎部点展绘到聚酯薄膜上。勾绘出测区内的各种地物和地貌并进行室内检查核对数据。

(6)由于外部因素,本次实习未能进行室外检查和仪器检查。

六、收获体会: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全站仪,水准仪的使用,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由于实习过程中,我也担任过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良多,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

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总之,为期一周的实习时间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知识与时间结合的重要性,对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更为日后参加工作起到了好的铺垫作用。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篇4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实习场地的实地踏勘、观测、概算与绘图,使同学们了解建立地形图的全过程。从而对《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与组织测绘生产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1、踏勘选点;

2、图根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

3、起算边长与起算边方位角的测量;

4、地形图的测绘。

三、实习概述:

本次实习原定地点为xx。xx月xx号我们兴高采烈的从学校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于当天晚上到达。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早晨我们六点半准时集合,然后开始选点。我们跟着xx老师,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我们的点分为两组——A组与B组。由于是第一次跟着老师选点,我们更多的`是看老师如何选点,不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耐心的给予解答。

比如包括点的距离与角度如何选定。我们总共xx个组,前xx个组测A组点,后xx个组测B组,我们这一组分到侧B组。选完点之后,我们马上开工。

我们从B1点开始测,由于对仪器不是很熟悉,我们在该上耗费了好长时间,最后测出的误差在1分,由于超过了误差限制,我们重新测,由于路上很多车子挡视线,我们不得不选其他点作为起测点。我们扛着仪器来到B4点这次速度比较快,误差为20多秒,在误差范围之内。我们非常高兴,接着往下测,到了中午,我们匆匆吃了午饭又开始测,累并快乐着。

等到还剩两个点时天突然下起了小雨,我们依然坚持测,在雨中我们又测完了一个点。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点,雨越下越大,路上车子时不时挡住了仪器的视线。我一次次的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把车子挪动一下。经过几十分钟的努力,我们终于测完了最后一个点。

看着天上越下越大的雨,我们的心格外的轻松。然而不幸的消息来了,晚上得知当地国土局不让我们在这里测,第二天晚上7点我们从xx返回学校。

虽然我们从实习地点返回了学校,但我们的实习没有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天早晨7点半我们在xx广场集合,老师带着我们重新选点,这次我们对选点的规则有所了解,速度也很快,紧接着我们开始进行角度的测绘。用了一上午就完成了任务,下午我们紧接着开始了高程的测绘,在下午5点钟的时候圆满完成了高程的测量。随后又用全站仪进行了距离的测量,直到天黑收工,这一天过的真充实。

四、实习收获:

1、在仪器掌握方面

我们这次使用了三种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通过本次实习总得来说,我们对仪器的操作更加快速准确。对仪器的每个构件的功能更加熟悉和了解。

2、在理论知识方面

这次实习我们主要用到了三种记录表格,即测回角表格,四等水准测量表格,碎步测量表格。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这三种表格的记录,原理,处理方法更得心应手。

3、实际工作体会与感悟

在课堂我们学到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而已,在实验课上我们可能会学到一些仪器方面的知识,而到了实际工作中,就不仅是学知识了,还需要社会协调。

五、实习结束语:

通过实习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让我们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让我们懂得了测量学科。向认真负责指导带领我们实习的xx老师致敬!

建筑测量实训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地形图、房产图的测绘,可以强化地形测量、房产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技能,提高应用地形图、房产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的测量问题打下基础。

二、任务和要求

1.测绘图幅为40cm×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或房产图一张。

2.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能进行检验校正。

3.能独立组织和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测量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4.熟练掌握解析法测绘地形图、房产图的方法步骤,学会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房产图。

5.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及使用方法。

三、仪器工具使用与爱护

1.按时领借、归还仪器工具,并遵守测量实验室领归还制度.

2.每次出发前和收工时均应清点议器和工具;

3.实习中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报告辅导老师,不准自行拆卸,为保证仪器的安全,实习应做到:人不离仪器,仪器不离人。

4.钢尺量距时,应在尺中间设专人保护钢尺.严禁卷曲和各种车辆、行人踩压;

5.严禁手执测绘仪器,装箱保存,丢失仪器者,按实验窒规定处理.

6.若仪器、工具有损坏,按实验室规定处理.

实验步骤:

本项实习包括:布设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或界址点测定);进行碎部测量,测绘地形(房地产)特征点,并依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进行描绘,最后整饰成地形图。

(1)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平坦地区,一般布设闭合导线,丘陵地区通常布设单三角锁、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等三角网,对于带状地形可布设附合导线或线形锁。经过观测,计算获得平面坐标。

1)踏勘选点

每组在指定测区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根据测区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点的密度,应能均匀地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100m左右。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点位选定之后,立即打桩,桩顶钉一小钉或用红油漆画一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桩号与组别。

2)水平角观测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二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60n,n为导线观测角数。

3)边长测量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

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长。

4)连测

为了使控制点的坐标纳入本校或本地区的统—坐标系统,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点的坐标、高程等作为起算数据。

5)平面坐标计算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计算方法可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厘米。

(2)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

在踏勘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可设在平面控制点上,网内应包41,特30001。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应用光电测距仪测定边1000括原有水准点,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进行观测。布网形式可为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图根点的高程,平坦地区采用等外水准测量,丘陵地区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1)水准测量

等外水准测量,用DS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可采用双面尺法或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干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40Lmm(或±12n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

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详见教材。

2)高程计算

对路线闭合差进行配赋后,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各图根点高程。观测和计算取至毫米,最后成果取至厘米。

3.测绘仪器简介与见习

为了扩大知识面,可根据现有仪器的情况向学生介绍光电测距仪,DJ2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激光经纬仪,DS1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激光铅垂仪,激光平面仪以及全站型速测仪等测绘仪器的构造与使用,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