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

2025/04/29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 篇1

今天我读了吴非老师所写的《致青年教师》第一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书上有这样一些话“班会上没能忍住内心的悲伤,你哭了。因为看到学生的冷漠,因为看到一些学生缺乏羞耻感,你感到痛心,那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我们必须自己首先使情感正常的人哭泣落泪,未必是软弱,因为你的悲天悯人,因为你的正义冲动,因为你的人爱和幸福。”

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开班会的时候,或者在课上的时候,有些孩子不听话或者一些社会现象而让你流泪悲伤,那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不要阻止它流下来,这是你情感的表现,哭泣也落泪,未必是软弱,作为指引者的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去关注,并与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阅读的经历,他的阅读在于他阅读量的多少与是否有效。如果是有效的,就会产生人文情怀,他的情感就能被唤醒,也一定会有所感动。如果在他人生中缺少了阅读,那缺少的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需要,更是人成长的需要,一个人阅读积累,代表他的发现就会越多,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也会有所提高。

学生的阅读很重要,而老师的阅读更重要,教师的阅读经验往往是学生的金精神资源,教师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是真善美的传播者。

所以不要在意,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情感,大哭大笑,让孩子们体验到你情感散发,把你的爱,你的悲伤失望,你的恨,都真实地袒露在学生的面前吧!!

《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 篇2

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封底写到:“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我想这就是吴非老师心中理想的教育。

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的自序中也写到:“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捍卫常识……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这些我也深有体会,我们现在如果碰到问题学生,往往是高中责怪初中,初中责怪小学,小学就责怪幼儿园,而幼儿园责怪家长。为什么在国外,中国人被认为素质低,甚至出现的种种歧视,我觉得和常识的教育很有关系,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关心考了多少分,虽然强调素质教育,现在的小孩要上那么多的兴趣班,但是我们很少去关注他们平时的表现,比如,上学路上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垃圾有没有乱扔,有没有主动让座等等。平时也总是看到有开车闯红灯的,随意变道的,开车打手机的,公园里垃圾乱扔的。所以我觉得进行常识教育真的非常重要。

另外,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真的深有体会,比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中写到: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遇到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对学生的影响还在《力戒浮躁》、《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教师仪态也是“范”》等多处提出,总之,我觉得作为教师,不管哪个方面,都应该以身作则,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去正确引导学生。

当然,我只是作为基层的一个普通老师,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好自己的学科,不误人子弟,争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阳光,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 篇3

本学期拜读了 吴非老师写的《致青年教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书中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边读 吴非 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却不由怵然。读 吴非 老师的文字,真正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是个成熟、理性的教师!

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 吴非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不由得想起一次课堂上,由于几个男学生的故意捣乱,我停止正在进行的课,对学生讲我的求学经历,希望能够感动他们,由于感情过于投入,边讲边流泪,事后觉得自己过于幼稚,竟然在学生面前流泪。读了 吴非 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想想:是啊!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老师。说实话,面对学生,我笑过,也哭过。我曾为学生那纯洁善良的心灵感动得流泪,也曾为他们中一些同学的不争气而伤心落泪。事后,我常埋怨自己太没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 吴非 老师这篇文章后,我明白这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冷眼处之的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么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关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原。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所以说,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以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老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要学生面前的道路。

《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 篇4

读一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自我的升华,一次丰富的收获。与作者在书中相会,思维地碰撞让自我得到了成长,这是一次启迪,一场智慧的邂逅。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就是如此,在我做青年教师的旅程中我很幸运,遇到了这盏心灯。

吴非老师是个真诚的人,他在书中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都毫不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作为青年教师,读这样的文章,就如一位长者在你跟前,推心置腹地教你怎么样做老师,与你分享他在教育中的困惑和所得,这样的书,怎能不吸引人呢?

读到“你一定能写好”给了我一些想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常常注意鼓励孩子,让学生自信起来大胆说大胆地写,但是在对一个孩子无数次鼓励 没有效果之后,我们的耐心好像瞬间消失了。这是一种失望出来的体现,随之就会出现一些无意识说的伤害学生的语言,比如说“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这样的话有时是随口说出,确不知对孩子有无形的伤害,前面所做的也就功亏一篑了,所以这鼓励的话还是要持之以恒地说,孩子们是有感情的,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你对他们的真诚他们总有一天会领悟,等待花开的,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

当时我是5年级古诗背诵的评委,六个年级的比赛是一起进行的,我从五年级下来的时候就看见董晨阳在班级哭,见我下来,大家都围着我,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听了好半天才知道,原来是背诵古诗的时候董晨阳《劝学》没有背出来,大家都指责他,所以孩子就哭了。我把孩子叫到跟前,其实我也是非常诧异的`,昨天在我这里过关的时候背的好好的,怎么到比赛的时候就背不出了呢,我想大概是紧张了吧。

“怎么了?”

“老师,我劝学没有背出来”,眼睛里眼泪还在流

“今天早上不是告诉我只有《小儿垂钓》背诵不出来吗?”

“是的,可是老师叫我的背诵的时候我就什么都忘记了。”

“你努力了吗?昨天回去背了吗?”

“恩,我背的”

“那就好,只要你努力了,老师和同学都不会怪你的,以后我们要提前做准备,下次的比赛我们有把握了”

“盛老师,谢谢你原谅我……我以为你也会怪我”

孩子的眼中又流出了眼泪,我抹去孩子的泪水。我们教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如果多些谅解、宽容,而不是一味发火指责的话,孩子们得到的也许会更多,我们常常会误解孩子,这样的误解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呀,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个蛮不讲理的,教育中多一些宽容、理解,孩子和我们就更进一点,我想这次的比赛对董晨阳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对我,同样是。

如果作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宽容和理解,孩子们看在眼中记在心中,那么这个班级里就是个没有气度的孩子,教知识的同时,教师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教做人吗?

读吴老师的“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让我感触颇深,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都是特别的花朵,也许这个孩子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许那个孩子没有百合的清新脱俗,也许他们没有郁金香的乖巧内敛,但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的芳香自有他的特别之处。也许他现在没有完全开放,他还是小花蕾也许只要你细细的闻,慢慢的品,等待他展开花瓣,那时,肯定是芳香扑鼻,香艳满园。

只是,我们要慢慢等,多一些耐心。

《致青年教师》的读书心得 篇5

拿到这本《致青年教师》在桌子上面了好久才打开看他,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受惊。因为我从开始教学至今还没想过如此深层次的问题,只是因为喜欢教书,喜欢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而在一个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

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一、要树立服务意识

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奖品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你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式了没有?学生这节课有发展吗?这种隐性的服务理念应该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二、要学会感恩

只有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才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感谢社会给予我的这个崇高而又伟大、稳定而又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令所有人敬佩。第二,要感谢在各个岗位上做奉献的纳税人,无论是工人还是个体劳动者。既使他们起早贪黑,生活无着落,也在为我们提供着经济保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他们的子女。第三,要感谢我们的学生及其家长,因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而不是学生,而购买这个服务的是家长,家长是学校的上帝。而消费者才是推动产品不断更新和质量提高的最强大的动力。所以,感谢家长,因为他们的选择,我们的工作才多一份安定,少一份危机;因为他们的选择,才为我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第四,要感谢我们的同事及生活在你周边的每一个人。

三、学会学习,学会读书

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多读书。

魏书生初中毕业,却达到了融合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养他的是书籍;李镇西在被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说:我就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四、关注细节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

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

升国旗时我们会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因为孩子们也关注你的热爱和信仰。他们有了信仰,我们才好教育。

我们一定不会在教室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接打手机、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更会保持办公室整洁。因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是会跟我们学的。

我们是能够尊重学生人格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和孩子们的尊重是相互的。

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笼头是不难的,节约纸张、爱护教学工具是自愿的,我们节约的习惯是带给孩子们最朴素和最美好的礼物。

遵守时间,遵守诺言。我们对规定和允诺的实现,带给孩子们的将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体验。

五、锤炼业务

说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说明我们有精力去学;“教师”说明要传授知识,更说明我们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

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对自己负责。作一个青年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我们经常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老年教师中多数人对工作的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但又不满足于同他们的竞争——作为青年人有理由对业务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会时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颓废与懒散,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就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的教学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需要更多的锤炼。

我们会备好每节课,参与好集体备课。我们的从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来源于这里。

我们会互相多听课,青年教师杨恒奇说过:“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由人及已会很有收获。

我们会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本作业,因为他是孩子们学习收获的晴雨表。

我们会尝试着改变,让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让孩子们喜欢,让我们的教学成果更加丰硕。

我们在脑海里总会有一个信念——做名师。并为它做好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