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演讲稿
爱习作提供的孝亲敬老演讲稿(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孝亲敬老演讲稿 篇1
一、班会目的: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二、班会准备:
1、学生在课外通过书籍和计算机搜索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2、精心制作班会课多媒体课件。
3、确定班会的表现形式,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并分头排练。
三、班会过程:
男:所谓“孝敬”,就是孝亲敬长。
女:“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是儿女应尽的义务。从古至今“孝敬父母”被誉为美德。
男:同学们,中华民族素以尊老、敬老、爱老、养老而著称于世。
女:历史的改革,时代的进步,文明程度的增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男:为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召开了“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主题班会。
女:我衷心祝愿我们这次班会之后,同学们都能成为孝敬老人,尊重师长的模范。男: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
女: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请听故事《苹果树》。
男:中华历史悠久,民族后继有人,美德要代代相传。敬爸妈、爱老人,应该是孩子们真诚的奉献。
女:中华要腾飞,民族要振兴,精神文明之花要靠我们精心地培育。
男:今天,我们要向敬爱的长辈热情地歌唱。同学们,努力吧!
女:古人和革命前辈孝敬父母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中学生就更应该学习他们优良品德。
男:同学们,如果我们的`生活是一首歌,妈妈就是那美妙的音符;如果我们的生活是一幅画,爸爸就是那艳丽的色彩;如果我们是一朵朵小花,长辈们就是那春雨在浇洒。请听配乐诗朗诵《感恩之心》。
女:世界上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没有母亲,就不会有我们生命的存在:没有母亲的乳汁哺育,我们更不会渐渐长大。
男:童年时看妈妈,妈妈是一片蓝色的湖,少年时看爸爸,爸爸是一座挺拔的山。
女:妈妈的爱是那么慈祥,爸爸的爱是那么严厉。这慈祥,那严厉,都表达了他们对我们真挚的爱。
男:我们曾漫不经心地忽略过周围事物的恩情,曾不止一次地抱怨过家长对我们的管束。自从学校开展孝敬父母传统美德教育后,我们猛然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长辈们付出了真挚宽厚的爱。
女: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好!我们班里孝敬父母的例子真不少。我们也要借这个机会唠叨一下。下面就请听快板《四位老人夸孝子》。
男:孝敬父母光荣。
女:不孝敬父母可耻,请同学们说说心里话,以前是否孝敬父母,今天受到了什么教育?(同学自愿发言,内容略。)
男:爱父母,就让我们从倾听父母开始吧。
女:也许你会听出岁月的沉淀,听出传统的美德。请听名人《陈毅的故事》学习先辈们发扬传统美德的事迹。
男: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哺育。
女:我们一天天长大,而他们却一日日衰老。
合:让我们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恩情。全体起立齐唱《感恩的心》。
男: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孩子得到父母的爱,就如同一株稚嫩的小芽得到了阳光雨露,在爱的天地里,同学们一天天长大;父母得到孩子的爱,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疲累就会化作一种无比的幸福。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中,我们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孝敬长辈的道理;懂得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感情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建立起来。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做到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爱”的旋律将会在未来的日子奏响。从今天起,为了表达我们对长辈的爱,希望每个同学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表达我们的对他们的一片爱心,同学们能做到吗?
齐:让“爱”的旋律在未来的日子奏响。让更多的朋友懂得感恩父母,孝亲敬老。合: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为了老人的微笑,我们挥鞭从此起程,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四、班会反思: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学生们懂得了长辈们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无限的关爱,他们用宝贵的青春与汗水浇灌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欢乐,而他们别无所求,有时我们的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会让他们倍感欣慰和满足。通过这一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想,使德育教育产生了最佳效益。大家愿意把一份份的真切体验,转化为一颗颗品德高尚的种子,扎根在每一名队员的心中。
孝亲敬老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七年级一班的杨方涵。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孝亲敬长与你我同行》。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提起母亲,我想你们一定有说不完的话语。从婴儿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什么时候能离开我们的母亲呢?父母的爱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面对这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多少?我们又能报答多少呢?翻开历史的画卷,孝亲敬长的故事一一浮现在眼前。
春秋时期,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不仅以勇敢闻名,还以“孝”为后世称颂。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米缸中没有一粒米。为了满足父母这点小小的要求,他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才从亲戚家背回一小袋米。当他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时,竟然忘记了疲劳。虽然辛苦,但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停止过。是呀,一个人一辈子做几件孝亲敬长的事情容易,但要做一个一辈子孝亲敬长的人,确实很难!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子路这样一辈子都孝亲敬长的人,又何止一个呢?
我生活当中的一些感人的孝亲故事,就让我很受感动,我的姥姥,在姐弟六个中排行老大,在姥姥10岁的时候,太姥姥就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瘫痪在床,这时候的太老爷在船上挣钱维持家用,姥姥就这样用稚嫩的双肩担起这个家,姥姥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瘫痪的太姥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太姥姥去世,15年里,姥姥都不曾抱怨过,是啊,有妈在,家才算个完整的家啊!现在每每说起,姥姥都会说太姥姥生病所受的苦,却从不说自己所受的累。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中国历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铭记父母恩情,感恩父母的养育;(让我们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优良品德)让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代代相传!让孝亲敬长与你我永远同行!
孝亲敬老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虽然平时我们都在提倡孝亲敬老的道理并学过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想要将其实践下去并号召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这便需要身为学生的我们积极站出来承担责任并引领这股潮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孝亲敬老并影响自己身边的人也这样去做,要从我做起才能够逐渐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孝亲敬老的行动中来。
其实回顾以往的生活不难发现自己的身边也存在着孝亲敬老的事迹,毕竟我们的父母对待爷爷奶奶可谓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无论是帮忙做家务还是加深和爷爷奶奶间的交流都是孝亲敬老的表现,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榜样在我们的身边才值得大家去学习,所以我们学习父母的做法并在生活中减轻他们的负担,无论是扫地拖地还是吃饭以后帮忙洗碗都能够体现出我们的一片孝心,但凡有着主动这样去做的想法都意味着我们已经变得懂事了许多,相信父母若是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进步也会因此感到高兴的。
通过平时的学习不难发现自己已经学过不少孝亲敬老的故事了,无论是童话书籍还是课本之中都有着关于孝亲敬老事迹的描述,而且孝道也是我们自古以来提倡的优良传统自然要做到继承和发扬下去,这便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并从书籍中明白更多的事理,在明心见性下自然能够懂得孝顺亲人和尊敬老人的重要性,有着老师的教导自然不用担心这个过程会出现什么问题,而且通过这些事迹和自己的对比便能明白我们存在着哪些不足。
正因为我们是学生才要扛好孝亲敬老的大旗并将这种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要将这种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尽量主动去做,而不是举办类似活动或者老师要求的情况下才如同完成任务一般去做,这样的话即便做着孝亲敬老的事情也不会让我们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丝毫的进步,所以需要大家行动起来并保证自己能够主动去践行孝亲敬老的道理,学习了这么多年的知识应当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并努力去践行,而不是寻找借口从而逃避我们为人子女乃至作为晚辈的责任。
但凡有点责任心都应该意识到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做到这点,就如同父母孝顺老人一般从而在生活中多向他们学习,而且类似的故事也学了不少应当懂事些并通过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相信当我们在生活中做到孝亲敬老以后也会让父母因为大家的懂事感到欣慰。
谢谢大家!
孝亲敬老演讲稿 篇4
各位教师、学生及家长朋友:
“百善孝为先,行孝教为本”。一个“孝”字,饱含了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一个“教”字,左边是“孝”字,右边是“文”字,蕴含的就是孝道文化。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为此,我们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传承优良传统,争扬孝德之风。
我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秉持的“孝德”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甚至被遗忘。面对孝文化的断层危机,弘扬孝道文化必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强烈呼唤。
用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完善我们的人格,传承孝德传统、争扬孝德之风,让孝行天下、德泽万代。
二、孝亲起于自身,敬老见于小事。
事亲行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它不需要伟大作为和豪情壮志,它需要的是坚持,我们可以用平凡演绎孝德。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工作细节做起。
全体教师要加强孝德修养,努力践行教师“孝行十个一”,将“孝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将孝道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计划,尤其是语文、德育课教师更要以课程为切入点,以自身为主力推手,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孝德”教育的典型事例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交流孝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倡导良好风尚,对“反哺”事例和身边发生的“孝敬父母”优秀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全体学生要按照五自好习惯、积极践行学生“孝行”十个一,为父母洗一次脚、敬一杯茶、梳一次头,点点滴滴见真情;为父母披一件衣、铺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送一句问候,字字句句显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要关爱我们身边的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多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相信我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付出,社会便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美好。
家长朋友要加强对孩子的孝道教育,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要让孩子体察父母的慈爱和奉献,要让孩子从一些细节中产生对父母的敬慕之情和孝敬之心,利用身边活生生的典型孝道事例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无声”。把孝道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更要让孩子明白“尊重长辈并不是迂腐,粗鲁撒野并不是潇洒,只有对长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与风范”。只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媒体导向形成合力,孩子就会由爱父母和家人进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传播文明礼仪,规范基本动作。
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加强礼仪规范教育,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学习、传播“文明礼仪”,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各位教师、学生及家长朋友努力学习文明礼仪、传播文明礼仪,积极践行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还要积极开展孝亲文明礼仪标准二十条的家庭量化考核活动;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加强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善、融洽,使校园的孝道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教师、学生及家长朋友:弘扬孝道,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希望你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全社会形成孝亲敬长、感恩图报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一起携手传承美德、弘扬孝道,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孝亲敬老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四(二)中队的朱黄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亲敬老”
大家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些年国家大力宏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没有他们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如今,当年的劳动者己年老体衰,但他们曾为社会做过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他们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孝敬爱戴自己的爷爷奶奶,更要尊敬其他的老人。
当然,父母也是我们的长辈,一个人如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做到尊老敬老呢?
孝亲敬老不只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行动,我们要以身作则在家中做孝亲敬老的先锋,在社会做孝亲敬老的模范。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变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改变,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亲敬老!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