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2025/05/06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

已经记不清最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翻开《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只想起那时候妈妈突然递给我一本书,接着自己就迷迷糊糊的看了进去。读完后心情已不能平静。现在,我轻轻抚摸着书的封面,再一次打开了它……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算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在被原学校退学后,她的妈妈带她来到了一个新学校——巴学园。在小豆豆以及所有人看来,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巴学园”有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这位小林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小豆豆在这儿过得无比快乐、自由。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小豆豆。她在那么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学习,每天过着与我们完全不相同的校园生活。

我觉得,在这本书中最伟大的人物就是小豆豆妈妈和小林校长。小豆豆被退学,妈妈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并且也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小豆豆每天把衣服玩的破破烂烂的,妈妈也从没责骂过。还有“怪怪”的小林校长,他常常鼓励小豆豆,总是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他十分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所以小豆豆获得了真正来自于心灵的感动。其实,小豆豆就是黑柳彻子(本书作者)。伟大的小林校长和彻子妈妈成就了不平凡的彻子。

完整的教育是发现自我,发现世界;探索自我,探索世界;把握自我,把握世界。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不能做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享受自己的校园生活。也建议广大爱孩子的父母和爱学生的老师去看看《窗边的小豆豆》。看看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是如何对待孩子,如何教育孩子!

合上这本数,我心中一片明朗……

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2

这几天,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他讲述了作者在上小学时的亲生经历。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的是小豆豆是一个淘气的女孩,小豆豆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怪孩子”。在原先的学校,小豆豆就因为淘气被学校退学了。之后,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这个新的学校,她遇到了一个愿意和她聊天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要明白这之前可没有人愿意和她聊天哦!在那次以后,小豆豆便喜欢上了这个校长。小豆豆自我都不敢相信,她讲了整整四个小时,小林校长居然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貌,还时不时地问:“之后呢?”小豆豆虽然很淘气,可是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小林校长的爱护、鼓励与引导下,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子。

这本书给我的影响很大,比如小林宗作校长,他是一位与众不一样的教师,他认为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给了巴学园的'孩子们必须的自由时间,在这一时间里,孩子们能够尽情做自我喜欢的事情。

小豆豆是一个十分爱巴学园的孩子,有一次,巴学园外面突然传来几个孩子的“齐声唱”:“巴学园,破学校!走进去一看,还是破学校!”小豆豆气愤极了,于是便唱起来:“巴学园,好学校!走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同学们听见了,都跟着小豆豆一齐唱起来,在这种情景下,孩子们的大合唱,对小林校长来说,是比什么都珍贵的礼物。

起初,我一向不理解为什么书名是《窗边的小豆豆》,而不是《调皮的小豆豆》,或是《淘气的小豆豆》呢?之后,我才明白,原先,在日本,窗边族在教育领域,意味着被排除在外围,不是处于主体地位,意味着有一群被人冷落的特殊群体,有人叫他们“窗边族”,也有人叫他们“问题学生”。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黑柳彻子她来到新学校后的一段真实经历,这段时光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而黑柳彻子也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3

如果童年是一排美丽的风铃那回忆就是清脆的铃声。妈妈帮我从新华书店里买了几本书,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了,我只花了两个星期的时机就读完了这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学时发生的有趣的事:里面的主角小豆豆因为性格淘气所以被退学了,她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校长的鼓励与引导下 ,小豆豆从淘气变成懂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个古怪的校长,尤其注意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小豆豆有一个别人没有的快乐童年。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小豆豆,因为她是一个纯真可爱,将心比心,又充满童趣的小女孩。

我对小豆豆也有些羡慕,因为她有一个古怪而又为人着想的校长。我非常喜欢这个校长,虽然他很不起眼,但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映象:这位校长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教育方式,他曾说:“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优秀品质,所以我们要让这些优秀品质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有性格的'人。”凭着这位校长的坚持,巴学园被打造成了孩子们理想的校园,虽然它没有那么华丽,但是巴学园能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读书,让淘气的孩子懂事。这位校长曾经听小豆豆讲故事,小豆豆一直讲,校长一直听,并引导小豆豆从这方面发展,没错小豆豆就只这位有名的作家------黑柳彻子。我多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校长,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啊!

我真的非常羡慕小豆豆,她无忧无虑,因为他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校长。现在的学生往往不是像小豆豆那样无忧无虑如果现在的学生负担都特别大,不是补习数学,就是补习语文,连双休日的时间都被占用。因为父母和老师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注意到孩子自己的感受。只要考试考不好就会被父母骂,甚至“家庭暴力”。学生们的双休日都被“补课恶魔”吃了个光,不过有时候父母也会带我们去吃一次“大餐”这就会让我们很开心。我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的特长发扬光大,变成一个有个性的我。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属于自己理想的“校长”和“巴学园”吧!

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第一篇《第一次来车站》的小故事。

在妈妈带着小豆豆第一次坐电车时,“小豆豆”很想把车票留下来,可是售票员叔叔没有同意,因为车票要留给国家。“小豆豆”非常羡慕叔叔可以碰到那么多的车票,于是就把自己想当间谍的愿望改成了售票员。在和妈妈边走边聊的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的愿望换成了宣传艺人,妈妈听了很无奈的笑了。

读了这篇小故事,让我想起了从前我坐公交车的时候,也像小豆豆一样非常想把车票留下来。原来我和“小豆豆”一样都爱留车票,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留下来。看着“小豆豆”变来变去的理想,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理想。

最初,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创造很多的未来发明。过了一些日子,我慢慢的对人体百科产生了兴趣。那个时候我想当一名医生,为了治疗癌症而努力钻研,帮助越来越多的病人。不过,那些都是我曾经的理想,现在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地质学家。之所以想要当一名地质学家,是因为我看了一个叫《地理中国》的节目。它让我对地质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希望将来长大了,我的脚印可以遍布世界各地。

“小豆豆”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原来小朋友们很多想法都是一样的,总是会因为一些事情而产生这样那样的理想。但是,不管我们有什么理想,都要为自己现在的理想好好学习,认真努力。这本书真是有趣,第一篇文章就让我喜欢上了它,我会仔细阅读后面的故事,看看“小豆豆”是不是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地方。

三年级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5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很有趣又深含哲理的书——《窗边的小豆豆》。我看到了其他小朋友的童年故事。我从没想过,原来童年的故事可以那么甜美有趣。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彻子女士。书的主人公是小豆豆(即作者本人)上小学的真实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从那个刚开始“怪怪”的她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正是因为巴学园自由、独特的风格,才呈现了现在这个调皮而又不失乖巧的小豆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小林校长。他在第一次看到小豆豆时,认真的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故事,让小豆豆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在后来的学习中,他还常常夸赞小豆豆是一个好孩子,给小豆豆不断地鼓励。小豆豆在校长的鼓励下好好学习,变成了乖孩子。小林校长是一个爱孩子、了解孩子的人,在他的教育下,黑柳彻子也被联合国委员评为最了解小孩的人。

“巴学园”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的'教室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 “巴学园”的午餐是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巴学园”的教育方法是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巴学园”的运动会是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巴学园”的活动是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这本书让我记住了天真可爱的小豆豆,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长,还有新奇有趣的巴学园,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巴学园里,和小豆豆一起在电车里上课、在森林里野炊,在旱田里除草……

这本书带着我看别人的童年的时候,悄悄地提醒了我,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惜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