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查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生调查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
本学校九(1)班是九年级依据分层教学思想编班的一个学业成绩最弱的班级。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不管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还是学业成绩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一个班级中出现行为习惯、学业成绩都偏差的学生是极有可能的。为了能使这些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各方面能取得进步,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真正融入班集体中。因此开展了此次学生个案调查
报告,着重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以下是我对一名学生的具体研究。
二、调查内容
(一)个案身份
(二)、主要问题概述
张xx虽不是很笨,但学习成绩却在班级中下游。他从县城一所中学到本校来后英语和数学两门功课均不能考合格。平时上课时也能专心听讲,也不做小动作。作业不动脑筋,正确率极低,字迹模糊,有时干脆不完成。很热爱体育活动,经常作业还没完成就去打球了。课间常与同学不打闹。对于老师的教育当时会承认错误,事后马上置之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三)、个案生活背景材料:
1、家庭背景:一家四口,父母还有一个姐姐,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在上海打工作,姐姐,在外打工。父亲平时很少管他的学习。
2、个案生活:儿童时期在奶奶家生活,一贯懒惰,在原来的学校有严重打架事件经历,父母认为小孩这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很少理会。
3、父母管教情形:母亲采取规劝方式,百般迁就,舍不得大声呼喝,由于没有上过学,不能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父亲忙于务农,很少过问其情况,得知儿子学习成绩差,不好好给儿子找找原因,采取粗暴方式,最后认为是性格的因素。
4、社会关系:常与班内、校内的一些学习不认真、纪律差的同学为伍。
5、社交生活:与老师相处的情形:在英特老师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只要他犯错了,即与他谈话、做其思想工作,可他当时会承认错误,事后马上会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顾,有时也不愿意告诉老师实话。与同学相处情况:课间、课后常与同学关系比较亲和。
三、调查的个案分析
1、个人因素:xx本身的性格因素为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他在学习上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热情,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2、家庭因素:由于母亲自小溺爱,百般迁就,舍不得大声呼喝。父亲忙于工作和玩麻将,很少过问其情况。加之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够妥当。使其养成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总的来说,家庭教养方式为溺爱型、听之任之行。
3、学校因素: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的严加管理使他倍受威胁,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老师作对,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便制造一些事端,来说明、表现自己的存在。
4、其他:xx的各项成绩显示,八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成绩大大退步,对多数学科已失去兴趣,因此对于学习从他个人到父母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四、意见措施
1、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统一教育的方法。
通过电话家访方式,注意定时把xx同学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情况向家长反映,建议他们综合考虑xx同学的实际情况,希望他们能与学校统—一—教育的尺度与方法,不要太溺爱孩子,百般迁就孩子,很少过问其情况。要多劝说引导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把教育落到实处,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错了,怎样做才是对的;要多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并能多与学校联系,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
2、建议父母与孩子增加沟通与交流的次数。
通过电话与家长谈话,建议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多鼓励xx同学,多关心他的学习、行为表现,寻找机会,与孩子增加沟通与交流的次数,xx为同学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
3、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教育方法。
行为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一天两天纠正是不可能的,需要树立循序渐进的目标,采取逐步引导、慢慢纠正的方式。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变化与思维方式,适时对xx同学运用批评教育、多谈心、多鼓励等手段,从思维、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争取把各种不良思维、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4、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xx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需要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多与他沟通交流,对他进行辅导补习,努力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对学习的吸引力,使xx充分感受到浓烈的学习
氛围,调动他的.学习热情,循序渐进,使他迈上新的台阶,实现他的体育特长班的梦想。
5、对学生要有耐心以巩固学生已有的进步。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如班会课、课余等恰当时机,及时表扬xx同学的点滴进步,让他对自己有信心,巩固已经取得的进步;即使他旧病复发,也不在同学面前批评他,而是对他进行个别教育。同时告诉全班同学一个人要犯错误是难免的,只要他愿意改正错误,能改正错误,那么他还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更何况xx同学现在愿意改正错误,在不断进步,所以他偶尔犯错,我们还是可以原谅他的。我们要相信他,耐心期待他取得更大的进步,让他融入我们学校大家庭。
6、努力为学生找自身优点和在集体的位置。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位置、作用。所以学生在班集体中也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xx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是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优点,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找不到自己在集体的位置和作用。为了帮助他建立自信心,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能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和作用,在班级的班队课中开展了“找优点”的活动:请班级中的同学展开讨论说说xx同学
有什么优点。同学们激烈地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xx同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劳动非常积极。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鼓励他在发扬原来优点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优点,并对他学习行为习惯方面提出了新的希望。这样,通过帮助他挖掘自身的优点,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积极性高涨,教师再利用他劳动积极为突破口。在工作上适时地给予他提拔,并使他的一些工作得以较顺利的开展,这对他肯定自己的能力很重要。
7.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寻找自信。
为了帮助xx同学寻找自信,激发起他努力向上的勇气。因此教师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如在集体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多为xx同学提供表现的机会。在集体活动时,让他参与一些他能独立完成的活动,让他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同学的称赞。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暗暗提醒他,让他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引导他充满自信和希望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8.发挥个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确定奋斗目标。
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与他是否努力是密切相关的。能否建立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建立奋斗的目标,特别是建立起短时间能看得见效果的目标。因此,为了帮助xx同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运用鼓励的方法,帮xx同学制定了总目标,如下:
并采用大目标(xxx中学体育特长班),小步子,不断通过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激励,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五、个案教育效果
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和调查,学生个案调查同学各方面都有了转变,如学习自信心有所提高了,遇到不懂的问题有时能主动问老师,上课举手发言也比以前积极了,也没有出现过拿同学的学习用品的现象。
六、结语
1.教师要创造条件,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不断取得成功,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经过不断的努力,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2.对学生某一个偏差行为进行教育时,方法要灵活恰
当,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要用单一的方法和不恰当的方法,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适应性”和“对抗性”,导致教育的失败。
3.努力加强课任教师、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建议父母与孩子增加沟通与交流的次数。学校和家庭合力、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孩子能健康成长。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活动流程:
1、提问:如何保护环境?
2、选择调查地点和被调查人。
3、对每个被调查者平时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详细的访谈,了解他们是否有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
4、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破坏我们学校环境的.不良行为,提议从我做起,从周围做起,净化校园,保护环境。
活动摘要:
通过这次调查,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他们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校园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生活和实践的能力。
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调查了校园环境。
调查情况如下:
1、废液经常从几个大垃圾箱里流出。
2、花草不经常修剪浇水,显得杂乱无章。
3、水池里的水太脏,水不流,导致很多污物浮在水面上。
4、有些地方杂草丛生,废物堆积,无人清理。
5、进出校园的车辆很多,造成噪音、尾气污染等问题。
6、厕所没有及时打扫,也没有专门的洁厕工具。
7、窗台太脏了,学生们经常把所有东西都撞在上面。
8、黑板上的涂鸦很严重。
我的建议:
1、用分类垃圾桶代替几个大垃圾桶。
2、请专门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定期给池塘换水。
4、让扫地的同学定期清理杂草。
5、禁止乘坐我随学校关闭的车进入校园。
6、定期打扫厕所。
7、购买专用马桶清洁工具。
8、要求每个班定期打扫窗台。
9、定点擦黑板。
我的结论:
1、为了美化校园,首先要处理好工具。
2、然后,做一些和学习氛围相关的事情。
3、最后,每周打扫教室。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无论是社会整体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为广泛和基础,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数学学习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小学课程最基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特别对自己所执教的三年级的35名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与分析,具体的调查内容如下:
1、 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
2、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
3、 学生所喜欢的数学老师以及数学课堂。
二、调查结果:
(一)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原因
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中年级的学生现阶段喜欢数学,是因为数学带给他们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主要是觉得数学课堂和其他课堂比起来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对活跃“动起来、说起来”的课堂游戏以及分为最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日常教学中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堂一味的讲练由于太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数学的目的
大多数小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把数学当作一门考试的学科来对待,或者是为了不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才去学习。总而言之是“被学习”一族占多数,这些心理在不同程度上会给他们的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偏差和心理压力,以至于在数学学习上不能很好的接受和发挥。一个学生,只有从真正的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才能在更多地在学习中尽心尽力,但能明白其重要性的还太少,一般的学生都是出于外部的需要和压力才学习数学的。
(三)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年轻的数学老师,在教师教学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幽默的教学魅力,可见教师在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魅力教学的培养的优美化。绝大部分小学生喜欢欢快、轻松的数学课堂,更喜欢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贯穿始终的数学讲授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在欢快的课堂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给他们自身的一种肯定,同时还会以此为荣,从而从多方面去提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的分析:
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课堂的氛围存在很大联系,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创设一个愉快的数学课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对日后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所以,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教学改进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
3、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专业知识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个人魅力,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数学。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表
1、你喜欢数学吗?
A.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为什么喜欢数学?
A.对生活有帮助
B.数学很有趣
C.上课有趣
D.增长知识
E.不知道
3、 为什么不喜欢数学?
A.上课不生动
B.数学太难
C.要死记硬背
D.基础差
E.不知道
4、 学习数学对你自己本身来说重要吗?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5、 学习数学对你有什么好处?
A.生存的工具
B.丰富知识
C.升学
D.没用处
E.不知道
6、 学习数学是你自愿的吗?
A.父母要求
B.学校规定,要考试
C.我自己喜欢
D.被逼的
7、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A.自己喜欢
B.为了得高分
C.别人说数学很重要
D.多长见识
E.其他
8、 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9、 上数学课有意思吗?
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
10、 你喜欢数学课上的哪些活动?
A.讲练结合
B.合作讨论
C.做游戏
D.小组竞赛
11、 你最讨厌数学课上做什么?
A.讲练结合
B.合作讨论
C.做游戏
D.小组竞赛
E.其他
12、 对现在的数学教师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3、 老师怎样做才能让你更喜欢学习数学?
A.幽默
B.和蔼可亲
C.热情洋溢
D.公平公正
其他
14、 你喜欢老师当众表扬你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15、 课外时间你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吗?
A.一直
B.经常
C.偶尔
D.从不
注: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投票,不需写姓名。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从何而来
面临小升初,小学生的家长们在无形中给孩子们添加压力,这种压力从何而来呢,让我们来做一做调查
二、怎样解决
1. 了解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2. 查阅书籍,报刊等看看这种“压力方法”好不好。
3. 还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三、整理并解决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的调查
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关于课余兴趣——家长认为课余的个人兴趣说说就行了,现在学习那么忙,根本就没有课余时间去培养个人兴趣。
查阅书籍,报刊,上网
“压力方法”好不好
压力方法并不好,它很有可能让学生出现心理疲劳,不但提高不了其学习成绩,还会加深情绪波动、思考迟钝等根源性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必加快其成绩下降。
书籍缓解学习压力
1从兴趣出发。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对获得知识的兴趣,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尝到知识的“甜头”,发自内心愿意学习,这样学习的压力自然就减少了。
2注意学习方法。比如学会有主有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对学过的功课要及时复习,并努力做到消化吸收地记忆等等。
3自我调节和放松。比如压力越大,时间越紧越要注意劳逸结合,必要时放下功课散散步,玩玩球,听听音乐,做一些体力劳动,转移一下注意力,甚至冲冲凉,洗一个热水澡等都可以临时减轻学习的压力。
四、结论
1, 家长应给孩子们一个空间,我认为,学习压力就是在无聊的课外补习中出现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家长们应该激励孩子,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自然找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压力的缓解。总之,家长要给孩子们有一些放松。
2, 其实“压力方法”会得到孩子们的心理疲劳。比如:孩子会在上学前出现头疼,肚子疼等现象。这时您就要想一想压力是不是太大。并且,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迅速下降,同时会记忆力减退。这就是压力大的后果。
3, 专家认为缓解压力最简单的就是安排一些短时间的放松。比如说讲一个小笑话,或者是听一些小相声,或者听一些轻音乐,这样可以使你身心放松。放松以后再来学习,你的效率会非常高。体育锻炼及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想通过体育锻炼调整自己的情绪的话,跑步应是最适合的。但是不要参加有竞技性的体育,第一可能会有伤害,第二有输赢会影响你的情绪。也可以找老师、家长及朋友谈谈心,发泄一下你的情绪也许会豁然开朗,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5
学生:
指导老师:
一、课题的由来
2月22日,是寒假期间我校全体师生的回校日。这天下午,趁着还没上课,老师未进课室,同学们在课室兴奋地交流着,像在进行"假期见闻分享会"。也许因为这是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寒假,大家显得特别兴奋。六年级学生很快就要离开小学,开始中学生活,不知大家在这个假期有没有作特殊安排,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班学生的寒假生活,我想做一次调查。
二、实施过程
1、确立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方案。
2、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我校六⑴班学生进行调查。
3、对获取的调查问卷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
4、写成调查报告。
三、采用方法: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对象、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我校六⑴学生
调查内容:我校六年级学生寒假生活的安排以及在寒假中一些活动的时间安排。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进行调查的同学共有52人。
1、寒假安排:
在寒假中,有安排的同学有49人,占总数的94.2%;没有安排的同学有3人,占总数的5.8%。有安排的同学在上午8:00—11:00学习的33.3%,参加兴趣班的占23.3%,看电视的40%,其它占3.4%;下午1:00—5:00,63.3%的同学在学习、睡午觉,36.7%出去玩、运动;晚上7:00—9:30有60%的同学在看电视,40%的同学在学习。看来,我班大多数同学在寒假中根据各人实际作了安排。
2、参加兴趣班
在外参加兴趣班的有(本文来源本站)7人,占总数的13.5%;不参加兴趣班的有45人,占总数的86.5%。虽然是毕业班,但大多数家长都没要求自己的孩子参加"语、数、英"的提高班,有参加兴趣班的也只是参加少年宫组织的"特长班"的学习。
4、做作业
每天做半小时作业的同学有7人,占总数的13.5%;做一小时的有35人,占总数的67.3%;做两小时以上的有10人,占总数的19.2%。因为这个假期适逢春节,春节期间大家都暂无做作业,同学们都在春节前两个星期和春节后一个星期完成作业,因此,不少同学一次做作业所用的时间较长。
9、社会调查
在假期里,进行社会调查的同学有49人,占总数的94.2%;没有进行社会调查的有3人,占总数的5.8%。进行社会调查的有23.1%是调查环保问题,有38.5%是调查"压岁钱"的利用,还有38.5%是调查其它问题。由此可看出,同学们不但关注身边的事物,还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且注重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0、旅游
在假期里参加国内游的有13人,占总数的25%;参加国外游的有2人,占总数的3.8%;没外出旅游的有37人,占总数的71.2%。我们还发现参加旅游的同学,在出发前都会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相关景点的知识,看来,同学们做事还是比较有计划性。
11、看课外书
在假期里,看一本课外书的有9人,占总数的17.3%;看两本以上的有43人,占总数的82.7%。看来,全班同学都会利用假期时间多阅读课外书,增长知识,有的看书多达10本,全班共看154本,人均看书达3本,其中学科类、励志类有72本,童话、幻想、侦探类有59本,世界名著、武侠小说有23本。从看书内容,我们了解到同学们是好学、上进的,是充满幻想、好奇的21世纪小主人。
12、压岁钱
同学们在春节期间收到不少压岁钱,且都利用得比较好。调查结果如下图: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图书,说明同学们爱学习,求进步;其次是把钱储存在银行,留作以后上大学之用;再就是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献爱心。
13、看电影
去年,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风靡全球,寒假期间,同学们也不想错失良机,观看了这部电影的有45人,占总数的86.5%,没有看的有7人,占总数的13.5%,看来充满神奇色彩,青少年主演的电影很受我们的欢迎。
六、建议
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同学们在寒假过得还较充实、愉快,可也发现存在的问题:
1、我们居住的.小区文化场所太少,学校或小区组织的活动几乎没有,因而我们大多数同学除了做作业、看书外,就是看电视,不少同学看电视一次长达4小时。电视看多了,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还会影响学习。我们当中所参加的社会活动,类型单一,不丰富,且都是父母单位组织的。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关注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为我们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建议同学们少看电视,能合理地安排生活。
2、我们还发现很多家庭的电脑还没连接上互联网,原因是家长不放心让我们上网,怕我们上不健康网站。我们都知道家长是为我们着想,可家长有没想到,现在是信息社会,知识瞬息万变,老师经常让我们搜集资料,网上能为我们提供大量详实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我希望学校能向我们的家长宣传上网的好处,向家长宣传我们都在"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向家长宣传在家用电脑装上过滤网。从统计结果可得知,我们的同学上网都是搜索信息,偶尔玩玩游戏而已,家长请您放心,我们能管好自己的。
3、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上映,引起轰动,不要说我们小学生喜欢看,就是大人们都争取去看。适合我们看的电影、电视实在太少了,希望文艺界的叔叔、阿姨们多拍摄一些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影视。
4、最后,我们希望同学们下个假期能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假期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附:调查问卷
转眼间,寒假已结束,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同学们个个都喜笑颜开,都想抒发假期的兴奋,那就让我们来一个"寒假生活分享会"吧!
你在寒假中有安排,有计划吗?a.有()b.没有()
1、你在外参加一些兴趣班吗?a.参加(),参加班b.不参加()
2、你每天一般看多长时间的电视?a.半小时左右()b.一至二小时()c.三至四小时()
3、你每天做多长时间的作业?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以上()()
4、你寒假在家做家务事吗?a.经常做()b.有时做()c.不做()
5、你寒假玩不玩游戏机?a.经常玩()b.有时玩()c.不玩()
6、你上网吗?a.经常上()b.有时上()c.不上()
7、你参加社会活动吗?a.有()b.没有()
8、你进行社会调查吗?a.有()b.没有()
9、你假期外出旅游吗?a.国内游()b.国外游()c.没旅游()
10、你寒假看课外书吗?a.不看()b.一本()c.两本以上()
你都看些什么书?
11、你怎样利用压岁钱?a.给父母保管()b.存入银行()c.买学习用品、图书()d.捐给希望工程()e.其它()
12、你观看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吗?a.看了()b.没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