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昆虫记》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有这样一个人,30多年呕心沥血,只为一部名著。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在“荒石园”中度过大量的时间。
他,就是“昆虫界的荷马”——法布尔。
翻书,细思。我们是否真正研究过一种昆虫?我们是否曾停下奋进的脚步,去倾听自然界独特的声音?我们常常只顾着前进,而忽视了那么多身边的美。而这一本书,却将大自然的独特,以清新的语言记录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
《昆虫记》,“昆虫的史诗”,不朽的巨著。
品读,细想。自然界中,我们究竟遗漏了多少精彩?圆网蛛的织出的网,蟋蟀从不随遇而安的性格,螳螂修女般具有迷惑性的外表,蝉短暂的歌唱。若不读这本书,我又会了解多少呢?这的确是一本神奇的书啊。它包容了自然界中蚂蚁、萤火虫等熟悉而又陌生的动物,展现出自然界独一无二的魅力。
《昆虫记》在不经意间,打动我。
读罢,细品。在法布尔朴素的笔下,这一本巨著变得独特,它没有像普通的科普名著那么枯燥,而是充满了活力与诗意。似美文,如诗歌。一书读罢,那旖旎的墨香氤氲在空中,我心中也漾起了点点波纹……
《昆虫记》,一本科学巨著,亦是文学著作。
品读着圣甲虫爬坡时反复跌倒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他在不断失望后又振作的样子,仿佛听到了他内心中坚定的呐喊。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是圣甲虫永不言败的精神;阅读者昆虫驱赶蝉,想要霸占“清泉”时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那群昆虫贪婪的面目,仿佛感受到了蝉乐善好施的品质;品味者圆网蛛织网时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它织网时灵活的转动,仿佛看到了那天衣无缝的网。此刻,我不得不为他们的精神而赞叹,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妙而惊讶。
读《昆虫记》,随法布尔在园中欣赏昆虫之举,欣赏自然,欣赏美。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一、
我的花园里夜间唱歌的蟋蟀非常地多。每一簇红花岩蔷薇都有其合唱队员;每一束薰衣草中也都有自己的乐队。那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丛中,那笃耨香树丛中,都成了蟋蟀们的演唱场地。这个小天地中的小生物们在以自己那优美清凉的声音在彼此探问,相互应答,或者可以说是对别的歌手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的在抒发自己的情怀。
高处,我头顶上方,天鹅星座在银河中在伸长它那巨大的十字架;下方,就在我的四周,蟋蟀在演唱交响曲,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在唱出自己欢乐心声的这些小小的生命是我忘记了群星璀璨。天空中的那些眼睛平静冷漠的眨巴着,在看着我们,可我们对他们却一无所知。
——摘自《意大利蟋蟀》
一开始文章吸引我的就是那标题“意大利蟋蟀”中的“蟋蟀”二字。这是因为我在小时候有过捉蟋蟀、养蟋蟀的经历,对蟋蟀有很深的感情。读后又发现其实文章文笔也很好。真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啊。
这两段写出了作者法布尔在夜间停蟋蟀大合唱时的情景。作者以如诗如画般的描写,写出了一派安静、和谐的景象,让人身临其境。
第一段作者描写非常细致。并且他并不仅仅是对昆虫的简单描写,而是把它们拟人化了。比如“彼此探问”、“相互应答”、“对别的歌手无动于衷”这些语句都是很好的拟人。这说明作者的确是观察得很细致,并对昆虫有深厚感情。这正像前几天发的作文题中写的:“我写作时我的灵魂在场”。只有真正投入情感才能写出好文章。
第二段作者写了从上到下的一系列景象。我的感觉是作者以“群星”来衬托“蟋蟀的演唱会”,很有创意。
总之,《昆虫记》这本书我感觉很有意思,每篇文章都很精彩,值得一读。
二、
我们先来看看萤火虫以什么为生吧。萤火虫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与他人无害,可它却是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地狠毒。它的猎物通常是蜗牛。昆虫学家们早已知道萤火虫的这一习性。但是,我从他们书中的介绍中,总感到人们对这一点了解很不充分,特别是对萤火虫的奇怪的攻击方法,几乎一无所知。
萤火虫在啃食猎物之前,先对它失之麻醉,使之失去知觉。它的猎物通常是很小的蜗牛,个头儿还没有樱桃大,是处于变形状态的蜗牛。夏日里,这种蜗牛一大群一大群的聚集在稻子和麦子的茎秆上,或者其它植物的干枯的长茎上,在上面一动不动的要呆上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季。正是在这种时候,在猎物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不止一次的观察到萤火虫对猎物发动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
——摘自《萤火虫》
读完这两小段,我很受震惊。原来萤火虫食肉食者!这才知道看似是弱者的弱者并非真正的弱者啊。所以,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人。同时,我也想到,千万不要被外表迷惑,在远处看一个事物是这样的,可在近处看它可能却是那样的。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女孩,从小就喜欢看一些课外书。幼时看安徒生爷爷的《白雪公主》《丑小鸭》《灰姑娘》……前段时间,我又迷上了《查理九世》。从我看的这些书里,你应该知道我是喜欢哪类书的女孩了吧!没错,我就是一个爱看小说和童话类书的女孩。而我最讨厌看的则是科普类和历史类的书了。可前不久,语文老师却安排我们读《昆虫记》!回到家后,原本是带着无奈的心情读《昆虫记》的,没想到读了以后,我一下子就被书中的内容给吸引了。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读过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蝎自杀之谜”这一节。这节大意是这样的: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把自己身上的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抽搐,接着,就一动不动了。作者用镊子把白蝎夹到一块凉沙土上,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啦,和以前一样变得生气勃勃了!这个实验证明,根本就没有蝎子自杀这种事情,无非是人们乱猜测而已!
读了这一节,我不禁思绪万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不会自己结束生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杀都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大家都认为生命是一种很宝贵、美好的东西,既然上天赐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珍惜生命,也回报他人!由此,我还联想到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就拿我说吧,我经常会因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生气、苦恼,有时候甚至干脆不做,去问同学答案,这应该也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吧!
啊!真没想到,我竟然被一本科普系列的书给吸引了。读这本《昆虫记》远比读好几本童话书和小说还要强。以后,我要多读一些科普、历史类的丛书,不能讨厌它们。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多看课外书,这样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给予我们快乐和感悟,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呢!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法布尔,一个执着于发现的少年,他为世人打开了奇妙的昆虫世界的大门,让小昆虫的大本领走进人们的视线,同时,也让人们知道有一位昆虫学家的名字叫做法布尔。他,是用汗水擦亮了自己的名片。——题记
这个暑假,我沉浸在昆虫世界中。
在法布尔的笔下,小小的昆虫有着大大的智慧。就拿“小人物”蟋蟀来说吧,大家也许只知道蟋蟀是个歌唱家,可法布尔发现蟋蟀还是个建筑家呢!它会将自己的巢建在隐蔽的地方,在门前放一簇草,这样既可以隐蔽洞口,又可以保护巢穴。它的洞穴简朴,干净,卫生。在建造住宅方面,所有的昆虫都比不上蟋蟀。
昆虫世界,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一页一页地看着,不分白天晚上地看着……我突然有点羡慕书中的小昆虫,因为它们有法布尔这个伯乐,带着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它们。
小昆虫默默无闻了几千年,直到遇见法布尔,才为人们熟悉,让人们欣赏。法布尔,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啊!用痴迷的眼神追随它们?用鼓鼓的衣袋呵护它们?在厚厚的《昆虫记》背后,法布尔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如果记录下法布尔追随昆虫的脚步,想必也是一本厚厚的励志人物传记吧!
法布尔为我们打开昆虫世界大门的同时,成就了小昆虫,更成就了他自己,让人们知道有一位杰出的昆虫学家,名字叫法布尔。他没有遇到伯乐,是用汗水擦亮了自己的名片。
是啊,我们又何必期待伯乐,只要我们实力足够,就能证明自己,成就自己。
这番感悟让我不禁想起了两年前那些灰暗的日子。我羡慕电视上舞蹈演员那轻盈的舞姿,于是,妈妈的朋友介绍了一位优秀的舞蹈教师。可当我站到老师面前时,她那迟疑的态度让我尴尬得羞红了脸,在妈妈婉转的话语中,我得知老师拒绝我的理由是我太瘦了,跳拉丁舞没有力度。
还没迈出第一步,我的梦想就结束了吗?我不甘心,真的,很不甘心。于是,我上网找了拉丁舞的视频,一遍遍看,分解每个动作,模仿、再模仿,老师不愿意教我,我就跟着视频学。整整两个月,我终于能完整地跳一支舞,虽然我还没有舞伴,虽然我的动作还不够标准,衔接还不够连贯,但我仍然欣喜万分。
妈妈说,要不再带你去找找老师,你跳给老师看看吧。于是,我又站到了那位老师面前。当音乐响起,我有些颤抖,但终究自信还是盖过了紧张,一舞跳罢,老师说,明天来上课吧。
灰暗,也许会有那么一个瞬间,但只要努力,阳光还是暖暖地洒在了我的身上。现在,我已经是老师众多学员中最为出色的那一个了。在舞台上,我终于可以自信地舞蹈。
朋友们,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法布尔用汗水擦亮了自己的名片,我们同样也可以!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寒假,我又读了一次《昆虫记》,又有了新的感触,这本书让我感到了生命的伟大。
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用理论家的想法来探究昆虫;用美术家的看法来亲近昆虫;用文学家的感受来描写昆虫。这本书用十章向我们原原本本展示了昆虫的一生:从卵进化为小虫子起,从第一次放声歌唱时,每一刻都观察得那么细致,那么一丝不苟。因为这本书向我们全方面展示了昆虫的一生,所以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
一只小小的昆虫,要在如此繁华的自然界里立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他们做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它们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向上天展示了自己生命力的顽强,这让我感受到了昆虫那非比寻常的毅力。
在这本书中,有与达尔文进化论相反的概念。他很有把握地说:“优胜劣汰在理论上是宏伟的,可是在事实面前,却是一个装着空气的气球。”一只只微不足道的昆虫在优胜劣汰下并没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稀薄之力对抗它,这不禁让我感叹,更让我对人类以外所有的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情。
在对昆虫的生命力的产生敬佩之情时,我也不禁感叹起法布尔的求真精神,他不会把观察到的一例现象就当成事物的结果。在观察前,他就会做足功课,观察多次后,他还会探究后续事实。只有这时候,才会十分有保留的提出看法。他的求真精神也同样让人敬佩。
“人生天地之间,若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要把握现在,像昆虫一样表现出伟大的生命力,抑是像法布尔那样拥有令人敬佩的求真精神。总而言之,只要懂得取舍,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