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青铜葵花》读后感

2025/05/11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青铜葵花》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我看了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有很多感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女孩葵花陪爸爸到大麦地打工,结果爸爸不小心在大麦地的湖里面淹死了,而葵花则被大麦地的一贫穷人家收养了,贫穷人家里还有个儿子,是个哑巴,名叫青铜,这本书就是讲的他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到最后,葵花被城里面的亲人给接走了,回到城里去住了。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城里亲人要接葵花走的这一段。当时葵花被城里的市长知道后,就让村长做工作,让葵花的养父养母把葵花送到城里去生活。养父养母为了葵花,还是忍痛割爱,要把葵花送到城里去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是葵花就是不想去,她想尽一切办法不去城里生活,比如藏到别的同学家里,藏到同学家的船上。但是最终还是无能为力,她不情愿地回到了城里。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就要流出来了。虽然,葵花只是被领养的一个孩子,但是养父养母始终对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夏天家里就一顶蚊帐,养父养母把蚊帐给葵花,全家点着几根蒲棒子熏蚊子。特别是她的奶奶,对她像亲孙女一样。奶奶临死前还把自己手上的玉镯拿了下来送给葵花。可见他们全家都非常疼爱葵花,把她看做自己的家人。虽然是养父养母,但养育之恩让葵花不能忘怀。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就像书里说的“砸锅卖铁、端瓢要饭也得葵花上学!”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啊!我相信,葵花到了城里,也一定不会忘记大麦地的养父养母。

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妈妈每天下班回家要照顾妹妹,还要辅导我的学习。有时候很唠叨,让我很不耐烦,比如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有一题我认为我是对的,但是妈妈认为是错的,我和妈妈就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最后把妈妈气哭了,我也哭了。这本书让我感到很愧疚,妈妈这样严格的要求是为了我好,为了让我的学习成绩提高。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今后我应该体谅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照顾妹妹,长大以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2

泛着墨香的文字,加上质朴又美丽的资料,尽美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画卷。书中,曹文轩细腻的笔法,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的淋漓尽致,无一处不让人赞叹。

在城市长大的葵花,从小没有母爱,父亲是他唯一的依靠。那年他随父亲来到了一个和她有着说不清关系的地方——大麦地。但她的爸爸在一次写生中意外身亡,从此,她的命运便发生了转变。葵花被青铜家领养,一夜之间,葵花便融入了这个带给她欢乐的家庭,青铜带着葵花去摸鱼、放牛、挖芦根、看杂技……让心灵上受伤的葵花慢慢走出了阴影。

就这样,葵花的`生活里充满了爱,她以为,大麦地就是她永远的家了。但命运怎样会一辈子平静?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又将她召回城市。这就像一个晴天霹雳,让所有大麦地的人都无法理解。葵花最终还是回去了。从此,村头的大草垛上,便多了一个身影,是青铜,伸着脖子眺望芦苇荡的尽头……

我想,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与亲人离别了,小小的葵花离开了母亲,离开了父亲,离开了青铜一家,离开了她以往生长的地方,这些痛苦足以让她撕心裂肺,但即使再痛苦也逃避不了现实。痛苦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频频出现,它阻挠着我们,成为我们的绊脚石。

青铜葵花他们勇敢地与痛苦斗争,用意志去打败它,应对这块绊脚石,他们选择从容的跳跃过去,把痛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所以他们学会了跳跃,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临痛苦而不畏惧,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但也少不了痛苦这首小插曲,平静的理解生活,仔细地品咂人生,你会发现,平实的命运背后,隐藏着多少令人回味的东西。一路走来,我们笑过,我们也哭过,这条凹凸不平的路,就叫做成长,走在这条路上,我们痛苦,并欢乐着……

读了《青铜葵花》后,同学们的感触很大,不仅仅学到了里面优美的文字,更学到了文中人物的精神。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3

风筝,只有逆风时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人,只有经历苦难才会认识自我。

——题记

暑假里,我有幸读到了《青铜葵花》这本小说。我一页页翻着,一张张的品着,翻至最后一页时,不知为什么,它使我感到了一丝丝实实在在的纯洁美,和一股淡淡的忧伤。

这本书讲的是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的故事。青铜,生活在一个贫穷但又完整幸福的家庭,一次大火,是这个原本说话流利的孩子成了哑巴;葵花,自幼丧母,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可因为她的父亲为了捡起一张葵花画,不慎落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命运把这两个孩子凑到了一起,创造了人间最少见的兄妹情。

命运是无情的,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唤回了她的城市。走的那天,她没有见到青铜。当青铜回到大麦地时,那艘白色的大船已渐渐远去,只剩下一个若有若无的小白点。此时的青铜如梦初醒,声嘶竭力地大声喊道“葵——花——” 这声音犹如闪电划破天空,飘扬在大麦地的上空,久久回荡,寄寓着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的思念。

当最后一页轻轻的落下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两滴晶莹的泪珠滴在了书页上。我的`眼前一次次的出现了那片盛开着金花朵的葵花田、绿油油的芦苇荡、通人性的牛、一座座大草垛、美丽的冰项链、大麦地里的最明亮的南瓜花灯、以及青铜那声“葵——花——”……

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是嘎鱼,起初我认为他是一个坏孩子,因为他老是欺负葵花,还把青铜家一亩地茨菰毁了。但后来,我发现他只是外表坏,内心是很善良的。比如在青铜的奶奶生病时送来了两只鸭子,当城里人要把葵花接走时,帮忙藏人。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表面看起来很坏,可是当有同学吐了时,他二话不说,拿起拖把就干,直到地面很干净了为止。可谓“金属元宵——外冷内热。”

合上书,思考今天。青铜和葵花,它们都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同龄人。青铜和葵花 ,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他们都相亲相爱,就连蝗灾时,他们也没惧怕过;而我,时常为了一点小事与亲人、父母吵架。平常的话,连只蜻蜓都害怕。这么一想,更是自愧不如。

这两个孩子,不知何时再能重逢?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4

童年里有美好,也有坎坷。我的童年是美好快乐的,可当我走进青铜葵花的童年中去,却体会到了另一番滋味,这是一个充满憧憬并且坎坷的童年。当四处流浪的小女孩葵花遇到了哑巴男孩青铜时,他们便开启了一段非同寻常之旅。

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读书后我便在阅读记录卡上记下当天所看的章节、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随着阅读记录卡一天天增多,我很快便将这本书读完了,受益匪浅。老师推荐我们共读《青铜葵花》时曾告诉我们,这本书里有苦也有乐,有悲也有爱。书中人快乐,我便觉得快乐;书中人烦恼,我便会情绪低落;书中人悲伤,我便会伤心欲绝。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和他们一同感受到快乐和烦恼。书里的人物的美德也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青铜一家人的`热情无私。一晃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快乐总是短暂的,等待青铜和葵花的却是永远的分离。童年里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快乐美好的,不可置否,苦难和挫折也依然存在着,快乐不一定要完美,在苦难中逆境而上,同样也是一种乐趣。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童年,快乐的童年里也曾有过受挫的经历,让我记忆尤深。我家屋子旁有一条潺潺的小溪,我常常去那玩。那是一年冬天,我深蹲在小溪旁,将一旁的石子掷进水中,出现了一圈圈荡漾的涟漪。突然,我灵光一现,觉得那涟漪好似在变魔术;那声音仿佛像是在开演唱会。我感到很有趣,就连连拍手赞道:“好!好!”接着将一块大石头,刚举起一会儿,身体开始往前倾。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石头还没被我举起来,就“扑通”一声掉到了水里,我见情况不妙,双手使劲往后划,以防掉进水里,但不起效果。水花四溅,刚刚站的那个土垛已经被溅起的水冲个稀巴烂。我一骨碌儿跳起来,浸入衣服中的水从上往下冲了遍,让我冷的直打啰嗦,我的脸顿时羞红了,尴尬中充斥趣味。现在想起这件事来,我都忍不住会咧嘴大笑。

读完这本《青铜葵花》后,我明白了如果没有风浪,就显不出风帆的威力,我们在追求完美与快乐的同时,会遇到苦难、挫折,我们要学会接受它,把它当作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灿烂。

《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5

在这个假期中,《青铜葵花》一直陪伴着我。

《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干校女孩葵花和一个乡村男孩青铜之间发生的几个感人心扉的故事。干校女孩葵花在2岁时失去了妈妈,又在7岁时不幸失去了爸爸,最后寄养来到了青铜家,成为乡村男孩青铜非血缘的兄妹。

青铜在一次火灾时变成了哑巴,处处被人嘲笑,家境清贫,但他却不自卑,把女孩葵花当是自己的亲妹妹,十分关爱,一家人快乐地生活。为了给葵花好的生活,青铜和他的家人用尽自己的努力,让葵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最后,当葵花又要被干校接回去时,离别时男孩青铜竟然发出了声……

我合上书,发现自己早就泪眼朦胧,青铜和葵花的遭遇让我深深感动,我真想改变下结局:青铜和葵花永远都不要分开,永远都是兄妹,发生更多更多有趣又美好的事情。可是结局并不是那样,而是在我心中涌起了一丝丝的悲痛。这种感觉好像和生活中流水一样慢慢地沁入我心中。

奇妙的是,我又会感到了些许的幸福。我想,在青铜和葵花离别时也是这样,开始非常难受,但后来会发现,离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见。葵花在青铜家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但为了使葵花有更好的发展,青铜家才决定让葵花回城里。

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受。四年级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同学转学了,他是我的好朋友,是个很幽默的人。听到他要转学的消息,我很难受,虽然我和他不像书中所写的那种兄妹之情,但也有四年的同学情谊,以后不能见面了,很不开心。

但我又想到:他转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不用赶这么多的路来上学,学校的环境也许更适合他呢!也许,等到某天我们再相见时,我们又可以讲述自己各自的经历,各自的快乐。就像青铜和葵花,再相见时那时的喜悦也会加倍,想到这里,我就感到不那么难受了。

我在《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感到了痛苦之中的幸福,就和作者曹文轩说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