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草原》有感

2025/05/11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草原》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草原》有感 篇1

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我学的第一篇课文《草原》的前言。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这是作者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有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西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作者访问的是陈巴乐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会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里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静寂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有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这时侯,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蒙汉情深向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分别呢?等到太阳落山之时,互相倾诉惜别之情。

我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掩面沉思:我们城市的空气为什么那么差、没有草原的空气好?天空为什么没有草原的.天明朗?为什么呢?于是,我上网查了查,恍然大悟。原来都是我们人类做的呀!乱扔圾垃、乱吐啖、破坏文物、随地大小便??种种情况,都是我们做的。学校里面不是写了嘛,“人类每天需要洗澡,地球每天更要洗澡”。这几个醒目的大字,我们不应牢记吗?望望我们的天空,本像蔚蓝的大海,现在则像一个灰色的布。看看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本可以看得水底的沙石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小鱼,现在则像一个浑浊的死水,不断地有死东西浮上江面。瞧瞧我们的大树朋友,本是一片林子,现在则变成几棵,大树本可以为我们生产氧气,你却把他砍掉。醒醒吧!人类,别再破坏我们以及你们的自然环境了,它们可以为你们制造温馨的环境,别再杀害可爱的动物了,他们为你心无私奉献,比如黄牛:它无私地帮你干活,它不图什么,只图一些清嫩的绿草,有时他吃完草,还会给你一些牛粪,让你的土可以肥沃一点。保护环境吧,人类!

读《草原》有感 篇2

寒假里,我读了〈美国〉罗拉。英格斯。怀德写的这一本小说《小草上的小木屋》,我非常喜欢它。

小说主要是写了萝拉一家人离开威斯康大森林迁移到西部的大草原安家的故事。书中有美丽的大森林,风景如画的大原,清澈如镜的小溪,奇怪的印第安人。也有危险的態熊大火,还有被可怕狼圈的包围。书里小木屋很简陋,但是它充满了幸福和快乐,萝拉和她的姐妹在大草原上唱歌,跳舞,而她们的爸爸会弹琴,唱歌哄她们入睡。这本书真的好精彩!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圣诞节的前一天”,当萝拉和玛丽非常非常失望的时候,爸爸的好友爱德华先生来了,他为了给萝拉和玛丽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冻得牙齿咯咯咯响,声音也会颤抖。他冒着雨为她们俩个送上喜爱圣诞礼物。有一个崭新漂亮的锡杯,有一根长长的的拐杖糖,还有美丽小雪花的心形小蛋糕。爱德华先生用他的善良和爱心,为萝拉和玛丽编织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想。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到萝拉一家人的'坚强。也想起了自己的不坚强。那是我上小学二年级暑假的一天,天气非常好,爸爸和妈妈开车带我到临安一个叫马啸的地方去玩,妈妈的一个朋友是住在哪里的,他带我们先去看了他半山腰的家,又带我们去一个清凉峰的风景点,哪里风景很美,我们玩到一半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因我急着往前跑,没顾脚下的路,不小心被路上石头绊倒了,我摔下去的地方,刚好把牙齿碰到了那石头上,血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一看到血,就大哭起来,还说爸爸妈妈没管好我,还骂他们只管自己,当时爸爸妈妈也急坏了,后来把我马上送到了医院,医生说,还好还好,就破点皮,一会就把我的伤口处理了,看到妈妈哭红的眼睛,我突然觉得自己很过分,明明是自己走路走的太快,我怎么就怪他们呢!

今天,我看了这本书,很内疚。自己跟萝拉她们相比,一点都不坚强不勇敢,一碰到事情,就知道哭,还怨爸妈的错。

以后,我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碰到任何困难,都要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

读《草原》有感 篇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有些故事很有趣,有些故事很让人感动。非常精彩、非常有趣!

故事讲了罗兰的爸爸妈妈带着不满7岁的罗兰和姐姐妹妹们,驾着大篷车离开了威斯堪星大森林的小木屋,前往西部的大草原。他们一路长途跋涉,经过了明尼苏达州、艾奥瓦州和密苏里州;驶过了结冰的湖面、度过激流、攀登悬崖,终于他们到达了堪萨斯大草原。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新的小木屋,在独立镇附近定居了下来。爸爸努力的开垦荒地、打猎;罗兰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则由妈妈来照顾,他们一家人齐心合力抵抗过狼群的袭击,躲过草原大火,捱过热病的'生死关头……. 把这本书读完,我十分感动。我喜欢书里面勤劳勇敢的爸爸妈妈,幽默友好的爱德华先生和文静懂事的姐姐玛丽,惹人喜爱的小宝宝嘉利,还有忠诚、听话的狗狗杰克……他们一家人的日子虽然很艰辛,可是简陋的小木屋里却充满了爱,装满了幸福。从他们身上,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有希望、胜利,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该去害怕,而是去勇敢面对、去解决,这样人就会有进步,社会才有发展。

读《草原》有感 篇4

拿起《草原上的小木屋》,仿佛整个人沉入了这本书,好像我就是站在大草原上的罗兰。青草的芬芳,动物的欢叫,树叶的清香,都让我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好,啊!微风吹着我,我在大草原上尽情享受读。

罗兰从二岁起,就被父母从威斯康星大森林中带到了印第安人住的地方。在另一片大森林中,罗兰一家在那儿建起了木屋,在一间窄小的木屋里,他们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在大草原上,他们经历了多少磨难:遇到狼群、烟囱着火、草原着火也是这些磨难使罗兰体会到自立、自强是多么重要。

在大草原过了一些日子,在一天清晨,大家都在忙着干活时,天一下子黑了,接着便是浓烟滚滚,大火疯狂地向小木屋冲来,放肆的吞噬着每一寸土地,肆无忌惮。罗兰父亲叫大家赶紧打来水,把大火扑灭,罗兰则去拿麻袋,她看到黑烟下面红红的火光,犹如一个恶魔在发狂、发怒。罗兰吓得像只受惊的兔子,全身发抖,妈妈安慰罗兰:“没事,我们一定会平安无事。”罗兰还是没有感到安全。动物四处逃散,风越来越大,啸声尖利。火舌起处,成千上万的鸟拼命往上飞,千百只兔子拼命的在草原上飞奔。火烧到悬崖,没有在燃烧,但罗兰给吓坏了,她全身发抖。爸爸拉起了提琴,琴声缓解了罗兰的紧张,父亲拍拍罗兰的肩,对着她笑。看到这儿,我想起了我们生活中大火燃烧的样子,多么可怕呀!

罗兰森林大火使罗兰一家吓了一大跳,但罗兰一家面对困难,不畏惧的精神令我感动。

看完森林大火这片段。我想对罗兰说:罗兰,你有这么一个家庭真棒!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飞快的逃跑;而你们却勇敢面对,还提水来扑灭大火,是爱的力量使你们那么勇敢,因为有了爱,所以你们才会经历了风风雨雨;因为有了爱,你们才会一次又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爱无处不在,爱与爱相织,苦与苦相融,这是一种伟大的`爱。爱是什么?爱是奉献,爱是付出,父爱是杯茶,令人回味无穷;母爱是首歌,令人久久难忘。罗兰一家在苦中品味甜味,正如“宫心计”中所说,要学会“苦中一点甜。”

当我遇到困难,我会想起罗兰父亲的琴声,那悠扬的琴声在我耳边响起,罗兰的故事就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花蜜——甜蜜而温暖,爱,也是这样,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读《草原》有感 篇5

“儿子,快来看看爸爸给你买了什么?”是爸爸回来了。爸爸把一个纸箱子拿给我,让我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我一打开,哇!是一本新书。我对这本新书爱不释手,立马认真读了起来。

这本书的书名是《草原上的小木屋》,它的.作者是罗拉英格斯怀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劳拉一家从独立镇离开了以后,踏上了去大草原上的路上。他们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总算到了大草原。他们在大草原上盖房子、控水井、做马厩、做菜园、播种子,无论外面是风吹雨淋,是电闪雷鸣,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们都坚持创造美好的生活。经过了一阵子的幸苦劳动,原本以为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印第安人三番五次地闯进屋子里,把小木屋里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尽管如此,查尔斯先生还是友好地和印第安人生活。到最后,劳拉一家还是被印第安人赶出了大草原,从此,劳拉家往有军队驻守的北方赶去。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从中学会了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