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2025/05/12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对匡衡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印象极其深刻。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一直很勤奋,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买不起灯油,一到晚上他就无法看书。但是他天生非常聪明,他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借助邻居家的灯光看书。于是,他在墙角偏僻的地方处凿了一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流入房间,匡衡连忙凑到那一小块宝贵的亮光处,专心的看起书来。从此以后,他白天看书,晚上就盘腿坐在地上学习。他博览群书,终于成了一代学者。

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因为无数勤奋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进而成就了国家,年轻的学生也一定要重视学习,打好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学习。

现在社会的物质条件很好,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我们不用像匡衡一样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专研学习。我们在家里就像一个个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对我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更不应该辜负家里人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仅教会了我要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为现代事业而奋斗的重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2

今天,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书中的《孔子学琴》这篇文章后,对我的启发很深。

文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60岁的时候向一位老师学琴,孔子学琴时与别的同学不一样,别的同学都是迫不及待的想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习了2天,甚至还不熟练便学习心的曲子了,而孔子却很有耐心,一首曲子要学习10天,而他自己也知道已经把曲子练得很熟练了,可他还在认真的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想通过琴声来揣摩声音里的人物、动作和人物的表情,所以老师非常喜欢他。

读完这篇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家中做家庭作业有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我想了半天也没有做出来,于是我想到参考资料上有这道题的答案,我赶忙把答案抄在了本子上。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说我非常聪明,还给了我一颗红星。从此以后,我感觉那颗红星一直跟随着我,好像时时在在说:“那道题你会了吗?”

现在我明白了,今后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孔子学琴的精神,锲而不舍,努力学习一些新的知识。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悟很深,从那些感人的故事情节里,反映出了一个个真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

我最喜欢看的是《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的,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4

前不久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其中的诚信篇让我认识到了诚信的可贵。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曾子杀猪》,讲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诚实守信,教育儿子时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一句话:“回来我给你杀猪吃。”便把猪给杀了,来实现承诺。后来他的儿子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让人十分信任与尊敬。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狼来了的故事,那个爱撒谎的放羊小孩,只为多次骗人,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真是应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然而,现在的很多人为了金钱而不讲信用,如:黑心奶粉、地沟油、瘦肉精,还有穿的黑心棉等等,都是一些商家为了赚钱,而不讲信用,害得我们老百姓吃苦,我妈妈成天一买菜就会唠叨,“你说啥能吃,你说还能买啥?”一买电器就会问,“老板,不会是假的吧?”让人们什么都不敢买,买了也不敢用,唯恐伤到人。

这些唯利是图的人,害得人们真假难辨,真是太令人生气了,不过一次次的欺骗,只会让人更警觉,会让人们的眼睛更亮,从古至今,只有诚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这是真理,那些不讲诚信的人们快点觉醒吧,否则你们会输得很惨的,因为只有“诚”才能取“信”。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5

这天,我在家中看书,突然翻出了一些纸,我整理好,刚要放回去,却看到了《中华美德故事》这几个字,这些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便拿过来细细读起来。

里面共有五个故事,五个故事的内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只介绍其中一两个吧。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各种美德中孝敬父母占第一位,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他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呢?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光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 应该尊敬天下所有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没有一粒米,怎么办呢?子路就想到亲戚家去借点米,那样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于是,子路翻山越岭,历经艰辛走了几十里路,终于在亲戚家借到了米,做上了一顿香喷喷的米饭给父母吃,当他看到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时,忘记了所有的疲劳。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惭愧不已,反思自己做过孝敬父母的事有几件呢?也只是帮忙做了几次家务,倒到茶水,叠叠被子之类的事,但这些都是理所应当,自己的'事情。其实我们身边不乏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人,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就可以发现他们。中华传统美德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