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草房子》有感

2025/05/12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草房子》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不少的疑问。《草房子》是什么样子呢?《草房子》在哪里呢?什么样的人居住在这里呢?他们在这里又发生了怎么的故事呢?……我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好奇地翻开了曹文轩的《草房子》。

在这本书里,一个个性鲜明的角色浮现在我眼前:热爱集体自尊心极强的秃鹤,弱小、善良成绩优异的纸月;舍己为人,喜爱孩子的秦大奶奶;勇敢坚强,在绝境奋力反击的杜小康;强壮高大、保护自己最后一份尊严的细马;顽皮机灵,有善心的桑桑。

其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桑桑。桑桑是一个机灵、顽皮的孩子。桑桑干过的蠢事数不胜数,比如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笼子啦,把蚊帐改造成渔网啦,砸锅卖铁买鸽子啦……他凭借着骨子里的这股顽皮劲,赢得了全校老师的喜爱。

桑桑是善良的。在绝症时,他不顾自己,在最后的时间里帮别人做任何事,一直到得救;他愿意为细马放羊;愿意给路人端上一碗甘甜的水。

桑桑是勇敢的。他在看见纸月被外号“豁嘴大茶壶”的刘一水和他的“跟屁虫”欺负时,为纸月打抱不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了纸月一命。面对病魔顽强与它搏斗。这就是桑桑,独一无二的桑桑。仔细想一想,是什么让秃鹤鼓起勇气出演《屠桥》的?是什么让秦大奶奶奋不顾身地救下乔乔?是什么让杜小康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是什么让桑桑有勇气救下纸月?我想这就是人性的善良与爱。

在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场景,我所在学校是一个山区小学,但这里有美丽的`大山、可爱的花鸟虫鱼。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关心我们的人,去年有几个好心的叔叔和阿姨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校服和可爱的玩偶。穿着崭新的校服,那一刻我感到很温暖。作为山区小学的学生我觉得自己很幸福,那可爱的玩偶不也包含着叔叔阿姨们对我们的爱吗?长大了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尽自己的一份爱,一份力,去帮助别人。

读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像一间草房子,单纯、善良,又充满爱……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最近一段时间我跟着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读了《草房子》。《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用诗一般美丽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百看不厌的江南水墨画: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

这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他们是那么纯真、善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纯净的美。文弱、恬静、清纯、柔和的纸月,不仅学习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是那么完美,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变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变得干净了,不再抢妹妹的饼吃了,吃饭也变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洒得汤汤水水,当桑桑得了重病的时候,她用眼神鼓励他,默默地送去一篮子青菜和鸡蛋,把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送给桑桑:书包是我妈做的,可结实了,能用很多很多年。纸月把“很多年很多年”重重地说着,把自己的祝福和关心送过去。

读纸月的时候,我常常在心里和她做比较,看我离她有多远,我也要好像纸月一样,做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现在,珍惜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对别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平时要谨言慎行,也许我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够改变一个人。执着、倔强的美。陆鹤是个秃顶的孩子,常常被人戏弄,陆鹤十分苦恼,孤独,常常坐在河边偷偷的哭泣,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缺陷。但他从不放弃对自己尊严的守护,勇敢的承担了学校参加汇演的秃头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让同学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他也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让大家改变对他的看法,只要心灵美,再丑陋的形象也会散发出动人的光芒。在陆鹤身上我懂得了,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药;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美,欣赏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勇于承担,坚韧无比的美。杜小康家曾经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但是一夜之间,父亲病了,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的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到离家很远的大芦荡里去放鸭,当他们的'鸭终于下蛋的时候,又不小心把鸭放进了别人家的鱼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鱼苗,鸭子和船统统被扣留了,他们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但杜小康毕竟是杜小康,他没有自己怜悯自己,更没有让别人来怜悯他。他用稚嫩的肩头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的故事告诉我,富有的时候,不能浪费,不能高傲自大,贫穷的时候,也不要自卑,尽自己所能,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渡过难关。成长的美。这一切看似平常的往事深深地触动了主人公桑桑的心,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他再也不会抢了陆鹤的帽子,挂在高高的旗杆上,再也不会把父母的蚊帐拿去捕鱼……他帮细马放羊,陪孤单的秦大奶奶聊天,卖掉心爱的鸽子,把钱借给杜小康当做生意的本钱,忍着病痛的折磨坚持上学,最终战胜了病魔,考上了中学。

这就是人性之美散发出来的独特力量,《草房子》用这些最纯真的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充满了酸甜苦辣,苦难和幸福犹如白昼和黑夜一样,永远与我们相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够逃避,要满怀希望,微笑着去面对。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可能是巧合吧,邢老师在课上也让我们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们读的津津有味,我觉得世界读书日太有趣了。

咱们中国人读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从竹简读书开始,结绳读书、纸上读书、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电子读书。我们中国人因读书而充实,因读书而成为了世界的泱泱大国,因读书而成为了一个中外闻名的礼仪之邦。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呀。

古人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们少年儿童应该做的事情,孔子说过:“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可见,如果你光思考而不读书肯定是不行的,但你学习不思考就很危险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读书。

15年前的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的奠定日,联合国将4月23日定为读书日,15岁的世界读书日还很年轻,但我相信,全球每个角落只要有一个人,那么,阅读就在那里。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曹伯伯七八十年代完成的作品,虽然时代离我们很遥远,但读起《草房子》这本书,却感到十分的亲切。

桑桑砸锅卖铁买鸽子,给鸽子改新别墅,用蚊帐去打鱼,抢秃鹤的帽子,帮纸月打跑欺负她的板仓小学的男生,帮白雀和蒋一轮送信。

秃鹤是一个自卑的小男孩,从小就没长过头发,上小学自己的头经常被被别人低年级时别人摸他头他不反抗,中年级时就要给他个东西才能摸头,高年级时就不能摸了,因为慢慢的懂得了尊严,所以还带个帽子,从那时起它就有了自卑感。

纸月是一个特水灵的小姑娘,他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有当爸、又当妈的`慈祥奶奶。善解人意的她话不多说,却总能帮助别人。不要认为内向是一个缺点,有时默默无闻却是最可爱的。

白雀有个好嗓子,不洪亮,不宽阔。她还也蒋一轮老师合奏,她唱歌,老师吹箫。

细马他是岳二爷夫妇从岳大爷家带回的小儿子,他长得很精神,喜欢笑,十分爱说话,但来了油麻地,他变了,变得孤单、内向。

读了草房子我深有感触,因为我认识了油麻地高高的太阳、清苦的艾草、含羞的荷花,还有一排排金色的草房子。一段有一段的故事,总带着一层忧伤,让我窒息之余,又用不屈不挠的勇气美好纯净的真诚让我平静。

《草房子》说了油麻地的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说了那时的生活多么的有趣。

读《草房子》有感 篇5

作家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一书,一直令我爱不释手。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翁桑桑拥有金色的童年。

金色的房子,苦苦的艾草,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在桑桑记忆中焕发着金色光芒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他和他那些活泼可爱的小火伴: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温柔、文静的纸月……桑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故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杜小康,这个曾经生活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的富家少爷,一夜之间他的家庭一贫品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去放鸭子。又一波三折,希望一次次破灭。他是多么渴望上学但这时“上学”这个词变得离他如此遥远,可他并没有放弃生活,毅然决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小摊,这让我看到他坚韧的美好品质,他厄运相拼时的坚强与勇担责任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除此,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闪亮,尊严,顽强……这一切都散发着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草房子》吸引着我,不断浮现出童年记忆中的美好回忆,都使我感到惊叹。

多美好的《草房子》,走进故事去感受童年的魅力,成为令我最怀念的时光!

怀念之余,也让我从中获取,追寻我心中的梦想。蓦然回首,回忆起油麻地、桑桑、杜小康、纸月……《草房子》所带给我的,让我终生受益。

读《草房子》有感 篇6

《草房子》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1-6年级发生的趣事。

这里的故事分为九个章节,里面有光着头的秃子秃鹤,既可爱又文静的纸月,油麻地家喻户晓的主人公桑桑,还有从江南转过来的生性刚强,永不服输的细马,和油麻地最富裕的,但又不骄傲的杜子康……多得数不胜数,每天都会有数不尽的趣事发生。这里的孩子,不论富贵,不论贫贱,都能好好地玩,每天玩得即开心又快乐。

书里最让我感动的是杜子康的坚强。那是在红门《二》里,杜子康家因为撞了船,货物沉到河里,结果山穷水尽,无能为力付债,只好为了生活而摆小摊,这多么让人吃惊。如果是同龄的我们只会想到让父母去干事,可杜小康不,一定要自己去做。并且是在认识的同学面前。由此可见,我们胆子不够大,不够坚强。我感到杜子康这个人以后一定能成大器,成为最有出息的人,因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

这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篇纯美小说的最后一句:1962年8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我想这个场面应是无比壮观的,这美丽而严肃的告别仪式,仿佛只有桑桑一家可以享有这个权利。油麻地人也许是最贫穷的,也可能是最无知的,但是,他们却有世界上最美好的心灵。虽然桑桑可能永远离开了油麻地,但还有一个油麻地在桑桑的心里是永存的,不可磨灭的。这道风景一定会让油麻地人感慨万千,也是会永记心头。更让我记忆犹新。

我相信桑桑总会回来的,看看油麻地,看看草房子,看看小伙伴,看看心中的油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