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查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生调查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们同同学出去玩时,经常被废气呛的'喘不过气,为此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空气污染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刊,上网寻找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上网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会使人得肺癌
教科书汽车排放量汽车尾气是城市污染之一
书籍,报刊如何治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知道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还知道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罪魁祸首之一。
少开汽车外出。
建议:多植树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
控制污染排放量。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家园,为此我们应该为保护大自然献出一份力。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会倾听:老师讲课时,他在座位上走神;别人提出问题,他所答非所问;别人的话还没讲完,他迫不及待地打断,抢着和别人说;老师讲过好几遍的问题照样出错……凡此种种,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说明新课程进行了这么长时间,有些学生的倾听习惯还没养成,倾听能力还没形成。的确,在课堂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言语,才可能进行更深的思考和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设计了相关问题进行本次调查,寻找、诊断、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力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采用问卷,谈话与听课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校52名学生进行调查。进行“学生倾听习惯问卷调查”,调查表已全收回。调查后又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谈话,深入了解大家对自己和他人上课倾听状况的了解和感受。
三、调查内容
对课堂倾听的认识,包括倾听的方法,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设计了13个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听课,学新知时听讲认真,教师语言生动时听讲认真,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能全神贯注听讲,尤其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不注意听讲,有的教师没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等等。主要表现在:
1、刚上课时注意听讲,课中间思想开小差。
刚上课时学生下意识注意听讲,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管不住自己,思想抛锚,做小动作,小声说话,老师讲课也不注意听了。
2、别人发言时不会倾听。
学生喜欢自己说,不太喜欢听别人说,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别人发言时你认真听吗?”选择“认真”的占23.91%,选择“有时认真”占73.91%,选“不想听”占2.18%。
3、小组合作时抢着说。
“小组合作时,你的表现”选“认真听,轮流说。”占93.55%,选“抢着说”占3.62%,选“几乎不回答 ”占2.83%。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精神。但是,合作中抢着说和不回答也占一定比例,要引起教师注意。
4、上复习课时,学生发言不多。
复习课新意不多,平时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容易走神,不注意听讲,发言自然不积极。“老师上复习课时,你的表现”选“认真听,积极回答。”占22.13%,“认真听,但不想发言”占75.36%,“没意思,不怎么爱听”占2.51%。
5、班上经常发言的`就那几个人,其他人不主动发言。
性格活泼、思维活跃的学生经常发言,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听,不会去积极发言。
6、在家父母讲话时,爱插嘴,或者听一半就走开了。
“在家认真听父母讲话了吗”选“听”的占20.59%,“有时听”占76.33%,“爱唠叨,没意思”占3.08%。
通过分析,我认为造成以上的原因是:
1、学生在家养成了他说让别人听的习惯,而没养成认真听别人说的习惯。
2、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没有长期鼓励学生发言。
3、家长、教师等平时忽视对学生倾听方法的指导。
五、思考与建议
1、纪律要求:听讲时,学生坐端正。抬头挺胸,两眼看着教师。不随便插嘴。同学回答问题时,仔细听,认真想,评价并补充。
2、老师在课堂上,努力让每个学生把话说明白,抓住时机,利用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倾听和发言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3、对学生的倾听指令要简单,清楚。老师示范给学生认真倾听的动作,神态等。家校联系,制定倾听评价表,奖励在倾听方面有进步的学生。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3
1、我们居住的小区文化场所太少,学校或小区组织的活动几乎没有,因而我们大多数同学除了做作业、看书外,就是看电视,不少同学看电视一次长达4小时,小学生寒假调查报告。电视看多了,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还会影响学习。我们当中所参加的社会活动,类型单一,不丰富,且都是父母单位组织的。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关注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为我们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建议同学们少看电视,能合理地安排生活。
2、我们还发现很多家庭的电脑还没连接上互联网,原因是家长不放心让我们上网,怕我们上不健康网站。我们都知道家长是为我们着想,可家长有没想到,现在是信息社会,知识瞬息万变,老师经常让我们搜集资料,网上能为我们提供大量详实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我希望学校能向我们的家长宣传上网的好处,向家长宣传我们都在“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向家长宣传在家用电脑装上过滤网。从统计结果可得知,我们的同学上网都是搜索信息,偶尔玩玩游戏而已,家长请您放心,我们能管好自己的。
3、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上映,引起轰动,不要说我们小学生喜欢看,就是大人们都争取去看。适合我们看的电影、电视实在太少了,希望文艺界的叔叔、阿姨们多拍摄一些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影视。
4、最后,我们希望同学们下个假期能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假期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附:调查问卷
上黄小学四(1)班寒假生活调查问卷
转眼间,寒假已结束,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同学们个个都喜笑颜开,都想抒发假期的兴奋,那就让我们来一个“寒假生活分享会”吧!
你在寒假中有安排,有计划吗?A.有( ) B.没有( )
1、你在外参加一些兴趣班吗?A.参加( ),参加 班 B.不参加( )
2、你每天一般看多长时间的电视?A.半小时左右( ) B.一至二小时( ) C.三至四小时( )
3、你每天做多长时间的作业?A.半小时( ) B.一小时( ) C.两小时以上( )
4、你寒假在家做家务事吗?A.经常做( ) B.有时做( ) C.不做( )
5、你寒假玩不玩游戏机?A.经常玩( ) B.有时玩( ) C.不玩( )
6、你上网吗?A.经常上( ) B.有时上( ) C.不上( )
7、你参加社会活动吗?A.有( ) B.没有( )
8、你进行社会调查吗?A.有( )B.没有( )
9、你假期外出旅游吗?A.国内游( ) B.国外游( ) C.没旅游( )
10、你寒假看课外书吗?A.不看( ) B.一本( ) C.两本以上( )
你都看些什么书?
11、你怎样利用压岁钱?A.给父母保管( ) B.存入银行( )C.买学习用品、图书( ) D.捐给希望工程( )E.其它( )
12、你观看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吗?A.看了( ) B.没有看( )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4
现在,我发现有许多小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东西吃或买玩具玩。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利用这个周末的时间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同学的。”有的说:“是我的。”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迟才回来,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捡到钱不交给老师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妈妈给他的坐车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这些经常带钱来学校买东西的同学当中,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占百分之三十。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的车钱或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来买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学是去偷爸爸、妈妈的钱,他们趁没人时再去偷的,这样使小学生养成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
1、有的学生在地上拣到钱不给老师,而是去买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学生让别人请客所以有了钱。
3、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手上的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偷偷地拿来买东西的。
建议
小学生从小就有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长必须得把这件事好好地处理,不能再让小学生发生这种事了。
汇报交流调查情况
在全班交流活动中,每个组都把自己调查到的资料一一进行了汇报。一个个真实的镜头、一串串具体的数据,使同学们真切地认识到了零用钱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如组2的队员们,对本班30名同学一个月的零用钱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最多的同学竟花了250元,全班30人共花了905元,平均每人每月大约花30.17元。汇报至此,我告诉学生:“我校学生数为1000多人”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纷纷计算开了,结果发现,按上面人均30.17元计算,我校学生每月所花零用钱为3—4万元左右。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组3的队员们,听了组2的汇报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摆出了自己所调查到的数据。他们组内的7名成员,一个月所花零用钱情况如下:75.6%的零用钱用于购买食品上(主要为放学后的点心);14.1%用于购买玩具(多数为男生);8.5%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多为橡皮、铅笔等);生活用品一栏的开支寥寥无几,其它部分主要用于摸奖等等。
对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的`分析:
整个调查结果令我们担忧:
首先是对我们父母的担忧:
①太宠爱自己的孩子,每天给的零花钱太多。
②不能教育孩子们妥善使用零花钱,无原则地允许孩子多吃零食,乱买玩具。
③不能以身作则地早起床、勤家务、为孩子烧早饭,只为图清静让孩子在外面买早饭吃。
其次是对我们自己的担忧:
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劳动不知挣钱难。零花钱给多少用多少,甚至不留到第二天。
②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钱,不必要的零食、无意义的玩具都由着自己性子乱买。
③没有存钱观念,不知道每天可以节约一部分积少成多。
建议和对策:
可以想象,如果任由自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用钱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向父母伸手要钱会永无止境,并且从小养成了不节制、乱花钱的习惯,长大了父母再有钱也不够孩子用,何况父母的年纪会大、我们还得学会自食其力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自己呢?
1.控制零花钱的数目。即使家里有很多钱也不能多要,明确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如买学习用品、乘车,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开销计划: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等等。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
3.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下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带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上社会自己找活干试着去挣钱等等,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
4.鼓励孩子多存钱。好多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银行户口,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角、一元都存入银行,积少成多。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建立“家庭小银行”,或者在银行为孩子专设一个活期存折,让孩子自己尝试有了钱存“银行”、有必要开支向“银行”提取的理财滋味,加强理财意识。
5.我们要明白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错误的说法。知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好多东西就是用钱买不到的,而一个人再有钱也买不完世上所有的东西。只有劳动、知识、经验、能力等才是每个人不可少的财富,拥有了这些才能拥有幸福。
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铺张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帮助他们。
小学生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目的
当前现代化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而且许多人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往往无暇顾及早餐。特别是上班族,吃早餐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很重要,便形成了“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饮食方式。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早餐并非是“可吃可不吃”。这几年来社会上一直在宣传科学饮食,关爱健康,那么早餐问题有没有很好被重视呢?
因此,我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人的早餐的用餐情况,也希望能从中看到问题,并提出好的建议,使大家能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把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二、方法
1、发放100份早餐情况调查问卷,对上郭街道部分地方的人们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90%以上为25-35岁的职业女性。其中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为100份。
2、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总结结论,并提出建议。
三、调查分析
1.调查
早餐情况调查问卷统计
问题1、你吃早餐吗?
统计:a.天天吃(65%)b.不吃(3%)c.很少吃(14%)
d.经常吃(18%)
问题2、你的早餐一般在哪里吃?
统计:a.家里(59%)b.路边摊(7%)c.小吃店(21%)
d.其它(13%)
问题3、你通常早餐会吃什么?(多选)
统计:a.牛奶(39%)
b.鸡蛋(16%)
c.面包蛋糕(32%)
d.馒头(20%)
e.粥
(62%)
f.米饭(8%)
g.其它(17%)
问题4、你的早餐花费?
统计:a.1-1.5元(30%)
b.1.5-2元(40%)
c.2元以上(30%)
问题5、你不吃早餐的原因?
统计:a.没时间(74%)b.没食欲(6%)c.麻烦(4%)d.无所谓(16%)
问题6、你认为不吃早餐是否对健康有影响?
统计:a.是(97%)
b.否(3%)问题7、你认为不吃早餐对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多选)
统计:a.生长发育(41%)b.学习工作(49%)c.营养摄入(74%)d.其它(16%)
问题8、你对早餐有什么要求?(多选)
统计:a.营养丰富(53%)
b.干净卫生(62%)
c.口感良好(32%)
d.方便快捷(37%)
e.没要求(3%)
2.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就有轻视早餐的陋习,形成了不合理的早餐习惯和早餐结构。营养食品专家认为,良好的饮食行为对人的身体、智力发育和健康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人一天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饮食已经有了很好的意识,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⑴近65%的人天天吃早餐
在这次调查中,可以欣喜的发现,不吃早餐或很少吃早餐的人只占17%,天天吃早餐的占到了65%,经常吃早餐的占到了18%,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结果,说明早餐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爱越来越受到重视。
⑵不吃早餐的原因
从调查中能发现74%的人是因为没有时间而不吃早餐,没有食欲的占6%,怕麻烦的占4%,还有16%的人认为无所谓。
那么早餐真的吃不吃都无所谓呢?世界著名营养学家m·雷恩博士认为:“大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早上吃什么。”长期不吃早餐,人的体能和智能自然会大打折扣,必然会直接影响身体生长和智力发育。
⑶早餐的质量
在调查中,有65%的人天天吃早餐,有18%的人经常吃早餐,那么他们的早餐质量怎么样呢?根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62%的人以粥为主,坚持喝牛奶的占39%,吃鸡蛋的占16%,吃面包蛋糕的占32%,馒头占20%,最后是米饭。
以上的数据与专家制定的科学早餐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质量不是很高。早餐的质量一定要好,这样人们才有充沛精力去学习、工作。专家观点:最好的早餐≈“粮谷类食物+蛋奶”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早餐类型与智力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吃高蛋白质早餐的孩子其智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吃高糖分早餐的`孩子,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商得分最低。由此说明,早餐对于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少年儿童,不但要按时吃早餐,同时还要注意早餐的质量。⑷早餐的花费
调查显示,人们对于早餐的花费一般都很节约,花费在1-1.5元的占30%,1.5-2元的占40%,2元以上的占30%。
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早餐的节约,甚至不吃早餐省钱的做法十分有害,忽略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精力不足,长时间空腹上班或上课,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不利于身体健康。早餐的花费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尽可能吃得科学合理而营养些。
⑷应该吃什么样的早餐
在调查中,认为早餐应该营养丰富的占53%,干净卫生的占62%,口感良好的占32%,方便快捷的占37%,还有3%的人认为无所谓。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当代人对早餐更注重营养和卫生,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现象。这次调查我们还发现有59%的人在家里用早餐,21%的在小吃店用早餐,只有7%的人在路边摊用早餐,路边摊一般都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知道,“早餐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为了改变人们“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饮食方式,提倡科学饮食,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改善个人习惯
⑴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问题一方面可能导致起床的时间晚,从而压缩了早餐的时间;另一方面影响早晨的精神状态,使我们没有心思和胃口吃饭。
⑵有意识地挑选营养丰富且卫生的食品食用。
⑶加强对早餐问题的认识,有意识的逐步改善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
⑷向身边的人们宣传食用早餐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动员他们一起重视“早餐问题”。
2、
注重科学早餐
⑴时间要最佳。医学研究证明,7点到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左右为好。如果早餐较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⑵早餐前应先喝水。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早晨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因此,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立即饮500—800毫升凉开水,既可补充生理缺水之需,又对器官起到洗涤作用,从而改善器官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⑶热量供给要适当。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一般应占全天的供给量的30%左右。其中对在中、晚餐中可能供给不足的营养,如能量、维生素b1等,早餐应适量增加。且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使食物蛋白质中的8种必要氨基酸组成比例更趋平衡,营养互补。
⑷烹调制作要讲究。既要考虑个性生理特点,又要考虑各人的食欲兴趣和口味爱好,最好是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牛奶、热豆浆,切忌喝冰咖啡、冰红茶、冰牛奶等,油炸食品要少吃。
⑸酸碱食物不可偏废。不少人早餐习惯吃馒头、油炸食品、豆浆。也有人吃些蛋类、肉类、奶类。虽然上述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脂肪,但均为酸性食物,若酸性食物在膳食中超量,容易导致血液偏酸性,引起体内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常可出现缺钙症。因此,若能吃点含碱性物质的蔬菜、水果,就能达到膳食酸碱平衡及营养素的平衡。
关于早餐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一文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本文格式比较整齐,可以参考这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