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读《永远追随》有感

2025/05/13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读《永远追随》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永远追随》有感 篇1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有诚信,事无不成。今天我一口气终于读完了柳建伟的《永远追随》,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陶百川和周三才为了找到被红军借去运输药品的家里的顶梁柱“毛驴小白”,踏上了寻找之旅,最终找到小白并追随红军的故事。从中,我感受到诺言的重要性。当我读到红军师长听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的来意后,马上让人赔了两匹马和送他们回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要知道,在当时一匹马至少可以换三头驴啊!红军虽无法还他们毛驴,但他们不仅道了歉,还多赔上了几头毛驴,这难道不是遵守诺言的一种表现吗?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脸红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做客,临走前我承诺过要给妹妹带好吃的。可我光顾着自己吃和玩了,忘了……当妹妹兴奋地到问我带啥好吃的时,却是满脸的失望。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我会忘了这个诺言呢?

有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是七月的阳光,是九月的枫叶。遵守诺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每个我们所承诺过的诺言,我们都必须实现,不能不守信。像这样类似的人很多,如:明山宾赔本卖牛、翡度诚还玉带、毛泽东定期还书……这难道不是信守诺言的表现吗?因此,我们做到遵守诺言,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有诚信,事无不成。遵守诺言,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所以,我们要遵守诺言,虽然有时会十分困难,但答应别人的,必须做到!!让我们一起实现我们所承诺下的诺言吧!

读《永远追随》有感 篇2

言必信,行必果。这个暑假我读完了这本《永远追随》,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陶百川和周三才一家卖豆腐为生,一日红军借住,临走前借走了家里的毛驴“小白″答应三天内还回可直到第四天也没还回小白,于是陶百川和周三才就踏上了寻找之旅。最终找到小白并追随红军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人们的吃苦耐劳,用智慧的双手创建了美好家园,我看到了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面对猛烈的炮火仍奋勇向前,我看到了两位小主人公的独立勇敢,自立的'他们孤身上路不畏艰辛,我更看到了故事里蕴含的诚信守诺,红军用行动践行诺言。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一件关于我的事,那天上钢琴课,我在课上答应老师回家把《老牧羊人之舞》这首曲子弹熟练,我回到家弹了一会,就没有了耐心,心想:我已经弹的挺熟了明天应该能过。第二天弹给老师听,却弹得有点生涩,甚至还有些错音,一曲终了,老师皱着眉头问:“你答应老师弹熟练怎么没做到,是不是又偷懒了?″我的脸刷了一下就红了,羞愧地点了点头。这下我回到家就更努力的练了,再也不会违背老师的诺言,等录完视频,我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老师也因为我知错就改夸奖了我。

还记得在暑假里,妈妈答应了我和姐姐到山东玩,叫我赶紧写作业。刚开始我写的很认真,可到后来我的心就飘到了大海上。回来妈妈检查我的作业时,一看没有完成,就非常严厉地批评了我,我也当真懂得了:如果不守信用,以后就没有人相信你的话了。

我们身在和平年代,更应该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允诺守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定会谨记《永远追随》所带给我的人生道理,愿诚信之花遍开灿烂!

读《永远追随》有感 篇3

言必信,行必果。 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永远的追随》,读后受益匪浅。

本书主要讲述了陶百川和周三蔡为了寻找被红军借来运药的顶梁柱“驴小白”,踏上了寻找之旅,终于找到了小白并跟随红军。 . 由此,我感受到了承诺的重要性。

读到红军司令听了陶百川和星期三的用意,下令丢掉两匹马送回去,感慨万千。 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匹马至少可以换三头驴! 红军虽然无法归还驴子,但不仅道了歉,还多付了几头驴子。 这不是信守诺言的'标志吗?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脸红了。 记得有一次,我参观河源恐龙化石博物馆时,答应在临走前给好朋友买些纪念品。 可我自己一个人玩,一个人拍照,忙得团团转,忘记带纪念品了……他兴冲冲地来到我家,满脸的失望。 我很后悔:为什么我忘记了这个承诺?

信守承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我们必须履行我们做出的每一个承诺,我们必须遵守我们的承诺。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明善彬亏本卖牛,费渡成还玉带,毛泽东定期还书……这不就是信守诺言的表现吗?因此,只有信守诺言,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读《永远追随》有感 篇4

在这炎热且漫长的暑假中,我读过了许多的书籍,其中《永远追随》是我最为喜欢的一本,不得不说,它也是一本很让我受益的书。

初读这本书,书中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毛主席在香花岭住了几天,之后就继续出发,与桂军抗衡。但是,发生在陶百川跟周三才身上的事并不简单,他们为了一头毛驴,或者不只是一头毛驴,而是为了红军对他们一家的承诺。他们找红军走了二十来天的路,在这二十来天里,他们经历了生死,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但是这并没有让他们畏惧,反而多了一份坚定。在他们的坚持下,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毛主席,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当他们再次回到香花岭的'时候,他们的家园被桂军所毁灭,从此以后他们就跟随着红军,一起保卫人民。

读完全书,从心底里非常敬佩那两个小孩,才十二三岁就不怕死亡,仍然可以坚持着,不退缩。一个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而他们却能做到。

再一目十行地翻阅一遍,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往往许多事情只要多一份坚持,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但往往我们最缺的就是那一份坚持,让我们与成功擦肩而过,一次不要紧,但两次,三次,我们会离成功越来越远,所以一定要学会坚持,它比美貌,财富,更加重要!

它虽然不见书于正史,却极有可能发生在历史洪流的缝隙中,并作为因果链条的一环,见于人们的内心。所以我愿把这本书再品读一番,我想我会领悟出更深的道理。

我也一定会做一个像书中两位小孩一样勇敢!坚强,绝不屈服于现实的人,谢谢你,让我终于找回我自己。

读《永远追随》有感 篇5

永远追随,追随谁呢?为什么要追随?追随的结果又是什么?我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一口气读完了柳建伟写的《永远追随》。

我和书中的主人公——两个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共同经历着千难万险……本来,这两个少年和他们的家人,平静而又充满希望地生活在湘南的一座小山村——香花岭。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和快乐的来源是一头与众不同的驴子——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在他们家,在由疑惧到信任的数日相处后,红军撤离时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驴子,却没有按照承诺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也出于一时意气,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路,由此一步步进入长征途中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之战现场,用少年的眼睛和感情见识了那场残酷的'较量……

从香花岭到延安,两个少年一路追随,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感受着红军队伍的伟大——他们纪律严明、关爱百姓,与老百姓患难与共。红军在陶百川和周三才家里入住时,不仅给他们钱,还帮助他们家做事,从不亏待他们家人,可以看出红军战士一心为百姓着想;在陶百川和周三才追赶红军的途中,他俩的衣服湿透了,时值寒冬,陈树湘师长让连长和战士把外衣脱了给他们穿,给他们取暖,可以感受到红军是无比关爱百姓的;当他们历经磨难找到毛主席时,涉及“毛驴事件”的各位红军战士总是责备自己没有尽到为民、爱民的职责和诺言,没有及时归还驴子,连累两个孩子吃了许多苦,毛主席让大老魏和马天来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送他们回家。可是回去之后,他们却发现他们的亲人一个个全被敌人杀害了,这个惨痛的现状,与红军对他们的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深深地刺激着两个孩子的内心,他们见证了红军队伍的伟大和无私,也见证了敌人的惨无人道,在孩子们的眼里,毛主席带领的红军战士是一群为了他人能够献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随的。通过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在枪林弹雨中,坚定了两个少年追随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信念。

通读全文,我感受到战争是无比的惨烈和残酷,更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也要永远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