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中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1
看杜郎口中学的相关材料以及自己的反思中,感受到了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课堂就是互动的课堂,资助的探究,教师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他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践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活跃,完全脱离一个学生的被动、被指挥的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这非常有助于把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起来,及时纠正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颇,所以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看似乱哄哄,实际是在教师的调控和学生的自律中的有序。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里看到的是: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课文或自作诗歌的激情郎诵或声情并茂的表演;几十人同时争相解题板演;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而又精彩的题目讲解;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小组长布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小组内部互助、自制式的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懈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
作为一处农村乡镇中学,课堂教学搞得却如此生动、鲜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的如此高涨。究其原因,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之所以能自觉地实施和实现学校的理念是教学的必要、形势的`所迫,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责任心的体现。
杜郎口的教融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也是伴随着老师预设的关注。当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痕迹展示在黑板上时,胸有成竹的老师以学生为本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同步进行。老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究其根源就在老师备课的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所以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同时,切忌不可忽视他们的备课,实际上功夫在课外了。
杜郎口的这种学习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我要学向要我学的转变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认识上来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就不难培养,在发展学生智商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情商值,对于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昌乐,对于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早些年就已经熟知了,也曾有幸聆听了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的报告,以往去过该校的同事、同行口中也得到了略知一二的了解,想象中,这是一所充满神秘色彩的学校,是一座“学生个个疯狂”“墙壁块块说话”的学习殿堂,带着无限期许,12月中旬,加入了教育局组织的山东昌乐考察学习之旅,伴随着长途的颠簸,来到了这个对很多教育者来说有着无穷引力的地方。
我们先后参观了潍坊市奎文实验初级中学、潍坊峡山双语学校、潍坊实验中学和山东省昌乐二中四所学校,这几所学校都是以山东省昌乐二中为核心和龙头的集团校。通过介绍、参观、听课,对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教学及管理、师生成长等有了很多的认识和思考。
一、271高效课堂的关注点在哪儿呢?
昌乐二中的271课堂,原先给我的印象是三个时间数字,但是,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和他们的介绍,让我对这三个数字有了更多的理解。
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提升。当初的271高效课堂,关注的是课堂,更多的是课堂上的时间数字:20%的时间是教师讲授,70%的时间是学生合作探究,10%的时间是当堂检测巩固。这个时段着重体现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后来的271高效课堂,关注的是能力,这个时段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而是能力的提升。现在的271高效课堂,关注的是育人,要做到眼中有“人”,备课、上课、导学案等环节中要着眼于让人发展的更好。而且每个班级要提出,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
应该说,这271高效课堂的关注点:育人,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犹如我们正在实践的小班化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现在271高效课堂已经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教育理念,在引领着激励着昌乐人走在教育的高速公路上。
二、我们的目标价值观去哪儿了?
在昌乐二中,乃至其他的集团学校,到处都能看到目标价值观的引领。如昌乐二中的校训是仁爱、博学、担当,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围绕这一校训和培养目标,又衍生出很多细致而微的目标,来引领学生不断努力。
昌乐二中的每一间教室中都醒目的提示着“学子八大素养”,时刻告诫学生们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素养。
班级边走廊的墙壁上展示着本班的奋斗目标。
班级内的墙壁上,张贴着班级公约,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内小组间也有着不同的目标,每个小组的组员们都能精心讨论出本组的小组建设目标、公民素养目标、自主学习力达成目标、自主管理力达成目标和自主生活力目标。
班级墙报中,张贴出每个学生心中的理想大学,并对这所理想中的大学进行详细的介绍。个人目标中,除了理想的大学,还有个人的阶段性目标,并且制定的很细致,如个人期末奋斗目标中,有挑战对手、挑战宣言、存在问题和努力措施。
每一篇导学案的`设计中,第一块严格规定为学习目标,而且必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一目了然的清楚本篇文章的三维目标,以引起学生的关注,起到提醒作用。
每一节课的开始阶段,任课教师必定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右边,或自己写或学生写,做到每节课的目标心中有数,整节课都要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课堂上,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前,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展示地点、展示人员、点评组别等都详细的列在幻灯片中,以此作为活动要求加以目标指引
每个班级总有两个小组的桌上放着闪闪发光的金杯,那是优秀小组的标志,也是每个小组孜孜以求的梦想。
总之,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醒目的看到具体目标,从全体到个体的,从室内到室外的,从学习到活动的,从独立到合作的,真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关注,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目标的引领,学生内心的美好愿景被激发了出来,真正改变了以往的“要我学”,成了“我要学”。相比之下,我们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但是,具体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地步却很少关注,对学生也没有明确的理想引领,学生主动的求知欲和竞争欲被淡化。
我们的目标价值观去哪去了?显而易见,目标的明确制定、时刻的具体落实,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我们的小组建设坚持到哪儿了?
我们现在常常感叹学生难以教育,布置的任务不能很好完成,学习效率低下。我想,一方面是目标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缺乏,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昌乐二中的实践,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小组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做好班级小组建设,将班级学生分成4—6人以小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ABC编号,选好小组长,明确小组长和各组员的职责,拟定各小组的名称和奋斗目标,设置小组活动考核加减分标准,制定小组晋级评选条件,提升优秀小组优越感。这样,自主运转管理的小组才算是基本完成了。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是当前教学改革现状的需要。随着五严规定的进一步落实和学生多元发展的进一步显现,教师在班级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越来越少,除了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稍长外,任课教师铃声来铃声去的现象基本是常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明显减弱。相反,学生们呆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师生呆在一起的时间,学生间相互影响的力量加大,因此,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间互助共进的需要。每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总有高低之分,每个小组的组员也是有强弱之别的,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助能量,达到强弱学生相互帮扶共同进步的目的。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是增进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需要。以往学生在班级内基本上是为自己而学习的,有了小组共同目标后,学习不仅是为自己了,也是为了自己的小组荣誉而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加强。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是解放教师提高效率的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教师总是这也不放手,那也亲力亲为,结果是教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观望,学生属牙膏的,挤一点动一点,这样往往导致教师筋疲力尽,而教育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挫败了。如学科背诵内容,如果每个人都到教师面前背,一是学生条件不允许,二是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自然效率不高。如果发挥小组优势,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看来,小组建设是自主管理的关键,难怪赵丰平校长和昌乐二中的其他学校领导都多次自觉不自觉的提到小组建设,说要重视学生的培训,原来秘密在这里。
四、终身学习的理念践行,离我们还有多远?
现在很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学生时代还读点书,当了教师后就很少读书了,一年也读不了几本,更别说读教育教学类专着了。学生是一切朝分数看齐,就算有图书馆,学生能正常借阅图书阅读的学校恐怕不多,教师、学生读书节的有关活动做在面上的学校估计也不在少数。而昌乐二中要求,全体校级领导每年读书30本,中层20本,教师和学习10本,别的不说,光是这些数字就让我刮目,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教师、学生的读书活动已经被纳入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大张旗鼓的高调的去做布置,开展读书沙龙,交流心得体会。
我们常说道:教师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昌乐二中,除了课堂教学,除了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阅读更多的课外文章。不必说整个初中年级、整个年级教材的整合,也不必说整册书内各章节的整合,单是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内的学习内容能做好整合,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因为这本身就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学习。应该说,在昌乐二中的课上课下,教室内外,教材内外都充满了学习。这里,师生的学习俨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及时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不得不反思要立刻反省自己的育人理念了。
终身学习的理念践行,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昌乐二中,师生紧张而忙碌,充实而快乐,教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做,教师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研究,虽然他们也很忙,也不免让人觉着在“累”着,但这丝毫掩盖不了他们课堂上、教学中的那份自信、那份执着、那份认真和那份炽热的追求。
我们看出了他们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是的,那份快乐是遮不住的!
昌乐之行结束了,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仍在继续,仍要继续教学相长,教学共乐!
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很有幸在放假前夕聆听了朱爱朝老师的《用艺术的方式和世界连接的》讲座,为即将开始的假期生活开启了返璞归真的旅程。
诵读是文字最美的节奏,不断地重复就是谦虚的吸纳。朱老师特意选了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的节选部分让我们诵读,让我们体会这种谦虚的吸纳。在一遍遍地吸纳中,我们渐渐地体会到了文字的美和苇岸对大自然的迷恋与敬仰。
对于吟诵,以前接触的并不多,这次雅致的洗礼,让我真正认识了吟诵。朱老师说:吟诵,让声音与灵魂变得湿软,眼神与心灵变得冷静。吟诵,让我们在不断加速的世界中,找到坚固稳定的锚。优美的古文,铿锵的节奏,悠扬的韵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悠悠山谷,看到了潺潺春涧,领略了落花与孤云。丝丝入扣的音律,也仿佛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万物回归本质,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在,孩子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所围绕,过度的声色刺激,扰乱着孩子的身心稳定,我们都逐渐成为机器的俘虏、深陷虚拟的世界。作为教育者,我们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有单调的`知识,在给予知识的同时,也要满足于孩子的情感。而朱老师的“自然笔记”正是教育返璞归真的结晶。
雕塑、绘画领域中的一切都会滋养人的个性,诗歌、音乐也可以培养人的社会生活。画与写是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寻路、开路的过程,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孩子需要解除束缚,获取自由。
如果没有聆听朱老师的讲座,我想我可能还在迷茫,所以,庆幸此时的我明白了教育返璞归真的意义,清楚了自己教育路上新的方向。
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学习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数之不尽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
学习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数之不尽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绽纷的世界,书是知识的'源泉……人类想出了许许多多赞美书的“美言”,来告诉我们书是多么重要。
确实,书能带我们到异国他乡,领略各地风俗礼节,探索世界奥秘;
书能让我们回到战争时代,体会战争的残酷与痛苦,提心吊胆的生活,风腥血雨的日子;
书还能把我们引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辛酸,白雪公主的继母的恶毒心肠,尖酸刻薄,天鹅王子的兄妹情深……
我们所有无法理解,无法看见,无法知道的东西都能在书的字里行间中找到答案。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书就像一本武功秘籍,每一本书是一种武功秘籍,看得越多,懂得就越多。
“宇宙无边,知识无际”谁都能成为“天下第一”,只要你愿意下苦功,就一定会“开花结果”,有所收获。
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多读书籍的确能学到不少课外知识。
但全靠阅读书籍来学习还远远不够,要懂得。
多读课外书固然是好,但是不是多看作文书就能在写作时一挥而就,出口成章呢?又不是爱读课外书就能成为“才子”呢?
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9月25日至26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数学组13名老师在XXX和XXX主任的带领下到XX二中进行学习和交流。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教育发展上思想观念之新、之高,思路之前、之清等各方面都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获益良多,体会颇深。现在总结如下:
1、学校有一个有品格,有思路,有力度的校长及校级班子。
XX二中校长有一套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并向全体教师进行灌输,用他们自己的魅力和精干的校级班子来饯行办学理念,用人文的,制度的等各种方式细化这些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不再停留再口头上,而是见于办学的各个方面。校长和中层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真正摸索出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并从制度上,构建校园大文化氛围上全方位地进行探索和落实。
2、学校管理精细 。
“学校管理精细,办学目标才能较好的实现”,这是我考察完两所学校后的最大的感受。通过观察他们的接待工作,察看校园,我发现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非常细致,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查看校园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两所学校均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和作品成为学校的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习行为的准则。
3、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创建出自然、人文、和谐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来自学校成员的智慧、经验、精神与作风,反过来有影响、激励于学校员工。一进到凯里二中的校园就能吸引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也如一坛醇香绵甜,回味久长的老酒,就是因为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底蕴。我们也要培养教师以学校为荣,以教学为乐,校园内充满着和谐、奋进的氛围,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进取心推动着学画都能看到学生的手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洋溢着书卷气息和儒家氛围,朝着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每棵花草都能育人”的目标努力。
4、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针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深入,现阶段学校领导除抓好学校常规外,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至关重要。一所学校的质量离不开校本教研,教师的素质更是离不开校本教研。
总之,此次学习是一次新的观念的轰炸,新的思想的洗礼,使我感悟到了我州课改前沿的信息,引发了我对当前课程改革及教学管理的许多深层次思考,可谓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6
春寒料峭之际,带着满心的好奇与疑惑,我们踏上了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之旅。走进校园,惊喜与震撼不约而至:虽然狂风四起,尘土飞扬,但依然整洁有序的校园;虽然人头攒动,镁光灯闪烁不停,但丝毫不受影响,熟视无睹地沉浸在课堂活动中的学生;虽然没了讲台的横亘,少了老师的讲述,但思维碰撞不断,智慧火花四溢的课堂;虽然不是华屋大厦,少有高科技设备,但处处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的教室……点点滴滴,看在眼里,沉淀在心底。这一趟算是来对了,因为这里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实地表现在方方面面,时时处处……
一、别样的见闻:
1、景区似的校园: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每人胸前挂着各种各样的听课证,带着照相机和记录本,人数之多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2、超市似的参观:除在大门处,有校内的人员告诉我们,学校的基本方位外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自由参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没有人陪同,没有人安排,也没有人做任何干预。想做什么悉听尊便。一切那么自然,毫无做作。
3、会说话的墙壁与台阶:一面墙,一扇门,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教育人、激励人的文化底蕴。更具特色的是每栋楼的每级台阶都写有各学科的知识点、警示语、格言。楼道、教室的横梁上也是宣传标语和图文并茂的古诗。学生自己拟写,印有小作者头像,班级姓名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
4、随时接受检阅的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同时开放的,24个班无论哪节课你可以随便出入教室进行听课,教室的前后门都真诚地向每位参观学习者敞开着。
5、目不斜视、心无旁骛的学生:每天参观的人数达到近千人,这样多的教师穿梭在每间教室,还不时地“窃窃私语”,有时受学生感染还不免激动地“大声议论”一番。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一定会担心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学生怎能安心学习?来此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担心是多余,或者说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这里的学生学习可以“无视听课教师的存在”,即使你殷勤的询问,他们也不会回答。这与他们课上讨论交流的热烈和课下彬彬有礼的问好大相径庭。这些孩子的定力连我们大人也望尘莫及。
6、自由贸易似的学习:课堂教学的形式真的如人们所说的: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没有插秧式课桌排放,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教室的三面全是黑板,也没有讲台,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室外走廊上还有一排白板。发言者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但同时说上一句半句后就会有人主动让出来;当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到课桌上的,跑到前面蹲着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色色,花样迭出,一个学生讲完,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接着讲,有题意的分析,有解题的思路,还有知识点的回顾,还有对自己或他人的点评;进入个人练习环节,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黑板不够用了,一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朗诵,或讲解;小组展示,不拘一格,个人展示,独具特色。
7、经常“失踪”的老师:在随意走动似的参观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个班这节课好像类似于自己学校的自习课。总是只听见学生的慷慨激昂,少有老师的侃侃而谈。偶尔一两句追问与点拨,才会让你在学生堆或参观流中找到老师的存在。
8、催人奋进的小写字板:教学楼的走廊里靠墙而立的小写字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那是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科组一周的工作总结和安排,教师一周的单项和综合工作排序,年级组对任课教师的课堂建议等等。据介绍,反思是老师们每周必写的,教师对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以及下次的改正措施写出来,放在公开场合,让老师们相互学习借鉴。而学科主任、年级主任花一点时间就能看到老师们的得与失,然后对本组和本年级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深刻的体会:
乍一看新奇别致、震撼人心的场景或细节,回头细想无不蕴含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教学理念。
1、重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独特的个性化的文化韵味。感受到铺天盖地的文化熏陶,知识与情感的激烈碰撞,积极向上的舆论力量的震撼,让育人功能在这种立体式的全方位的文化浸润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2、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预习、展示、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其中教会学生预习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3、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分小组学习不是摆设,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学生之间强强、强弱、弱弱,师生之间,组别之间相互质疑,相互探究。尤其是通过立体式接触,实现了优秀生的自尊,中等生的自强,薄弱生的自信,真可谓皆大欢喜,合作共赢。
4、让不断地总结反思这种校本特色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便捷之路。这种以最适合学校校情特点和阶段需求而开展的频繁的总结反思,可以时刻敦促教师自我加压,奋力上进,寻找差距,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推动教师天天有学习,天天有思考,天天有进步。
5、重点关注待转化生,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是以每个班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要内容。这也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的特点。
三、积极的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既要努力借鉴,更要科学创新。就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把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法、技术、管理等“拿来”,加以创造性的利用。
1、应该弘扬不破不立的精神,敢于向有碍学校发展的传统想法和做法宣战。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反思我们的教学,有些教师争抢时间,对学生实行“车轮战”、“题海战”,在时间上的打拼可谓达到了极限,要从时间上突破已经不太可能。要想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只有提高课堂效率,走课堂改革之路。
2、应该转变观念,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理念,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好学、乐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改的最大阻力不是来源于学生,而是我们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不放心,不信任,导致我们总放不开学生的手。“其实给他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
在新课程标准下,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合作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可以“以优带差,以差促优”,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再次可以避免学生课堂违规,听课效率低下等问题。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三年成名师”。在基础教育界享有声誉的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同时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只有不断的总结反思才能迅速地成长进步。
教学改革的实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因为唯有百花齐放,才能带来教育改革繁花似锦的满园春色。我们要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育人理念,更要结合自身实际,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走出特色独具的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