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爱心树》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爱心树》读后感 篇1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绘本课《爱心树》。
故事讲的是一棵大树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小男孩,在男孩小的时候,他们天天在一起,男孩在他身上爬树,摘苹果吃,抓着树枝荡秋千。慢慢的男孩长大了,他欲望越来越强,想要买东西、建房子、想要远行需要一艘船。于是,大树让男孩摘光了他的苹果卖钱买东西、砍光了他的树枝用来造房子,为了给男孩造一艘船他让男孩把自己的树干砍下来,最后在男孩很累很累的时候,他让男孩坐在自己仅剩的一块老树根上休息。
看到这里我感动的哭了,这棵大树多像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呀!他们是那么的无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孩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父母为了让我们能成才,用心良苦,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这棵大树又是多么的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诲人不倦,把知识源源不断的传授给我们,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我们班主任阮老师这几天一直发烧,但她怕耽误我们的学习,还是忍着浑身的疼痛坚持给我们上课。她多像那棵爱心树呀!在我们需要的`她的时候,她无怨无悔的帮助我们,支持我们。
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爱,不要一味的索取,还要懂得感恩和回报!以后,在家里我一定里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惹他们生气,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好好做。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学好本领来回报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爱心树》读后感
我读了一本书叫“爱心树”主人公就是一棵树和一个小孩。小孩小时候和大树玩,长大就不和大树玩了,他想要钱大树就给他了苹果让他去卖钱,他需要房子,大树给了他树枝让他盖房子,他想去远方,大树又给了他自己的树干,走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大树什么都没啦,只剩下了一个树墩让他坐。
我觉得大树很有爱心,给了那个孩子很多的东西,为了让他生活的好,而且还给他盖了一座纯天然的木头房子。不像那个孩子没有爱心,大树给他啥他都要,他不知道自己争取,努力。我不应该学那个孩子,应该学习那棵大树,大树最有爱心。
《爱心树》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童话故事,名叫《爱心树》。它使我想到了我的家人,我的老师,还有身边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人。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爱心树》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棵树,它很爱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整天在它的身边玩耍、嬉戏,就像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时间飞快地流逝着,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找大树玩了,大树经常感到十分寂寞。后来,小男孩终于来了,可他说自己需要钱,大树将自己的果实给了他,男孩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下次再来的时候,他把大树的树枝拿走了,原因是他要盖房子,成家立业。可后来,小男孩又把大树的树干做成了船,去周游世界。这棵树就这样变成了树桩,但它始终都是快乐的,因为它满足了小男孩所有的愿望。当小男孩老了以后,回到了那里,这时他是劳累的,大树挺直了身子,让小男孩在它身上休息休息……
读完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我被大树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但最能打动我的,还是大树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小男孩后,它还是快乐的。同时,我也为小男孩自私的索取而没有任何回报感到羞耻。在生活中,我觉得我的亲人、老师就是那棵大树,而我就是那个自私的小男孩,只是一味地接受,并没有报答,还感觉理所当然,甚至还十分地挑剔,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我觉得那棵树既叫“爱心树”,也叫“母亲树”。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给予着,从不求回报,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她用宽阔的胸怀包容着我们,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那么,这许许多多的小爱就会聚成一个大爱,这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爱的海洋!
《爱心树》读后感 篇3
最近在博客上看到有妈妈推荐了好几本儿童绘本,于是便在当当网上购买了,,,这四本书。从找书到买书全部在网络上进行,只需动动手指,无需冒着烈日跑书店,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呀。下面汇报一下儿子看完这四本书的感受:
《爱心树》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下班回家就把书拿给儿子,他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我给他讲。儿子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黑白色的绘本,还问我:“妈妈,这是画画的书吗?”书一开始比较简单,越到后面越是感人,讲到后面,我发现儿子眼睛在东张西望,我以为他没有兴趣了,于是便加快了讲述的速度。还未讲完,我突然发现了儿子眼里饱含泪水,哽咽地说:“妈妈,我们不要小男孩了,快拿剪刀把他剪下来。”“为什么呀?”,“因为小男孩把大树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我一时不知道如何来回应他,于是便随口说:“我们不要做小男孩,我们来陪伴大树吧。”确实这是一本很感动的书,但是我应该如何来引导儿子呢?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是一本有趣的书,儿子看了后,哈哈笑了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发明家奇奇兔>讲述了奇奇兔是一个发明家,它曾经发明过举世闻名的`“胡萝卜清洗机”、“复活节彩单描绘机”、“预防狐狸袭击兔窝机”和“迷惑猎人机”等等。儿子挺喜欢这本书,并对奇奇兔发明的各种机器的图纸有强烈的兴趣。
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儿子也挺喜欢的,让我给讲了好几遍。每次讲到大卫光着身子就跑出去玩的那一页,就会哈哈大笑。
相信很多妈妈都给自己的宝宝买过这些书,非常有趣。我觉得最特别是《爱心树》这本书,因为它有别于其它儿童绘本快乐,有趣的主题,虽然略带忧伤,但却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暖暖的感动。这真是一本非常精典的书。可是现在我挺困惑的是,儿子看到这本书,就要去找剪刀来把小男孩剪下来。我该怎么来引导儿子呢?
《爱心树》读后感 篇4
今天上午,赵老师用我们新装的多媒体,播放了韩家铖带来的一本图画书《爱心树》,书上讲的故事非常让我感动。
一棵爱心树爱上了一个孩子,那个孩子每天都到爱心树这来,爬到树上去荡秋千,渴了就摘掉树上的一个果子吃,累了就躺在树下睡一觉。时间过得非常快,几年后,那个孩子长大了,他又一次来到树下,那棵爱心树说:“孩子,爬上来吧!到我的.树枝上来荡秋千吧!”孩子说:“我已经长大了,不再荡秋千了,我需要一点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大树说:“很抱歉,我没有钱,你把我身上的果子全摘去,卖了它你就有钱了。”孩子爬上树摘下了所有的果子拿走了,大树很快乐!
又过了几年,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说:“孩子,爬上来吧!到我的树枝上来荡秋千吧!”孩子说:“我已经长大了,不再荡秋千了,我需要一栋房子,娶一个妻子,生好多好多孩子,你能给我一栋房子吗?”大树说:“很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把我身上的树枝全砍下来吧!那样你就有房子了。”孩子把大树身上的树枝全砍下来了,大树很快乐!
又过了几年,孩子又来了,孩子说:“我要到远方去航行,但我没有船,你能给我一艘船吗?”大树说:“很抱歉,我没有船,但是你把我的树干全砍掉吧!这样你就有船了。”孩子把大树身上的树干全都砍了下来,大树很快乐!
又过了几年,那个孩子又来了,大树说:“我已经没有东西可给你了,但是我还想给你点什么。”孩子说:“我需要一个板凳来休息,你能给我一个板凳吗?”大树说:“你坐到我身上来吧!”大树尽量把肚子挺高,孩子坐了下来,大树很快乐!
听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们有些同学都哭了,我在想为什么那个孩子不说不要呢?那棵大树为了他已经一无所有了,他只会问大树要东西,却一点也不想付出,他这样做很不好,他砍大树的树枝和树干时也不想想大树疼不疼。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爸爸、妈妈和老师给我们的付出和关心,这棵大树就像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一样,我们应该想想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爱心树》读后感 篇5
晚上写完作业,孩子拿起书迫不及待的爬上床,盖上被子,开始我们的亲子共读时刻。甜甜很喜欢亲子阅读,倾听着妈妈的声音,和妈妈一起从图中、文字中感受故事带来的感动。
其实,《爱心树》在孩子小时候和她读过,那时候她比较小,不是完全理解。这次,当我们再来阅读时,她很安静,我还以为她在似开小差,于是就问她听完有什么想法,她幽幽地说:“妈妈,大树难过了……”沉默了一会,我对她说:“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像大树,你是那个小孩?”甜甜点了点头,可能她从故事中想到了自己。我拍着她说:“睡吧,妈妈爱你!”甜甜点点头对我说:“妈妈我爱你们”,慢慢进入了梦乡。
我又翻开了书,想着这篇故事的深意。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男孩则为了自己,不停地向树索取,直到树为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对于大树来说,他对男孩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对于男孩来讲,这是一种自私的感情,当他需要时,他就一昧的索取,为了自己的幸福,丝毫不管大树的生活。
看着看着,就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宠爱有加,自私不顾及别人,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而遇到困难了,立刻就会想起大树。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泪下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犹如父母的叮咛、嘱托、唠叨,无不包含着深深的爱。可最终大树得到了什么,他虽自以为是快乐的,但我觉得那是一种傻傻的和无可奈何的快乐;父母又得到了什么,如果孩子长大之后尊敬、孝顺,那岂不是锦上添花,比大树活得快乐、幸福呢!
生活需要我们拥有爱心,在索取的同时要有回报;要懂得感恩,幸福的生活要一起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