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观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科技馆观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科技馆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和科学老师、语文老师一起去参观了学校里的“科技馆”。
我们一进“科技馆”就被眼前的景物吸引注了。正前面摆放着六台不同颜色的机器,每个机器的四个面都有不同的器材。有:太阳能发电、激光琴、穿墙而过、听话的小班球??有趣的、好玩的、没见过的神奇东西。其中,穿墙而过这个游戏记得最深。就是有一个管子,里面有一颗小球,还有一层像“墙”一样的东西。然后把管子斜一下,小球真的穿“墙”而过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带着疑问看了看解析:圆筒中的“墙”其实是偏光膜对光的偏振所造成的现象。偏光膜是由拍力得公司的创始人兰特于19xx年所发明的'。偏光膜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能作为LCD的偏光材料,还能用于太阳眼镜、摄影器材的滤光镜等。噢,原来是这样,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经过这次“科技馆”的参观,我知道了科学的伟大。啊,科学,你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
科技馆观后感 篇2
六一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广州科技馆。那里神奇的东西可真多啊!有会弹钢琴的机器人、无皮鼓、倾斜的房子、能发电的自行车……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自己拉自己”。这个实验是这样做的:坐上椅子,两只手把面前的绳子往下拉,椅子就越来越高,我就把自己拉上去了。不过坐在第一个椅子上拉的时候比较费力,坐第二个椅子时就省力多了。这是为什么呢?秘密就是上面的滑轮。横梁上的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椅子上的动滑轮可以省力。用这两种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物体,既改变了力的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越多就越省力。第二个椅子上有五个滑轮组,而第一个椅子上只有两组,所以第二个椅子省力。这真是太有意思了!科技馆里还有许多我弄不懂的东西,比如一喊就会喷水的鱼、明明看见眼前有一条鱼,却抓不着……,这些都等着我以后去探索呢!
科技馆观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和姐姐参观了绍兴科技馆。
刚进了科技馆的大门,就看见了科技馆的主题《话说低碳》,我和姐姐马上过去看了,上面写着:低碳意指排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我看完后,一转头,又看见了一个机器人,做得很逼真,很好看。
参观完一厅后,我们来到二厅,看见一个“碳原子”的模型,是用乒乓球做的'。“碳原子”旁边有一台“线圈中的磁铁”,我们来到了最后一台机器,叫做“发电机”,我摇起了转盘,转着转着,里面的灯泡亮了起来。
我们又回到一厅的一台游戏机器前面,叫“自动提升”,就是把一根绳子拉下来,利用滑轮的原理,把自己升上去。我玩了一下,又去玩“动量机”,就是转起转盘可以让自己转起来,玩过后,我们就回去了,
我心想:以后要少排放二氧化碳,恢复以前的空气质量,让生活更健康!
科技馆观后感 篇4
寒假的第一天下午,妈妈带我去科技馆观看了里面的科技展品,这些科技展品主要体现了科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参与性,为公众个性是青少年营造了一个时尚、现代的'“科学乐园”。
里面的科技展品让我目不暇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哈哈镜,只要一站在哈哈镜前面,人的形象立刻就变了,头变得又大又长,而身体却变得又短又胖。你明白哈哈镜为什么能把人照成那副模样吗?原先哈哈镜就是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组合,凹面镜会把镜缘缩小,凸面镜会把镜缘放大,从而到达失真的效果。并且,哈哈镜的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球内集焦,能让人变短或者变胖,球外扩散,能使人变长、变大。
最让我想不通的是无弦琴,没有琴弦却能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它是用手操作的,只要用手遮住——光敏传感器,展品就会发出声音,连续动作就像拨动琴弦一样,能演奏出不一样的音阶和乐曲。原先有些电阻很大的材料,经过光照,电阻就会变得很小,从而增加了导电性,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用这种材料能够制成光敏元件,对电路进行光控。
透过这次对展品的参观了解和实践操作,使我亲身体会到了“科技的神奇”。
科技馆观后感 篇5
北京的五月是非常清爽宜人的,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参观了中国科技馆,一个神奇的科技殿堂。
一进大门,入眼所见的是可以上下伸缩,还可以变色的彩灯,它不但可以变成奥运五环,还可以变成梅花鹿等,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再看旁边墙上有一个超大的荧光屏,播放着各种各样的小电影,向我们展示着电子科技的应用。
老师让我们自由组合,四个人为一组,单独参观。我们小组首先来到了二楼,映入眼帘的一个巨大的恐龙骨架,这使我们显得非常的`渺小。再往深处走,又看见了一个巨大心脏模型,原来心脏上有血管相连,还有很多神经。还看见了病毒放大五千倍的模型,令我毛骨悚然!还有数不胜数的高科技设备,以及它们工作原理的展示,能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科技的奥妙,以及应用的领域,处处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在展厅里,各种奇思妙想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展示着科技的神奇,同时也展示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虽然很多科技知识及原理我现在还无法理解,但是这能督促我努力学习,总有一天我会揭开它神秘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