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狼图腾》读后感

2025/06/29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狼图腾》读后感 篇1

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狼图腾小狼小狼》这本书,书里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小狼性格的强悍和草原狼的那股血性。

故事中的主人公陈阵养了一头小狼,但却在养狼的过程中常遇到挫折。最后,小狼的性格决定了小狼的命运,当听到狼嗥声,小狼不顾一切要冲出狼圈,直到筋疲力尽后死去。

读完之后,我就被小狼的性格深深吸引住。它就算被铁链拴也要维护自已的尊严,就算受尽屈辱也坚强不屈,小狼的性格就是如此坚忍、强悍。草原狼也是如此,它们从不软弱,不拼到最后一刻誓不罢休,即使是狼群已被人们打得七零八落,狼王也没因此退缩,而是召集周围的残兵,血拼到底。这股血性是别的动物所不具备的。

然而,许多人都把狼往坏处想,导致一些无知的汉族人因这个原因而认定狼就是毒恶的'。于是开始大面积地射杀狼群,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结果就像书中所写的一样,人们大量开垦放牧,草原上田鼠、野兔没了天敌,大量开始繁殖,啃吃草地,最终造成土地沙化。在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已犯了大错,可是想补救也来不及了。这让我想到了书中蒙古老人说过的一句话:狼是腾格里(天)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了。

合上书本,小狼们那驰骋草原,顽强不屈的形象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狼之所以个个顽强,不是因为狼群里没有“汉奸”,而是因为残酷的草原环境,早把所有的孬种彻底淘汰了。这是一部狼的挽歌,也是一部狼的赞歌!

《狼图腾》读后感 篇2

《狼图腾》是一部反映游牧民族生存哲学的大书,雷霆般的笔触直击儒家文化民族性格中的弱处,将封建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羊性和奴性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

中国人的奴性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小农经济和农耕文明。下马不出声了别人叫的时候他还是只顾埋头吃。”这个“猪”与“羊”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是中国人在长期腐朽残暴统治下仍能苟延残喘的原因。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去争取民主,因为生活在地狱里的人从不知道自己在地狱。只要不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中国人是绝不会主动反抗的。

既然有羊性就会有狼性,羊性民族注定要被狼性民族统治。从有历史记载开始,由游牧民族的首领皇帝打败农耕民族的炎帝以来,历史总是不断重演。商朝、秦朝、北魏、辽金、西夏、蒙古、元、清。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都是被称之为“夷”的游牧少数民族建立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继承了草原上深厚的狼性,残忍、狡猾、勇猛;他们用令人敬畏的狼性建立了辉煌的`文明。

民族存在决定民族性格,更强的民族存在决定更强的民族性格;而强悍的民族性格有可以反作用于民族的存在,主动果敢地为自己民族创建起更加强悍先进的民族存在,强化民族性格。强者为王。

读了《狼图腾》觉得狼有很多难以置信的战法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手,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置对方与死地。三,为了胜利粉身碎骨。这样的对手不管在哪里都是最可怕的。

只有抽调中华龙图腾里的封建帝王专制精神,中国巨龙才可能真正腾飞,飞向全球,飞向太空,为中华民族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狼图腾》读后感 篇3

狼是草原人精神的图腾,他们信仰狼的精神,认为狼是最聪明的动物,狼懂得团结,懂得分工合作,懂得战斗策略,懂的帮助,甚至比人还有爱心。读完这本书,我感到非常的惋惜,狼群走了,它们不会再回来了,是我们把它们一步步逼走的。仅有的一条小狼也死了,是为了准求自己的自由而死的。

《狼图腾》用狼哭嗥的愤怒与血泪的控诉换回了人们的觉醒,来认清并正视自己的错误。《狼图腾》借狼告知了人们生态学与生存学的道理,而草原人与狼的关系不过是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身关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狼图腾》将这些关系说得真切,说得生动,说得深刻,说得催人泪下。现在的一些蒙古人根本就没有见过狼,而且现在的生活习惯也不再是传统的草原人的生活,而是几乎完全被同化了的农耕民族生活。我不禁为草原人感到哀婉,为草原感到忧虑,同时也为狼打抱不平狼的消失将意味着草原的消失,而草原的消失将意味着草原民族的消失、草原文化的消失,并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异,导致人类自身文明的倒发展。

因此,请我们把狼留住,把草原留住,把草原文化留住,来维持大自然的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持人类文明的正常发展,这是人类对腾格里、对自己的母亲——大自然的最好回赠!(赵玉崇)

《狼图腾》读后感 篇4

这个假期嘛,有个读后感的作业。但是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四大名著,因为那些东东太深奥了,不适合我们这些肤浅的人来阅读。所以只好读一些肤浅的书籍了。所以翻出一本书,轻轻掸下书面,已经有些灰尘了。翻看书面,看到了姜戎两个字,有些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

这本书,讲的是狼与羊的平衡性的问题,在草原,既不能失去狼,也不能失去羊。它们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机构,这些东西有些说不清,但是很奇妙的。陈阵便是作者的化身,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和狼嬉戏过。使我明白了狼的天生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也使我明白了草原人对狼的爱与恨。狼的吸引力很大,使姜戎和狼结下不解之缘。每一篇情节都很激烈,狼的侦查。布阵、伏击、奇怪的战术。狼对气象和地形的巧妙运用来抓羊,这足也说明狼的智慧足可以和人类向媲美。狼的友情和亲情。深深的吸引着我。还有就是那狼与草原上万物的微妙的关系;倔强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让我联想到人类。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这些都真的很有意思,这本书也真得让我读的废寝忘食。呵呵,《狼图腾》让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之间似乎存在着追求关注和焦点。我的读后感就到这里了,由于老大也没有说写多少字,就算是说了,我也忘记了。那就在这里结束吧。嗯。

《狼图腾》读后感 篇5

草原上的那个人——读《狼图腾》有感

在一个荒凉、寂寞的草原上,远远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大袍子的人孤独地闲游,他走呀走,走得有些疲倦了,便在一个池子边座下,喝了几口澄澈的池水,玩了玩旁边的泥潭,他感到非常的无聊,想找个朋友做伴,可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忽然,他听到了犬叫声,延着声音的方向走去,顿时眉开眼笑,他看见了离他不远处有一只气概非凡的狼狗,他心想着:“虽然没有人能与我相伴,但是一只动物也行,我身边就要有伴喽!”他跑过去,把身上所有的食物都掏了出来,放在它面前,任它选择,以表示他对它的友好。这只狗上前闻了闻,瞅了他一眼,觉得比较安全,便狼吞虎咽地大口吃了起来,一副好几天都没有吃饭的样子。狼狗成功地被他收买了,他从背包里翻出了一根绳子,套在它身上,看着这狗愚蠢的样子,就赐给它了一个“笨笨”的名字。把狗安排妥当后,两个好朋友就继续赶路。

到了傍晚,他们在一条小溪旁定居了。他刚解下狗绳,笨笨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莽莽棒棒的`草原上驰骋。为了半夜不挨饿,笨笨就像钦差大臣一样奉主人(陛下)的命令去捕猎,它立马把平时滑稽的样子收了起来,望着前方的猎物,面貌凶狠起来,狠里还带着点狡猾,它找准时机,冲了出去,捉到了一只羊和两只兔,足够吃两三天了,它在主人面前炫耀着,很渴望得到奖励,主人把刚烤好兔子扔给了它,它津津有味地吃着,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它们终于走出了大草原,这才真正的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