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呼兰河传》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
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这是我读《呼兰河传》的最初印象。
《呼兰河传》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讲述了呼兰城的小团圆媳妇、二伯、冯歪嘴子等人的遭遇,表现了呼兰小城人们精神上的愚昧和麻木。
我读完《呼兰河传》,尤为书中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而唏嘘。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被迷信陋习活活折磨死了,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欺凌,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我深切体会到了他们的悲惨生活,对那些弱小者充满了同情,但我也同样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遭遇如此的命运?他们为何不以自己的努力而改变命运?那是因为那个时代是如此灰暗,那时人们的思想是如此落后。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现代。我们有父母的呵护,有老师的关爱,衣食住行都不用担忧,每天只管好好上学。但有时候我们还觉得生活对自己不公,还经常使性子发脾气。与小说中小团圆媳妇等人的遭遇相比,我们的所谓不如意实在不算什么,我们应该为生长在这个时代而庆幸。
读了《呼兰河传》之后,更加激发起我对现在生活的热爱,更加触发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2
因为今年的课本上有一篇摘自《呼兰河传》的文章,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我选择先读一读此书,以便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
一本《呼兰河传》再现了当时落后的生活现状,愚昧的精神状态……这一个个惨淡的景象就是整个呼兰河小镇。它也给我的感受颇多!
作品中描写了单纯的“我”经过几次大变故后,回想起了童年时代的一桩桩往事:伴“我”成长的大泥坑子,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后园,留下了快乐的童年印记;迷信鬼神的人们,给生了重病的小团圆媳妇举办各种驱鬼活动,最终白忙一场;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实勤恳,对主子从不怀二心;冯歪嘴子疼爱妻子、疼爱孩子,虽遭人嘲笑奚落,却乐观积极……
书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个性分明!在众多鲜活的人物当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她后来的婆婆花了好多钱买回来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骂她、打她、掐她??之后,她就生了一场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怜的。可是,做婆婆的毕竟不能袖手旁观,请来镇上的人们帮忙。呼兰河镇的人们太纯朴善良,这个出了个偏方,那个请了个“神仙”;但镇里的人们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药、热水汤驱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个人,被她们折磨来,折磨去,最后无人问津直到死去。
多么令人痛心,多么令人悲愤呀!那时的人们真的是太愚昧迂腐!生活的平凡并不可怕,但知识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仅仅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呀!我庆幸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远离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个摆脱落后愚昧的知识时代!
故事的结局是凄惨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厨子也去世了,父亲母亲也不知去哪里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时代,单纯的人们,落后的生活现状,愚昧的精神状态……这一个个惨淡的景象就是整个呼兰河小镇。
虽然童年记忆有着凄凉的往事,但“我”依然愿意去追忆那样的童年,正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明白童年就是美好的,它像一块玉,就算有点瑕疵,也掩饰不了光泽与质感。学生们也正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会带领他们好好度过。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3
暑假里的我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一本《呼兰河传》深深吸引住了我。这本书的作者是萧红,她三十一岁便离开了人世,而在她去世的前一年就写下来这本巨著——《呼兰河传》。其实在我三年级学习《火烧云》时,就已经认识了她。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让我对呼兰河美景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从那时起,我的好奇心就开始萌芽了。
终于能看到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书,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我都捧着书,它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融入“呼兰河”的世界。《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里面的内容都分成了章节的形式,不难读懂。比如第一章主要写了呼兰河的自热环境和小镇概貌,第二章写承载人们精神寄托的民间风俗。像画卷似的将一幅幅场景,一串串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有集中了全城精华的十字街口,有充满危险的泥坑子,有跳大绳、唱秧歌的,有被婆婆折磨死的团圆媳妇,有老厨子、有二伯,还有卖黏糕的冯歪嘴子。这些,都是萧红童年时的记忆。
萧红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对童年和故乡的美好回忆却被永远保留下来。和蔼可亲的祖父,是唯一疼爱她的亲人。年幼的萧红帮祖父铲地,把韭菜当成了野草,把狗尾草当作了谷子。萧红很喜欢去祖父的储藏室,储藏室成了她探险的地方。储藏室里的东西样样好玩,样样新奇。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坐海盗船、一起登黄山,春天一起放风筝,夏天一起游泳,秋天的田野里总有我们和稻草人的身影,这些也都是我童年时美好的回忆。
萧红虽然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家,但真正爱她的只有祖父。她和祖父在后花园一起玩耍,一起干活,那里才是她的天堂。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但也是寂寞的。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更加幸运与快乐,可以无忧无虑、天南地北地去玩耍。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生活,懂得感恩,不辜负这份属于自己的小美好。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4
爸爸帮我买回了必读书目,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写读后感,可我总爱偷懒不写。这天,我拿起了《呼兰河传》,开始读。
一开始,我以为“呼兰河”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本书是说呼兰河的一生。可看过之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呼兰河”是一个小城的名字,这本书记叙了作者萧红在呼兰河度过的童年。我十分喜欢小团圆媳妇这一章。
呼兰河的人也太坏了吧?一个好好的、生龙活虎的女孩子,就这样被弄死了,太可怜了。另外,那些袖手旁观的人口口声声打着“好心人”的口号,只会耍嘴皮子,说的比干得漂亮,要他们去弄这些药材,全跑了!可怜地小姑娘,还要当众脱了衣服洗澡,那水烫地能煮鸡蛋了,那些没良心的人,居然全往团圆媳妇头上浇!如果有人把那么热的水往你头上浇,你能忍受吗?还有团圆媳妇的婆婆,太没良心了,自己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团圆媳妇抓来打一顿,自己丢了一根针也把团圆媳妇抓来打一顿,世上居然有这样没良心的人!小团圆媳妇最终被他们弄死了。
那儿的风俗也很独特,跳大神、唱秧歌、野台子戏、去娘娘庙、老爷庙祭拜,真是好玩极了。我最不喜欢跳大神,那个大神太丑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疯子呢!
呼兰河这个地方令人羡慕,我羡慕它的热闹,同时也很佩服萧红,她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全部写了出来。《呼兰河传》,我百看不厌!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5
从《呼兰河传》里,我认识了一个可爱,快乐的萧红和呼兰镇上一群纯真的村民们在这里上演着许多有趣,悲伤的事。虽然萧红已逝世但她这本书会被人们世世代代传代下去,她开心的童年也珍藏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萧红以轻快的笔触,叙述了在呼兰镇上发生的事。
萧红出生在一个名叫“呼兰镇”的村子里因父母早逝,一直在祖父祖母家住着。她特别不喜欢祖母,因为祖母用小针扎她的手。与之相反的是她特别喜欢祖父,她经常在祖父的园子里与祖父一起种花,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有一个女孩与她恰恰相反,她着这一头乌黑头发,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但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12岁就被拉去当童养媳,整天受人指使,最后跳大神还让村民们用开水帮她洗澡,不幸烫死。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人——有二伯他跟人说起话来结结巴巴,跟狗说起话来那叫一个“谈天说地”。
萧红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用自己的心血谱写了这篇巨著。
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上,我国选手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如林丹接住了每一球。
不正是这样吗?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而流泪,而努力,终究会换来成功。只要你肯努力,肯积极向上,也一定会造就属于你的“新时代”!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呼兰河传》,感触很深。这本书里的有趣故事很多,如唱秧歌,放河灯、跳大神、野台子戏和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作者萧红用优美的语言来为我们描绘了她快乐却又孤寂的童年
这本书是作者萧红的自传。小时候的萧红是一个好奇,调皮的小孩,她有一个慈祥的,疼她,爱他的祖父。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她总缠着祖父陪他玩儿,和他一起捉蝴蝶,一起摘花草。有一次,他还在祖父的帽子上插满了红花,有意思极了!小时候的萧红还是个馋嘴猫,祖父经常会烧淹猪或烧鸭子给她吃,无论萧红犯了什么错,祖父都不会怪她,我认为祖父是一个慈祥、爽朗、宽容的老人。我的外公也是这样的好人。小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我几乎是由外公带大的。外公走到哪,我就跟到哪儿,外公带我到田地里,用打火机烧虫子给我玩,用布带子绑着南瓜给我当球踢,和我一起养小鸡小鸭……看着小说里的祖父,想着自己的外公,心里暖洋洋的!
当然,小说里也描写了那个年代的许多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任意抽打小团圆媳妇,我看到这儿,心都纠起来了,很厌恶那个凶恶的婆婆,同时也很同情小团圆媳妇。而最令我气愤的是,站在旁边的人,没有一个肯伸出援助之手,上去替小团圆媳妇解围。这也让我看出那个年代的庸俗和无奈。
在这本奇特的小说里,萧红以她幽默而富有韵律感的天才笔触,明快而万物有灵的童谣风格,为我们展现了她的童年和那个时代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