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调查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运动调查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运动调查报告 篇1
前言:我们组经过调整之后组员共四人,在确定自己的所承担的任务之后,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这个阶段里,别对建设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还有我们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试的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那么,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学(主要以男生为主)。
主体:这次掉调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和特征。我们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
〈1〉 首先对截止今年的一年损伤次数进行了分类总结:1)损伤一次的占总的27.8%,2)损伤两次的占12.1%。3)损伤3次的占9.4%。4)损伤4次的占4.3%。无扭伤的占68.6%。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运动扭伤的学生在运动之前很少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这就导致突发意外性事件发生,也是造成运动扭伤的关键原因。
〈2〉 他们在运动损伤后,对其运动能力或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呢,分别处于一下三种情况:1)重度:一周内不能运动需要治疗的占
2.1%。2)中度:停止或减少患部运动7.3%。3)轻度:能够运动且不使伤病加重13.8%。正处于身强力壮的我们,对于一些中轻度的损伤,恢复的可能比较快,但是这也取决于损伤的部位有和一些药物治疗有关,还有自身调节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 这几次损伤性质我们也进行了总结:1)急性:运动中突然受伤,并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占5.6%。2)慢性:有多次细微伤所致,并有局部酸痛麻胀痛等症状,占2.7%。3)陈旧伤急性复发,先前伤痛未愈,仍旧
训练比赛使原伤加重1.1%。那么运动扭伤跟所发生的季节也有联系,对此我们对损伤发生的月份进行了归纳总结: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平均占27.2%。其他月份平均下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稳定。因为在6、7、8这几个月份,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同时运动比较多。所以这个损伤率也相对比较高。有些扭伤,碰伤,撞伤等一系列外伤是避免 不了的,因为客观条件是存在的,这个谁也避免不了的 。
〈4〉 作为学生当然是在学校呆的时间比较长,在学校学生一般进行什么活动,什么项目对损伤所造成的几率比较高呢?1)在课外活动期间占18.7%。
2)运动会上占2.8%。3)体育课和其他娱乐活动占的比例很少。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以篮球为主占32.5%。足球占10.6%。跑类占8.7%。其他占2.3%。就篮球而言是大学生热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很多同学在运动中缺少技巧性这放面东西,所以在运动中难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伤害。
〈6〉 在对自身的损伤后的处理,治疗及康复方法,大部分都是选择药物治疗。因为就长常理而言,有病当然去看医生,对一些稍微轻一点的皮外伤的话某些人就可能不会去看医生拉,也就是说靠我调节,但选择率比较低。
〈7〉 最重要的,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们在损伤后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这个问题上面身体上的损伤最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冲动。但这也可能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1)非常大0.12%。2)比较大0.35%。3)一般4.5%。4)有一点10.2%。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揭示损伤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并指出通过调查将情况反映到学院,希望学院开设一些对运动保健和体育康复有关知识,充实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评估计,从而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运动调查报告 篇2
時间:暑假
地址:本地域
目标:各领域,各年龄层的人
范畴:球类运动
主题风格:球类运动在本地域的普及化状况
科举考试方式:填好问卷调查的方式
(一)、科学研究結果与剖析:
1、男性对足球队的激情较高
调研表明,男性对足球队喜爱的占比较为高有有18人表明喜爱足球队,占男性的60%。女性有五人喜爱足球队,占25%。表明在其中学员中男孩子80%喜爱足球队,女孩有60%的爱好球类运动。就是不管男生和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率较高。
2、喜爱球类运动的人趋向低龄化
调研表明三十岁之上的群体喜爱足球队的占20%。应当说针对我国这一群体能做到这一占比或是非常好的,我国国情就对她们的喜爱新项目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年轻一代即三十岁下列群体,对足球队的钟爱占比较为高占80%。表明喜爱球类运动的人趋向低龄化。
3、喜爱球类运动的人多看电视直播赛事
喜爱足球队的群体常常看电视直播赛事,一般是中国公开赛,绝大多数足球迷爱去当场看球赛,一部分足球迷由于各种原因只有看现场转播。基本上所有的足球队喜爱者喜爱看像欧洲地区四大公开赛,欧洲地区超级联赛等海外高质量足球赛事的直播电视。尤其是她们喜爱的马德里,ac米兰,云达不莱梅,皇马等喜爱的足球队的赛事
4、自发性机构的赛事居多
调研中表明,自发性机构的足球赛事较多,而企业机构的赛事非常少。问卷调查表明,企业机构的关键集中化校园内和机关事业单位。场地也比较多放的校园内。剖析缘故,空闲时间较多的企业和院校有标准机构赛事,且机构的较其他企业多。院校场所由于不收费或收费标准较少,而变成赛事的关键场地。
5、对世界杯中国队的点评令人担忧
对我国国家足球队的点评心态有33%的人觉得中国男足历经这些年因该有一定的明显发展可是发展过小,表明蛮不讲理。有50%的人觉得能够宽容,仅有27%的人觉得非常值得激励。另外说明,她们对中国男足也是有心愿的。
(二)、结果:
一、我国对球类运动的营销推广和项目投资幅度不足,当今的体系下不利足球队的普及化与提升,城镇的足球队资金投入有很大差别。
在当今,全社会发展都是在乘势而上,基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美丽乡村。恰好体育文化也是推动社会和谐,提升老百姓身体素质的好事儿。地区上文化教育和体育文化早已和二为一,改成文教局。也为足球队的普及化给予了基本。假如能在众多乡村进行“千校百队”主题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中间常常搞一些足球赛事,这对足球队的普及化有很大的益处。这类赛事还能够鼓励孩子的团队精神,提高荣誉感,提升身体素质的另外,又能提升对我国,对家中的使命感。让她们不会再沉迷于网咖的损害。
二、院校足球队普及化重重困难。
据德国足协近期调研的41个大城市中,15个大城市中另外在中小学校进行校、区、地市级足球比赛,仅占41个大城市的'36.6%。而仅有11个大城市在初中进行校、区、市三级足球赛事,仅占数量的26.8%。另有15个大城市进行状况不祥之兆。超出六成之上的大城市无法确保初中、中小学另外进行足球比赛,这让中国男足校园内探索发展趋势之途困难重重。新闻记者根据调研掌握到,导致这一状况的缘故关键有三点。最先是传统式训炼体系的牵制。足球队专业化后,以往计划体制下的技术专业球队转化成市场环境下的岗位队。体局与球队中间沒有单位隶属,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会再有往上运输优秀人才的指标值,促使中小学校训炼企业丧失储备优秀人才运输方位。次之,多方利益输送难以达到資源的合理配备———在足球队储备优秀人才踏入社会化后,地区教体局觉得院校能够无须担负运输优秀人才的责任,因而在开展文化教育资源分配时,不会再给与有关政策优惠。院校大多数以录取率为点评院校教学成果的关键参照规范,球类运动在校园内的进行从总体上无法得到适用,乃至还遭受了抵制。在多方利益输送下,校园内普及化足球队十分艰难,資源紧缺促使具备天资的青少年不可以被及时处理。除此之外,青少年儿童能不能参与球类运动大多数在于父母的信念。父母在小孩发展趋势中竭力抵触一些竞技性强、易负伤的新项目。而伴随着高等院校持续扩大招生,父母们情不自禁地评定孩子上大学才算是最好是的发展方向。
(三)、调研后感:
我国物产丰富,人口非常多,它是大家的一大优点。普及化足球队不可以光喊口号,只做表层工作中,而应踏踏实实地搞好社会发展众多群体的足球队普及化,仅有真真正正普及化了,我国的足球队水准才可以真真正正提升上来。
为了更好地普及化球类运动,能够从基础教育开展。加强进行中小学校足球队文化教育的各项政策:
1、普及化足球知识
撰写足球知识教材,按新课改的规定,将足球知识专题党课列入地区课程内容,并将学习状况计入学员成长记录。将来,全省各中小学校要运用地区课程内容,普及化足球知识,全力开发设计本市目前的球类运动資源,以融入和达到众多青少年的具体喜好要求。
2、普及化足球队文化教育
依据青少年心身发展趋势特点,胆大的对比赛化足球队开展游戏化改革创新,根据简单化标准,简单化战术,减少难度系数规定,更新改造场所器械等方式,开发设计更新的足球队教学内容,撰写足球队文化教育教材内容,提升学员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爱好。各院校要依据新的教学大纲,备好体育课程,提高青少年对球类运动含义的了解和了解。
各院校要根据课余户外活动,能够更好地推进和提升体育课程中获得的足球知识,能够更好地进行院校体育课每日任务。各中小学校要把课余活动時间归还学员,灵活运用课余活动時间进行足球培训及其与足球队有关的系列活动,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准的提升。各中小学校要把握住本市执行亚洲地区足球队未来展望方案的突破口,校校创建球队,全方位进行足球培训,按时举办院校公开赛,提升本市中小学校足球队的总体水平。
构建优良的学校体育自然环境和气氛,打造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足球队文化品牌。
3、创建足球队中国特色教育网络体系结构
本市被宣布确定为“足球起源地”,这一重特大历史事实加载全球球类运动发展趋势史册。可是,现阶段本市球类运动进行的还不够普及化,足球教练水准还有待提高,无法塑造出大量的出色球员在全国各地、省部级足球赛事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足球竞技水准处在我省上游,与我国足球队强市对比欠缺潜在性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各地范畴内也是没法与优秀城市斗争,这与大家如今的足球起源地危害很迥异。
教育局会与市体局争取在xx期内完工一批中小学、中学、普通高中、高校竖向全线贯通,同种类新项目院校中间横向联合、共享资源的艺体中国特色教育网络体系结构。球类运动发展趋势也是这一管理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每一个县区要与各个足球队传统式新项目院校紧密结合,依照执行亚洲地区足球队未来展望方案的规定,建立一批足球队特点建设项目院校,健全足球队新项目互联网,制订球类运动建设规划,以提升中小学校足球队储备优秀人才培训中心基本建设,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資源上保证互利共赢,逐步完善中小学——中学——普通高中上挂下联,选拨——塑造——运输一条龙的管理机制。增加业余组训炼幅度,根据足球队暑假夏令营、暑期夏令营、按时赛事等方式,集中化优点塑造出大量的高质量球员,提升本市足球队的名气。由以往混乱的随意情况变为有方案的不断发展趋势,进而进一步推动本市足球队总体水平的提高,提升在我省、甚至全国各地的竞争能力和赛事成绩。
4、创建一支可以达到中小学校足球队文化教育必须的专职紧密结合的教师队伍
依据本市中小学校院校具体,要突显球类运动在体育课和课余活动中的影响力。要优先选择录取一批足球队复合型人才到院校执教,聘请高质量的做兼职教练开展业余组训炼,对体育教师、教练、裁判要提升培训工作。除争取足联对本市开展技术性和技术专业工作人员的协助外,将来每一年按时聘用国际性、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炼著名权威专家来本市对教练和选手开展具体指导,提升本市教练、裁判的技术专业水准。
5、提升场所、设备、器械基本建设
在对全省院校足球场地开展调查的基本上,制订中小学校足球场地整体规划,全面提高足球场地、设备水准,为进行中小学校足球队文化教育发挥特长。各院校要持续提升足球队主题活动室内空间,要确保最基本的活动场所、器械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文化教育行政机关要将足球场地、设备、器械基本建设状况列入对院校评定的考核方案,以提升院校的高度重视水平,推动场所、设备、器械基本建设。
6、加强宣传
各县区、院校要开设网页页面栏目,灵活运用公共图书馆、图书室、读书角和各种各样新闻媒体(如广播节目、电视机、互联网等),构建优良的学校体育自然环境和气氛,积极主动打造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足球队文化品牌,促进本市中小学校足球队文化教育加速发展趋势。
运动调查报告 篇3
时间:暑假假期
地点:本地区
对象: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
范围:足球运动
主题: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
科考方法: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男士对足球的热情较高男士对足球的热情较高
还发现其中学生中男生80%喜欢足球,女生有60%的喜好足球运动。就是说无论男生女生对足球运动的喜欢率较高。
2.喜欢足球运动的人趋于年轻化
调查发现30岁以上的人群喜欢足球的占20%。应该说对于中国这个人群能达到这个比例还是很好的,中国的国情就对他们的热爱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年轻一代即30岁以下人群,对足球的喜爱比例比较高占80%。说明喜欢足球运动的人趋于年轻化。
3.喜欢足球运动的人多看电视直播比赛
喜欢足球的人群经常看电视直播比赛,一般是国内联赛,大部分球迷爱去现场看球,部分球迷因为种种原因只能看电视转播。几乎全部的足球热爱者喜欢看像欧洲四大联赛,欧洲冠军联赛等国外高水平足球比赛的电视直播。特别是他们喜欢的米兰,曼联,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等喜欢的球队的比赛
4.自发组织的比赛占多数
调查中发现,自发组织的足球比赛较多,而单位组织的比赛很少。问卷显示,单位组织的主要集中在学校和事业单位。场所也比较多放的在学校。分析原因,空闲时间较多的单位和学校有条件组织比赛,且组织的较其它单位多。学校场地因为不收费或收费较少,而成为比赛的主要场所。
5.对中国足球队的评价不容乐观
对中国国家足球队的评价态度有33%的人认为中国足球经过这么多年因该有所显著进步但是进步太小,表示不可理喻。有50%的人认为可以原谅,仅有27%的人认为值得鼓励。同时表明,他们对中国足球也是有愿望的。
(二)、结论:
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投资力度不够,当前的体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城乡的足球投入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抢抓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体质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体育已经和二为一,改为教体局。也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如果能在广大农村开展“千校百队”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之间经常搞一些足球比赛,这对足球的普及大有好处。这种比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质的同时,又能提高对国家,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沉溺于网吧的侵害。
二.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三)、调查后感: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号,只做表面工作,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广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国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为了普及足球运动,可以从中小学教育进行。强化开展中小学足球教育的政策措施:
1.普及足球知识
编写足球知识读本,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足球知识专题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并将学习情况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今后,全市各中小学要利用地方课程,普及足球知识,大力开发我市现有的足球运动资源,以适应和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爱好需求。
2.普及足球教育
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大胆的对竞技化足球进行游戏化改革,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足球课程内容,编写足球教育教材,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各学校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增强中小学生对足球运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各学校要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更好地巩固和提高体育课中获取的足球知识,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各中小学要把课外活动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足球训练以及与足球相关的系列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各中小学要抓住我市实施亚洲足球展望计划的契机,校校建立足球队,全面开展足球训练,定期举行学校联赛,提高我市中小学足球的整体实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打造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足球文化品牌。
3.建立足球特色教育网络体系
运动调查报告 篇4
体育运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本次调查运用在线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了部分大学生的运动状况,进而研究如何更好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本次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额相当。就调查数据显示,参加调查的大学生参加运动体育锻炼的态度欠缺积极,体育运动的动机与方式上男女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较少参加调查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参加的运动项目强度一般,运动量适中者或较低者居多,特别是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者坚持一周运动一小时以上的仅仅占45%.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男生的运动积极性相对比女生高,运动强度也比女生的好。
大学生缺乏运动或疏于运动的原因概括有以下几种:首先,学习压力及就业等竞争过大导致心情不好,情绪提不起来,宁愿呆在宿舍或者逛逛街打打游戏。其次,懒惰或缺乏组织也是影响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这类同学会以早上起不来太早,晚上上完课天都黑了这两种理由作为疏于运动的借口。第三,天气与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成为影响锻炼的有一大因素。特别是天气,数据显示大约有65%同学不愿在不喜欢的天气锻炼。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也影响他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方式。就调查结果来看,一般参与者会选择跑步,打羽毛球,乒乓球,骑自行车,散步,这几种方式较为受欢迎,但运动方式相对显得较为单一而传统,当然,这也与一所学校的基础设施有一定相关。最后,有没有人作伴一起锻炼成为多数参与者特别是女生来说参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一个原因。相对来说,有人陪伴参加运动的.频率与强度就相对高些,调查显示,在没有人相伴时,有信心或者有毅力坚持锻炼的人不到40%,这是就男女总体而言。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学生运动的毅力不够强,这受个人性格,习惯影响比较大。
如何更好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发展呢?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在学生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运动自信心,乐观面对生活。
在学校方面而言,要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更加重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要加大运动设施资金投入,采用何种方式鼓励或者经常举办体育活动比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就社会或政府而言,应该加大体育健康的宣传力度,倡导全民健康运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动全民运动,例如积极举办大学生运动会等等。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已经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借着各种理由不参加体育运动。并且应注意进行长期的锻炼与练习,保持足够的营养、休息与睡眠等。
运动状况调查意义:运动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缓解压力,特别是如今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难免受到较多挫折,适量运动正好改善这种难题;而且,运动韵助于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并能够迁移到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去。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状况,对提高他们运动健康意识,敲响大学生的警钟,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促使国家与学校加大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力度,借助国家,学校,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如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运动调查报告 篇5
幼儿园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期,这关系到儿童体格和神经发育。但4月8日中国下一代健康教育基金会与象印中国公司联合发布的《上海市3-6岁幼儿饮食及运动习惯现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仅有两成幼儿每天离开幼儿园后会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幼儿每天的喝水量仅为1杯左右。
此次调查历时半个月,覆盖了上海市11个区县共2571名3至6岁幼儿园学生,共获有效问卷2124份,其中男孩1109人,女孩1015人。
饮水量远低于预期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所副主任医师陈津津介绍,0至6岁是儿童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膳食与坚持运动,是培养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首选。“他建议,在饮食方面,通过家长语言鼓励能有效降低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八成以上的幼儿能够每天保证在家吃早餐。大部分幼儿的就餐时间在15至30分钟之间,但仍有22.2%的男孩和28.7%的女孩就餐时间多于30分钟。在幼儿日常饮食上,约有8成家长选择荤素各半的均衡营养方式,但仍有两成左右的家长饮食搭配偏荤或偏素,易引起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不能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幼儿每天饮水量仅为200至500毫升,距离1000至1500毫升的科学饮水量相去甚远。“一个杯子约为300至350毫升,这就意味着很多孩子每天喝水仅一杯左右。“陈津津说。
回家后15分钟与孩子游戏
每天进家门的`第一个15分钟,在陈津津看来是不容忽视的“黄金时间“——要充分与孩子沟通,做一些以孩子为主导的亲子游戏,对于增进亲子关系大有益处。
调研显示,在运动项目方面,自行车或滑板车是孩子们的最爱,其次为跑步,运动的地点也以公园和小区为主。
陈津津建议,幼儿运动要求与成人并没太大差异,最好每周有3至5天固定运动,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如果没有时间出门,可以让幼儿多一些类似走路、爬楼、帮家长做简单家务的身体活动,也可以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做一些肢体动作、广播操等伸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