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麋契斯写的,它最早发表于1886年,是一步成功之作,曾在世界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曾经过拼音版的《爱的教育》,如今又读了青少版的《爱的教育》,每次读总是有一种感动在里面,感动于作者在如家常的平淡的话语中娓娓到来发生在安利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感动于文章中谈到的那些林林总总的小人物之间产生的那些真诚的爱;感动于文章中人物的朴实无华的感情;感动于文章中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每月一个故事;感动于文章中安利柯父母对孩子的身心的启迪和教育……《爱的教育》的语言是平实的,但是它的内涵却是深厚与沉重的,从它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从它对人物之间关系以及情感中,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是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这都离不开最根本的一个东西----爱!
同学情友爱真挚。无论是班里来了新同学还是同学家里发生了不幸,安利柯都表示真诚的关心,或是看望,或是安慰,或是在玩耍中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友好和真诚。泼来可西经常被酒鬼父亲打骂,安利柯深表同情,邀请请泼来可西到自己家来玩,尽一切办法让他快乐;“小石匠”安东尼生病了,安利柯和几个好朋友去“小石匠”家去探望;瘦弱的奈利经常被人欺负,卡隆就主动承担保护者的义务却不需要奈利及其父母的感谢……孩子们之间纯真的友情深深感动着我,我好象看到了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也好象看到了他们那一颗颗金子般的心。
师生情深意重。从一个学年的开始到结束,无论是以前曾教过安利柯的老师还是现在的老师,无论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对老师都充满着尊重、友爱和关心。学生升入高一年级了,自己不能再继续教他们了,老师对学生充满留恋和思念,对现在教的学生老师充满着满腔的爱,他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与学生真诚交流情感,小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也把老师的教导挂在心上,把老师的身体健康挂在心上。无论是学生病了还是老师病了,师生彼此探望,尤其是教师的家访,总是感动着学生以及家长;带病坚持上课的女教师的病逝让学生让我们感慨不已。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对学生的尊重和爱,启迪我今后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努力做一个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
家庭教育及时到位。无论安利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以及在家里,他的父母乃至姐姐一旦发现或感觉安利柯在思想上、言行上有不对的地方或不理解需要进一步沟通、或帮助的时候,除了日常的交流之外,他们还运用书信形式与安利柯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安利柯做一个博爱的人,一个尊重普通劳动者的人,一个热爱父母的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在沙铁军改写的这本《爱的教育》里面,有来自安利柯父母和姐姐的15封信,每一封都让我感受到家人对安利柯的正确积极的引导,感受到父母身上的人格魅力。这让我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一个孩子要健康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离不开父母的循循善诱,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在许多家长所缺少的,正是我们家长要认真学习和效仿的。
每月故事感人至深。在安利柯的学校,每月都要抄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丰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的高尚品质启迪着孩子们的心灵,也震撼着读者的心。每次读《万里寻母记》这个故事,我都被13岁的小马而可那种对母亲的挚爱,那种为寻找母亲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所感动,对他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所感染,许多次读着读着都几乎落泪。我想这样的故事我会如学校中的学生一样终生难忘,也终生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
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从中收获很多很多,无论是做一名教师还是做一名家长,我都明白爱是我们做人的根本,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周围的人,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它启迪我们我们不但要学会爱,还要学会怎样爱,怎样让我们的爱处处闪烁教育的智慧和光辉,这是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时刻反思和提升的一种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掩卷深思,觉得爱在我的心目中更伟大了,爱无处不在。《爱的教育》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使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自然。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故事,这本书的每篇故事都充满了友爱,亲情……故事中的每个小主人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都令我非常感动,一次又一次的令我体会到爱是多么的伟大,爱是多么的无私,是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的。《意外事件》一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友情的伟大,小学生罗贝蒂为了救一个比他小的一年级小同学,而不幸牺牲了一条腿,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万里寻母记》中十三岁的小主人公马尔科不远万里苦苦寻找他的母亲,他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感人肺腑,简直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安利柯的爸爸妈妈给安利柯的信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是多么爱安利柯啊,他们教给安利柯怎样学会感恩,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爱心,怎样跟同学们和睦相处,让他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者,帮他解脱困境……对他无微不至。真是用心良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我也象安利柯一样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清晨餐桌上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是父母的爱;试卷上一句句鲜红的评语是师长的爱;课间里小伙伴们相互帮助,一起玩耍是同学的爱……爱是冬日的阳光,是沙漠里的泉水,是春天里细雨,它总是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人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让我们手拉手,使世界充满爱。让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名叫爱的教育。因为没有人跟我说,所以没看。
我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爱看书的我,看爱的教育时,最喜欢,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小抄写员)里:
寂静的夜晚,皎白的月光正洒向大地,一扇窗户的玻璃下映着一个瘦小却忙碌的身影。
“呼,今天的文稿写的差不多了。”他已经坚持了三个多月帮父亲抄写文稿了。
叙得亚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他从小就很懂事。为了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使父亲的负担能减轻一些,年幼的他便每天深夜起床为父亲抄写东西,自己却因为睡眠不足而使学习下降了。父亲为此误解了叙利亚,可他依然顶着压力,坚持每天深夜继续工作,父亲发现真相后,十分感动!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峰德·亚米契斯之巅峰之作,记录的是小学生安利柯的学年纪事。
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争吵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得是:学校里同桌可莱谛不细心把安利柯的纸给弄脏了,可是因为可莱谛得了奖,安利柯很嫉妒他,故意在他臂膀上撞了一下,把他的习字贴也弄脏了,进行报复。两人差点要打起来。虽然安利柯后悔不该这样对可莱谛,可是,他又没有勇气向可莱谛道歉。最终,可莱谛原谅了他,主动和他和好了。
对于类似于“争吵”这样的故事,我也体验过。一次,我在学校走廊里打乒乓球,有一个同学来问我借球拍,我想:球拍借给你了,我怎样打呀于是,我便不答应借她。谁知她死皮白赖的要我借给她,我就生气了,心想:借不借你是我的权利,你干吗必须要问我借。于是便对她说了:“不借就不借,干吗必须要问我借!”我说着就生气地离开了。之后,她从别处借到了球拍,就过来我邀请我一齐玩,我们俩就又玩在一齐了。
此刻我读了《爱的教育》,我感觉我就像书中的安利柯,不大气,爱心不够。如果不是那位同学不计前嫌来找我玩,说不定我从此会少了一个玩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耶。
在生活中,爱无处不在。爱是我忘带橡皮的时候,同桌借我一块橡皮;爱还是我题目不明白怎样解答的时候,教师耐心的辅导;爱也是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为我忙碌的身影。
我们应当学会去爱别人,去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完美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黑夜中的星星晶莹闪烁,为人们驱逐黑暗,带来光明与方向;它也像春日里的阳光明媚温暖,为大地驱走冬寒,带来生机与期望。
愿世界永远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5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真的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啊!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记载下点点滴滴的日记,成为温暖生活的连环画卷。有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教育;有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与敬爱;有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有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帮助;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理解。
其中令我最受感动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杯苦苦的咖啡,虽然它很苦,但却甜在我们的心中,感恩有时是一句很冷的话,虽然看上去很冷,但你却觉得他的话很暖和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恩抚养我长大的爸爸妈妈,感恩教育我们的老师们;感恩疼爱我的爷爷奶奶······我最感恩的是我的奶奶,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我的奶奶在照顾。但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上个星期六的晚上,我生病发高烧了。那天家里只有我和奶奶。我告诉奶奶我有点头痛,奶奶走到我的面前,摸了摸我的额头,忽然发现我发烧了,奶奶立刻带我去了医院······
当我睡在那里挂水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奶奶总是抚摸我的额头。当时我真想把眼睛睁开,和她说一会儿话,,但是发烧的我真的很累,想睁也睁不开。当我水挂完的时候,我问奶奶现在几点了。奶奶疲惫的告诉我说:“现在已经十二点多了!”我着急的问奶奶:“您一直都没睡么?”她笑着对我说:“你一直都在发烧,我怎么睡得着啊!”这时,我紧紧地抱着奶奶,激动地泪水溢满眼眶。等我烧退了的时候,我和奶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即使我当时还有些头痛,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有一个非常爱我的奶奶。
这件事之后,我更加的感恩奶奶,也感恩上帝给予我一个那么好的奶奶!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感恩父母赐予我们美味的食物;上学的时候应该感恩祖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和好朋友在嬉戏的时候,应感恩上帝赐予我们真挚的友情······感恩是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