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2025/07/14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捧着一本奇妙的书——《窗边的小豆豆》津津有味地看着。

书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她总会在上课的时候对着外面广告宣传员或燕子们说个不停,总爱把课桌抽屉开开关关忙个不停,表面上她是一个差生,导致自己被退学。她慈爱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学校——巴学校,从此她的生活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女孩儿她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在她入学那天,她和校长说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话。读到这里,我也不由得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要知道我说一个小时的话都要气喘吁吁了,何况一个是一年级就被退学,让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一个是名气颇大的校长。也都是因为校长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她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但这只是开始,更奇特的还在后面呢。这里的教室是用报废的电车做的;座位也不固定可以凭自己的心情来选择;课程是按兴趣来决定先后顺序;如果提前学完,那么下午就可以去外面散步;午饭必须要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有学生忘记带某样东西,校长会亲自为她补上,比如山里的山芋,海里的鱼丸子,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能保证学生们的营养均衡。

小豆豆是一个开朗善良的好孩子。在暑假她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实现愿望,爬到树上去。让泰明在树上也可以快乐的看到自己的世界。她也尊重生命。有一次,她请求妈妈给她买几只小鸡,但没过几天小鸡就死了,小豆豆就把小鸡们埋进土里。

她还是一个“怪小孩”。对于巴学校她竟然变成了一个好学生。不过我更佩服的是她的校长小林先生。有一次小豆豆的.漂亮包包掉进了卫生间的下水道,她便用铲子一勺一勺的把排泄物挖了出来。小林先生见了并没有吵骂她,他只是说:"找到了记得把它们堆回去"便作罢。小林校长给予了小豆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小林先生绝不会伤到孩子们的自尊心。到学校的第一次运动会就是为了长不高的高桥君量身定做的,让他轻松获得第一名,不让他有自卑心理。

小豆豆是被原学校放弃了的孩子,却在巴学园遇到了“伯乐”小林校长,给予了她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使她爱上了这所学校,爱上这里的小林校长和老师们。拥有了一个童话般的乐园。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伯乐”老师。我的性格原本很内向腼腆,上课回答问题也很不自信。我的老师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我,课下也会主动找我聊天沟通。平时给我机会锻炼自己增强自信心。我的老师让我感觉到像太阳一般温暖,像春风一样柔和。也使我现在变成了一位自信心满满的优秀生。为我心中留住了一片乐园。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小豆豆就是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这本书都是她的真实经历,恐怕对小豆豆退学的那所学校怎么也没想到当初的小豆豆竟然成为了日本著名作家。但巴学校却在战火中变成了废墟,让人扼腕叹息,不过我想巴学园给同学们带来的乐趣永不磨灭。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2

在大学时,就听室友介绍了这本书《窗边的小豆豆》,于是抽了闲暇的时间阅读了这本书。看了以后,感想很多,体会很多。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与书中的校长有很大的不同。他是那么的宽容、善良、慈爱。

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毫无疑问,学校是培养和教化人的场所。惟其如此,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都肩负起责任,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样,对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应采取独特的教育方法,这里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

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3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静谧的夜晚,我沉醉于书的芳香。合上《窗边的小豆豆》,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总让我浮想联翩。作者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流露出深深的情意和童年的美,给读者一种心灵的震撼。

或许,最让人猜不透的东西,就是孩子们想做的事情吧。他们有天真的想法,自然会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文中的小豆豆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做最好自己的孩子。

“妈妈,我想当个检票员!”“我本来是想当间谍的,可现在想当检票员了,行吗?”“妈妈,我什么都不干了,还是当个广告宣传员吧!”小豆豆总是将自己心里想的向妈妈倾诉,这不正是孩子的优点吗?小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可能他们的梦想会常常变化,那是因为孩子在长大,内心深处的想法也会随之而改变。在大人眼里,就会觉得是错的,可他们并不明白孩子当时想要的是什么。

父母是孩子们永远的人生导师,小豆豆的'妈妈从不去阻碍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小豆豆从小调皮,经常被老师叫家长来学校。老师向妈妈反映小豆豆在学校里站到窗边喊“化装广告员——”与燕子搭话,还乱画太阳旗。听到这些的妈妈,虽有些惊吓,但妈妈认为,在这个成长阶段,孩子们对每一件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做出一些大人们认为不对的事,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去干扰孩子发挥,只会让孩子觉得什么事都不能做,只会跟着大人的思路走,就会失去自己的想法,做不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能做最好的自己。

当小豆豆来到了巴学院后,遇到了宽容的老校长,他也帮助小豆豆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一次,小豆豆的钱包不小心掉进了粪坑,天真的她,想要把钱包找回来,她什么都不管,一直将粪便往外掏。突然,上课了,但小豆豆还是继续掏,越干越有劲。这时,老校长走过来,却没有阻止她,“干完了要把它们都送回原处去哟!”。最后,小豆豆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喜爱的钱包,她按照老校长的要求,把粪便又全部掏了回去。当时的小豆豆,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老校长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去狠狠地责骂她,甚至开除她。

作为读这本书的我们,已经体会到了老校长的用意。老校长为小豆豆指明方向,他似乎能揣摩出孩子内心的想法,不为了学校的条条框框,而隐藏小豆豆内心最初的想法。他引导孩子去做自己认定的事,帮助小豆豆做最好的自己。

妈妈的慈爱与校长的宽容让小豆豆已经从那个站在窗边,喊着“化装广告宣传员叔叔”的淘气娃娃,变成一个懂事、听话的女孩了。小豆豆可以坚持做最好的自己,那么相比之下的我们,也可以做到吗?我们内心深处也应该时刻住着一个小豆豆,提醒失去方向的我们,透过小豆豆稚嫩的想法,去追随我们最初的梦想。

不要被谎言蒙蔽,不要去迎合掩饰,做最好的自己吧!即使我们的童年已经离去,但我们依旧有选择的权利,去找寻纯真童年的起点吧,它也许会成我们追逐的终点。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4

这段时间,我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描述的是她童年的真实故事。看完这本书,我那颗幼小的心灵被深深打动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学校退学后,来到“巴校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小豆豆一辈子的基础。

当我读到小豆豆在原来学校的窗子上叫宣传艺人给她们表演时,我心里大吃一惊,想:小豆豆敢这样做,换了我们,肯定被骂死,但小林校长如此用心教小豆豆,使她从一个调皮的小豆豆变成能让人接受的人,小林校长这种用心良苦,使我深深感动了。

小豆豆是幸运的,虽然刚上一年级没多久就被劝退学,但却遇见了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小林宗作校长,这个小林校长很耐心地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话而不打哈欠,让这调皮的小孩顿时喜欢上了他;当小豆豆为了捞回自己掉厕所的钱包而把粪坑里的东西捞出堆成小山时,小林校长只说“弄完要放回去喔”……

我情不自禁地想:小豆豆、高桥君、大荣君、阿泰等,如果没在巴学校学习,没有小林校长的悉心教育,他们的命运会怎样呢?也许会沦落街头,也许会平平淡淡,就此过一生……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读小学的这几年,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所遇到的老师,都像小林校长一样关心、爱护我们。特别是三年级时遇到的巢老师,她不但知识渊博,还对我们循循上诱。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一只小蜜蜂飞进了我们班里,这时,我东张西望,看见小蜜蜂飞到同桌的头顶上,我生怕蜜蜂把他叮了,忍不住拿着一本书站起来,住他头上一拍,没拍着,飞走了,但我的举动引起了全班的注意,同学们有的尖叫起来,有的大喊:“蜜蜂啊!蜜蜂啊!”巢老师看到了这番情景,望着我,我想:“这下糟了,巢老师肯定会当着全班的`面严厉地批评我,并把我赶出门口,甚至有可能打电话叫家长来……,但是,巢老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让我们静下来,然后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蜜蜂的知识,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知道了原来蜜蜂是美的使者,勤劳的化身……,巢老师见我们听得那么投入,便叫我们马上以”蜜蜂“为题,写写自己的感受,当我们把作文交给巢老师时,巢老师特地把我的选出来,读给大家听,并表扬我是一个做事认真、专心的孩子,我的心惭愧极了,我知道,巢老师这是表扬我,但同时也是在提醒我。巢老师和小林校长是多么的相似呀!

这本书读懂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离不开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老师对孩子的责任心将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多年后,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时,那时看起她,我一定会回忆这本书,想起小豆豆曾经带给我的这份恒久的感动,还有对当今教育的思索。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5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

小豆豆是幸运的,虽然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她在一所学校没呆多久就让老师忍无可忍,最后不得不劝其退学,但后来却碰到了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小林宗作校长,这个小林校长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让这个调皮的小孩子顿时喜欢上了他;当小豆豆为了捞起自己掉在厕所里的一个钱包而把粪坑里的.东西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时,小林校长只说了一句"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让小豆豆愉快地完成了后面的恢复工作……小林宗作校长曾到欧洲考察了不少学校,吸纳了很多教育精髓,对儿童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他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来学,他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他让每个孩子都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哪怕是像高桥君那样的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当高桥君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当高桥君在游泳池中赤裸着身体游泳的时候,一开始感到非常害羞,但随着一件又一件衣服的脱落,害羞心理也一层一层地脱落了……当高桥君一次又一次地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时,当时年龄尚小的他也许不会意识到,原来这都是小林宗作校长的良苦用心。像小林宗作这样的校长怎让人不喜欢?

小林宗作校长苦心经营的学校——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乐园,尽管它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它却是小林宗作校长绽放理想之花的乐土,它成为了孩子们真正想去的地方,它让孩子们乐而忘返,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像小豆豆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怪怪”的孩子,也许我们老师都会感到头疼,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却逐渐变得让大家能接受了,这让我不得不对小林校长肃然起敬。试想,一个上课就跑到窗边给屋檐下的小燕子、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的孩子,一个上一节课将课桌噼里啪啦开关几十次的孩子如果在我们班,我会怎样对待她?我无法想象。从小林校长的教育中,我看到了宽容,看到了博爱,看到了顺从甚至是妥协,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会把顺从当作是一种无奈,把妥协当作是一种放弃,一种不负责任。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爱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