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我对这本书颇有感悟。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豆豆的姑娘,她刚上一年级就因为淘气被以前的学校退了学,来到了巴学园。那里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比如,教室是由电车改成的。在这里,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
主人公小豆豆可爱、善良、调皮、乐观,还时常做出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和傻事,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给了我无数的欢声笑语。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其中书中的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触。我记住了那明智的妈妈,那幽默慈祥的小林宗作校长,更记住了那开朗而又天真烂漫的小豆豆。我希望在我将来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所面对的学生和班级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起自由学习,快乐学习,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一样。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今天,我终于把《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读完了。
说起来,小豆豆还真是调皮呢,连着转学这么多次了,还跟没事人一样,好像根本不关她的事一样,可能调皮的孩子都转过那么几次学吧,可像小豆豆这种每次转学原因都一样,连场景都相似的几乎没有。我也很好奇是什么原因?当读到小豆豆不是玩桌子就是玩椅子,不是玩窗子,就是玩帘子时,我就明白了像小豆豆这种,活脱脱就像个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就连校长都知道一年级有个孩子王叫做小豆豆,教室里没有一样不是她没玩过的。
不过从小豆豆踏入巴学园的大门那一刻起,一切都改变了。巴学园里一共只有五十几个学生,而且不论年级高低,上课的内容都是同一个,而且巴学园的环境也特别,教室是通过废弃的电车改造成的,而操场则是校长自己的家。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午饭时间,你就会看到校长说必须要带“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食物,每一个学生的便当五花八门。每次校长都会亲自检查有没有这两种食物,即使没有,校长会亲自做给你。然而这些都还可以,我最喜欢的就是上课,因为上课老师只管把一天要学的东西全都写在黑板上,大家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只要一天学完就行。有时候提前学完,校长还会带着大家一起到校外散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羡慕巴学园的学生们有个好校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豆豆也渐渐长大了,而危险也来临了,当学生们指着天空上一排排的战斗机问是什么时,一切都晚了,巴学园一下子就被炸成一片废墟。
这样的反转,我最后真是没想到,谁能想到以前的世界那么的不和平。不过我读完这本书时,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这么一句话——珍惜当下。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一天,我的弟弟到我家来玩,我俩就在书房里玩搭积木。我先把两个长方形的积木放在四个圆积木上当汽车底部的车轮:再把三块长方形的积木架在车轮上,那么就有了车门和车厢;最后把三块正方形的积木再架上,作为一个方向盘和两把椅子,这样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完成了,多简单啊!可是,小弟弟他怎么也放不整齐,不一会儿就全塌了。我就教他要先把积木放成互相平行的样子,而他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我不耐烦地大声喊:“你到底会不会啊,我不教你了,你也不用玩这些积木了!”一气之下,我就把积木扔在那边,管自己看书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才知道教别人,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了耐心可以让他人多思考,多争取些时间,这样他们就能慢慢地懂了。就像我们的老师那样诲人不倦地教我们学习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正邹眉头,曹老师看到我的表情,走过来弯下腰说:“上课我已经讲过了,你是不是还不会做呀?那我再给你讲一遍,我们要先算它们相差多少克。再算出一杯水的重量,用水的重量减去杯子的重量最后相乘了不就行了吗?”我似懂非懂的开始写了。过了一会儿,曹老师又走过来看了看,笑眯眯地说:“你的算式又错了”。曹老师还是很有耐心地坐在我旁边又教了我一遍,这时我终于听懂了,曹老师真是孜孜不倦呀!
书中的小林校长也是这样耐心地教导小豆豆的,在小林校长的耐心教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小林校长还很尊重孩子,从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而是耐心地倾听着。当小 豆 豆 犯 错 误 时,校长也没有批评她,只是善意地告诫她这样是不对的,小豆豆听后也就决心改正错误了。瞧,多有才能的校长啊!
如果人人都像小林校长一样教导别人,我相信人人都会有一番大的成就,并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在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讲了小豆豆因为淘气,在一年级就被退学了,后来,她的妈妈带她来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在那里,小豆豆学会了关爱他人、同情他人、体谅他人;在那里,没有歧视和嘲笑;在那里,同样也能体会到恐惧、无奈和忧伤;在那里,所有的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善良、可爱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的良苦用心。小林校长一直不断地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我心想:如果小豆豆没有来到巴学园,没有碰到小林校长,也许就不会成为日本伟大的女作家了。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要是能遇到这样一个学校该多好呀!在电车教室里上课;上课的座位随便挑,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坐一起;可以上自己喜欢的课程;还有有趣的运动会;还有像小林校长一样的校长……
这就是巴学园。小豆豆在巴学园中的这段时光注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5
为人父母,要真正的爱和尊重自己的孩子。
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充满压力的,从一生出来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拼命努力,不惜牺牲陪孩子的时间,总想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但仔细想想,究竟是孩子输不起,还是为人父‘’母的输不起?“别人家的孩子都怎么怎么样了,自家孩子怎甘落后?实在面上无光啊”看过《狗十三》的影评,但电影本身我是不愿意看的,实在不想给自己添堵。看着旁边熟睡的孩子,我实在不想也成为那样一种人:有一天为了自己作为成年人的面子而去限制和压抑孩子。
当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因为违反课堂纪律影响老师讲课而被叫家长时,妈妈没有一味的责骂,她明白这个时期小豆豆的活泼好动;当小豆豆因为钻洞贪玩把衣服弄的破破烂烂时,妈妈也没有限制责罚,而是满足了这一时期孩子的探索欲。直到小豆豆长大成人后才偶然得知自己曾经是被退学而非转校,书中小豆豆也提及对妈妈的感谢,没有因为小豆豆当时年龄小而忽略了作为孩子的自尊。
很喜欢纪伯伦的那首《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的确如此,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却不能以此居功自傲,能给孩子一个独立自由的灵魂是多么可贵啊。
我猜想小豆豆一家一定非常幸福吧。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小提琴》那一篇。时值二战期间,物资匮乏,小豆豆很想吃零食。身为小提琴演奏家的爸爸如果去军需工厂去演奏军歌的话,就可以满足他宝贝女儿小豆豆的心愿。但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小豆豆的爸爸不愿意让高尚的音乐沾染战争的残酷。书中写道“妈妈也深深地理解爸爸,所以,妈妈从来没有抱怨“如果能去一趟就好了,可你却……”之类的话”生完孩子后,女人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丈夫的需要往往会被忽略。但从这短短的几句描述中看到小豆豆的妈妈是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丈夫对于艺术的热爱,即便是在当时严苛的环境下也是如此。
这一篇对于我也是极大的提醒。圣经也说“二人要离开父母,成为一体”。夫妻本是所有关系中最亲密的关系。如果一个家庭亲子关系高于夫妻关系,那一定是会出问题的。新的一年里,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也要努力调整,更多的关注到丈夫的需要,更加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丈夫。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6
小豆豆,原名为黑柳彻子。她是一名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还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十亿。她曾经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小豆豆,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
这本书记录了小豆豆来到新学校‘巴学园’的故事。
巴学园是一所可以令世界所有的学校都汗颜的学校,无论用“奇迹”还是“童话”来赞誉它都不过分。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永远拘束的行为。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异想天开,但就是这种方法,打开了一个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最后,用小林宗作的一句话:“无论哪个孩子,当她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