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2025/07/15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读后感《读后感 封顺泰》。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枭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虽然我读过的书并不是很多,但有一本书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它就是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书里面的故事有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这些故事我都很喜欢。

这本书之所以让我难以忘怀,是因为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书中人物外貌描写栩栩如生,关羽的面红耳赤,张飞的浓眉大眼,刘备的慈眉善目……

书中语言描写让人身临其境。其中,有一个篇章中语言描写让我很钦佩诸葛亮,周瑜得知诸葛亮比自己的才华高十倍时,大怒,心想一定要杀了诸葛亮,诸葛亮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让周瑜输的心服口服。这一段写出了诸葛亮的才华。

书中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看着看着,仿佛我也是刘备手中的一名得力干将,可以随时加入战场。

这本书不仅人物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情节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比如说周瑜刺杀刘备那一段,眼看着马上就要成功了,却被关羽给阻挡了,再比如说诸葛亮和周瑜联合攻打曹操的那一章,最终还是被曹操给识破了计谋。

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和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了,他是刘备的谋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中忠诚与智慧者的代表人物。除了诸葛亮,我还喜欢三国里其他人物,忠勇无双、义博云关的赵云,忠义的关羽……

读了这本书,我不但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还让我懂得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勇敢地去面对,努力克服,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有一回,我、爸爸和妈妈在饭桌上一起吃了顿火锅。里面有肉串、有鸡翅,有紫菜、有各式各样的丸子和青菜等等。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三国演义》。这下,爸爸就非要搞个有奖抢答,他问:“谁在桃园结为兄弟啊?”我们无一人回答,“谁?你们说!”他急不可耐的又说了一次。

我听着很烦,就说:“刘备、关羽、张飞。”爸爸一听,立刻将准备好的`的东西给了我,我一看,竟是一个白丸子,一个牛肉黑丸子,和虾仁红丸子,红丸子下方还包着紫菜。我过了一会儿全知道了,白丸子就像是刘备的脸,红丸子加上紫菜就像关羽的脸和长胡子,黑丸子就像是张飞的脸样。仔细一想,老爸还挺有创意的嘛。

突然,节目演完了,我们十分失望。这是,爸爸又笑着说:“我来讲下面的内容吧!”虽然故事情节我都知道,但我还是想听听这个“催眠机”能说些什么,就说:“好吧!”我趁爸爸讲故事,把菜都吃完了,一开始我就笑嘻嘻的。爸爸“哼”了一声,就开始讲:“孙坚打捞到了传国玉玺,回到了东吴,建立了吴国,却被刘表射杀,孙坚死后将东吴给了孙策,孙策得知许贡要杀他,便杀了许贡。”

到了这,我问:“许贡是谁啊?无间道?”爸爸说:“是孙策的一个谋士,他见孙策势力大,想杀了他。”他说完,笑着又继续讲:“之后,被许贡的朋友杀死,从此,东吴托付给了孙权,让他又是解决不了可以问张昭,也可以问周瑜……”我听着听着,眼皮上像有几顿重的东西拉着,像快睡着了。因为一点趣味也没有。

这就是我们家在饭桌上听《三国演义》的故事。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滚滚长江东似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对三国英雄的赞美!是啊,三国时期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一代枭雄曹操、深谋远虑的诸葛亮、情深义重的关羽……一个个叱咤风云、个性鲜明的人物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寒假期间,我认真读完了罗贯中的名著《三国演义》。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激烈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造反、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其中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和诸葛亮。

曹操一直是世人眼中的“奸雄”,大家普遍认为曹操喜怒无常、阴险狡诈。但我却认为曹操是一个难得的`大英雄,他不仅有勇有谋,能打胜仗;而且才华横溢,写出了许多名留青史的壮美诗词。虽然他曾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此杀害了吕伯奢一家人,但他当时也是在逃亡的路上,因害怕被追杀而错杀好人,并且事后也是愧疚难当。但我们不能因为他犯过错就全盘否定了他的功绩,他的聪明干练、知人善用和雄才大略,尤其是在官渡之战中,他以3万人马战胜了袁绍的十万雄狮,充分展示了曹操运筹帷幄的统帅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些都证明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除了曹操,诸葛亮也让我钦佩不已。他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智绝”,足见他的深谋远虑、足智多谋。他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就连病逝五丈原还巧妙利用“借尸还魂”计骗走了魏国大军,可以说为蜀国的建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不仅喜欢书中的历史人物,也喜欢书中对战争的描写……《三国演义》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经典名著,我对它情有独钟。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放寒假了,我又把妈妈给我买的《三国演义》看了一遍,书中有许多英雄人物是我喜欢的。

诸葛亮,字孔明,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真是足智多谋,他用过好多计策,比如:空城计,疑兵计,火攻之计,激将法……

关羽,字云长,武功绝顶,义气深重,也深有谋略。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辉煌事迹。

刘备,字玄德,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许多英雄都投到他的旗下。他三顾茅庐,使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计。

这真是一本好书啊!

读三国演义有感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忠义永存,英雄无愧!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豪迈霸气,第一句就让我为之震撼。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寥寥数语,却是在正文的第一句话便引人深思。历史的脚步不停,改革不断,矛盾、分裂、纷争、统一,它的舞台上总是上演着一幕幕勾心斗角、群雄称霸的剧情。而《三国演义》,则描写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105年的历史风云。

所谓乱世出英雄,那时的割据混战,自然也是豪杰并起,而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曹操和诸葛亮二人。

纵观书评,大家对诸葛亮无疑是全民称颂,因为他的智慧,因为他的才德,这是公认的,无可厚非———然同样身为主角之一的曹操,评价却是褒贬不一。若问对曹操最深刻的印象,对方八成会答:“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话固然让人不敢苟同,但在我看来,那发言之人仍不失为一位英雄。

曹操是悲剧的,他是枭雄也是奸雄,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命运却总是和他开玩笑。他曾陷入刺杀董卓失败的亡命之涯,也曾因多疑误屠伯奢一家上下,他的.经历使自己彷徨而痛苦,于是迷芒中,曹操便吐出了那样一句话。

无可否认,曹操是奸诈多疑而残忍的,但与此同时,他也是求贤若渴爱才惜才的。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以母诱徐庶、多次发求贤令等事迹,充分说明了他的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果然不错。

《三国演义》还有很多豪杰与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它塑造的不仅是人物与历史,还有军事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