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母亲节演讲稿

2025/07/21演讲稿

爱习作提供的母亲节演讲稿(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母亲节演讲稿 篇1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5月13日是母亲节,所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受母爱,学会感恩》。细细想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老师的辛勤培育,就没有我们知识的增长;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安宁。因此,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感恩一切应该感恩的,铭记一切应该铭记的,在人的一生中是何等重要!让我们学会感恩,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 感谢父母赠予我们生命.

因为当下社会很多人缺乏感恩之心,总是觉得别人都是欠自己的,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所以我们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感什么恩?父母恩,师长恩,乃至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以及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甚至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懂得感恩,我们还要学会回报。为了感谢父母,我们要听从他们的正确教导,主动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开心,安心学习让他们放心;为了感谢老师,我们要遵规守纪,尊敬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下及时复习,积极追求进步,以优异成绩回报老师;为了感谢同学,我们要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我们还要慢慢地从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激中,升华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作为中学生,我们已经有了自觉意识,已经知道什么样的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把感恩变成一种习惯,习惯性的对别人友好,习惯性的投入学习,习惯性的欣赏身边的事物与美景。

人的一生是感恩的一生,我们沐浴着别人的恩泽而来,感恩是我们一生的使命,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感恩不难,多笑一次,多说一声“谢谢”,多帮助别人一次,这会是对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最好的心灵慰藉。同学们,让我们牵起双手,扬起感恩的风帆,将我们的爱洒向美丽的校园。

母亲节演讲稿 篇2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同学们,有一个人永远占据着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让你随意索取享受,却不希望你付出任何回报。这个人叫“妈妈”,这种爱叫“母爱”!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温馨五月天,感恩母亲节》。

学生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我们周末返校的第二天吗,五月十三号是哪一天?今天是母亲节!

古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查尔维斯发起,她一生都没有结婚,一直陪伴着母亲。当他的母亲在1905年去世时,查尔斯悲痛欲绝。两年后,她和她的朋友开始给有影响力的部长、商人和议员写信寻求支持,以使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假日。查尔维斯认为她的孩子经常忽视他们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让人们更多地思考母亲为家庭付出了什么。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此期间,康乃馨被选为献给母亲的鲜花并流传下来。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每年的5月2日定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中国有句古话:一切美德以孝为先。意思是孝是一切美德的第一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顺给自己生命的父母,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包公这一代清官,因为父母年事已高,没有违心去外地,当即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顺受到满洲官员的称赞。

汉代的黄翔家庭生活艰苦。他10岁时失去了母亲,父亲生病了。闷热的夏天,他睡前用风扇驱蚊,给父亲的床和枕头降温,让父亲早点睡;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身体暖了暖,才让父亲睡觉。

感激妈妈,也许是你的“我爱你”。母亲暖心;来自你的一个拥抱,我的'妈妈足够温暖;当你小心翼翼地为妈妈翻领的时候,妈妈觉得很开心。当你语无伦次地收拾自己的小隔间时,***妈满脸笑容;当你把证件带回家的时候,我妈妈很冲动!

从今天开始,从今年母亲节开始,学会爱我们的母亲,把它放在你的嘴里,写在你的作文里,落实在我们的行动里,融入到你我的血液里。既然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母亲给的,母爱就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母亲节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站在国旗下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个话题《感恩母亲节》,当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春风吹红了花,春雨也润绿了叶,朝气蓬勃的我们正像那红花绿叶一样鲜活一样有生命力,而我们同学们中有谁曾想到过是谁做了那春风春雨默默地滋润着我们呢?

我相信我们同学们中也会有很多人唱起过《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当我们在襁褓中的时候,是谁晃动着疲惫的臂膀,哼着《摇篮曲》,哄着我们进人甜蜜的梦乡。当我们在呀呀学语的时候,是谁用无数遍的鼓励,教我们说出人生的第一句话。当我们还在蹒跚学步时,是谁用温暖的手,牵引着我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当我们第一次背起书包跨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是谁叮嘱我们要做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孩子?

当我们为了学习而挑灯苦读到深夜时,又是谁悄悄地在桌角放上了一杯热气蓬蓬的牛奶呢?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得这么多这么多却不求一点回报呢?是妈妈。从小到大,妈妈一直是我们身边最亲最爱的人,嘘寒问暖,知冷知热。在我们还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时,妈妈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呀呀学语。当我们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妈妈义无返顾地用那博大无私的爱为我们遮风挡雨。当我们自认为已经长大要摆脱她的庇护时,是妈妈不无担心地默默注视着我们。当我们开心的时候,妈妈用明亮的眸子微笑地看着我们。当我们难过的时候,妈妈明知道自己帮不了什么忙却还是陪着我们一起忧伤。

在妈妈的爱抚下,我们慢慢地长大了。可是她却从来没有要求任何的回报,这是一种多么广博多么无私的爱啊!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母爱的伟大,它赐予了我们多少不能忘却的东西,我们从那里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多,在母亲那里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广博,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可是我们又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呢?难道我们就这样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妈妈无偿的爱吗?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让妈妈开心,让妈妈骄傲吗?

让妈妈安心、放心、开心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啊!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过度竞争的社会中不适应,都会要求优秀了还要优秀。她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在家里,她是你尊敬的母亲。在外面,她就是一个社会分工的竞争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翻滚跌打,曾经沧海难为水,或许她曾经喝了几口水,深知各中滋味不好受。或许她曾经呛了几口,更明白为什么要让我们发奋图强,努力拼搏?你们要明白,母亲不仅仅要支撑起一个家庭,还要抚养你长大,要日复一日地做繁重的家务劳动,更会担心你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们为家人洗过衣服吗?

我们为妈妈分担了什么事情,为这个家庭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是的,并不是所有的儿女都能理解母亲。母亲情急之下的反复叮嘱,被有些儿女认为是无法忍受的唠叨。母亲平时点点滴滴的省吃俭用,却被你买了衣服和鞋子,被你拿去送给了电脑游戏房的老板!亲爱的同学们:母亲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我们要理解母亲的伟大,更要体味母亲的平凡,尤其是母亲肩上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不要再给母亲增加额外的担心和忧愁,不要让母亲为你寝食难安,否则我们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们会抱愧终身。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母亲节演讲稿 篇4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种爱,那么我希望是:母爱。您一定还记得,刚出生的我,那如此可爱的模样,因为您没次看到我月的照片,眼睛里都充满了快乐的光芒。您一定还记得,儿时的我,拽着您的衣角跟在您的身后,其实那是因为您胆小的孩子害怕黑暗中一个人的孤单。您一定还记得,那年你去别的城市进修学习,不懂事的我把您的胳膊掐的通红,而您却总是责怪自己不应该离开孩子!您一定还记得,我学骑车的时候,您在身后扶着扶着,渐渐放开可手,而我也就学会了骑车,也许您也想到了我今后的人生,您将渐渐放开手任我去飞翔。

您一定还记得,中学时,您在我学习的身影后,默默注视,偶尔送来一杯水、一个苹果。您一定也记着,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一夜没睡,您和父亲也陪了我一夜,您在我额头上轻轻的抚摸,至今留在我的心中,因为那给了我勇气。您一定也记着,每次大学的假期,我象小鸟一样飞了回来,却总有飞了出去。您的记忆中一定还记录着儿子从胎儿到如今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点滴滴,我相信,我知道,您一定记得!!!是的,孩儿已经长大,已经长的比您、比父亲还要高;是的,孩儿已经长大,已经离开家乡,在遥远的异乡努力求学;是的',孩儿已经长大,再不会钻在您的怀里,再不会拽着您的衣角,再不会害怕黑暗。但您的怀抱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回忆。如果说孩子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那您的怀抱就是这艘船远航的起点——一个无风无雨的港湾。

如果说孩子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风筝,那您期盼的目光就是那根不会断线,牵挂着他,惦念着他,祝福着他,孩子也永远不会非出您的视线!我总认为,我是一个无法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孩子。在我孤单的时候我会想到母亲那博大深沉的爱,于是我便不再孤单;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母亲眼角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于是我就振作精神、继续前行。我无法再用语言表达我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因为泪水已经浸满了我的眼眶,我只是希望,我们所有的儿女们,在母亲节这一天,对我们伟大的母亲说一句:妈妈,我爱你!!!——我们的妈妈就因为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早已经流下满足的泪水了。母亲辛苦一辈子,都是为了孩子,我们这些做子女的都应该在母亲节的时候为母亲分担家务,让母亲过一个轻轻松松的母亲节才是我们这些做孩子应该做的!

母亲节演讲稿 篇5

大家好!昨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今天到底应该演讲什么,突然想到今天是母亲节。那我今天想把演讲送给我的母亲。

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直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这件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xx年,也就是x年前。那个时候我还住在xx老家,我是一个xx人,xx这边大家没事就去茶馆里面打牌消磨时间。那个时候我爸爸妈妈就是开茶馆的,生意特别好,人手又特别少,所以根本就没有时间来照顾我。在那年的夏天,我有一天中午睡午觉。那个时候农村的那种床又有点高,不像现在的床更低。天气又特别热,不像现在又有空调,我就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翻来覆去,结果我突然感觉后脑勺一阵疼痛,我接着睡。当我被母亲摇醒地时候,我发现一米半径内地上全是鲜血,原来我从床上摔了下来,头摔了一个窟窿。当时母亲一边帮我止血,一边很担心的看着我,问我是否还好。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血。被吓得不轻。我依然记得母亲又恐惧又很担心的眼神,母亲带着我上了市里面的医院,两天两夜守在我的床边等待着检查报告。庆幸的是没有什么大碍。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那么调皮。当时我还不怎么懂事,更多的是惊吓。但是后来长大之后回想起来,估计母亲当时真的被吓得不轻。因为当时我已经流了很多血。她没有哭,我知道她可能是害怕我受到更大的惊吓。所以她才没有哭。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一个女人估计就会是我的母亲,我指的不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因为我以后要工作,还要组建自己的家庭,照顾我的妻儿。我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她,更多是用物质来弥补,但是也许她更希望我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她,而已。

今天是母亲节,抽出你宝贵的时间给母亲打个电话吧,也许她并不奢望你将来能给她带来多少财富,也许她只想在这个节日里听听你最真诚的声音。你甚至不用和她说什么节日快乐。你只需要说:妈,我想吃你做的鱼香肉丝了,她估计会在电话那一头很开心。很欣慰。我们有时候给她们小小的惊喜,他们会感动的痛哭流涕。而他们无计回报的付出,我们却以为是理所当然。也许这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永远的不平等。我们很多时候是要求的太多,给与他们的太少。在亲情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是一个被爱者的姿态,高高在上俯视他们。

我很喜欢xxx先生,他在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候。眼角泛着泪花写到两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大智者尚且有如此的遗憾,那我们普通人是不是也会这样呢?我不奢望大家能记住我的演讲。我只希望大家这记住两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珍惜你的父母,谢谢大家!

母亲节演讲稿 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母亲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亲近也最崇敬的人,可是真的要形容于笔端,就不是那么容易,生怕用我这支拙笔写不好,反而失了其真性、散了其芬芳。

常听得很多人写自己母亲的时候,都愿意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听着这话,不羡慕也不妒嫉,因为我也可以这样说。

母亲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因而在孩子心中也就习以为常。我很小的时候,觉得母亲总是批评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唠唠叨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从没有感觉到母亲也爱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从小就懂事的孩子。

记得在我稍长大了以后,有一次看过一篇关于教育子女的文章,大概是在《父母必读》里面,讲到了家长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那时,我就很是生母亲的气,并且暗暗发誓,我将来对小孩子可不像你这样。可是,到自己有了女儿,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其唠叨程度并不下于母亲,甚至有时还大动肝火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理解和体味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在当时算作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又很开明,所以我母亲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学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所以我母亲读过很多的一些书。可是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的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再没有人支持一个女孩子继续读书,十几岁就退学回家学做家务了。

读书——是我母亲一生的向往。所以母亲很重视我们的学习。也常用一些古语,“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对我们进行重火力地强聒。可是那时的我们,哪里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把这些都当耳旁风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明明要分派我们去挑水,看到我们在读书,就宁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扰我们。母亲说“看书看一半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母亲不会挑水,所以母亲挑水的姿势很特别,总是把握不好两边水桶的平衡,就用两只手擎着前面的扁担,弓着腰,很吃力的样子。小时候,我们不会体谅和爱戴母亲,反而觉得很好笑。有时候还恶作剧,看到母亲要叫我们,就马上拿起书装样子。

我的母亲十分勤劳和乐观,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母亲总能以十分的热情忍耐着,从不抱怨。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母亲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干得义不容辞。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粮食吃,土地很宝贵,哪里有空地呢。母亲种瓜的地,多是脸盆大小的。而这也都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造出来的。母亲常常是在石头空儿里造地。有时无法用镢头刨,只能用镢头掏两下,把泥掏松了,然后用手翻捡着里面的小石头,再用手捡掉里面的草根,而里面的大一点的石头,母亲就把它捡到外面放着,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垒地边儿。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薄了点儿,母亲就用手一抔一抔地从别处抔一些来补充。母亲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觉得泥土是脏东西,还不时地用满是泥土的手弄头发。我的母亲竟能和泥土这样的亲和。

母亲造的地,时常是一块地只能种一颗瓜苗,母亲也很满足。母亲在造地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背儿歌:“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粮食搬进洞,舒舒服服过一冬”。

其实母亲也是在激励自己,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做着这些事情。母亲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有烦躁的脸色。有时割草把手割破了,鲜血直流,回家找块破布一缠,再继续割。这些情景我记忆犹新,可作为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体贴过母亲,也没有多想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只是在我长大了以后,时常想:母亲也是女人,母亲也年轻过,在母亲那么年轻的时候,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坚韧精神。母亲在爆裂的阳光下开地、种瓜,用手抔泥土的时候,显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坚挺的支撑是孩子们的温饱。现在有时候,看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内心非常的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