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中学生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学生读后感 篇1
学校的图书馆终于开放了!对于这么爱读书的我怎能不兴奋呢?就在图书馆开放的第一天,第一节下课,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寻宝。早就听闻《增广贤文》这本书非常不错,今天我能不能一睹其风采呢?哈哈,好在没费多少时间,我就找到它了!哎呀,真是天助我也啊!拿到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小跑地回到家,书包一放,我就迫不及待地抱着我的宝贝躲到房间里细细品读一起。
《增广贤文》是一本以有韵律的谚语和各种书籍中的佳句选编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其内容涉及到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立志成长等方方面面,其中书里的一些精辟的格言警句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来源民间的俚谚俗语,是对历代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还有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呢。
《增光贤文》的内容如此之多,其中“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一恕人”这十二个字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有感触。
记得那是上个学期将要期考的时候,大家放学后都拿书回家复习,我也不例外。但是我的表妹,她有点骄傲自满了,自以为自己能考满分,什么书也不带回来。她看到我在看书,就宛如一支火箭般地跑到我的面前。非常傲慢地说:“表姐,你连这些基础题也看,有那么笨吗?”我若无其事,不理她,继续看我的书。她见我不反驳,于是更是得寸进尺,冲我做鬼脸“表姐是一个大笨蛋,大笨蛋......”。我听了,顿时火冒三丈,厉声地对她嚷嚷:“你很厉害,我是很笨。但是你以为你是万能的吗?虽说这题简单,但你敢保证你就记得并不会错吗?你个笨猪!”现在想想我当时多不应该啊,我曾经不也是这样骄傲的吗?我又有何资格这样说她呢?我应该宽恕她的。因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应当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做人应有的品德与修养。大家都明白了吗?
中学生读后感 篇2
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小学时候,是学校里暑期推荐阅读书目,而我认为一些虫子有什么好看的呀,能写出什么,不外乎虫子们吃饭,睡觉,打架,找食物。当时是极不愿意地阅读完了。看完了自我感慨地说:“呀,还真的很不错!趣味极了。”贪玩的我很快就忘记了。
这个寒假再次拿起《昆虫记》细细阅读竟然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一生都致力于昆虫研究,他把昆虫当成自我的好朋友,废寝忘食地观察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展现给人们一个丰富多彩,诗情画意的昆虫世界。
“谁不认识这美丽的蝴蝶?它是欧洲最大的蝴蝶,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瞧,这样优美的描述怎能不让人爱上这大孔雀蝴蝶呢!
他称蟋蟀为歌唱家,他用几百字来描述蟋蟀的翅膀,他提着灯在黑夜里极有耐心地等待着蟋蟀的光临。他明白蟋蟀们在什么唱什么歌,他明白蟋蟀们是伟大的建筑师等等。法布尔就是这样穿行于昆虫世界,连接昆虫与人类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昆虫,喜爱昆虫。
而我仿佛看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自然中,一个看似怪异的人趴在地上,一边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一边往本子上记录,一边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一边又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仿佛那昆虫能与他对话一般。
法布尔也曾遭到别人的嘲笑和不解,也曾遭遇生活的困窘,可是他从没气馁,坚持自我的事业,为世界贡献了这本既是科学又是文学的名著。
昆虫跟人类同处一个地球,它们也有日常生活、喜怒哀乐,而昆虫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无穷的,所以我们也像法布尔那样与昆虫做朋友吧。
大自然的奥妙是无穷的,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听,鸟儿的歌声多么清脆,昆虫的鸣叫是多么迷人,绿草、鲜花是多么充满生机……听到,看到这些怎样能不赏心悦目,积极向上呢!
中学生读后感 篇3
非常好的一部电影,值得一看!怀旧也好,展望未来也好,这部电影让我们有所反思:80年代的自然环境,现在还存在吗?80年代人的单纯还保留吗?
80年代人的使命感,还附着在现代人的灵魂里吗?这电影应该在大学中反复上映,希望能唤醒一些人群。那个年代对于80后来说,很遥远,但对于农村或是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却是那么的真实。这个社会,宝贵这样的人还是有的,只是太少太少了,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渴望看到的一些纯情纯真没掺杂利益的人性,宝贵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普通人,从那夜,到北大,再到和彩鸾那段,但他明知的情况下,留了下来,把孩子抚养长大,也抚养了那么多村里的孩子,人最怕的是感情,最舍不下的也是感情。也间接了批评了那些个叫*,那个年代,有多少人在上山下乡的时候哄骗了多少少女,而后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往自己想要的目标无耻得攀爬。来自纯真年代演绎出的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善良淳朴的人们所感动!同时对片中苏教授这样的人物非常憎恨,是他的不负责任影响了韦美秀和蓝宝贵的美好生活!影片拍的清新唯美,没有繁华城市的喧嚣,到处都是绿树成荫,山峦秀丽的美好画面,虽然演绎的是7,80年代,但属于那年代的质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相当好的回忆!命运对宝贵多么不公,他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啊:放弃了北京大学的前途,待在偏远山村里;拥有爱情,但却没有结果;被欺骗却又隐瞒着谎言,一种伟大的父爱。被他的伟大而深深感动,这是人性的伟大!片中其他方面也不错,如乡村风景、习俗,语言等都不错,较好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宝贵的秘密宣扬了一种纯洁、善良、伟大的精神,绝对的一部佳作!
中学生读后感 篇4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城南旧事》。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作品以少年心态来记叙作者自己在老北京城南的一段童年生活。书中配有照片,图文并茂;古城的残片,大树的几根垂落枝条。瓦砾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插闩,屋顶上的花盆……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旧”这个字的深刻含义。
童年,是每个人记忆的开始,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是回忆时含着泪的微笑。
读着《城南旧事》,我仿佛走进了书里。看着林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美好的童年时光,它们就像是一股涓涓细流,静静地,缓缓地渗入我的脑海之中,在我的心头荡漾起一丝涟漪;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儿,闹市僻巷,草丛中……这些地方所一一浮现的人物;那冬日暖阳下的骆驼队,儿时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丛中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而去世的父亲,都与“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但他们都在岁月的步影中渐渐消失……童年的美梦,顿然破碎。可以说,童年时的分分秒秒都是一个人记忆中的重要段落。
当读到小英子与那个疯女人玩耍时,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真担心秀贞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看到英子知道好伙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小桂子”时,我为英子感到骄傲,一个六岁的小孩子,竟然那么知友情,懂友爱。我醉心于作品之中,时而为作者提心吊胆,时而又轻松惬意。当读完全书,我终于明白作者的童年之所以精彩万分,是因为她拥有一颗纯净善良的心!
林英子的思想像金子般闪亮,如玛瑙般纯净,似牡丹样鲜艳。
这本《城南旧事》像夏浪里的一缕清风,让我们懂得童年的美好时光的可贵,我们应该珍惜童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们常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永远……
中学生读后感 篇5
金色的麦地、古朴的房子、苦味的艾叶、寂静的池塘…这就是油麻地,读后感(《草房子》)(杜思锐)。那里生活着顽皮的桑桑、残疾的秃鹤、不幸的杜小康、执着的秦大奶奶和文静的纸月…他们给油麻地带来了不一样的六年,也给桑桑的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小学经历,让他载着那一连串不平凡的故事告别了这座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
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他的小学六年,虽然得过一种怪病,但他在那个充满甜、酸、苦、辣的集体中长大,他懂得了除知识外好多好多东西。这一切,是他的启蒙,是他自己的小学时光。
厄运里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杜小康。杜家非常有钱,他在油麻地像一个王者一样,功课好、人品好、家境好,男孩崇拜他,女孩喜欢他,读后感《读后感(《草房子》)(杜思锐)》。但在一次事故中,杜家不仅一无所有,还欠了债,杜小康在逆境中长大,他与厄运抗争。
艾叶在风中舞蹈,那苦味是否在怀念那位倔强的秦大奶奶呢?秦大奶奶与丈夫一生小气地攒钱、买田、盖房、种田,但在即将收获时,丈夫死了,油麻地小学又要在这块地上建造,孤苦伶仃的秦大奶奶非要住在油麻地小学,并添乱于小学,老师、同学和校长都无法赶走她。直到她舍命去救一个孩子时,人们才对她的人格敬佩。秦大奶奶的死源于要救一个南瓜,大家都一定会怀念这位老人的。
读完了《草房子》我懂得了很多,我也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草房子,它让我们想起了浪漫.温馨.纯真无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它美得宁静.温馨.悠远,而且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