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简爱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简爱读后感 篇1
在读书漂流活动中,我漂到一本好书,名叫《简·爱》,经过一个星期的细心品味,我感慨万千,心潮起伏。
这本书情节曲折,耐人寻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简·爱是一个在困境中成长的女孩,她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和父亲,好心的舅舅里德先生收养了襁褓中的她,从此她有了一个新的家庭,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看到这里,我本以为简·爱以后的生活会得到寄托,会有人疼爱她这个可怜的小孤女,再也不会过着流浪的生活,可是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苦命的小孤女的身上——唯一疼爱她的舅舅死去了,舅妈里德太太对简·爱本来就有成见。这以后,里德太太更是对她不闻不问,任由她的三个孩子百般欺凌她。当简·爱不甘侮辱,本能反抗时,狠心的里德太太把她送到一家犹如人间地狱的福利学校,在那里她吃不饱,穿不暖,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她硬是凭着坚定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在这里熬过了八年,另外还当了两年的教师。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来到桑菲尔德,做了一位家庭教师,与那里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相恋,这是她的第二个转折点。
可是又因为罗切斯特先生已经有了一个疯妻子,简·爱为了追求完美的生活,强忍悲痛离开她心爱的人。一年后,简·爱因为追求自己的幸福,打破世俗,又回到了桑菲尔德。可是此时的罗切斯特先生不再健壮潇洒,而是双目失明,只剩下一条手臂的残疾人。这都是缘于他的疯妻子,当然她的妻子也因此无故自杀了。这对恋人终于破镜重圆,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走在一起了。读到这儿,我在心底也默默地为他们高兴。
简·爱是一个坚强的人,面对利益和理智,她永远选择理智。她的样子虽然不是很美丽,但是她的心灵却是纯洁无暇的。她虽然出生贫穷、卑微。但她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威仪。她爱憎分明,不盲从于权贵男人,不崇拜金钱主义:她崇尚自由、独立和自尊。她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是独立的意识却薄弱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我们中的许多人却还要粘住父母要这要那,成了理所当然的“啃老族”,以致于父母在晚年生活中也享受不到清福。更可悲的是,有的女孩年级轻轻的傍大款,不劳而获,自甘堕落,最后滑向罪恶的深渊。相比之下,真是可气可恨哪!
《简·爱》这本小说,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愿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当中会走出更多的简·爱,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爱读后感 篇2
“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
“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
“即使整个世界恨你,并且相信你很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知道你是清白的,你就不会没有朋友。”
这些是一个女孩说的话,她是简在罗德沃最好的朋友。她宽容,温柔,善良。她总是希望以德报怨。她就像寒冬中的一缕暖阳,照在罗沃德冰冷的墙上。即便被黑暗包裹,也保持着自己纯洁的灵魂。她用宽容包容了周围的一切不公。她温柔的安慰受伤的简。她以善良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即便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也依旧坦然。她安然的睡去,去到天堂。她是那么的不起眼,就这样悄悄的来,静静的走。地球仍在转,生活也依旧继续。时间的流逝,会渐渐磨平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痕迹。但简会永远记住她,因为她的宽容。在这本书中,她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退一步海阔天空,变得明朗的不仅是事情,更是自己的心境。
人生在世,本就是一场修行。前路漫漫,带着一颗宽容的心,是对自己最好的减负。来时带着希望,期盼,走了,亦轻松。
周恩来总理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他为了新中国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即便成为了总理,也依旧平易近人。他有一次去剪头发,理发师不小心割伤了他,理发师很是担心。可总理微笑着,和他开起玩笑,并告诉他,没关系。这事虽小,却可以看出总理的为人。他的和善,宽容。总理一生受人敬仰,逝去亦被铭记,除了他为中国所做的贡献,他的高尚的人格,也使他永远活在世人的记忆里。宽容,可以让自己不去计较很多,也可以让身边的人舒服。总理不在了,但我想,他离去时,应也如那个女孩一般,安然吧。
宽容,可以让人的眼睛更雪亮。会让人摈弃杂念,看的更清晰,想的更客观,心胸更宽广。
鲍叔牙便是这样一个人。管仲是他的政敌。曾和他都得你死我活。甚至有一次管仲差点杀了公子小白。而当公子小白当了大王,鲍叔牙并未计较当初与管仲的恩怨,相反却将管仲推荐给小白。自己甘愿屈居与管仲之下。由此,齐国引来了一片盛世。他和管仲之间也结了深厚的友谊,为世人所歌颂。鲍叔牙的宽容,让管仲的才华不被磨灭,他的宽容,使他能够客观的看待身边的一切。也使他的心胸宽广,能够看淡周围的很多东西,他也会活的更加潇洒,快活。
生活中的我们,若能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事情,我们也许会活的更加开心,快乐。我们看待问题也会更客观,理性。我们不会有那麽多的抱怨,不顺。也许会变得坦然,自在。
我国现在提倡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中,不就有一个为友善吗。宽容不也是友善的体现之一吗。想做一个友善的人,首先就得宽容。
简爱读后感 篇3
一个暑假我都无所事事的地赖在电脑前,也使得近视越发严重了。母亲看见我这副懒散的模样,又气又急地指着书架,命令我去领略一下书籍的风采。
我没好气地站起来,在落满灰尘的古老书架里翻了翻。大多数的书我都早已可以把精彩的部分背的滚瓜烂熟,还有什么书可以读呢!正这么想着,我突然看见了一本名为《简·爱》的书籍。早就听说同学们觉得这本书很好看,而且现在我也游手好闲的,暂且读读看好了!
但是鉴赏了这部巨作后,我对它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开始文章用怜惜而又悲伤的笔调陈述了主人公简灰色的童年。她自幼父母双亡,开始还有一个疼爱她的里德舅舅,后来连他也被狠心的舅妈告知简他离世的消息。于是简被堂兄和仆人们欺压着,屈辱着。但是简屈服了吗?不!她越发越和蛮横无理的舅妈一家人抗争着,最后里德太太被迫无奈,把简送进了公益的女子学院。
简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位逆来顺受却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海伦。无论海伦如何被欺负,她都是默默地忍受着,从不抱怨命运对待她的残酷。但是好像是命运想玩弄这个可怜的生命一样,没多久海伦染上了肺癌,但是弥留之际海伦笑着对简说:“简,我相信人死后是能进天堂的,到时候在天堂再会吧!”简悲痛欲绝,但是却加倍努力了起来。终于,她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出落成了一位满腹经纶、温文尔雅的女士。
她得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并遇到了脾气古怪,性格孤僻的罗切斯特先生。不久后简坠入爱河,倾慕着有着别样气质的主人。当他们在圣洁的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候,却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律师告知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了。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降临在简的心灵之中。但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就默默地离开了她深爱的爱德华。在离开后,简体力不支便昏倒在了路边,被好心的一家人救起,这时她才发现里德舅舅没有与世长辞,这位好心人就是她的表兄!而且表兄告诉简,舅舅有一大部分财产留给了他们,她将过着幸福富裕的生活。
可是在另一边,可怜的罗切斯特先生早已成了双目失明且不能活动的穷人,只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佣人还不肯离去他。简得知这一消息,立马赶回了他的邸宅。罗切斯特也解释清了前妻的事情,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简·爱》洋溢着的是细腻温和,散发的是坚强的清香。我不禁流下了复杂的泪水。我不知道它是喜悦还是赞叹的,但是我明白,这是我出生以来最透明,最圣洁的泪滴。我感叹生在和平社会的美好,却又想起我们的幸福源于以前人民的抗争。也许这个世界还是存在着扭曲和不幸,但是我发誓,长大后我要做一个以德报怨的伟大人士,像简一样宽容和善良!
简爱读后感 篇4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内心的,为数不多。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那个时代贵族的清闲和优雅,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也是服装整洁,知书达礼这就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这些都是此刻的电影怎样刻意也刻意不出来的。优雅,来自于文化的沉淀,不是一代两代的文化能够沉淀下来的,这种气质和财富无关,是纯粹的文化沉积,一个有这样文化沉淀的人即使沦落成乞丐,他也会优雅地去乞讨,这就是以前的贵族。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先生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就应认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和那颗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心灵,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能够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流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理解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明白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务必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此刻这样疯狂时所理解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务必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十分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十分强大的感情力量包围之下,在完美,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虽然我觉得小说最后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完美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爱,毕竟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感情。在穷与富之间选取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取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感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
《简爱》就是这么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读后感 篇5
今年暑假,我与朋友闲聊时,她给我推荐了《简·爱》这本书。看完书后,我被她的独立自主深深地吸引了,随之有了很多感触。
《简·爱》由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被称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作者塑造了一个坚强,朴实,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角色——简·爱。整本书讲述了女主人公与男主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和女主在面临曲折的生活时主张维护独立人格的高尚品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当她受到舅妈的歧视和虐待时,她选择去孤儿院;当她误以为罗切斯特想让她做情妇时,她大声抵抗,选择转身离开;当她听到圣约翰对爱情的看法时,她嘲讽似的说:“我看不起你!”独立自主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
“独立”是我喜欢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也尝试过独立生活,我也有切身实际的感受。
妈妈每年暑假都会去爸爸身边帮他干活。但这次因为一些原因,我不能一起过去,一想到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就如一条脱离水面的游鱼,不知如何过活下去。妈妈经常皱着眉头说:“你说小也不小,说大也挺大的了,该学会独立了。”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简·爱,鼓励自己也可以像她一样独立自主。可是面临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这么多天,我还是心中发怵,对一个人的生活即期待又害怕。
之前我认为“独立”只是一个人在家照顾好自己,后来才发现并不是。那几天家乡天气阴雨连绵,洗好晒干的衣服散发出一股臭了的死虾味。这意味着我需要重新手洗,而且晚上还经常出没一种没壳类似于蜗牛的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我每次看到它都会全身汗毛战栗而起,可还要忍着难受和害怕,将这种软塌塌的虫子处理掉。
过了几天,家中黄豆正好生虫,阳台上面乌黑一片,地上一片黑虫死尸,因为杀虫剂用前没有摇,喷出的水顺着手流到胳膊肘上,一股浓烈刺激的味道充斥了我的鼻腔,熏得我大脑发蒙。我赶紧走到洗手台边,看着上面由于不常清理留下的黑色污垢,一种无力和疲惫感从心底升起,我顺势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闭上眼睛,不想再动弹。
晚上我与母亲汇报了一天的情况。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满心疲惫,回想起这“充实”的一天,好像连呼吸都变得劳累起来。再想起简·爱的遭遇和她独立自主的精神,我更加崇拜她了,心中莫名生出了敬仰之情,酸酸的,涩涩的。
我感谢夏洛蒂·勃朗特写了《简·爱》这本书,让我深深的被简·爱所吸引折服。更感谢她告诉我,“一个人无论是否美丽,是否富裕,都应该带着独立和自尊,笑着面对未来的生活。”愿我也象简·爱一样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