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乌塔》的读后感

2025/07/23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乌塔》的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乌塔》的读后感 篇1

中国的教育和外国的教育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呀!对比一下,你一定会吓一跳的!

中国的孩子九至二十四个月的时候,开始识字,而外国孩子却已经学会了自己扔尿布了……由此可见,中国人从小就被培养成学习的机器,外国人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当然也不会落下学习。

家长过分爱孩子,爱变成了溺爱,把孩子当做一块宝,捧在手心里怕摔碎了,放在嘴里怕含化了。把我们当做小狗一样牵着,当做风筝似的拉着……请各位家长想一想,孩子有过一次独自出过远门的锻炼吗?各位一定都在想,孩子一个人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无稽之谈。孩子什么都不会,去了外面就会受伤之类的吧。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变成一个死读书的机器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呢?想想吧,如果孩子们失去了生活的能力,那他们该怎么办呢?

家长们,让我们学会自力更生,让我们像乌塔,想雄鹰一样展翅飞翔吧!

《乌塔》的读后感 篇2

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篇文章----《乌塔》,乌塔让人不可思议,惊讶不已。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乌塔既勇敢又独立,她用三年时间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行程,而且不花家人一分钱,都是自己打工攒来的。乌塔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到一个地方,给家人寄一张明信片。

我们同住在一块大陆上生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次我出去玩,身上穿着厚厚的外套,爸爸又开始罗嗦起来“别着凉”,又给我什么手机……而乌塔是个自强独立的孩子。

“盆里长不出万年青”一个人只有自食其力,有独立的思想和能力,处变不惊,才能成大器。爷爷是农村长大的,事事靠自己,所以有出息,和乌塔一样,都会独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决定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学生。

《乌塔》的读后感 篇3

我今天学了汪晓洁写的《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德国十四岁的小女孩乌塔,通过自己的努力,独自游遍欧洲的`故事。

说起乌塔,我感到很惭愧。同样都是孩子,我已经九岁了,可是日常生活还要父母帮忙打理,而乌塔却已经可以自己打工挣钱游历欧洲;我上学回家都要父母接送,而乌塔一个人游遍欧洲却镇定自若……我觉得乌塔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她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生活能力,自己挣钱去旅游,却不找父母要一分钱……虽然我暂时不能跨国旅游,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习乌塔独立的品质。

我认为:乌塔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外国的小朋友敢于离开父母,思想独立,敢于挑战;第二是外国的父母愿意放手,并鼓励自己的孩子培养自理能力。但是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父母一直庇护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独自生活。要不就是父母很愿意让我们学习自理能力,但我们不敢面对和尝试。

所以我希望中国的父母要适当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我也希望我们小孩子要向乌塔学习。

《乌塔》的读后感 篇4

语文书里有许多篇课文,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题西林壁》……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乌塔》。

许多人都觉得《乌塔》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不可思议,我也不例外。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德国罗马的青年旅馆遇到了一位金发小姑娘——乌塔。她年仅14岁,独自周游欧洲。

文章的内容确实让人惊讶不已,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居然能独自赌欧洲!在中国,如果孩子要去旅游,都是家人陪着去。而外国的孩子却可以一个人出远门。是啊,既然中国人和外国人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为什么外国孩子可以独自旅游,而中国孩子却不能呢?这其中有几大因素。

第一点是治安,外国比中国的`治安更好,孩子出门时父母更放心一点儿。第地点是生育,外国没有计划生育,即使丢了一个也有一点儿安慰。第三点是外国家长从小就注意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他们把孩子独自出远门看成一次锻炼的机会……

那我们没有这种机会,会不会变得太依赖父母呢?机会还是有的,比如:出门旅游时自己订火车票,飞机票;去旅馆时自己办房卡,这些不正是锻炼独立自主的机会吗?让我们做一个像乌塔一样独立、有主见的孩子吧!

《乌塔》的读后感 篇5

学习《乌塔》这篇课文,我感触很大。

十四岁女孩乌塔独自一人去欧洲旅游,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孩子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含在嘴中怕化,抱在手中怕掉,怎么肯让孩子一个人去旅游呢?难道乌塔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吗?当然不是。是她的父母不像我们中国的父母一样溺爱自己的孩子。

为了这次旅游,乌塔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做,让我不得不佩服她做事的'认真和执着。为了攒够旅游的钱,她不惜牺牲玩乐的时间,假日陪别人的孩子玩,周末帮餐馆、超级市场派发广告。这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中国孩子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想起我的卖报经历和体验工厂生活的经历,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用心良苦。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想对同龄的朋友说,主动地从父母温暖的怀抱里走出来,大胆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我还想对中国的父母亲说,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你们的爱更完整吧。

《乌塔》的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一篇课文,那就是27课——《乌塔》。

《乌塔》主要内容就是讲一个德国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乌塔,她趁暑假游历欧洲,还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各国各地。乌塔有一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乌塔非常独立。

如果我和乌塔比较起来的话,那我还差百步之遥啊!有时妈妈提醒许多次,让我准备好第二天上学要准备好的文具,但是我还是有时候会忘,不像乌塔那么独立。乌塔不仅独立,还很好学。乌塔用三年的时间阅读了很多有关国家的书籍,真是令我惭愧呀!但我以后会渐渐追上乌塔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了解到外国的父母与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外国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外出,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而中国的父母却让孩子整天在家中学习,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有一点危险的事都不敢让孩子去尝试,都让孩子在家里窝着,当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这就是外国父母与中国父母的差别。

希望父母多留一点时间,来培养我们独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