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将心比心》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将心比心》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1
最近,我们学习了《将心比心》一课。读了课文,我受益匪浅,想写一写感受。
课文中,阿姨与母亲在生活中将心比心,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与幸福。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能够将心比心,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在公交车上,一位年迈的老妈妈上了车,如果在这时,你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会怎么样呢?在公共厕所,一位天真的小男孩憋得尿急,在这时你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我们帮助。如果在这时,大家能够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比较别人的心,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不会发生惨烈的战争,因为在这时,战士想到了自己的亲人;不会出现贫困的孩子,因为大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时,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会……
作为我的感受,我多么希望在生活中大家能处处将心比心,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活泼可爱的孩子增加一份关爱,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谐!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2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将心比心》。
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第一件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次奶奶去商店,前面的阿姨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这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妈妈出差回来,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那时妹妹正好在我家玩,她见我一边吃一边玩,于是就说:“姐姐,让我也玩一玩,吃一点你的东西好吗?”我一听,急忙抱住东西说:“不行,这是我的东西,你既不能玩也不能吃!”于是,无论妹妹怎么乞求,我也毫不让步。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觉得当时我是多么的任性。如果当时我能和妹妹一起共同分享食物,那就等于我收获了两份快乐,妹妹也就会收获快乐。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能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生出一份关爱,那么人与人之间就能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3
我们今天学了一篇课文,叫《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了宽容,理解尊重和关爱。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有一次,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大门,直到奶奶跟上才松开大门。第二件事讲了;“我”陪妈妈去医院打点滴,结果扎了第二次都没成功,终于在母亲的鼓励下第三次扎进了母亲的血管。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感冒好几天了,都不见好转。妈妈带我去医院,开了药,妈妈去取药,我便坐在长椅上耐心地等待。这时,一位年轻人背着一位脸色苍白的老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急忙站了起来,让他坐了下来,小伙子掠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和我笑了一下赶忙挂号去了。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老人,突然发现他口吐白沫,痛苦的皱着眉头。我慌张地叫了起来。这时围来了好多人,医生及时的赶到了,他拨开了围观的人,麻利地掐了下老人的“人中”。生气地说“怎么不早送来,赶快急救。”在场的人都指责了起来,小伙子挠挠头结巴的不知该说什么。这时老人吃力地睁开双眼,握着小伙子的手说:“他不是我儿子是我在路上发病,年轻人背我来的。”这时所有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我用钦佩的目光看着这位“英雄”。护士们忙着给老人开始量血压,打吊针。在我不经意间,那位“英雄”已在喧闹的人群中与来来往往的人们擦肩远去,看着他隐约消失在人海中的背影,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爱心,肯伸出双手来帮助别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温暖,爱心也会继续蔓延。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4
课堂上,我正在兴趣盎然地给学生们讲着《将心比心》一课。这个班是我本学期新接的,两个月的磨合期已过,我和学生的配合渐入佳境。
看到每个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一时兴奋,便拿着课本在教室里边悠闲地踱着小步,边引导着学生理解课文。一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忽然,我听到脚下发出“咔嚓”一声响,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白色透明的指甲盖般大小的塑料笔帽。
我没在意,继续着我的讲课……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正在改作业时,听到一声“报告”,见进来一位同学,她径直走到我跟前,轻轻叫了一声“老师!”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班的中队长文文。我随口问道:“文文,有事吗!”
她显得有些羞涩,怯怯地说:“老师,您上课时踩坏的那个笔帽是我的。”我想:一个小小的笔帽,还值得你跑到办公室里来给我说说?我便不屑一顾地说:“哦,是你的呀,老师又不是故意的,你再找个配上不就行了!”文文的脸微微一红,难为情地说:“恐怕不好配。”我心想:这孩子怎么不依不饶的,难道还想让我赔呀
!于是,我又问道:“那你想怎么样?是不是想让老师赔你呀?”谁知她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我愣了一下,真的要我赔呀,这孩子怎么是一根筋,可是又不能伤了她的自尊心。赔就赔吧,只要孩子满意就行。我又好气又好笑,但还是故作轻松地问道:“这笔多少钱?老师给你钱,你自己再去买一支好吗?”她小声说:“两块。”
我拿出钱包,抽出两元钱给了她。她接住后,说了声“老师再见”,便欢快地跑了出去。这件事发生得出乎意料,结束得平静自然,在文文看来似乎理所应当,可我的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老师议论开了:“你不是很器重她吗?一个小小的笔帽,居然追到办公室让老师赔,太过分了!”“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她知识,她居然这样对你,太让人寒心了”……我也在想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做?算了,也许等她长大后,回想起这件事时,也会为童年的幼稚而好笑。
晚上,因看书太晚,我居然失眠了。回想今天的教学有没有不足的地方,便想到《将心比心》一课,“如果生活中人们都能将心比心,那么社会上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又联想到“赔笔”这件事,对,如果我是10岁的文文,我会怎么想?可能会想:老师把我的笔帽踩坏了,那么,我的笔就残缺了,就不好用了,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那么老师就应该赔我;也可能会想:老师也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做了“错事”也应该承担责任;我又想到:这孩子可能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她不能允许自己的生活中有不美的东西存在,这孩子太有个性了,而我们不是常说做人要有个性吗?越想越觉得这孩子做得对。
是啊!孩子的心终归也是一个世界,一个纯如白纸的世界。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我读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与触动。
故事很短,内容也比较简单。但字里行间仍透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宽容,让我的心温暖许久。第一件事是作者的奶奶已年迈,在商场一位阿姨为她推开大门,直到这位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虽是日常生活小事,但点点滴滴现真情,那位阿姨真有爱心啊!这不仅让我想起离娄下的一句名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啊,只要我们把别人的亲人当自己的亲人那样看待,对老人尊重,对幼儿关爱,将会多么美好。
第二件事是作者陪母亲去输液,可前来接待的是一位实习小护士,小护士动作生疏人又紧张,作者的母亲连队被扎了两针都没成功,还鼓起了青包。这位母亲不但没责备,反而还忍住疼痛,和颜悦色的宽慰鼓励小护士。小护士终于成功的扎下了第三针。“我也有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读书,她也将由她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的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这位母亲的话让我听后回味无穷。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今天你是强者,明天可能就是弱者;现在你是服务者,以后就可能是被服务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角色转换,……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最好先去那样对待别人,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怀有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将心比心,这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善解人意的俗语。
来吧,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大声唱出心中的渴望《让世界充满爱》:“你走来,他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在这缤纷的世界里,你理解我信赖,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6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将心比心》。课文讲的是一位阿姨帮奶奶开门和妈妈鼓励小护士扎针的.事。从中,我知道了生活中如果能够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的道理。
再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学不会宽容和理解对方。就像这件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次我坐公交车去奶奶家,正好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地踩了一位年轻人的脚,随后老人忙说:“对不起,不好意思!”而年轻人却大声嚷到:“你这个老头,踩住我的脚说声对不起就行了?我这双鞋是名牌的,你说怎么办吧?老人听了火了,便与他吵起来。我听了年轻人的话心里不住的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小心的时侯,也会有老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就不曾想过自己也会变老吗?如果等他老的时候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如果这个年轻人能够诚诚恳恳的说一声:“没关系。”那么这件事也就会平息了,更会圆满的画上一个句号。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事机会非常多。如果我们能够宽容对方,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架桥梁。也就会像歌中所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学会宽容与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