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菜根谭的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篇1
这天,当我们还在为欲望而挣扎,为欲望而勾心斗角,为欲望而忽视身边平淡的幸福,为欲望而抛弃自己纯真的信念,为欲望而苦恼的时候,很多很多的道理,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悟出来了
还是在这天,当我们还在烦闷于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时,当我们应对工作消极懒惰时,当我们还在为衣食住行劳心劳力时,很多很多的思想,在那古老淳朴的年代里,在那个欲望还没有埋没灵魂的年代里,我们的先人早就有所交代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能够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平淡的幸福画面。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篇2
很久之前就曾听朋友提起《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品鉴。
近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了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内容。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学习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非常强的教育意义。过去,我也一直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己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能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现在,我知道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应该是快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快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段语录告诉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对于刚从销售转到综合办的我来说,此语可作为职场格言。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只有加倍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努力,坚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希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篇3
于孔兼序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主席读《菜根谭》时也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乃洪应明集释、道、儒之大成,其有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又有清静无为、四大皆空的佛、道思想,更有进取追求而又无可奈的矛盾,品读时使人锐意进取却不失中正平和。
现今的社会,太多的浮躁,太多的不确定性,当然,繁华世界,也就注定了有很多的人在此间留恋,迷失。投机者有之,苟且者有之。相对于学校读书使的豪情万丈,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如今因社会的大染缸泡染,相对于随波逐流者,独守己身实乃更显珍贵。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个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此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相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80年代出生的人实在苦。小学教育,教育费附加;尝读初中,小学义务教育当道;及至高中,初中也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大学毕业,刚遇经济萧条,房屋价格飙升似火箭。有些人戏言:读书读不起,买房买不起,到死连个墓地也买不起。在这个让人发疯压抑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寒窗苦读,只为紧守内心的那一份执着。所谓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80后正值当年,压力乃其动力,所以,我们不缺少努力奋进的决心,奈何奋迅之余因浮躁之心而成卤莽之辈比比皆是。群处守己,独处守心。守住自己的那份净土,为内心的那份宁静而锐意进取。所谓:我苦,故我在;我思,故我在。
仰头大声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为航道局一位职工,奔波劳碌,居无定所是大部分人的常态。独居在外,酸苦自知。为了我们航道局这条大船的迎风破浪,我们大多数人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君不见,中东片区我们开疆拓土,奋战沙场;君不见,非洲艰苦地带我们开天辟地,任劳任怨;君不见,在大中国片区港口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精卫填海为祖国锦上添花而豪情万丈!奈何,得了天下,负了却是盼望过年时节能够一见的他们!一个朋友在海南因工作繁忙而无归家过节时写到:鹿城元宵吃浮元子,粒粒团圆。异乡上元盼相聚日,阵阵心酸。我看了不禁潸然泪下。为了生活,我们选择了远方,选择是痛苦的,有得必有失。因为只有选择了远方,你才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有一个无后顾之忧的大后方。所以既然选择了远方,伙伴们,就不要停下你们那继续前行的脚步,努力奋进吧。幸福的生活,在远方!美丽的花朵绽开时总是让人炫目不已,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它在泥土中挣扎的坚持。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世事如棋局,不着著的才是高手;人生如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诸位,在前路迷茫之时,心累了,就歇歇吧,读读《菜根谭》吧,它将是你们的心灵鸡汤,指导你们在迷茫之余休整片刻,蓄力前进!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篇4
这本书是高中友人所赠,附纸一张“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读过后确有醍醐灌顶之意,因此写下读后感。
《菜根谭》为明代洪应明所著,本书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其中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而作者以“菜根”为名也意味着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此书成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大体有清刻版和明刻版,我所看的是清刻板。此书与《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明代于孔兼在《莱根谭题词》中评论《菜根谭》说:“其谭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俯仰天地,见胸次之夷犹;尘芥功名,知识趣之高远。笔底陶铸,无非绿树青山;口吻化工,尽是鸢飞鱼跃。”此书文学造诣高超,且书中所蕴含的道理更是深刻,引导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将庞杂高深的内容用平实通俗的文字表达出来:“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需向薄冰上履过。”算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其中的话语理解其表面意思并不难,但一个人可能还要经历许多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我最喜欢的是他所书的处世哲学,其言简练而深刻。
此书共十编,我挑选几编略讲,其第一编,便是修身养德篇,强调修养身心是做事的根本,“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立身需高,以高标准要求自身,那些坚持到最后的成功之士皆是如此,此外,广阔的胸襟、有尝试与行动的勇气和坚持,在客观条件相同时,成败更在乎这些内在素质,完善自身是最根本之事。
第三编,立志问学篇,以志和学为主,人当立志,从前立志是君子的事,而今立志也是普通人的事,书中说,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能算人,看到这句话时总觉言过其实,但又心有不甘,立志确是每个人都应做的,这个人的根本所在。“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当有明确的目标后,专注于此,每一步前行总会有所收获。学之道,在乎勤,读书是立身之本,“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改变自身气质甚至命运的最佳途径。
第五编,待人接物篇,其中讲与人交往,一强调“恕”字,孔子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高境界。二为“诚”,“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之本,“安于愚拙,诚恳对待”才是待人之道。同时“对人不可轻为喜怒,对物不可重为爱憎”,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喜怒不形于色,“制怒”也是林则徐的人生座右铭之一,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清晰的观察事物。
第六编处世应酬篇,强调入世后为人准则和与人交往之道,为人处世讲究把握好度,书中最高境界就是“得道的人方正但却不显得生硬,有棱角但却不会伤人,正直坦率但却不放肆无忌,光洁明亮但却不刺眼炫目”。做到此种程度,对自我的管理达到超脱境界,掌握好各种平衡,想必便是儒家中庸之道最高的体现。
《菜根谭》虽然成书于约300年前,其中哲理不可否认有些许不合时代之处,但在今日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仔细研读此书终会在为人处世上有所获。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篇5
从懵懂幼年到现在书生意气的今天,关于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听得最多的,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每听之,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且百听不厌!感慨之余,幸而未忘激励自己努力的去接触中华之伟大的传统文化。有一天,当我从图书馆将《菜根谭》捧回宿舍,看完其前集的第一篇后,我彻底的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从此往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潜意识里逐渐的走出朦胧,有了较为确切的轮廓,然而就算我穷尽眼力,仍旧不能看到她的边际,在世间的所有事物中难以找到任何一件事物与之相媲美。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语言精炼隽永,对于道德的坚守与否的后果,一语道破。读罢,我便陷入了沉思对于人生的道理进行阐述的书籍,名人等数不胜数,但能够像此句话一样将人生道理道的如此深入的少之又少!此后,便无可救药的被她的魅力迷上了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义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积极的咀嚼着菜根,细细的品味。有道是性定菜根香
夜深人寂,静下心来,投入到这本书中后,慢慢的从苦涩的菜根中品出了淡淡的甘甜,如同从雪山上渗透下来的清泉在口中轻轻的滑过,丝丝的清甜的同时又带来一种清凉至及的感觉,让人久久地回味,不由自主的再次陶醉于书香
处世之味
很多人都说:90后的年轻人总是装成熟。我是一个90后的学生,对于这句话的体会尤其深刻。以前在同学甚至在父母,老师的面前总有一种要表现的很有能力处理事情的样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装成熟吧。很多次的经历后,我也就渐渐的明白,其实自己一直都在做着一件很是滑稽的事情在积极的表现成熟的同时,却毫无保留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涉世浅的特点。与其练达,不若普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着实让我对以前的种种想法,表现感到无比的羞愧,对于朋友,亲人的宽容,大度更是感激之至。见识广,老成练达在处理世事人情方面的确很有用处,但是也常常令人圆于世故,掩没了率真的天性,会让自己获得很累,更有能失去别人的信任。这其中所渗透的处世智慧因该是一种糊涂处世的智慧。糊涂处世并非真的糊涂,而是懂得谦虚,圆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保持沉默和敢于自我批评。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 篇6
这段时间,闲时一直在看从女儿那儿拿来的一本《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让你读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智慧的钥匙帮你打开烦恼的大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常言道,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像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在读书中静静的思考过程也即是生活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懂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可以为你所控,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周围的人们感受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读书也就是品味人生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生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我“悟性浅”,对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以前对待人生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就是“糊涂处世”及如何耐得住寂寞。《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找到了一条排遣寂寞、烦恼的曲径——在夜深人静时,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用心来品味“咬得菜根,百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