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2025/07/25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篇1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而是未看郑杰著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之前,我心里有这样的想法,这莫不是又一本“正确的废话”的集合体吧,看着看着,发现其中还是有些内容触动我的内心,是“无害”的,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这越发激励我想从书中找到其中能有助于我教学的内容。接下来我就谈谈读了这本书之后一些感想:

一、学会赞美他人。

书中写到:“教师要学会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权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这是毫无疑问的,课堂上,当教师在知识传授时出现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确定的问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意气风发,通达洒脱,奋发向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乐于分享,肯于吃苦,勇于创新;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淡泊名利,虚怀若谷,默默奉献;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挚爱事业,深爱学生,精益求精……

二、学会把握机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三、学会享受生活

我们活着,似乎成天在赶路,整天脚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我们耳边一直回响着两个字“竞争”,将我们的生活“糟蹋”为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角斗场,自己则是一台疲于工作的.机器,我们似乎根本没有闲心去享受生活。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情怎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怎能教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怎么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是啊,“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教师自己。”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篇2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领域越狭窄,全体教师的关心越是局限在知识上,那么反而对知识越有害,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就越冷淡,他的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朵花的话,学习只是这朵花的一片花瓣而己。除了学习外,还有劳动、唱歌、弹琴、绘画、舞蹈、手工等许多花瓣,这些花瓣组合在一起,使得这朵花骄傲得展现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长处,让他们的这些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这就是和谐的教育。

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不要强迫儿童尽量长久地死抠书本,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这一点是教师和校长永远不应忘记的。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所花费的功夫是一般学生的好多倍,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辅导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应当像医生一样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医生对那些身患重病的病人从来都是以鼓励的言行让他们来战胜病魔,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勇气。那我们的教育也应具有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认真去思考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7至11岁的儿童的大脑正处于迅猛发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忘记了必须关心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必须关心大脑两半球皮层细胞的增强,那么学习就会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 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会使儿童变得迟钝和愚蠢,既有害于儿童的健康,又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我的目的是要努力做到,使学习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使这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促进儿童的发展,丰富他的智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篇3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虽然不能全部领悟书中的内容,但在很多问题上给我很大启发。其中,“教师要爱护学生对你的信任”这一问题的让我很受触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的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尤其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孩子,可能完全没顾及孩子的自尊,也许正是在这时,孩子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对老师的信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在教师手中,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爱,付出感情,才会赢得学生的爱与信任,学生才有可能将教师“纳为自己人”,才可能接受教师的善意批评,并努力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的教学工作才可能做好。

还记得,一个星期前我班进行了语文基础检测,看到有几个孩子做得很差,试卷上很多空白,我随即在教室里发火,严厉地批评了几位同学。我能看到得出,他们很恐惧。现在想来有点后悔,本来我能感觉到,孩子们还是喜欢我的,可就是在批评他时,我变得冷酷、无情,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其实那些孩子在看到自己做不上时,就已经很无奈了。好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及时提醒了我,我以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说到这点,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篇4

早就听说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一本很好的书,终于在幼儿园的阅览室里找到了那本书。今天静下心来,细细地读了这本书,感觉很有感触。没有一本书那么接近我们的实际,但是又不是那么古板,既讲的是我们的工作,又是那么亲切自然,好像一位睿智的的长者,坐在你的面前与你聊天,他的丰厚修养,他的理论,他的实践,他的思想,他的智慧都慢慢渗透着你,提升着你。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自己丰富的读书阅历,她只有看那么多的书,才能有那么丰厚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自己写不出博客,说实在,这几天也正在为博客写什么烦恼呢,但是读读别人的文章,看看《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觉得我又有了写作的思路了,好像茅塞顿开了。

书中说,不要把搞“科研”想像得那么可怕,不要把写文章想得那么难。其实,写文章就是你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他说:“有人抱怨自己不会写,其实思想人人有,只不过你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一旦你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你的文思就会如泉涌,取之不尽呢!”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试一下,表达思想就像平时说话一样,表达使你畅快,而且表达了,你才确切地知道自己活着,工作着,快乐着!

除了表达,其实倾听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也许会说,我们不是天天在听吗,不是在听别人说话吗?但是“听”和“倾听“是不同的。“倾听”是需要用心去听的。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的技术,倾听还是一种美德,善于倾听的人身上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质,这种力量超乎你对别人的道德说教而非常自然地赢得人们对你的尊敬和爱戴。

倾听还是一种你个人能力综合表现,是对你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等这类智力因素的挑战和训练。

让我们学会倾听吧,我想通过倾听也能更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倾听,也会让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理解,理解万岁么!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好的建议,我准备更慢慢地阅读,更细细地品味,品味读书带给我们的更多的快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篇5

近期,我拜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教育专著,作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阔论,但却说的很真诚实在,可以说是条条经典,用来指导我们实际的教学,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对我感触很深,对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受益匪浅。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生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他给孩子以做人和学习的启迪,给教师以教育和教学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理念。

教师要学会去赞美学生。在学校里,学生听的最多的是批评,看的最多的也是教师怒发冲冠的样子。凡受过赞美的人,都曾感受到甜蜜,相较于受人指谪,人们从心底里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到他人夸奖,大人都如此,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呢?

学生需要通过表扬来竖立自己的自信心,体验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不管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都是需要表扬,也渴望受到表扬。对学困生来说,尤其如此。一直以来,他们听到的都是教师、同学、甚至是家长的负面评价,才使他们厌倦了学习,自己也认为:我的学习真的是不行的。如果能多一些肯定,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的信心会慢慢恢复的,学习,多少是会进步的。我们教师应该多赞美学生,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

当你不得不批评学生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提醒代替批评,比如说摸摸学生脑袋,拍拍他的肩。多使用肢体语言,这远比你大声训斥效果好。

二、注意场合,谁都爱面子,让我们也给学生留点面子。

三、一次只批评一个错误,不要把陈年老帐都翻出来。

四、别一棍子打死,要给出路。

五、能短则短,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这里提供“一分钟批评技巧”供大家参考:前二十秒,用眼睛默默看着对方,让对方充分意识到错误;接着二十秒,指出犯错误所在,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感受;最后二十秒,提出建议,表达出对他改错的信心。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篇6

近日又拿起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读了很多,想了不少,但,系统的回顾,说不好,就一些想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的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必须在受教育期间教会他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从“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但就我们的过渡效果来看,并不是那么有效。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走上社会,发现他们的所学不及所用,往往都是从头学起,给他们的感觉是,唉!那么多年的书白读了,只是拿到了一张进入社会的文凭通行证。现在有许多家长读书观的改变也不是空穴来风,“考不上学不等于没有好工作,学习不好不等于将来挣钱少”。因为在社会、家长看来我们生产的产品不适应社会需求。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了很多抑制孩子童真、天性的事,从孩子读书的第一天起,我们即在让我们的孩子快速的成人化。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竞争是多么激烈,竞争很残酷,因此,你们从小必须好好读书,在班里、学校就要和别竟争,强烈的竞争意识把整个班级社会化了,用成人的语言教育天真的孩子。我们乐于用成人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眼光来判断孩子的是与非,阻止了他们出于天性的“美梦”。一切所谓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都应是必须符合孩子天性的,当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发现我们有太多出于主观愿望却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太多的做法都在剥夺孩子们享受童年的权力。有人主张关起门来教学,关起门来让孩子们做梦,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用他们的语言,理解他们的思维,寻找适合他们的方法。我们需要的不是孩子成人化,我们需要的是教师儿童化。

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想尽各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扬其长避其短,让每一位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认为不管成人还是孩子,在管理方式方法上万变不离其宗,即人性化管理,但做到很难。人们常说,看看我们的学生,每一个都那么有个性,那么有天分,为什么到了社会上都不见了个性,不见了聪明才智,都平庸的一个模样。不管孩子还是成人,评价做到不凭印象,不抱成见,不以点盖面,不偏爱,不求全,难。有容人之量,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更难。我们可以去做,不求百分百,只求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