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英语教学设计

2025/07/2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英语教学设计(精选8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英语教学设计 篇1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陈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7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学习,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2

教学重点:表示颜色单词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的学习

教学难点:1、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black, brown 的发音也较难,且学生不易区分。

2、Let’s do部分的指令语,听懂、会做即可。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

2 教师准备有颜色的纸板制作的指令牌。

3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水彩笔或蜡笔。

4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5 教师准备配套教材的录音带。

6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师生相互问候

T: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teacher。

T: How are you?

S: Very well, thanks。

(2)游戏:接力问候赛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球,建议道:Let’s play a game。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教师将球抛给一名学生说: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接球的学生回答:Fine, thank you。。 之后,由第一个学生抛球并问: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第二个接球的学生回答内容与第一个学生不能相同,如:Very well, thanks。 。以此类推,直到不同的答语说完为止,再进行一轮。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没权力投球。

(3)教师建议:T: Let’s sing a song。 S: Great。

师生同唱歌曲 “Teddy Bear” ,边唱边做动作。

(4)游戏: 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图片,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 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颜色以学过的为主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猜颜色游戏中,教师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引出新单词的教学。如:white ,教师在出示白彩笔之后带读white ,学生跟读。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教师要提示学生张开口,发好音。

(2)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方法:教师举起粉色水彩笔或蜡笔说:Pink, pink, this is pink。 边说边举,边听边看,训练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注意 black, brown 的发音,适当提示,切忌盲目纠音。

(3)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再次带读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提示 white, black, brown 的发音。

(4)学生听Let’s learn 的录音,指着书上的图跟读。边说边指,边听边看,也训练了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

(5)游戏 BINGO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9种颜色的蜡笔,按三行三列的方法摆在桌面上,教师任意说颜色,学生如果听到教师说到自己所摆的.蜡笔的颜色,则在蜡笔上放一小张纸片,当摆出的纸片,有三个成为一条线时说:BINGO ,为游戏的胜利者,教师可发小奖品。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认读所学颜色的卡片 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边说英语边在上面涂颜色,制作好后将雨伞和陀螺转动,说说看到的颜色。

(3)让学生听Let’s do部分的录音,根据录音做动作,说到颜色时就手中举起蜡笔,左右会懂。

(4)教师举起准备好的指令牌,让学生说指令牌的颜色,教师说指令,学生做动作。如:教师举白色牌子时,学生说:White, white , 教师说:Stand up。 学生做起立的动作。

4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5 部分的练习。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并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 的颜色。这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时Lets learn 部分学习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等颜色单词。热身、复习环节,主要复习所学的各种问候语和颜色单词。呈现新课时,教师接着第一环节中猜颜色的游戏,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从而引出新颜色单词的教学。教学新知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再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带读单词,同时要提示 white, black, brown等的发音。BINGO游戏可复习所学的全部颜色单词。在学生基本掌握新单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最后,教师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到的颜色。通过此种活动形式,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探究活动

1。仔细观看下面的图。

2。然后在表格中勾出各种东西对应的颜色。

3。结合选择的颜色,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每种东西是什么颜色。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在全班评出表现优秀的前三名。

英语教学设计 篇3

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上遵循了“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英语课本教材编排的结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容量的新教材与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二是教材新要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备课任务繁重与教研空间有限的矛盾。由于英语课时和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我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还只能从“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我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误区:一些教师仍用“老办法”教“新教材”,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割裂起来进行教学,将对话或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把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语言情境分解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或者将课堂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混淆,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滚动,教学活动重复低效。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课堂里采用了大量的游戏、比赛、或小组学习活动,并制作了形象逼真的投影片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从表面上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活动气氛也十分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可是,从课后对学生的检测,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又不太理想。

那么出现这些误区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是教师在目标设计中的偏差导致的;有的是没有整体考虑教学方法而造成的。为探索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堂中采取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

三、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新课程下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学的目标要求、整体教材和局部教材的关系以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形成性评价。

单元整体教学与评价有利于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以及学生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从《英语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二级教学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英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来设计教学目标。

个单元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给我们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基础。所以我们认为,“单元”是我们整体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重要单位。

四、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首先,就是要“整体设定单元目标”。这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依据教材和学情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什么?弹性教学目标是什么?课时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单元中课时目标的螺旋性上升?根据实际的课程设置,如何安排单元的教学时间?

(二)适当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由于新教材是按照“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的思路进行编写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语言功能”、“语法项目”、“相关话题”、“任务活动”等对教材进行一些处理。如,如果单元之间的语言功能、语法项目、相关话题或任务活动相似,可以考虑将这些单元调整到一起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活动,我们也可以根据活动情景设置的需要来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三)适当调整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

每个单元有很多的活动,但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的安排的活动顺序来教,如,教材一般将对话或课文整体放在每个单元的最前面,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先教单词或句子,再整体导入对话;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地方文化背景来重新设计教材中的活动;如果教材中的活动过难或过易,我们可以用一些教材外的合适的活动来替换。如果有的活动功能相似,则可以省略其中的部分活动。

(四)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英语新教材的编排结构一般为“功能──结构──话题──任务”,注重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四种基本技能。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主要有“对话课”、“阅读课”、“综合课”等三种课型。针对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对话课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听说法导入新授的单词和功能句型;再从整体上感知对话,把握相关话题;在活动和情景中练习和巩固本课时重点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设置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谈论相关话题,从而实现语言知识到语用的过渡。

在阅读课中则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取材料中的信息、培养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教师还可以将听和读、读和说、读和写等结合起来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螺旋性上升。

在综合课中则可以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活动或任务评估学生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采取多样化的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是形成评价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和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单元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课堂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学生的学习体会等纳入到单元评价中。

上面,我们主要阐述了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些具体的策略,下面,我们想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具体的说明。

这个案例选自一套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教材。课题是五年级下册Unit9 They are workers。在进行本单元的学习前,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学过职业名称“a doctor a nurse a policeman a fireman a teacher a postman”,学习了询问职业的句型结构“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那么在这一个单元中主要是进一步地学习和拓展职业词汇以及用“What does he do? What does she do?”来询问他人职业及回答,并用英语描述各种职业的具体职责,并能由此拓展进行交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谈论话题“They are workers”, 使学生学会表达职业的4个生词、重点句型“A taxi driver drives a taxi. A baker bakes cakes…”等;本单元围绕“职业”

的话题展开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用目标语言简单谈论他人的工作和职业;结合本单元的话题,渗透“May Day”、“My Family”、“The Great People in 20xx”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和热爱。

根据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本单元用三个课时教完。第一节课为对话课;第二节课为阅读课;第三节课为综合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单元第一课时“对话课”的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表达职业的4个生词:a taxi drivera bakera cleanera cook;复习、巩固谈论职业的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He’s/She’s….”;能听、说、认读表达职业的具体职责的重点句型“A taxi driver drives a taxi. A baker bakes cakes…”。

(2)能在恰当的情景下熟练运用关于询问他人的职业及回答的交际用语;能用目标语言简单描述各种职业的具体职责,并能由此拓展进行交流;能按节奏说唱Chant “Thanks to the bakers”。

(3)通过创设“五一劳动节”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和热爱。

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学生所熟悉的老师和家长的照片引出关于职业的话题和新授的单词与句子。再从整体上感知对话,把握相关话题;在活动和情景中练习和巩固本课时重点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设置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谈论相关话题,从而实现语言知识到语用的过渡。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单元第二课时“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1) 能拼读、认读关于“职业”的18张单词卡。

(2) 能将Listen and read中的句子按意群连词成句。

(3)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Listen and read的课文,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回答问题、句子图片排序等。

(4) 能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仿写“My Family”,并向他人口头介绍家人的职业情况,激发学生对家人的尊敬和热爱。

小学英语阅读课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策

策略一打好学生阅读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二级目标“读”的描述有:“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例如,教师可将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用划分意群的形式突破,收到好的效果。如:He bakes cakes for so many people every day. 甘老师将这句话分成6张句卡: He bakes cakes? for so many people every day打乱顺序后,交给学生在小组内排序。小组成员可通过阅读感知出主、谓宾语,或通过查读的形式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最后再确定用什么标点合适。这样就能引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阅读课是在对话课或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话课或新授课的学习成果,在阅读课正式阅读前,适合安排识字的教学环节,这样有助于给阅读减压,扩大词汇量、加大信息量。如,某教师在阅读课上做了许多词卡:a cleaner, a cook, a hotel worker, n office worker, a driver, a teacher, a postman等,为学生介绍他人职业时,输出口语对话做铺垫。学生在朗读词卡后,还要求随意造句。如:doctor,学生造句有:1.My father is a doctor. 2. My mother is a doctor, too. 3. I s your aunt a doctor? 4. A doctor takes care of sick people. 5. I want to be a doctor.

策略二要凸显阅读课型特点。

阅读课应该体现出与其他课型的不同之处。

一是动静不同。对话课的外在形式表现为以动为主,静为辅。而阅读课的外在形式多为静为主,动为辅。我们不要为追求表面形式的动、热闹,而设计许多活动,冲淡阅读课的本色,因为很多思维的活动本身是在独立的阅读中完成。

二是培养目标不同。对话课培养目标一般是:能识记单词、句子(输入),会口语表达观点(输出),课堂最后成效体现在学生能否流利地说。

如果说对话课强调听说,那么阅读课更强调读写。读可以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如读与说结合,读与听结合,读与写结合。读的目标是扩大阅读量,增加信息量。无论粗略的阅读,还是精辟的阅读,都为说和写服务。

三是板书不同。对话课的板书一般是呈现关键人物对话的功能性句子。

阅读课如果也如法炮制,就缺失它的特点。我们认为可以采取“摘抄重点词”式的发散型板书。也可采取“呈现重点句式”的主题型板书。

策略三我们来谈谈阅读课中要注意的几点。

一是活动设计要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试教课上教师将听读(关书,跟读磁带)放在前,整体阅读放在后。实践证明,这样使难度增加。正式上课时,教师先安排3分钟整体自由阅读,再听磁带,效果明显好多了。

二是要对课文进行梳理反馈,并适当拓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是非题、选择配对题、句子图片排序等,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再设计拓展性训练,如:课本剧表演、故事续编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同时,由操练型任务向实践型任务的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次课最后环节,教师安排的是仿写MY FAMILY。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短文,然后向他人介绍。这适合于学习程度中等或较高的学生。而后进生怎么办,教师没有考虑,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对话课和阅读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两种主要课型,这里还有很多的空间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总的来说,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要注意这么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新教材都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教材是课程资源当中的核心资源,而“单元”是教材中的最重要的单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单元为整体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要通盘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内容,而是要将局部教材和整体教材综合起来进行备课;将每个单元、每个课时、乃至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

二是整体组织教学内容,并突出单元中每一课型的特点和作用。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并突出单元中每一课型的特点和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三是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单元整体教学与评价”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将语言知识放在语篇和情境中整体呈现,并将听与说,听与读,读与说、说与写等各项技能有机结合,同时渗透对学生技能策略和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关注学生主动思维和课堂互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是将评价和单元教学有效地融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师整体设计单元评价的方案。通过形成性评价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语言学习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更加深入地研究新教材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我们的教学论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英语教学设计 篇4

跟学生在一起日子过的总是很快,一周时间很快过去了,反思这一周的英语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首先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的方式,以及提问的艺术性,要有所启发。

教学中的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时候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逼供”式提问,即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甚至是一些没有实际思维含量的提问,如教师不停地问学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Right or wrong ? 等,非要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回答Yes; 一味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而学生则费尽心思地揣摩教师想得到的“供”,时下这已经成了很多课堂中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广度,即不能超出学生生活实践的范围),讲究提问和启发的艺术。

二、其次老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要感情充沛。

我们教学中鼓励三维目标,其中有情感目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老师不能仅仅是教书匠,我们要用感情讲解每一刻,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能有所谓悟!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能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有效控制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是增加教学容量和操练密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和广度时,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课上的训练往往缺乏密度,教学节奏慢,感觉松弛,而有的课堂活动频繁,教学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根据每一课的内容,合理安排本节课的活动,节奏舒弛有度,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设计一个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四、课下作业的布置,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节课罢,我们总是使劲的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但学生做题的质量和数量并不总成正比。我们为了巩固今天所学,会想方设法留任务。其实,我们的作业要有选择性,多并不等于好,很多时候,我觉得,在课上限时让他们做些练习,比课下学生漫不经心的做题效果要好很多。

让我再组织一节课,我会作以下设计:

1、 我们老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 。

2、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或者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在交流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要有目的性(通过我的提问,我要学生获得什么讯息,或者让他们达到什么目的)。

英语教学设计 篇5

新学期要有新气象,作为教师也不例外。为了更好的开展六年级的英语学习,加强班级同学们的英语词汇量与英语素养,给身处六年级冲刺阶段的学生们多增添一份力量。为此,我在这新学期伊始之时,特意制定此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所带班级情景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领的班级依然是xx班,此班级的班风较为活泼,在课堂互动上也较为活跃。可是相对的是纪律方面有所缺陷,幸而对于教学并不会构成太大影响。可是从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上和一向以来的认识来看,班级内有数量较多的同学英语成绩波动较大,在英语词汇的积累与应用上还具有一些缺陷需要弥补,而这些都是我在这新的学期里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

二、针对性教学方案

在这个学期我除了传统上课教学下课练习模式外,还会额外添加一些英语歌曲与英语故事的教学,尝试经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班级同学们的词汇量,提高同学们对英语这一课程的理解度与自主性。同时,因为这是小升初的考试之前的最终一学年,也是最终的'冲刺准备阶段,所以我除了这些教学以外还会加强模拟考试等练习,并经过研究历年考试真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知识运用本事。

三、个人教学工作准备

1、加强自身学习研究,经过历年的考试真题来对考试可能会出现的题型题目进行一些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来进行教学准备,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本事。

2、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明白他们学习的难点在哪里,了解自我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力求经过这种方式来让我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共同加强学习,共同为了提高而努力奋斗。

3、一个班级中总是有成绩的高低,所以我要发挥出教师的耐心与本事来悉心教导,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督促先进生,鼓励后进生,引导整个班级学习风气的前进。

在新学期里,仅靠着我一人的努力是肯定不足的,我需要设法培养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带动起全班同学们一齐努力,自发的向上才能够在激励的竞争中考取更好的学校,理解更好的教育,在以后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英语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B Let's Learn Let’s do Find ,tick and match

教材分析:

Let’s learn部分通过朋友们谈论自己年龄的场景,呈现了要学习的six to ten数字单词。Let’s do部分是练习数字6—10的指令活动。Find ,tick and match部分是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数字单词的掌握而设计的练习题。look and circle部分是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数字单词的掌握情况。let’s sing部分是数字歌,巩固和运用了所学数字单词。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在实际情景中正确使用6—10的英文数字。

(2)能听懂Let's do里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能正确完成Find ,tick and match和let’s check部分的习题。

(4)能够会唱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2.知识目标

(1)听、说、认读单词6-10的英文表达法。

(2)听、说句型I’m ...years old.

(3)理解Let's do部分的内容。

3.情感、文化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些紧急呼救电话号码及用途。

教学重点:

数字6—10的听、说、认读。

教学难点:

单词seven,nine的发音。

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复习、感知英文数字单词:Sing the song“Ten Little Candles”。

2.Free talk

T: Hello!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

T: How old are you?

3.T: Last class, we went to Sam’s birthday, Sam has many gifts, Let’s count.课件出示一张礼物图片,数一数,师用How many?提问,生回答。复习数字one-five.

Step2 Presentation

(一)词汇呈现

1.整体呈现单词,出示Let’s learn人物图,Those are Sam’s friends. They went to the party, Let’s have a look.课件出示课本人物图,并自我介绍。Hi! I’m Li Li, I’m six years old. Hi, I’m Tom, I’m 7 years old. Hi! I’m Kate, I’m 8 years old. Hi, I’m Lu Yao. I’m 9 years old. I’m Lucy. I’m 10 years old.

T: Do you love them? Let’s make friend with them.

S: OK.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听的输入。

2.出示Li Li图。T: Now, you are Li Li. How old are you? S: I’m six years old.师拿出词卡six教读(升降调)--生跟读--师板书—领读--学生认读练习(分组、分排、开火车、个别读…)。师板书句子:I’m six years old.并领读。生齐读。师问生答。T:“How old are you?” S:“I’m six years old.生生问答练习。

师拿出一些铅笔,T:I have some pencils, Let’s count. S: one, two, …six.

教师通过动作示范或出示课件,渗透句子:“Show me six”。让学生听指令做出动作并说“six”。

3.Let’s meet Tom.出示Tom。放课件,“I’m Tom. I’m seven years old.师出示seven词卡。师拿出词卡教读(升降调)--生跟读--师板书—领读--学生认读练习(分组、分排、开火车、个别读…)。师问生答。T:“How old are you?”生带Tom头饰S:“I’m seven years old.生生问答练习。

师拿出一些铅笔,T:I have some pens, Let’s count. S: one, two, …six,seven。

教师通过动作示范或出示课件,渗透句子:“Show me seven”。让学生听指令做出动作并说“seven ”。

4. Let’s meet Kate.出示Kate图片,放课件:I’m Kate. I’m eight years old.出示eight词卡,师拿出词卡教读(升降调)--生跟读--师板书—领读--学生认读练习(分组、分排、开火车、个别读…)。

师问同学“T: “How old are you?” S:“ I’m … years old.生生问答练习。

5. Let’s meet Lu Yao.课件播放:I’m Lu Yao. I’m nine years old.师拿出词卡nine教读(升降调)--生跟读--师板书—领读--学生认读练习(分组、分排、开火车、个别读…)。师板书句子:I’m nine years old.并领读。生齐读。师问生答。T: “How old are you?” S: “I’m nine years old.生生问答练习。

教师通过动作示范或出示课件,渗透句子:“Show me nine”。让学生听指令做出动作并说“nine”。

师拿出一些蜡笔,T:I have some crayons, Let’s count. S: one, two, …six…nine.

6.师又放上一只蜡笔,说How many crayons? S: One,…ten.师出示词卡ten教读(升降调)--生跟读--师板书—领读--学生认读练习(分组、分排、开火车、个别读…)。课件出示Lucy,T:How old are you?生回答。师板书句子:I’m ten years old.

(二)听音正音

(1)Listen and point.

(2)Listen, point and read.

(三)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记住单词,小组当中评价。(Read in your groups. One speaks, the others point, then change.在小组内轮流读单词和句子,其他生指着认读,然后交换。)

Step 3 Practice

词汇操练

1.音义训练活动:Let's do部分,教师播放let’s do的录音,让学生做出相应动作,并说出数字单词。(具体操作步骤可参考教参P132.)

2.形义配对活动:教师打乱顺序出示six to ten的单词卡,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尝试读出单词并重新按顺序排列好。请五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配对。

3.音形训练活动:教师出示数字词卡和手势,学生读出数字并说I’m ...years old.生由1读到10(注意语音语调)。

4. Find,tick and match: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来巩固本单元所学数字单词。

Step4 Production

1.语用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以下活动

小调查:小组内分别调查一下各自组员的年龄,之后交流展示。开始调查之前,教师要先做简单示范以供学生模仿操作。可参考如下表格

姓名(What’s your name?

My name’s...)年龄(How old are you?

I’m ...years old.)电话号码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朋友的信息,你能说出你介绍一下你自己吗?I’m…。 I’m…years old.

2.帮助学生用英语认读紧急呼救号码如120、110、119,并了解其各自用途。

Step5 Progress

1.做当堂达标题

(1)基训。

(2)look and circle:检查学生对数字单词的掌握情况。

2.Summary:T: 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3.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words.

(2)用英语介绍1-10的英文数字给朋友或家人听。

英语教学设计 篇7

20xx年4月16日,我们在九十六中报告厅聆听了郑州市教研室课程专家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报告,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我觉得卢臻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6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卢臻老师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次,报告中的一些案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报告,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8

课题: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材分析: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那么把学生抓在手中让他们跟着学,有兴趣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精致、完美,行之有效,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下面是我对我们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对如何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作如下探讨。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点句式:How do you make? ?

First? , than? ,next? , finally?.

3、语法知识: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how many + 可数名词

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奶昔,并且能够用英语解说制作的步骤。

三、教具:多媒体 搅拌器 几个塑料杯 六个香蕉 两杯牛奶 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先微笑询问全班同学: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喜好时,举着备好的奶昔边说:Here is some 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 some?学生抢着回答yes时,把准备好的奶昔分给他们(部分学生自带有杯子)品尝。之后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 shake?(有学生回答no),并宣布:现在我们来制作这种香蕉奶昔。

二、教学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制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师时帮助补充)。顺势学习搅拌器(biender)这个单词。

2、播放制作香蕉奶昔全过程,结合学习关键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 要求学生把制作香蕉奶昔的顺序标在书本1b的横线上。

4、教师制作奶昔。边演示边解说(in English)

5、pairwork 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如何制作香蕉奶昔。

三、学生动手制作香蕉奶昔。

分别请两位同学(自愿)到讲台上演示制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骤用英语解说(如有误,教师纠正)然后连同老师做的奶昔一起分给同学们品尝。(充分肯定表扬上来制作奶昔的同学)

四、Listening

1、学生听、并完成2a、2b。

2、小结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how many+可数名词

巩固这两词汇的用法,在黑板板书: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学生完成句子?

五、教学拓展

两人一组,就某种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制作进行讨论、操练。然后请一、两组同学站起来表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Summary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七、Homework作业

1、默写本课重点词汇、短语。

2、用英语写出制作某饮料或食品的步骤。

教学反思

1、巧妙导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质课,不但要求教师潜心备课,熟悉教材、了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优化课堂,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这得靠教师巧妙构思,设计合情合理的导入方式。这节课从教师随口询问学生喜欢什么饮料到分别给学生品尝香蕉奶昔,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神经,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连后进生也跃跃试试,积极配合。本节课做到了这一点,从学生的反应看,这种导入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活的教,也应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这一模式。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香蕉奶昔,品尝奶昔,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记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学到知识同时亦学得开心、有趣。

3、创造性教学。学习,不但要学习前人的丰富经念,牢记掌握固有知识,还要学会灵活应用,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本课堂,大胆进行教学拓展。在学生学会制作、描述制作奶昔之后。设计让学生充分使用发散思维,想象制作其他奶昔或食品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努力,不但学会了制作香蕉奶昔,也探讨到了制作其他食品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发现归纳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但要跟随教师学习,也应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所学的知识才印象深刻,牢固掌握。把别人的知识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经验。我在处理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用法时疏忽了这点,没有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来,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练习来巩固。使得学生记忆机械,呆板。效果也欠佳。

5、掌控课堂,灵活教学。灵活过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取舍,游刃有余是每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在上课时完全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觉得每一步骤都很重要,不可少。时间不多时还继续按原来的思路授课,以至到最后超时。操作过于呆板,不够灵活机智,影响到教学质量。

6、平等原则。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对这要求体现得尤其强烈。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甚至引发他们的情绪,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课堂中把给忽略了这部分。体现在让学生到讲台来示范做奶昔时,不少学生高高举起手,都希望自己能去试试。结果,我叫上来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令那些“后进生”极其失望。甚至有个别学生露出不屑的神色。这点非常欠考虑。备课时没有想到应该让一个优秀生,一个后进生来表演,从而体现出教师对各个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以后应该多考虑学生个体、心理以及年龄等各因素。

通过这一节课,我对如何备好课,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真正含义。

英语教学设计 篇9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从上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在英语学习上掌握较好,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层次上很均匀,英语学习兴趣很高,口语朗读上较为扎实。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供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使用的。全书共分10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复习模块。每一个模块分为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或小诗。歌谣或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发音的正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其中的一些不常用的单词,不要求学生在歌谣之外学会使用。在本册中,我们将学习星期的表达方法,谈论有关郊游的情况,初步了解有关伦敦和美国的基础知识;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表达能力,如何谈论将来发生的事情;我们还将学习如何描述过去的动作与状态,特别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进修讲述过去的动作与状态。

三、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书写的习惯;

2、发音准确、朗读流利,准确掌握书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的交流,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写作;

4、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

5、突出兴趣激发。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绕口令、游戏、任务、绘画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提高课堂效率。

(2)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3)发音清楚,语调正确,书写工整。

2.难点:使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成绩。

五、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及时反馈课堂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进步,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好习惯。

3、创新运用各种不同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TPR全身反应法,并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4、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做到“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有生活”。

5、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提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6、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地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地基础,开展学生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活动。

7、利用教育资源及多媒体的辅助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英语歌及chant,教学小故事,情境创设等,初步尝试课本剧的表演,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8、在开学时,对个别的家长进行交谈,要求他们督促自己的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及时与他们关注孩子的表现。

英语教学设计 篇10

新学期要有新气象,作为教师也不例外。为了更好的开展六年级的英语学习,加强班级同学们的英语词汇量与英语素养,给身处六年级冲刺阶段的学生们多增添一份力量。为此,我在这新学期伊始之时,特意制定此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所带班级情景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领的班级依然是xx班,此班级的班风较为活泼,在课堂互动上也较为活跃。可是相对的是纪律方面有所缺陷,幸而对于教学并不会构成太大影响。可是从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上和一向以来的认识来看,班级内有数量较多的同学英语成绩波动较大,在英语词汇的'积累与应用上还具有一些缺陷需要弥补,而这些都是我在这新的学期里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

二、针对性教学方案

在这个学期我除了传统上课教学下课练习模式外,还会额外添加一些英语歌曲与英语故事的教学,尝试经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班级同学们的词汇量,提高同学们对英语这一课程的理解度与自主性。同时,因为这是小升初的考试之前的最终一学年,也是最终的冲刺准备阶段,所以我除了这些教学以外还会加强模拟考试等练习,并经过研究历年考试真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知识运用本事。

三、个人教学工作准备

1、加强自身学习研究,经过历年的考试真题来对考试可能会出现的题型题目进行一些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来进行教学准备,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本事。

2、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明白他们学习的难点在哪里,了解自我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力求经过这种方式来让我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共同加强学习,共同为了提高而努力奋斗。

3、一个班级中总是有成绩的高低,所以我要发挥出教师的耐心与本事来悉心教导,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督促先进生,鼓励后进生,引导整个班级学习风气的前进。

在新学期里,仅靠着我一人的努力是肯定不足的,我需要设法培养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带动起全班同学们一齐努力,自发的向上才能够在激励的竞争中考取更好的学校,理解更好的教育,在以后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英语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2.通过表演、连线等游戏形式,复习以前所学的单词;加强对幼儿手指点读、按顺序传书能力的培养。

3.激发幼儿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英文和中文字卡若干;教学图片4张。

2.连线图4张;笔4支。

3.幼儿围座成半圆形,每张椅子上贴有不同的英文字卡;幼儿每人胸前贴有不同的种文字卡。

4.幼儿双语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我的位置在哪里”,引起幼儿兴趣。

1. 幼儿听音乐,根据自己身上的卡片,找相应的座位。

2.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身上的字和板凳上的字。

3. 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身上和凳子上的字。

二.通过表演游戏“猜单词”,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单词。

一名幼儿抽取卡片,通过动作或声音表演卡片中所写的单词,其它幼儿猜单词。

三.幼儿理解和掌握新词“鸭”和“duck”。

1.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鸭宝宝;帮助幼儿认识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并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3.幼儿与教师共同扮演鸭宝宝,引导幼儿理解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4. 幼儿找出图片中,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5. 教师手指的“鸭”字或外国的“duck”字,请幼儿用不同速度的鸭子走的`动作来区别它们。

6. 请幼儿找出黑板上的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7.引导幼儿认识外国的“duck”字

(1)引导幼儿看图片,讨论外国的鸭字里有哪些字母,并启发幼儿做出动作。

(2)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引导幼儿观看,并告诉幼儿,各个字母逐个点合成为外国的“duck”。

(3)引导幼儿扮演字母,表演故事。

三.引导幼儿看书,进一步认识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1.引导幼儿传书,发展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翻书,并听录音带点读故事,从而进一步认识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四.连线竞赛游戏,帮助幼儿复习所学单词,包括的“鸭”字和外国的“duck”字。

英语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P10-11新单词。

2.掌握句型:

(1)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 watch.

(2)A: Is this that your pen?

B: Yes , it is . No , it isn’t.

(3)A:How do you spell it?

B: W-A-T-C-H.

学习重点:掌握句型:

学习难点:谈论寻物启事公告牌写法

一、自主学习

1.写出并读出下列单词。

棒球________笔记本______手表______打电话_______电脑_____

失物招领_____电子游戏______一套_____学校_____________

2.翻译短语。

给迈克打电话123 _________________在失物招领处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串钥匙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

(1)Check the answers.

(2)Do1a,1b, pair work.

(3)Listen to the tape, do 2a,2b. Some students give the answers.

(4)Group work. Practice the dialogs. Finish 2c.

(5) Write down the dialogs .

(6)Do 3a,3b,3c.

三、达标测评

(一)、根据首字母或汉意填单词。

1.What’s this ?It’s a ___(棒球)

2. How do you s___ it ? W-A-T-C-H, watch (手表).

3. Is that your ___(电脑游戏)in the ______(失物招领处)?

(二)、完成句子。

1. This is my eraser.(变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2. That is my pencil case.(变为一般疑问句并做肯定否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 掌握字母Jj---Nn的准确认读及正确书写。

2. 能正确认读Jj---Nn的相关词汇。

3. 运用所学字母能准确拼读单词。

教学重点:

1.字母Jj---Nn的认读及书写。

2. 相关词汇的认读。

教学难点:

1. 单词kite和money发音。

2. 字母Jj 和 Gg的读音区别。

3. 字母L l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唱字母歌(sing ABC song )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

(二)学新词(to learn new words)

1. 用动画的方式出现新词吉普车。问:What’s this? It’s a jeep. 领读几遍。

2.用半遮掩的方式出现新词柠檬。问:What color? What’s this?

3. 用实物出现新词---袋鼠。

4. 学生齐读数遍后,通过听并找卡片的活动巩固单词。 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字母教学

1. 认读字母 通过出示字母卡片,领读数遍后,用“找朋友”的游戏巩固字母大小写。既:老师把所学字母卡片的大小写分别发给学生,在听到教师“let’s go”的指令下,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找到自己相应的大小写字母站好。

2. 融会贯通 当学生找好相应的大小写字母并站好后,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一齐问: “What’s your name ?拿着卡片的学生答:My name is Jj /Kk/Ll……(本 册书 第一单元的重点句)。

教师任意指着一个字母问:Who’s this/that?

学生答:This is Jj/Kk...(本 单元重点句)

把所学句型应用到字母教学中来,既为枯燥的字母教学创设了语言环境, 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灵活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3.字母顺序 单个认读字母后,要把字母放回字母表中,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在字母表 中的位置。先一起背诵字母Aa--Nn。

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字母背诵,背对一个字母的同学给本组加一分,小组得分高者为胜者。当学生对字母顺序已基本掌握后,用“接龙”的游戏加以巩固。

既: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字母,另一个人就从这个字母背出下面的字母。这样既把这节课所学的字母复习了,同时又让前面所学的字母得到了复现。

4.区别字母Gg和Jj 这两个字母的发音极易混淆,因为汉语拼音的干扰,学生总把英语中的J j与拼音中的Jj当成一个发音,因此总读错。

为此,我用语音归类的方法来区别。(只限于所学的字母)

Aa Hh Kk Jj Bb Cc Dd Ee Gg Ff Ll Mm Nn 让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字母,体会到它们含有相同的'读音。然后用语音判断 的方法进行巩固。

即:教师任意拿出两个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表示出√或×,在做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5.书写指导 注意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

6.游戏 (单词lemon)

这个单词共有五个字母,教师让五个学生站到前面 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这个单词的字母卡片,按单词拼写顺序站好,教师读到哪个字母时,持卡片的人就跳一下,当教师读到这个词时,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就都跳一下。

时间充裕就可以多练几个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为字母教学,字母的学习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字母教学时,首先通过正确认读字母及他们的大小写,然后运用所学句型及本课重点句型来巩固新字母。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逐个认识字母后,又通过背诵比赛和接龙游戏来进行字母顺序的强化。 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字母Gg和Jj的发音易混淆,又通过语音归类及语音判断来区别和强调。在指导书写后又利用“叫号”的活动巩固字母及单词。

从整节课来看,活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低年级年龄特点所致。学习知识 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重要。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宗旨就是学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更不会用多做题等方式惩罚孩子。

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所急的。这节课通过活动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热门】英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能够听、说、读、写句子does he live in Sydney? No, he doesn’t. Does he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Yes, he does.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句型来询问他人一些日常生活情况。

(三)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灵活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朗读时做到语调自然,语音准确。突破方法:反复朗读,小组互听朗读,提出建议,突破重点。

(二)难点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突破方法:创设情景,表演对话,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播放歌曲My new pen pal,师生齐唱。

2.师生进行日常会话。如:T: Where are you from? S: I’m from China. T: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S: I often read books. 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 I go to school by bike. T: Do you go to school by subway? S: No, I don’t. T: Do you have a pen pal? S: Yes, I do.

Step 2:Presentation

看图描述:She teaches English。He goes to work。

He watches TV。 He reads newspapers。

What’s your hobby?出示图片:hobby?

I say you say。

Let’ s try

What does ZhangPeng’s mother teach ?

She teaches English.

Does she teach English?No , she doesn’t 。

Does she teach Chinese?

No , she doesn’t .

Does she teach math ?

Yes , she does .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问题,然后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找出回答问题的关键信息,核对答案。最后让学生反复听轮,尽量听出原文并进行复述。

Let’s talk

1.教师请一名学生介绍他笔友的有关情况,如:

I have a pen pal. She lives in Beijing. I live in Wuhan. She likes climbing mountains, singing and swimming, but I like drawing cartoons and dancing. We often write emails.教师根据这名学生的介绍问其他学生:Does his pen pal live in Beijing/Wuhan…?帮助学生回答:Yes, he/she does./No, she doesn’t. She lives in…教师板书并教读句型:Does he/she live in …? Yes, he/she does./No, she doesn’t.

2.教师用单词卡片指导学生进行替换练习。如:Does he live in the city? Does she live in the country?

3.教师出示简单字谜游戏,教学生玩,学生完成后,教师说:These are word puzzles.教师板书并教单词word puzzles。注意单词中word puzzle的'发音,可用拆分法:puz-zle。教师问:Do you like doing word puzzles?引导学生回答:Yes, I do.

4.教师出示远足图片,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引导学生回答:They are going hiking.教师板书并教读单词go hiking。教师可做适当解释和拓展。继续提问:Do you like going hiking?引导学生回答:Yes, I do./No, I don’t.

5.教师向一位学生提问:Do you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学生回答:No, I don’t.教师向全班提问:Does he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学生回答:Yes, he/she does./No, she doesn’t.教师板书句子:Does he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Yes, he/she does./No, she doesn’t.

6.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静听两遍录音后回答问题。① What do the two Johns like? ② What is Wu Yifan doing? ③Where does Wu Yifan’s pen pal live?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答疑。再放一遍录音,学生跟读,然后同桌两人分角色操练对话,最后选派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7.教师示范书写四会句子,学生仿写。

Step 3: Practice

1.教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人名,反面写动词短语或住址,如:watch TV, read newspaper, Shanghai等。请一名学生上台抽取一张卡片,这名学生把抽到的卡片正反面内容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再请一名学生只看正面并进行提问:Does your uncle/aunt like watching TV...? Does your uncle/aunt live in...?其他学生用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来回答。

2.教师让学生将个人信息填在卡片内。 Name: ___________ I am a boy/girl. I live in ____________. I like ______________. I go to school___________.请一名学生上台从一堆卡片中抽取一张,告诉台下学生:It’s a boy/girl.学生分成两组,轮流提问,如:Does he/she like drawing pictures?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by bus?等等,看哪一组先猜出填写卡片的人是谁。

3.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完成Let’s talk下面的练习。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让学生听Let’s try和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并积极与他人交流。

2.抄写本课四会句子。

3.做活动手册上的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word puzzles go hiking Does he/she live in…? 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 Does he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Yes, he does./No, he doesn't.

英语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掌握字母Jj——Nn的准确认读及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Jj——Nn的相关词汇。

3.运用所学字母能准确拼读单词。

教学重点:

1.字母Jj——Nn的认读及书写。

2.相关词汇的认读。

教学难点:

1.单词kite和money发音。

2.字母Jj 和 Gg的读音区别。

3.字母L l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唱字母歌(sing ABC song )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

(二)学新词(to learn new words)

1.用动画的方式出现新词吉普车。问:What’s this? It’s a jeep.领读几遍。

2.用半遮掩的方式出现新词柠檬。问:What color? What’s this?

3.用实物出现新词——袋鼠。

4.学生齐读数遍后,通过听并找卡片的活动巩固单词。 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字母教学

1.认读字母 通过出示字母卡片,领读数遍后,用“找朋友”的游戏巩固字母大小写。既:老师把所学字母卡片的大小写分别发给学生,在听到教师“let’s go”的指令下,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找到自己相应的大小写字母站好。

2.融会贯通 当学生找好相应的大小写字母并站好后,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一齐问:“What’s your name ?拿着卡片的学生答:My name is Jj /Kk/Ll……(本 册书 第一单元的重点句)。

教师任意指着一个字母问:Who’s this/that?

学生答:This is Jj/Kk……(本 单元重点句)

把所学句型应用到字母教学中来,既为枯燥的字母教学创设了语言环境, 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灵活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3.字母顺序 单个认读字母后,要把字母放回字母表中,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在字母表 中的位置。先一起背诵字母Aa——Nn。

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字母背诵,背对一个字母的同学给本组加一分,小组得分高者为胜者。当学生对字母顺序已基本掌握后,用“接龙”的游戏加以巩固。

既: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字母,另一个人就从这个字母背出下面的字母。这样既把这节课所学的字母复习了,同时又让前面所学的.字母得到了复现。

4.区别字母Gg和Jj 这两个字母的发音极易混淆,因为汉语拼音的干扰,学生总把英语中的J j与拼音中的Jj当成一个发音,因此总读错。

为此,我用语音归类的方法来区别。(只限于所学的字母)

Aa Hh Kk Jj Bb Cc Dd Ee Gg Ff Ll Mm Nn 让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字母,体会到它们含有相同的读音。然后用语音判断 的方法进行巩固。

即:教师任意拿出两个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表示出√或×,在做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5.书写指导 注意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

6.游戏 (单词lemon)

这个单词共有五个字母,教师让五个学生站到前面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这个单词的字母卡片,按单词拼写顺序站好,教师读到哪个字母时,持卡片的人就跳一下,当教师读到这个词时,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就都跳一下。

时间充裕就可以多练几个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为字母教学,字母的学习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字母教学时,首先通过正确认读字母及他们的大小写,然后运用所学句型及本课重点句型来巩固新字母。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逐个认识字母后,又通过背诵比赛和接龙游戏来进行字母顺序的强化。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字母Gg和Jj的发音易混淆,又通过语音归类及语音判断来区别和强调。在指导书写后又利用“叫号”的活动巩固字母及单词。

从整节课来看,活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低年级年龄特点所致。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重要。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宗旨就是学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更不会用多做题等方式惩罚孩子。

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所急的。这节课通过活动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英语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 掌握字母Jj---Nn的准确认读及正确书写。

2. 能正确认读Jj---Nn的相关词汇。

3. 运用所学字母能准确拼读单词。

教学重点:

1.字母Jj---Nn的认读及书写。

2. 相关词汇的认读。

教学难点:

1. 单词kite和money发音。

2. 字母Jj 和 Gg的读音区别。

3. 字母L l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唱字母歌(sing ABC song )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

(二)学新词(to learn new words)

1. 用动画的方式出现新词吉普车。问:What’s this? It’s a jeep. 领读几遍。

2.用半遮掩的方式出现新词柠檬。问:What color? What’s this?

3. 用实物出现新词---袋鼠。

4. 学生齐读数遍后,通过听并找卡片的活动巩固单词。 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字母教学

1. 认读字母 通过出示字母卡片,领读数遍后,用“找朋友”的游戏巩固字母大小写。既:老师把所学字母卡片的大小写分别发给学生,在听到教师“let’s go”的指令下,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找到自己相应的大小写字母站好。

2. 融会贯通 当学生找好相应的大小写字母并站好后,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一齐问: “What’s your name ?拿着卡片的学生答:My name is Jj /Kk/Ll……(本 册书 第一单元的重点句)。

教师任意指着一个字母问:Who’s this/that?

学生答:This is Jj/Kk...(本 单元重点句)

把所学句型应用到字母教学中来,既为枯燥的字母教学创设了语言环境, 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灵活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3.字母顺序 单个认读字母后,要把字母放回字母表中,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在字母表 中的位置。先一起背诵字母Aa--Nn。

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字母背诵,背对一个字母的同学给本组加一分,小组得分高者为胜者。当学生对字母顺序已基本掌握后,用“接龙”的.游戏加以巩固。

既: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字母,另一个人就从这个字母背出下面的字母。这样既把这节课所学的字母复习了,同时又让前面所学的字母得到了复现。

4.区别字母Gg和Jj 这两个字母的发音极易混淆,因为汉语拼音的干扰,学生总把英语中的J j与拼音中的Jj当成一个发音,因此总读错。

为此,我用语音归类的方法来区别。(只限于所学的字母)

Aa Hh Kk Jj Bb Cc Dd Ee Gg Ff Ll Mm Nn 让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字母,体会到它们含有相同的读音。然后用语音判断 的方法进行巩固。

即:教师任意拿出两个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表示出√或×,在做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5.书写指导 注意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

6.游戏 (单词lemon)

这个单词共有五个字母,教师让五个学生站到前面 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这个单词的字母卡片,按单词拼写顺序站好,教师读到哪个字母时,持卡片的人就跳一下,当教师读到这个词时,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就都跳一下。

时间充裕就可以多练几个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为字母教学,字母的学习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字母教学时,首先通过正确认读字母及他们的大小写,然后运用所学句型及本课重点句型来巩固新字母。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逐个认识字母后,又通过背诵比赛和接龙游戏来进行字母顺序的强化。 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字母Gg和Jj的发音易混淆,又通过语音归类及语音判断来区别和强调。在指导书写后又利用“叫号”的活动巩固字母及单词。

从整节课来看,活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低年级年龄特点所致。学习知识 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重要。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宗旨就是学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更不会用多做题等方式惩罚孩子。

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所急的。这节课通过活动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英语教学设计 篇17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与食物相关的基本词汇,如apple, banana, hamburger, cake等;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如“I like…”和“Do you like…?”来谈论自己的喜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谈论食物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食物类词汇的正确发音和用法;熟练运用句型谈论个人喜好。

难点:正确运用“Do you like…?”句型进行问答,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三、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或图片(如苹果、香蕉、汉堡、蛋糕等);多媒体课件(包含词汇、句型及相关图片)。

学具:学生准备自己的食物喜好清单(可画图或用中文标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食物的`英文儿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呈现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食物图片,教授新词汇,并引导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词汇配对游戏,巩固学生对新词汇的记忆。

教授句型“I like…”和“Do you like…?”,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熟悉句型的用法。

巩固练习

分组进行食物喜好调查,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询问并记录小组成员的喜好。

小组内分享调查结果,并进行汇报展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拓展延伸

讨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让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为家人或朋友点餐,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结归纳

总结本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食物词汇和句型,并尝试用英文询问家人的食物喜好。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小组活动参与度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教学经验,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英语教学设计 篇18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尤其是形成性评价,基本都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等为主要依据。针对新课程展示、复习巩固等不同内容,对学生的分层和评价也不一样,要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有以整体为单位的,小组为单位的,也有以个人为单位的。同时,也许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多用A、B、C、D的等级进行评价。除此,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下面用小组评价作为例子,从四个方面来予以表述,这四个方面分别是:

1、教师对课堂的评价应该具有实效性;

2、教师对课堂评价应具有多样性;

3、教师对课堂评价应具有准确性;

4、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课堂评价的目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于优生和差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课堂评价尤其要讲求实效。大班教学中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而四人小组、二人小组、男女分组的评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小组评价同时也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协作精神,同时也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和鼓励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应考虑评价的方式、规则、时机及评价细节的处理。对小组的评价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但并不是用于每个活动之处,应把握评价的最佳时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否则这种评价就会过多的占用时间,事倍功半,达不到实质性的效果,也因此添加了师生的负担。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时段为小组评价的最佳时机:

(1)上课开始两分钟。上课铃声后,学生们从喧闹的操场上回到教室,情绪还处于激动状态,很难快速平静下来。此时,教师可以用期待的目光环顾教室,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如桌上是否有英语课本,是否坐好,是否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等)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并简要说出加分的理由。这是一种学习状态的评价。当然,此时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尽量让各小组都得分,给表现好或差的小组要有一定的区别,但差距不宜过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整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2)课堂活动转换时小学英语课主要以活动为主,突出"课堂活动化,活动交际化"这一宗旨,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此时加入小组评价却起到了调节的作用,效果显著。例如教师发出口令,Let's play a game。可立马根据各组的反映情况、作答情况,给与反应敏捷、表现好的小组高分,以此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便于快速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这是一种反应能力的评价。当然为了不挫伤那部分反映稍慢、表现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在此时的转换环节中采取一些策略,适当调整分值,给暂时处于劣势的小组一定的勉励分,激励学习兴趣,鼓励后来者居上。

(3)竞赛活动时小组竞赛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竞赛类活动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合理的竞赛规则不仅是竞赛顺利进行的保障,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或纠纷。竞赛规则应能使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尽量避免因个别学生的表现而大幅度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配合最好的小组应是得分最高的小组。同时,竞赛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不可相互指责或埋怨;否则,该组就会被减去一定的分值。小组之间的竞争主要应看小组合作的表现,而不应以组员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某个组员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和纠正。同时,对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激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轮活动中继续努力等。另外,培养学生在竞赛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尤为重要。

②尽量简化评价的方式课堂评价应尽量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例如,粘贴小五星标志的方法就远不如用粉笔直接写分值或画五星简洁明了。况且,学生并不在乎教师在黑板上画的标志是否好看;形式简化了,而意义并没有淡化。教师也没有必要听取甚至记录每个学生的发言,可以先让学生小组集体讨论,再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英语教学设计 篇19

【摘 要】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它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可以采取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地、科学地考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成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设计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在教学中,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活动等可以很轻松自然地搞活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的有效发展,做好课后总结工作,促使初中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成效性。

1. 有效备课做好准备

随着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担负的神圣使命。教师对于新课程的重视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对新课程的重视度将最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是否成功,以及素质教育推进的深度 。

当然,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备课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逐渐成长的过程,而教案只是教学提要,是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备课还包括教案之外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知识储备以及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课堂做出的准备。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备课模式都离不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在备课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等多种方法多方面进行有效备课。同时,各教师之间备课要做到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2. 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④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入、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

3. 有效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同时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在批改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英语新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它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其他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它以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可以采取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地、科学地考察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4. 有效的教师策略

更新关于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观念和认识语言学习的体验性、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不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大量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更新教师角色,教师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它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加上既有可操作性又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学习任务,并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通过广泛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5. 做好课后总结工作,深刻反思

课后,教师要主动地进行该课的自我反思,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哪些问题进行更深化,如对动词的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反思找出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并认真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在这堂课中是否得到了应有的知识摄取。在反思的过程中要全面细致,做好书面记录和总结,对课堂设计的活动获得的效果进行认真的分析。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找个别同学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也需要以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检测了解,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调整。

英语教学设计 篇20

一、目标:

1、复习单词 eye mouth ,学习新单词 head hand foot .

2、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warm up (热身):English song:

Good morning .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to you .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to you .

2、Reviewing(复习):

Eye(眼睛) Mouth(嘴巴)

A、老师来说,请小朋友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B、一个小朋友来说,其他小朋友来做相应的动作。

3、Learn new words(学习新单词):

Head(头) Hand(手) Foot(脚)

出示一个缺了头,手,脚的娃娃。根据幼儿的回答来分别教授单词的读音。

A、开火车:

一个一个轮流来念,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发音正确。

B、看谁的眼睛最最亮:

把头,手,脚分别用很快的速度在幼儿的眼睛前面晃一下,请幼儿来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并用英文说出来。

C、老师把自己身上的部位指出来,请小朋友来说英文。

4、Have a rest(休息一下):

English song:

clap my hands ,clap my hands, stamp my feet ,stamp my feet, shake my bottom, shake my bottom, I am very happy.

5、play games(做游戏):

A、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

请一个小朋友来说,另一个小朋友来做相应的动作,其他的小朋友来做裁判,看他们两个人说的好不好,做的对不对。对的要说YES,不对的要说NO.并且指出来他们哪里说的不对,应该怎么改正。

B、击鼓传花:

随着鼓声的停止,拿到花的小朋友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说出相应的部位相应的英文单词)。

6、End(结束):

An English song :Goodbye, teacher.

Goodbye, teacher. Goodbye, teacher. Goodbye, teacher so a long, 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 tomorrow.

Goodbye, teacher. Goodbye, teacher. Goodbye ,teacher so a long, 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 tomorrow.

英语教学设计 篇21

Purpose目标:

1.Knowledge知识: can grasp the new words掌握新单词. “duck, panda, cat, rabbit”

2.Ability能力: can learn to act like some animals学会表演

3.Feeling情感: can love the animals and protect the animals.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Focus:重点

1.Words单词: duck, panda, cat, rabbit

2.Sentence句子: Look! I have a ……

Teaching:教学过程

1.Warm-up (热身)Organize teaching组织教学. Sing a song.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Miss Wu.

T: Today we’ll study the new lesson. At first, we’ll sing a song together, ok?

Ss: Ok.

T: Let’s sing.

2.Into new lesson导入 新课

The teacher asks: what animals can you act like? 你会表演什么动物? Ask the students to act like the animal that they like. Now have the students act like the animals.

3.Presentation新课展现

There is a music in the forest. it will be start. And now some animals are coming, such as rabbit…

4. Let’s learn.学

1)Show out the animals: 用图片出示小动物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ell the teacher: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picturer? The students should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animal.

2)Learn to say new words by computer and tape .通过电脑来学说单词

No.1 rabbit. 板书。带读,Act like a rabbit and read。扮演小兔子读。Read this word one by one. 开火车读。

No.2 cat. No.3 panda. No.4 duck. 教法同上。

3)I say you do. 我说你做。

I read the word ,the pupils act like some animals. 我读单词,学生表演小动物。

Let’s change. 交换表演。 同桌之间相互表演。

4)I point you say. 我指你说。

把小动物放到不同的地方,教师说,学生指。然后交换。

然后交换。 指名学生指,其他学生说。

5) Fand the animals home.寻找动物的'家。

Show out the pictures ,and find the animals home.

6) Learn the sentence.学句子。

Show out the rabbit and say :” Look! I have a rabbit.” “Cool!”

Read this sentence two times.

Guess! What does mean?

Show out:Look! I have a… 看,我有一只…

Cool! 太酷了!

简单解说。带读,对话读。

依次拿出cat panda duck 进行对话。

Show out the picture and read the sentence.

7)Let’s practice.

Practice in your pairs.与你的拍档练习对话。

1group practice : rabbit.

2group practice : cat

3group practice : panda

4group practice : duck.

分别进行练习。

分别找几对学生上台表演,并给予奖励。

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延伸拓展

Show out some animals picture or lifes.

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播放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惯等。

齐读 We love animals .

Tell the children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must take care of them.

告诉孩子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要好好爱护它们。

英语教学设计 篇22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fast reading,学生能够通过找主旨句正确选择段落大意,并补全文章中的'空缺内容。

2. 通过careful reading, 学生能够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正确回答问题,逐步提高阅读技巧和能力。

3. 能够运用be going to 句型谈论自己的新年决心。同时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下定决心并坚定地执行。

二、 教学重、难点

1. Structures: I’m going to……

2. 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三、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and lead in.

Enjoy a song.

Free talk: 1) What’s the name of the song?

2)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3)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Step2 Fast reading

T show the reading tips to Ss.

Ss find out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according to the topic sentences.

Ss put the sentences A-D in the correct place in the passage.

T check the answers.

Step3 Careful reading

Ss read para1 and answer question.

Ss read para2 and fill in the box.

Ss read para3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4

Ss read the whole passage again and try to retell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Step5 Group work

Ss discuss what they are going to do next year and how are they going to do it.

Make a report.

四、 Homework

Write a postcard to tell your teacher about your New Year’s Resolutions.

英语教学设计 篇2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2、初步体会名词变成形容词的构词法。

3、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4、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在不同天气时正在做的事情。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和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等展开课堂教学;通过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互相询问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谈论图片中不同的人正在做什么事以及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小组汇报活动──复述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描述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人们所做的不同的事情”的课堂教学和练习;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语音教学──让学生能在朗读或对话中正确使用连读;词汇教学──采取图片、思维导图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连线,排序,回答问题等方式;写作教学──以填词、回答问题、补充段短文内容、写简单的短文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幅世界地图,让同学们描述图中几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激发同学们的跨学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2、初步体会名词变成形容词的构词法。

3、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4、进一步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做的事情。

5、训练在听力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的技能。

(二)教学难点

1、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2、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做的事情。

三、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让学生能在朗读或对话中正确使用连读;词汇教学──采取图片,思维导图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连线、排序、回答、问题等方式;采取一种材料多种用法的途径,对目标语言进行训练。

四、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Activity:以weather为中心词,幻灯片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回忆小学学过的描述天气的词汇,如:rain,wind,snow,rain,sun,cloud,storm,rainy,snowy等,然后小结构词法:rain—rainy。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在头脑中将单词分类。

Step 2: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Activity1:给出句型How’s the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以及词汇rainy,snowy,sunny,windy,cloudy,进行师生、生生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

初步运用目标句型和目标词汇谈论天气。

Activity2:在幻灯片中打出目标句型:How’s the weather in…?以图片的形式,给出北京、莫斯科、波士顿、上海、多伦多五个地方及天气。教师先做示范,找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做pair work。

A: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设计意图】

为学生搭好台阶,由单纯询问天气到问某个具体地方的天气,由看提示词回答问题到看图片回答问题,逐步减少语言控制,同时为听力减少障碍。 Step 3:Listening 1b

Activity1: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设计意图】

词图配对,巩固目标词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建立英语思维。 Activity2:Listen and write these city names in the boxes above、Beijing Moscow Toronto Boston Shanghai

【设计意图】

练习在听力过程中寻找关键词,训练学生抓取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Activity3:Pair work、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其中的一个地方,用给朋友打电话的方式询问对方的天气。

A:Hello!Mike!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设计意图】

初步体会在语境中运用目标语言。

Activity4:给出一幅世界地图简图,标出几个城市的天气状况,让学生用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汇报各地天气。(可以先进行小组内报道,再选出代表在全班做汇报。)如:

Hello,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Let’s take a look at the world weather、Beijing is sunny and warm、Shanghai is…

Thanks for listening、Have a great day!Bye!【设计意图】

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比较灵活的'运用目标语言。 Step 4:再现现在进行时Activity1:当最后一名同学将要报道完毕时,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now?引入到下一个环节,复习及总结现在进行时及现在分词的用法,包括不同人称用什么be动词,现在分词的—ing,有几种变化规则。

【设计意图】

复习第6单元的语法,为后面的正确运用打基础。 Activity2:Let’s chant、【设计意图】

用歌谣的形式巩固be动词在现在进行时中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潜移默化的突破现在进行时的难点。

Activity3:Pair work T:Imagine you’re in one of the places、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what you are doing now、A:Hi!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A:What are you doing?B:I’m visiting the Summer Palace、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文本,利用书上的五幅图片,让学生从只谈论天气到谈论自己在当时的天气状况下正在做的事情。步步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Step 5:Listening 2a/2b

Activity1:首先通过两个问题的引导,训练学生听录音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How’s the weather?

②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Linda’s family?【设计意图】练习在听力过程中寻找关键词,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Activity2:再听一遍,完成2a,2b的排序和连线【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听录音获取细节的能力。

Step 6:Practice

Activity1:根据教师所给表格,Ask and answer questions、Talk about the people in activity 2a、

e、g、What’s Uncle Joe doing?He’s playing basketball、【设计意图】

练习目标语言,体会人称与be动词的变化。

Activity2:Retelling、It’s Sunday today、It’s sunny and warm、The Joes are relaxing at home、Uncle Joe is playing basketball outside、Aunt Sally is busy now、She’s cooking、Mary is watching TV、Jeff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What a relaxing weekend!

教师可给出范文,然后让学生模仿着说,如果学生程度不强,也可以挖掉表示天气及做事情的词,降低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初步练习写作。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建立篇章意识,学会叙事前首先交代时间、天气、人物,再进行具体叙述。有针对性地挖空写作练习,可以为最后的输出搭好台阶。

Step 7:Homework用一问一答或短文的形式,写出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

【设计意图】

笔头巩固所学目标语言,同时作业布置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实施分层布置作业

英语教学设计 篇24

最近听了xxx老师的有关听说读写的讲座,颇受启发,以下是我的学习感受。

1.听

学生学习英语从"听"开始。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在听磁带跟读时,要鼓励他们积极模仿磁带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了录音内容。在老师布置活动任务时要学生听清听懂听得完整。听后指导学生说说文本内容,再克引导学生阅读听力稿,深层次的理解文本信息。

2.说

学生开口说,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初中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多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自始至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而不懈努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紧张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会宽容,不能有错必纠。对一些语言能力稍逊色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内课外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读

学生阅读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理解能力,是学习英语知识、积累英语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英语来说,应注重朗读的训练及朗读习惯的养成。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要途径。听说在前,阅读在后。朗读有助于学生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说的能力的强化。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生平时阅读英语文章,报刊杂志以及各级各类考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务必要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可以组织适当的口语和笔头训练,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

4.写

写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安排写作内容力求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同时写作时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每课必写---比如写几句关于文本信息的话或者用所学词造句等。

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教学不是独立分隔开的,而是有机的进行组合,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是每节课侧重点不同。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计好各项活动,从综合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各项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 篇25

一、设计理念:

1、教材分析:

我所设计的内容是EEC教材,初三英语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和老朋友保持联系”。所以在新课的导入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始终在都在围绕着朋友这个话题。最终目的是通过听、说训练,增进应答、反馈和表述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表述自己的想法,但一部分学生比教害羞,上课时不爱发言,同时班级有一部分学生英语的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渠道,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不同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及交际功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珍惜友谊,记得和老朋友保持联系。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的掌握生词及短语的用法,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听过对话后,能够抓住关键信息,并自由的交流或介绍一些朋友的情况。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以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

(2)任务型教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2、学法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側重听、说学习策略及语言技能的.指导。课堂上要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人文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要会选择朋友,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应用的能力。用恰当的、合理的、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进行师生或生生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3、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 “趣”为切入点。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对事物感兴趣时,他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亲切的问候后,学生看两张图片,一棵树和一片森林,问一问学生更喜欢哪一张及其原因。使学生联想到,一人不能独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需要朋友。那什么才是朋友呢?通过师生间轻松的交流,使学生既初步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又顺利的进入了第一课的学习。

(二)热身活动,在探究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谈论图片:教材在热身活动中,提供了三幅图片。为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把三幅图片扫描后,设置在了不同的幻灯片上。这一环节主要是在不同的情景中处理生词,了解图片内容,了解刘畅与他朋友的成长经历,为下一步听,克服障碍。

(三)语言应用,引导质疑,反馈听力能力。

经过热身活动,将教材的第二部分听力,作为了课堂上的反馈环节。首先是听录音,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从整体上去理解听力材料;而后,再听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出最佳答案完成各句,培养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说明一下,教材在设置问题时,是分成两部分,比较分散,所以依据中考的题型,我对原有的教材内容的进行了改编;再听第三遍,根据所听内容写出所缺的单词,提高学生听音写词的能力。在大量的听的输入基础之上,让学生进行自读,领会对话的内容。最后小组活动,完成一个表格。这个表格的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三个交际功能,同时提高他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运用语言,生生互动探讨和体验。

通过了解刘畅和苏珊的老朋友,学生已能够熟练的表达自己和朋友间的故事。所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通过小组表演对话,同学互访或亲自给朋友设计明信片并寄语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五)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增强参与意识。

评价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的最后,向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表格。使学生及时的进行自我反思。

(六)作业的布置:写一篇作文,探讨一下,是否应该结交朋友。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和读是领会吸收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和应用的过程,通过写,使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板书设计:

Unit 6 Silver and Gold Leon 1

Language to know:

A:sb mi sb

B:sb should do ---

C:Iwill do that.

英语教学设计 篇26

一、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基本的英语词汇较丰富,教师将通过创设情景并演示教具,让幼儿在一种自然的表演中感受、理解动词,学习动词,愿意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所知道的动词。

二、活动内容

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已学过的单词并学习新单词,在活动中反复地练习,学习说Whatcanyoudo

三、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已学过的`动词,愿意跟随教师一起念儿歌。

2、能听懂Whatcanyoudo

活动准备

蝴蝶、鸭子、兔子、鱼、狗的图片及头饰

四、活动过程

(一)warmup[热身]

FollowMe:

Followme,walkstop.

Followme,jumpstop.

Followme,crystop.

Followme,laughstop.

Followme,standup.

Followme,sitdown.

(二)resection[呈现主题]

1、复习单词:fly,walk.

T:Look.WhatcanIdo

T:Now,everybodystandupandfollowme.Followme,fly,fly,fly.Icanfly.(walk)(幼儿跟随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2、通过图片和动作表演让幼儿理解whatcanitdo的含义。

出示蝴蝶和鸭子的图片:

T:Whatcanitdo

C:Fly,fly,fly,itcanfly.

3、学习新单词:skip,swim,run

分别出示兔子、狗、鱼的图片:

T:Whatcanitdo

C:Itcan(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

(三)practice[练习]

T:Whoisit

T:Whatcaitdo

(四)reduction[应用]

1、请幼儿选择一个小动物,并说出:Im,Ican.

2、请幼儿选择旁边的一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人互相问答:Whatcanitdo

五、结束放松

请幼儿戴好头饰,放音乐边念儿歌边走出教室:Fly,fly,fly,Icanfly.Swim,swim,swim,Icanswim.

英语教学设计 篇2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能说句型:Is this your skirt ? Yes , it is 。 Is that your T-shirt ?No, it’s not 。Whose is it ?It’s my T-shirt.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能力目标:我能欣赏并会唱《My Clothes》

情感目标:养成拾金不昧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句型:Is this your skirt ? Yes , it is 。 Is that your T-shirt ? No, it’s not 。Whose is it ? It’s my T-shirt.

教学难点:Is this your skirt ? Yes , it is 。 Is that your T-shirt ? No, it’s not 。Whose is it ? It’s my T-shirt.在情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Warmming up

1、跟着Let’s chant做动作

师生跟着本单元的chant做动作既活跃课堂又为下面复习相关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2、Guess thewords: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单词,为下面的拓展练习做好铺垫。

3、通过课件出示Alice的图片用Who’s this girl? She’s Alice. She’s Mike’ssister.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colour is Alice ‘s skirt?”进行简单的师生对话,从而引出新知,从而让学生看书找到答案。

(二)新课呈现

1、听录音,感知对话

教师简单的描述Let’s talk的对话情境。然后让学生听对话录音,试着简单的回答问题,让学生初步的`感知对话。

2、理解对话,回答问题。

通过呈现两个问题What colour is Alice ‘sskirt ??和Whose is it ?并且教师用肢体语言让学生了解两个问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读对话,试着回答问题。遇到问题教师及时辅助引导。本环节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不熟悉的短文及对话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呈现操练重点句型

通过上一环节学生对对话的了解,本环节让学生自己找出对话中的重点句型,并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Whose的意思。然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操练。

4、对话操练

本环节是对整段对话进行整体操练,分别采用听录音跟读,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读以及拓展到对话替换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操练。

(三)拓展、巩固

1、情景剧表演:干洗店取衣服

2、情景剧表演:失物招领

【作业】Homework

完成学案,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 篇28

摘要: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已经成为体现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主要手段,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是针对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的。英语教学中对通过元认知提问的思考, 可以使得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晰、规范和准确。

关键词:英语教学;元认知提问;内容设计

一、引言

元认知(Matacognition),又称“解悟认知、超认知或反省认知”。这一术语是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 J. H)在1971年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任何以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活动表现为对认知活动的计划、支配、监督和控制。后来有关学者认为,“元认知” ”即自我认知,是对思维的思维,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过程的认知与控制,着重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

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元认知在教育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学习者考虑各种学习变量的交互关系、学习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以及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关键是如何通过元认知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知识,增强元认知体验,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中元认知提问的意义

“提问”作为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手段与测评工具,我们并不陌生,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课堂提问则是诸多教学手段中最简单易行的,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认知提问和元认知提问。目前,我们的课堂提问大多数停留在认知提问的水平,提问仅仅是指向具体的信息加工。认知提问仅仅能够促使学生回忆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而元认知提问则是针对学生的元认知活动,指向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提问更强调学生在提问中的主体地位,它对学生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要求较高。元认知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他们关注认知活动的进程和依据,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认知活动的特点、策略或当前遇到的困难并决定是否调整思路、如何调整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元认知提问针对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元认知活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做出预测,设计合理的元认知提问内容,避免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要打破“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提问思路的局限,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反应,正确把握学生的元认知状态,及时调整元认知提问方式和内容,以引导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效进行。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元认知方面的自我提问,通过借助于元认知提示语的教学和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提问意识,让学生掌握元认知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就要增加具有价值性的元认知提问,使得提问的功效最大程度的发挥。

英语教学设计 篇29

跟学生在一起日子过的总是很快,一周时间很快过去了,反思这一周的英语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首先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的方式,以及提问的艺术性,要有所启发。

教学中的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时候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逼供”式提问,即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甚至是一些没有实际思维含量的提问,如教师不停地问学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Right or wrong ? 等,非要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回答Yes; 一味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而学生则费尽心思地揣摩教师想得到的“供”,时下这已经成了很多课堂中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广度,即不能超出学生生活实践的范围),讲究提问和启发的艺术。

二、其次老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要感情充沛。

我们教学中鼓励三维目标,其中有情感目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老师不能仅仅是教书匠,我们要用感情讲解每一刻,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能有所谓悟!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能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有效控制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是增加教学容量和操练密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和广度时,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课上的训练往往缺乏密度,教学节奏慢,感觉松弛,而有的课堂活动频繁,教学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根据每一课的内容,合理安排本节课的活动,节奏舒弛有度,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设计一个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四、课下作业的布置,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节课罢,我们总是使劲的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但学生做题的质量和数量并不总成正比。我们为了巩固今天所学,会想方设法留任务。其实,我们的作业要有选择性,多并不等于好,很多时候,我觉得,在课上限时让他们做些练习,比课下学生漫不经心的做题效果要好很多。

让我再组织一节课,我会作以下设计:

1、 我们老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 。

2、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或者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在交流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要有目的性(通过我的提问,我要学生获得什么讯息,或者让他们达到什么目的)。

英语教学设计 篇30

教育部在关于中职教学改革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中,有利于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使教学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款教学软件辅助旅游英语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旅游英语教学软件的设计理念

课堂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化手段,并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而获得的。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是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一种教学载体。基于此,将该软件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理念主要是“以生为本”。

二、旅游英语教学软件的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趣”生“疑”

上课前,学生通过软件进行旅行社名片设计和职能部门的选择,完成了任务前的分组和角色选择,迅速进入学习情境。然后,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分组合作完成扬州一日游线路的设计,并用英语向全班同学推介,并评选出最佳线路,并且这条最佳路线将成为本班春游的推荐线路。这样一来,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从而使学生在“我要学习”强烈意识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

2.教师引导,自主学习――由“疑”至“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在软件中设计了两个子任务,即用英语描述一条线路、通过英语问答调研“游客”需求,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语言和背景知识,主动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

3.任务实施,成果展示――由“学”至“行”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并顺利完成两个子任务后,笔者要求他们根据软件提示,运用提供的资源库,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线路设计,并用英语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在完成任务时,学生就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积极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

4.自我评价,成果巩固――由“学”得“思”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设计的成果基本形成以后,笔者引导学生评价和自我总结完成的线路。首先,学生根据行业要求,自主设计一张线路评价表。根据此表,每组学生先自我评价设计的线路是否合理、问题解决是否最优化、有何意义等。最后,全班学生通过投票,评选出最佳的线路设计。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将评价表的设置权交给学生,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及总结能力。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优势,使得评价更加公平、公正。

三、旅游英语教学软件的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教师设计软件,创设情境,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学生使用软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以讲练结合的方式,突破教学难点。师生在教学软件的辅助下,通过角色扮演,最终完成任务,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四、旅游英语教学软件的设计亮点

1.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改革理念

本节课选取的教学内容能承载教学改革的理念,并通过英语教学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

通过软件的运用,实现了真实任务的创设、真实情境的模拟及自由角色的选定,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兴致、活跃的思维、强烈的自主探究欲望,从而自主完成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3.资源库随意添加,教学不受时空限制

这套软件系统能够更好地将文化课知识和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使专业英语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把专业课所需要的现实场景搬到电脑中来,让学生通过教学软件来完成相关的教学和实训任务。同时,一旦在软件的资源库中存储了某一景区,教师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开展教学和训练,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增减景区、景点的图形数据库文件,满足与时俱进的教学实训需求。

英语教学设计 篇31

准备导人:

1、教授下列单词:bag,pen,book和pencil.拿起每件物品,说出单词让学生重复。然后指着物品让学生说单词。

2、在教室里边走边拿着一件东西说:What’s this?当学生回答:It’s a …..后,再问:“what colour is it?”(注意,学生们不一定要会问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应该回答:“It’s…”

举例:

老师:What’s that?

学生:It’s a book.

老师:What colour is it?

学生:It’s red

活动1:听音指图

1、让学生看书并用汉语提问。如:孩子们在哪儿?为什么汤姆有那么多问题?汤姆为什么害怕?

2、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指出相应图片。

3、向学生说明,由老师来说图中物品的名字,由他们来指出正确的图片。

举例:

老师:It’s a cat.

学生:(指向猫的图片)

老师:It’s a bag.

学生:(指向书包的图片)

4、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

活动2:听说

1、读例句或放录音,每句停顿并让学生重复句子。再做一次。

2、让学生合上课本。重放录音,每个问题后停顿,让学生给出答案。再放一次让他们检查对错。

活动3:指图问答

1、拿起书,指着上面的一个拼图小片说: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 a (颜色十物品)”举两到三个例子。

2、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六次后交换角色。

补充活劝:

1、让学生在课桌上放一些不同颜色的铅笔、钢笔和书包。拿起其中一件说: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

2、多举几个例子,要使学生的答案里既有物品的名字也有物品的`颜色。

3、让学生两人一组继续练习,四次后交换角色。

教学技巧:

把教室里的物品名分别写在一些双面胶贴或小卡片上,然后交给学生,让他们把双面胶或卡片贴或放在相应的物品上。如果他们在家里也想这么做,告诉他们需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一个记单词的好办法。

英语教学设计 篇32

重点难点:

1. What should you do if a person has drunk poison by mistake? 假如有人误喝了毒药,你怎么办?

by mistake是固定词组,意为“错误地”,“无心地(做错了事)”。例如:

She put salt in her cup of coffee by mistake.她错将盐放入咖啡里了。

2. do with,deal with

二者都可以用来表示“处理”的意思

但是用于特殊疑问句的时候do with与what连用;deal with则与how连用。例如:

你会怎样处理一个从自行车上摔倒而严重受伤的?

另外,do with还可表达别的意思。例如:

What did you do with my umbrella? (=Where did you put my umbrella?)

你把我的伞放到哪里去了?

What are we to do with this naughty boy? (=How are we to deal with this naughty boy?) 我们该怎样处置这个顽皮的男孩?

3. knock at, knock down & knock into的区别

knock at 指“敲打门窗”

I heard someone knocking at the door.我听见有人敲门。

Tom tried knocking at the window.汤姆试着敲了敲窗户。

knock down 指“……撞倒”

He nearly knocked me down at the corner.在拐角处,他几乎把我撞倒。

He was knocked down by a car. 他被汽车撞倒了。

knock into 指“碰倒,撞上某人”,也可指“偶然碰见”。

The child knocked into the teacher.那孩子撞到了老师身上。

He knocked into the chair in the dark.黑暗中他撞在了椅子上。

He didnt expect to knock into some of his friends here.他没有想到在这儿遇见一些朋友。

4. ask, demand, inquire, question & require

1)ask是一个常用词,表示“问”的意思。

Did you ask the price of that ten-speed bicycle?你打听过那辆十速自行车的价钱了吗?

2)demand含有强硬、断然的意味。

I demand that you leave this place at once.我要求你立即离开此地。

3)inquire 多用于较正式的语体,通常只表示打听消息,寻求答案。

He inquired of the girl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他问那女孩到火车站怎么走。

4)question 常表示一连串问题,有时则有盘问,审问之意。

①The questioning of the prisoner went on for hours.对那个囚犯的审讯延续了好几个小时。

5)require有按照权利来“要求”或“命令”之意。

Since he was involved in the case, the court required his appearance.由于他与此案有关,法庭令他出庭。

5.breathe & breath

1)breathe 是动词,是“呼吸”的意思。

He was breathing hard/heavily after racing for the train.他跑着赶上了火车,吃力地喘着气。

It is good to breathe fresh country air instead of city smoke.呼吸乡间新闻空气而不吸入城市烟尘是有益的。

▲注意以下几个习语的意思:

1)I cant concentrate with you breathing down my neck.你这样紧紧叮着我,使我精神无法集中。

2)Promise me you wont breathe a word of this to anyone.答应我别将此事泄漏给任何人。

3)The new manager has breathed fresh life into the company.新经理给公司带来了朝气。

2)breath是名词,也作“呼吸”解。

1)You can see peoples breath on a cold day.冷天能看到人们呼出的空气。

2)His breath smelt of garlic.他呼出气中有蒜味。

▲注意以下习语的`意思:

①Her smile is a breath of fresh air in this gloomy office.她的微笑给沉闷的办公室带来生气。

②Religion is the breath of life for her.宗教对她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③It took us a few minutes to get our breath back after the race.赛跑后我们用了好几分钟才恢复了正常呼吸。

④The audience held their breath as the acrobat walked along the tightrope.杂技演员走钢丝时,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

⑤His heart condition makes him short(out) of breath.他心脏状况不佳使他呼吸急。

⑥He lost his breath in running.由于奔跑他几乎喘不上气。

语法:情态动词(Modal Verbs)

1) must

A.表示必须要干的事。如:

We must obey the rules.我们必须遵守规则。

You mustn’t talk like that.你可不能那样说话。

must也可以表达过去情况,主要用于间接引语中。

She said that we must wait a little while.她说我们必须要等一会儿。

B.表示一种推测(只用于肯定句中,语气比may要肯定得多)。

must have则表示对过去情况的推测。例如:

This must be Tom’s room. 这准是Tom的房间。

Jack must have gone there, hasn’t he? / didn’t he?杰克准是去过那儿了,对不对?

C.比较:have to也表示“必须”,但have to更强调客观需要,must着重说明主观看法。如:

We had to be there at 10 o’clock.我们得在10点到那儿。(客观需要)

We must be back before 10 o’clock.我们必须10点前回来。(主观认为)

有时也可互换:

We must / have to leave now.我们得走了。

must和have to的否定式即mustn’t和don’t have to意思完全不同。Mustn’t表示“不作某事”,有禁止的含义;don’t have to表示“不必要(作某事)”,含有“客观上无此必要”的意思。例如:

You mustn’t move someone if the person is badly hurt.如果这人受了重伤,你一定不要动他.

The person isn’t hurt at all. You don’t have to give him first aid.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受伤,你不必给他进行急救。

2)need need作及物动词,和不定式连用:

need to do sth. 需要干某事

need也可做情态动词,主要用于否定句,即:

needn’t + v.不必干某事 例如:

You need to tell him the reason.你需要告诉他原因。

You needn’t tell him the reason. 你不必告诉他原因。

情态动词need也可用于疑问句,肯定回答对一般must,否定回答时用needn’t.

——Need I come? ——Yes,you must./No,you needn’t.

教学设计方案Lesson 29

Teaching Aims 1. Practise the dialogue. 2. Study the uses of same of the modal verbs. 3. Study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lesson. 4. Do the discussion practice in Part 2.Step Ⅰ Revision and Warm Up 1) Revise ailments and parts of the body. the following; toothache, earache, headache, and stomachache. Say to the class: I’ve got…and get them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Point to parts of your body and say I’ve hurt my ( arm/foot/leg/back/hand). 2)You can ask the Ss for advice for all these ailments: ask what should I do? and encourage the class to make suggestions.Step ⅡPresentation Tell the Ss a story by saying that this morning when I was on my way to school, I saw an accident in the street. A man was knocked down by a bike. He was injured on his knees. (Teach the new words injure and knee here. ) Some people went to help and he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soon. I think he will be all right soon.Say to the Ss Today we’re going to read a dialogue and learn about another accident in the street.Step Ⅲ Listening 1.T: Say to the Ss that Chen Wei and Susan ar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they see an accident. Le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fter listening, you are going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1). What was the accident? 2). What did the girl injure? Get two S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Check the answers. 1). A child ran into the street and knocked a girl off her bicycle.2). Her knee hurts, her knees and her head hurt too. 2.Play the tape again. This time the Ss can open their books while listening.Step Ⅳ Reading 1.Give the Ss a few more minutes to read the dialogue carefully. Then give them a few questions 1).Why does Susan not agree to carry the girl to the side of the road? 2) Who do you think will come in a moment? Why? 3) What was the girl going to do?Answers:1)Probably Susan has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first aid. People mustn’t move someone if they are badly hurt. They should leave the person where he or she is. 2) Some doctors and nurses will come. Because Chen Wei has just called the First Aida Centre. 3) The girl was going go cook supper for her grandmother. 2. Do Ex. 1 in the Workbook,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to the dialogue.Step Ⅴ Practice 1.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on the Bb. Get them to pay more attention when they are practising the dialogue. We must carry her to the side of the road. You shouldn’t move someone if they are badly hurt. You should/ shouldn’t… I ought to go home. I have to cook supper for my grandmother. 2. Get the Ss to practise the first half of the dialogue, encourage some pairs to do it in class. Then get them to do group work, practis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dialogue, ask some groups to do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Ⅵ Discussion 1. Part 2. Read the instructions aloud and check that the Ss know what they have to do. To make the discussion easy going, get the Ss to make notes in two columns as follows: DOS DONTS leave the person where he/she is carry the person telephone for help move the person stay with the person let the person get up tell the person not to worry tell the person to stay stillDemonstrate a short dialogue with a good student. You can also ask questions: Should I move the person? Should I give the person anything to drink? (No.) Put the Ss in pairs and get them to have similar dialogues. If you wish, you can get one or two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in front of the class. 2. Do Ex. 2, Picture 2 in the Workbook. Look at the picture very carefully and ask the Ss to discuss in pairs or groups. Then gel one student in each group to report their ideas to the whole class. Discuss with the whole class and see if they are right and if they can add something new.Answers: You must send the woman to the hospital immediately. Don’t argue with the driver. If she loses one third of her blood, she may die.Step Ⅶ Summary 1. After learning the dialogue,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first aid and how to deal with some accidents when we meet them. In this unit and in the next period we will learn more about first aid. 2. Go through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dialogue. 1) Chen Wei and Susan ar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they see an accident. 2) That girl has fallen off her bicycle. A child ran into the street and knocked her off her bicycle. 3) I think she must be injured. 4) Leave her where she is. 5) You mustn’t move someone if they are badly hurt. 6) Take it easy. 7) I ought to go home.Step Ⅷ Homework 1. Do Ex. 2, Picture in the Workbook as written work. 2. Do Ex. 4.

教学设计方案Lesson 30

Teaching aims

1. Learn about some more about first aid.

2. Finish reading two passages in Lesson 30.

3. Study the language points of Lesson 30.

4. Practise using the patterns: You must…/ You mustn’t …/ You should always…/ You should never…

5. Finish off the exercises in Workbook Lesson 30.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1. Check the homework exercises. Ask the S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in Wb Lesson 29, Ex. 2.

2. Revise the dialogue in Lesson 29.

3. Check Ss’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words in SB Page 44, Part 1.

Step 2 Presentation

1.Show the Ss pictures at the head of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pictures. Say the man’s head was badly injured and is bleeding. The woman is trying to help him to stop the bleeding.

1)What can you do when you meet with such accidents?

2)Can you do some of the first aid to people?

2.Then tell the Ss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bout first aid. What is first aid? It is the medical help which you give to somebody immediately after an accident. You do not have to be a doctor to give somebody first aid. But you have to know what to do.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3 Reading

1. Give the Ss a few minutes to do the fast reading of the text. Ask one student to repeat the definition of first aid.

2. Give them a few more minutes to do further reading. Then do Ex. 1 in Wb Lesson 30. Answer the questions one by one and make sure that the SB can answer them correctly.

3. Put up two tables on the Bb, showing the notes of the thre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and the three pieces of advice on dealing with common injuries.

Number

Thre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1

Check that the person can breathe.

2

Try to start the breathing.

3

Try to stop the bleeding at once.

Common

injuries

Advice

Animal bites

Wash the wound under cold running water.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Burns

Cool the area of skin at once. Put dry clean cloth over the area of the burn. See a doctor.

Cuts

Wash the area of the cut, dry it and cover it with dry clean cloth.

Step 4.Language points

1)…you don’t have to be an doctor.

2) Check that the person can breathe. Open the mouth and make sure that there is no food at the back of the mouth.

3)Lay the person on his/her back.

4) Here is some advice for dealing with common injuries.

5) Cool the area of skin at once.

6) However, after a few hours of study you will manage to know enough to save other people’s lives.

7) If everyone in the country knew first aid, many lives would be saved.

Step 5 Oral practice

Part 4. Practise the {erases given with the whole class. Then demonstrate the pairwork with a good student, covering the text but looking at the pictures. Make sure that the SB are using the phrases correctly and listening for any common mistakes.

6 Homework

1. Do Ex. 2 as oral work.

2. Finish Ex. 3.

探究活动

Play a role 教师给学生话题进行表演,如:If you happen to see someone who has an accident, do you think you can make a right decision?1)If the person is not breathing, 2) If the person is bleeding badly, 3)If someone is bitten by an animal,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讨论后,可到奖教室前面进行表演。

英语教学设计 篇33

教学重点:表示颜色单词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的学习

教学难点:1、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black, brown 的发音也较难,且学生不易区分。

2、Let’s do部分的指令语,听懂、会做即可。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

2 教师准备有颜色的纸板制作的指令牌。

3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水彩笔或蜡笔。

4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5 教师准备配套教材的录音带。

6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师生相互问候

T: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teacher。

T: How are you?

S: Very well, thanks。

(2)游戏:接力问候赛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球,建议道:Let’s play a game。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教师将球抛给一名学生说: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接球的学生回答:Fine, thank you。。 之后,由第一个学生抛球并问: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第二个接球的学生回答内容与第一个学生不能相同,如:Very well, thanks。 。以此类推,直到不同的答语说完为止,再进行一轮。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没权力投球。

(3)教师建议:T: Let’s sing a song。 S: Great。

师生同唱歌曲 “Teddy Bear” ,边唱边做动作。

(4)游戏: 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图片,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 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颜色以学过的为主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猜颜色游戏中,教师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引出新单词的教学。如:white ,教师在出示白彩笔之后带读white ,学生跟读。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教师要提示学生张开口,发好音。

(2)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方法:教师举起粉色水彩笔或蜡笔说:Pink, pink, this is pink。 边说边举,边听边看,训练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注意 black, brown 的发音,适当提示,切忌盲目纠音。

(3)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再次带读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提示 white, black, brown 的发音。

(4)学生听Let’s learn 的录音,指着书上的图跟读。边说边指,边听边看,也训练了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

(5)游戏 BINGO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9种颜色的蜡笔,按三行三列的方法摆在桌面上,教师任意说颜色,学生如果听到教师说到自己所摆的蜡笔的颜色,则在蜡笔上放一小张纸片,当摆出的纸片,有三个成为一条线时说:BINGO ,为游戏的胜利者,教师可发小奖品。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认读所学颜色的卡片 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边说英语边在上面涂颜色,制作好后将雨伞和陀螺转动,说说看到的颜色。

(3)让学生听Let’s do部分的录音,根据录音做动作,说到颜色时就手中举起蜡笔,左右会懂。

(4)教师举起准备好的指令牌,让学生说指令牌的颜色,教师说指令,学生做动作。如:教师举白色牌子时,学生说:White, white , 教师说:Stand up。 学生做起立的动作。

4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5 部分的练习。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并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 的颜色。这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时Lets learn 部分学习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等颜色单词。热身、复习环节,主要复习所学的各种问候语和颜色单词。呈现新课时,教师接着第一环节中猜颜色的游戏,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从而引出新颜色单词的教学。教学新知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再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带读单词,同时要提示 white, black, brown等的发音。BINGO游戏可复习所学的全部颜色单词。在学生基本掌握新单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最后,教师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到的颜色。通过此种活动形式,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探究活动

1。仔细观看下面的图。

2。然后在表格中勾出各种东西对应的颜色。

3。结合选择的颜色,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每种东西是什么颜色。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在全班评出表现优秀的前三名。

英语教学设计 篇34

20xx年4月16日,我们在九十六中报告厅聆听了郑州市教研室课程专家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报告,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我觉得卢臻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6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卢臻老师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次,报告中的一些案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报告,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35

摘要: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已经成为体现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主要手段,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是针对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的。英语教学中对通过元认知提问的思考, 可以使得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晰、规范和准确。

关键词:英语教学;元认知提问;内容设计

一、引言

元认知(Matacognition),又称“解悟认知、超认知或反省认知”。这一术语是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 J. H)在1971年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任何以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活动表现为对认知活动的计划、支配、监督和控制。后来有关学者认为,“元认知” ”即自我认知,是对思维的思维,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过程的认知与控制,着重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

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元认知在教育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学习者考虑各种学习变量的交互关系、学习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以及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关键是如何通过元认知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知识,增强元认知体验,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中元认知提问的意义

“提问”作为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手段与测评工具,我们并不陌生,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课堂提问则是诸多教学手段中最简单易行的,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认知提问和元认知提问。目前,我们的课堂提问大多数停留在认知提问的水平,提问仅仅是指向具体的信息加工。认知提问仅仅能够促使学生回忆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而元认知提问则是针对学生的元认知活动,指向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提问更强调学生在提问中的主体地位,它对学生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要求较高。元认知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他们关注认知活动的进程和依据,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认知活动的特点、策略或当前遇到的困难并决定是否调整思路、如何调整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元认知提问针对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元认知活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做出预测,设计合理的元认知提问内容,避免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要打破“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提问思路的局限,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反应,正确把握学生的元认知状态,及时调整元认知提问方式和内容,以引导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效进行。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元认知方面的自我提问,通过借助于元认知提示语的教学和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提问意识,让学生掌握元认知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就要增加具有价值性的元认知提问,使得提问的功效最大程度的发挥。

英语教学设计 篇36

教学重点:表示颜色单词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的学习

教学难点:1、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black, brown 的发音也较难,且学生不易区分。

2、Let’s do部分的指令语,听懂、会做即可。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

2 教师准备有颜色的纸板制作的指令牌。

3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水彩笔或蜡笔。

4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5 教师准备配套教材的录音带。

6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

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师生相互问候

T: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 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teacher。

T: How are you?

S: Very well, thanks。

(2)游戏:接力问候赛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球,建议道:Let’s play a game。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教师将球抛给一名学生说: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接球的学生回答:Fine, thank you。。 之后,由第一个学生抛球并问: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第二个接球的学生回答内容与第一个学生不能相同,如:Very well, thanks。 。以此类推,直到不同的答语说完为止,再进行一轮。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没权力投球。

(3)教师建议:T: Let’s sing a song。 S: Great。

师生同唱歌曲 “Teddy Bear” ,边唱边做动作。

(4)游戏: 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图片,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 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颜色以学过的为主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2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猜颜色游戏中,教师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引出新单词的教学。如:white ,教师在出示白彩笔之后带读white ,学生跟读。white 一词中元音字母 i发的音不易到位,教师要提示学生张开口,发好音。

(2)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方法:教师举起粉色水彩笔或蜡笔说:Pink, pink, this is pink。 边说边举,边听边看,训练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注意 black, brown 的发音,适当提示,切忌盲目纠音。

(3)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再次带读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提示 white, black, brown 的发音。

(4)学生听Let’s learn 的录音,指着书上的图跟读。边说边指,边听边看,也训练了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

(5)游戏 BINGO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9种颜色的蜡笔,按三行三列的方法摆在桌面上,教师任意说颜色,学生如果听到教师说到自己所摆的蜡笔的颜色,则在蜡笔上放一小张纸片,当摆出的纸片,有三个成为一条线时说:BINGO ,为游戏的胜利者,教师可发小奖品。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认读所学颜色的卡片 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用硬纸壳制作的颜色转盘,和用硬纸壳制作的.小雨伞。边说英语边在上面涂颜色,制作好后将雨伞和陀螺转动,说说看到的颜色。

(3)让学生听Let’s do部分的录音,根据录音做动作,说到颜色时就手中举起蜡笔,左右会懂。

(4)教师举起准备好的指令牌,让学生说指令牌的颜色,教师说指令,学生做动作。如:教师举白色牌子时,学生说:White, white , 教师说:Stand up。 学生做起立的动作。

4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5 部分的练习。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并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 的颜色。这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时Lets learn 部分学习 white, black, brown, pink, orange等颜色单词。热身、复习环节,主要复习所学的各种问候语和颜色单词。呈现新课时,教师接着第一环节中猜颜色的游戏,有意在最后出示一个学生没学过的颜色,从而引出新颜色单词的教学。教学新知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蜡笔和水彩笔,学习black, brown, pink, orange。再利用颜色卡片,教师带读单词,同时要提示 white, black, brown等的发音。BINGO游戏可复习所学的全部颜色单词。在学生基本掌握新单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用所学颜色画把雨伞或做个陀螺。最后,教师让学生将所做的物品转动起来,说说所看到的颜色。通过此种活动形式,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做事情、说英语

探究活动

1。仔细观看下面的图。

2。然后在表格中勾出各种东西对应的颜色。

3。结合选择的颜色,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每种东西是什么颜色。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在全班评出表现优秀的前三名。

英语教学设计 篇37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能否上好课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而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上好课的前提。严密紧凑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处理好教材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具和学生等多方面的相互关系,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使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良好的兴趣;如何引导他们掌握简单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引导他们将学到手的课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都是我们聚焦的方面。那么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解决语言学习的矛盾,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放矢,本末分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已经将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其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我们的活动是为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而服务的,我们在确定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点之后,对着这个“靶心”(教学目标),来筛选非用不可,用了效果能更加突出和明显的活动。让学生在开展这样的活动的时候非得使用这些语言知识,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二、深入浅出,层层递进

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考到了教学内容,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与兴趣。往往活动具有了丰富性、趣味性、学生产生了新奇感,也从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其实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并不是任意组合的。我们应该有着清晰的组织线索: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例如字、词、句、章,读、说、听、写等。这种层次的步步为营地渐入,对于活动的难度与激烈程度也要适度增加,并能考虑到学生的全体参与性与主动性、启发性,而不能只是简单的活动的叠加。

三、调控有度,收放自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精心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但是并不是总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以上的两个注意的原则之外,还有个调控效果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诸方面的因素。活动规则明确,动静结合,各种活动开始、开展和结束每个衔接都要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例如学生的具体位置、语言、和谁合作都应该有良好的预设。另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音乐、手势等来调控。

四、情感跌宕,启发创新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密切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控也是相当重要的。生动和谐的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由此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另外各种活动忌平淡类同,多采用说、唱、猜、演、画、游等各种形式有序交叉,应该有起伏,让平淡和高潮错开,这样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另外各种活动之间的“合理的.链接”“有序的变化”会使课堂更加地有波澜。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应该多给学生自主猜测、想象、动手、合作完成的项目。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而不是活动中被动的木偶。如果“身临其静”未能“自得其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好。只有一次次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英语从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树立比较正确稳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也才能真正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

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细节中用足功夫、用足心思,那我们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提高。

英语教学设计 篇38

Teaching Aims

1. To get the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e text properly

2.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3.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how to write an essay

4.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upon the basi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ethodology

1. Constructivism

2. Theory of Task-based Teaching&Learn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Show several pictures about different professions.

Have a free talk with the students.

Step2 Presentation

Show two pictures of part-time jobs.

Let the students have some idea of a part-time job.

Introduce the topic.

Step3 Reading Comprehension

Allow th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read the text and then check their comprehension.

Step4 Organization Analysis

Get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nd see how the text is organized.

Step5 Writing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write an essay.

Illustrate the skills to write an essay.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similar essay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Step6 Further Reading

Step7 Consolidation&Summary

Annotation: Step6 and Step7 are possible steps if time permits.

Step8 Home 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doing a part-time job.

二.教学设计理念

1. 本节课任务型教学理论为依据来展开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多边互动中能共同参与学习,掌握知识。

2.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安排要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和掌握“part-time job”的概念。

(2)了解本篇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3)了解怎样来写“essay”。

(4) 当堂完成一篇简单的“essay”。

在所有的教学目标中,目标(4)是最终目标,是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必须要达到的,也是衡量这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3.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互动方式”展开,分为四部分:

(1) 导入部分:

(2) 课文理解部分:

(3) 写作部分:本部分是基于对本篇文章阅读基础上而设计。

(4) 知识拓展部分

三.课堂实效分析

1.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思路开阔,相对的限制性较少,学生受到高度重视,有一种“主人翁”的感受。

2.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基本上都能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在对“part-time job”的概念引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一定的表现,他们的观点新颖独特,是他们经过小组讨论积极思维的结果。

4.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写作,学生感到有具体内容,而不是“空中阁楼”,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对“essay”写法的建构也是水到渠成。

5. 从学生当堂作文反馈情况看,虽然一些学生在作文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法错误,但是学生都注意了写作的谋篇布局,这正是这次写作要达到的目的。

6. 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学生自己修改,效果理想。

7. 部分学生当堂完成的作文,其中一些有语法错误。如下,

抽样一:

Smoking is a bad habit. It will be bad for your health and waste the money.

Above all, smoking will harm your body, because a chemical contained in cigarette will do harm to your body. Even when you form this habit, you will not easily get rid of it. And it will waste the money which you earn. It also can cause the danger to society when you throw the cigarette. It will set a fire easily. So we must keep off the smoking.

抽样二:

Smoking is really a bad habit. First of all, smoking is very bad to the smoker’s own health. It hurts one’s lungs, blood and even heart. Secondly, smoking pollutes the air and makes air full of smoke. The smoking air is not suitable for

breathing. Last, smoking costs a great deal of money and is a pressure for a family. To sum up, the habit of smoking does nothing good.

英语教学设计 篇39

跟学生在一起日子过的总是很快,一周时间很快过去了,反思这一周的英语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首先教师提问,要注重提问的方式,以及提问的艺术性,要有所启发。

教学中的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时候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逼供”式提问,即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甚至是一些没有实际思维含量的提问,如教师不停地问学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Right or wrong ? 等,非要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回答Yes; 一味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而学生则费尽心思地揣摩教师想得到的“供”,时下这已经成了很多课堂中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广度,即不能超出学生生活实践的范围),讲究提问和启发的艺术。

二、其次老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要感情充沛。

我们教学中鼓励三维目标,其中有情感目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老师不能仅仅是教书匠,我们要用感情讲解每一刻,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能有所谓悟!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能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有效控制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是增加教学容量和操练密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和广度时,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课上的训练往往缺乏密度,教学节奏慢,感觉松弛,而有的课堂活动频繁,教学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根据每一课的内容,合理安排本节课的活动,节奏舒弛有度,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设计一个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四、课下作业的布置,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节课罢,我们总是使劲的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但学生做题的质量和数量并不总成正比。我们为了巩固今天所学,会想方设法留任务。其实,我们的作业要有选择性,多并不等于好,很多时候,我觉得,在课上限时让他们做些练习,比课下学生漫不经心的做题效果要好很多。

让我再组织一节课,我会作以下设计:

1、 我们老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 。

2、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或者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在交流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要有目的性(通过我的提问,我要学生获得什么讯息,或者让他们达到什么目的)。

英语教学设计 篇40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投影片。

3.教学录音磁带。

4.小动物玩具:鸭子,小鸟,狗。

5.电脑键盘。

教学内容

A Find and talk.

1.本部分内容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点。

2.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脚印找出动物在哪里。

3.本部分的重点是:学生用英文表达动物在哪里。

4.不要求学生掌握本课出现的新单词“脚印”(footprint),只要求他们能听懂就可以。

5.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生活能力。

B Let's learn.

1.学生通过键盘复习大写字母,并学习小写字母。

2.通过键盘操作,让学生体验字母a, r, s, k, p组成单词“parks”的过程。

3.学生在键盘上用正确的指法对本单元的其他生词进行练习。

4.学生唱键盘字母歌,复习指法。

教学建议

1.教师先指导学生说出第13课的歌谣,以复习所学的有关公园的单词。教师可采用前面的方法,以达到复习的目的。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第14课的歌曲,要求学生边做动作边唱,这样就可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再次复习与公园有关的单词。

3.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再让学生选择动物的脚印。教师可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真实照片,是能突出小动物的脚的照片;教师也可出示一些仿真动物玩具(同样也是突出脚的),要求学生观察每个小动物脚印的特征,特别注意小鸟和小鸭的脚印,看看二者有什么不同,并简单说一说为什么不同。

4.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到4种动物的脚印,可先顺着一种动物的脚印找到小动物,用英文表达动物在哪里,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找其他的小动物在哪里。

5.在B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1)教师可以将出现的`小写字母p, a, r, k, s分别与它们的大写字母P, A, R, K,S摆放在一起,并带领学生一组一组地认读。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英语字母大小写的联系,逐步过渡到认识、掌握字母的小写形式。

(2)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英语字母,如:齐唱英语字母歌,认读英语字母卡片,猜字母,认读变形字母,在键盘上按正确的指法打出本单元的话题单词。

(3)在用字母拼写出本单元的话题单词“parks”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拼写其他单词,以进一步熟悉本单元中的其他单词。

6.录音材料:

A项:MONOLOGUE

Girl: Where is the dog?

The dog is under the bridge.

Where is the duck?

The duck is on the lake.

Where is the bird?

The bird is in the grass.

Where is the boy?

The boy is behind the tree.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把本课学习情况用和符号记入学习档案。指导学生把找到小动物的结果记入学习档案,把打印字母的作业以及家长和教师的评语记入学习档案。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表现:

—能够清楚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顺着脚印找到小动物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用英文正确表达动物在哪里的学生有多少人?

—对字母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认读键盘上字母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按正确指法打出字母的学生有多少人?

3.本课对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的评定方法:

—通过学生对小动物位置的描述,检查学生对位置及公园景物名称的表达是否正确。

—通过小组互检,看学生能否听懂、辨认所学字母的大小写。

—通过打字母,检查学生的指法是否正确。

英语教学设计 篇41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对此,大家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基础英语课程中心的张连仲老师曾经说过“只要是带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课堂设计,都应该是任务型教学”。不复杂,也不抽象,任务型教学应该是传统模式的发展,也应该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作为一个教学论概念,任务是指用所学知识做事,用中学,学中用。我们应该根据英语运用的真实形态,设计用所学语言结构,在尽可能真实的语境,做一件事情。同时,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教学流程。通过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我们总结了初中英语课堂设计的思路。以下内容供教师们参考,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多提建议。

任务型听说课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步骤一:热身准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1~4分钟)

目的:让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教师导入教学内容,学生听老师介绍,了解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准备学习新知识,并激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便完成任务。

步骤二:导入新语言项目(3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通过一定的'场景导入新语言结构,同时呈现其用法,学生通过真实生活场景接触、理解新语言项目。

步骤三:感受词语(8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教材内容刺激下激活已有的词语运用,并学习新词语,形成新的词语运用能力,能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新词语的大部分内容。

步骤三:呈现课外、学习课文(10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进行听力活动、跟读、朗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和理解语法、重要句型。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课文。

步骤四:总结发现语法规律(3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语法现象。

步骤五:实践操练语法项目(5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通过练习和例句,让学生理解语法项目更广泛的用法,同时巩固所学新语法,提高运用新语法的准确性。

步骤六:运用新语言完成任务(10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完成任务,体验新学知识的真实运用形态,形成在所给语境中运用新语言的能力。

步骤七:布置作业(1分钟)

而教学思路只是老师上课的流程想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会熟练使用电脑,能根

据教师的指令找到资源的位置。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

本课是先锋英语Unit3 Who’s that?的扩展单元,本课的句型

Where are you doing?.在原来课上时用过,大部分学生会说。但 在一个情景下恰当的应用所学的句型还需有待提高,还不能准确应 用本课故事中的语句。

2、学习策略:

(1) 本课通过两两说、小组说、及对话等形式,不但鼓励学生多说 、多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并表达 成段。 (2) 通过韵文、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英语学习的兴 趣,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3) 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到位及时,培养 学生的识读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

3、学习资源:

(1) 本节课是英语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网络课室中完成;(2)专门 为本单元制作的网络资源;(3) 单词卡片;(4) 资源平台。

英语教学设计 篇42

一、整体设计思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种教学理论纷纷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虽然任务型教学模式成为众多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主流,可是,在很多的生活实践中,情景教学法有时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充分综合两种教学法的优势,大量搜集了一些生活素材,让学生在事实面前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词汇潜能,综合培养学生语用交际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尤为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此外,根据三维课程标准,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在设计时非常注重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充分体现智育渗透德育以及学科整合的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提出请求和道歉”这两个话题,通过图片、单词、短语、句子、听力等生动形象的描述,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语言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句型Would you mind...?及其针对这种句型的不同的应答语。

本课时是这个单元开始的第一节课,是学好整个单元知识尤为关键的第一步,主要学习谈论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以及如何回答,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不同的情景教学,教育和培养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和谐人际关系,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因此,在本课时中涉及到的主要语言结构有:Would you mind ?主要涉及的单词和短语有:mind doing something,clean the yard,turn down the music,move your bike,right away/in a minute,wash/do the dishes,wear the old jeans,get out of the shower,wear his sweater,look terrible

情感目标教学希望学生针对任何抱怨和不满,有礼有节地学会处理。戒骄戒躁,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学会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

2、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是城关中学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认识范围较广、思维比较活跃、有参与意识,乐于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始终是深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眼界由于受到家庭素质以及社会各个方面不成熟条件的制约,学生的学习气氛明显地呈现两极分化。基础好的学生在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而基础差的学生,纯粹放弃了学习英语的热情,除了会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记住极少的单词外,几乎很难跟上正常的学习步伐。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拼读并掌握以下几个单词和短语:

not at all , turn down , yard , right away .

(2)训导学生学习使用句型:Would you mind ?及其简单的应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说操练进行英语教学。

(2)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相关教学素材,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Learn to make requests and apologies.

(2)To learn to communicate in good manners.

(3)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 and find the correct solutions to the complain.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not at all, turn down, yard, right away, task, poster.

(2)Learn to use the sentence: Would you mind doing ?

2、教学难点:

Would you mind? 句型的答语。

五、教具

Flashcards, pictures, tape and recorder.

六、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Revision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复习学过的句型Do you want to ?Would you like to ?例如:

老师:Do you want a cup of tea ? Do you want to buy a bottle of tea? 或者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 Would you like to buy a bag of coffee ?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应答语,复习旧知。同时,结合实际,提升学习兴趣,配合学生演好Would you like 的句子。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个句型结构的练习,即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起到一个加深巩固的作用,同时也能牵引学生深入本课时即将学习的句型Would you mind ?为学生能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铺垫。

步骤2:Warming

T: 我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放到讲台上,随即把教室的前门打开,冷风吹得我浑身打颤,同时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惊疑,大家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哆嗦的我。“Who can give me some advice? What will I do?”

Ss: Please close the door. Put on your coat.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Would you mind putting on your coat?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既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旧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检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步骤3:Presentation

一、展现课题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

1、打开PPT.课件,帮助学生具体掌握单词mind 的意思及其搭配结构。

2、针对同学们在Warming 中mind 一词搭配运用出现的错误,组织学习使用mind +doing 结构。

3、拓展学习句型:Would you mind + doing ? 和 Would you mind not + doing ?

二、学生们呈现课前搜集的生活资料,结合书本1a中的图片,获取相关信息,完成教学活动1a 。

1、学生通过实例陈说、观察图片,教师给出相应的提问语:What are they doing ? How do you feel ? How to give some advice?

2、将requests 与正确的图片配伍。

3、帮助学生朗读活动1a 中的几个句子,同时让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 yard ,not at all ,turn down , right away .

4、播放听力1b ,让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活动。

5、核对答案。

三、继续结合课本图片,完成活动2a 和2b 的听力任务

1、匹配组织五个学差生和五个学优生,各组分别用汉语和英语向全班依次说出图片的大概内容,全班同学运用本节课的知识,用英语给予建议。

我先给同学们示范如下:

学差生:教室很脏。

学优生:The classroom is dirty.

老师:Would you mind cleaning it?

接着同学们仿照示例依次完成任务。

2、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两人小组,分别从五幅图片中挑选其中一幅用英语组织对话,每个大组推选一个小组代表上讲台表演。

3、英语科代表组织全班朗读五幅图片中对应的句子。教师板书重点的短语:do the dishes,clean your room, get out of, get up.然后学生齐读短语。

4、播放录音,帮助学生核对答案:a-5,b-2 ,c-4 ,d-3 ,e-1

5、组织全班朗读2b中的五个答句,学习短语right away ,in a minute , put on , get up . 然后听录音完成活动要求。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内容,可视性强,内容含量丰富,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所选图片都是极为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观察、师范、示范、朗读和听力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让人易于接受的建议和请求,同时学会思考,尽可能给人一个合理而满意的答复。

学习本节知识,让学生开阔了眼界,领悟中西文化的共同特点。主流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礼貌客气地对待他人和处理相关事务。中国是个礼帮之国,身处年轻少狂的中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以后定居国内还是将来留学国外,从现在开始,更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争做一名礼通中外的优秀学生。

步骤4:Consolidation

知识拓展 (打开PPT.课件)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向别人请求提供帮助”这种情况,常用到的句型:

(1)Could you read the letter for me, please?

(2)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

(3)Could / May I use your bike? / Would you mind I using your bike?

(4)Could you help me?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设计意图:

知识拓展是为了更宽广灵活地运用不同句子,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克服单一的表达形式。

步骤5:Practice

复习本课中出现过的短语。

1、让学生合上课本。

2、打开PPT课件,呈现汉语意思,要求个别学生、小组学生或者是全班学生根据汉语说出对应的英语。

3、教师口头用汉语表达几个稍微长一点的句子,让学生们尝试用英语说出来。

4、展现课件,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刚才所程现的英语短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

这个步骤整个体现的是一个教学互动过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希望学生能在本节课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步骤6:Summary

1、归纳这节课所学的几个重点单词和短语。

2、总结学习的重点句型:Would you mind doing ?

步骤7:Homework

1、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by heart

2、Watch the situations around you, correct other people’s wrong

behavior z by using “Would you mind (not)?”. And write down their responses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以便记住所学知识,学会使用。

七、教学设计评价

1、评价内容:

这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围绕学习一个重点句型Would you mind ?并根据这一句型,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展开一系列的语言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很多学生当堂课就能运用和背诵这个句子,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在大量图片、实际情境和语感交流活动中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学生学会了如何礼貌待人,掌握了处理事情的分寸,感染了每一个求知的灵魂。但是,针对这一问句的灵活多变的应答语,学生掌握的力度还有所欠缺。所以,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还多应该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灵活应变能力。

2、评价方法:

任务型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找到了一盏指明灯,有方向,有好奇,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锲而不舍的欲望,汲引着我的学生从学习英语的欲望走向学习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学活动的互动,互动活动中情感教育的强烈渲染,情境教育的真知灼见,共同铸就了教学的灵魂。教学过程中的赞美、鼓舞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的导棒,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利导作用。这种教学评的方法,让我和学生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始终有些学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评法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加以促进和发展。

英语教学设计 篇43

今年暑假,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简单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教学设计的教学二字不是“教”的代称,而是“教与学”的'合称。

其次,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分析、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其中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设计部分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评价部分主要指教学效果评价,即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以下这个问题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及一些资料中的体会总结,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

口语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哑巴英语呢?

一、营造口语表达的氛围,教师要带头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入进去,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实践的语言学习习惯。

二、听与模仿是口语训练的基础。

三、从句型入手,培养说的能力。不仅可以做替换练习,也可以进行拓展练习。

四、利用复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表达能力。

五、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创造条件。比如角色会话法,利用图画,利用话题讨论法,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利用课前固定五分钟练习,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英语教学设计 篇44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单元重点学习围绕食物展开的单词及功能性句子。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些有关食物的单词:tomato ,tofu,potato,fish,green beans, eggplant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l dlike…其中有些单词和句型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也可以说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延续。

2.学习有关食物的词汇及如何用英语谈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A部分侧重学习有关食物的单词以及一天三餐的食谱。B部分则是谈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以及原因 C部分是通过制作最喜欢的食物广告活动,逐渐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能够提问并回答三餐所吃的食物,如: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today? I’d like …

2. 知识目标:认读Let’s learn 的单词和句子,并掌握四会单词;了解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表示美好愿望的传统美食,并介绍其他国家的代表性食物,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食物单词:tomato ,tofu,potato, eggplant,greenbeans

难点:掌握较多的食物单词,设计又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

四、 教学过程

1、Warm- up

(1) Greetings.

(2)Let’s sing and chant.《What Would You Like》播放《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第五单元歌曲,学生跟录音唱。

2、Presentation

(1)Do you like vegetables?I like vegetables very much .After a while,I’ll introduce some vegetables and meat for you! Oh, look, I have a riddles .(出示Let’s start部分的谜语。)

(2)用谜语引出单词 tomato , potato

Riddle1:It’s red and round. It grow on the ground. It looks like an apple, but it isn’t an apple.What’s it?(tomato.) Riddle2: It’s brown. French fries are made of them. What is it ?(potato)

(3)利用实物教授单词:eggplant,green beans,cabbage,fish , tofu, cabbage.注意纠正cabbage和tofu的读音。

(4) 教授单词pork , mutton。

(5)Group work.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食物卡片,模拟餐厅里吃饭的场景,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及巩固新单词。

3.Extension and Consolidation

(1)、Make the summary.

(2)Make a survey

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调查组内成员一日三餐情况,调查结束后,请学生进行口头汇报。

4、Homework

(1)写本课时的四会单词三遍。

(2)做本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3)调查身边的几个朋友他们喜欢吃什么食物

五、板书设计

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单词:Park tofu mutton tomato fish patato eggplant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

I have eggplant and tomatoes .

I have onions and green beans.

英语教学设计 篇45

一、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4b第一单元a部分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对话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2、正确运用日常交际用语welcome to our school. who’s that boy? i’m new here.

3、能正确运用句型who’s that…? he’s… she’s… are you a…? yes, i am. no, i’m not.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对话内容,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四、教学难点

流畅地朗读对话,并能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表演对话

五、课前准备:人物图片mike, miss li,miss king,gao shan,人物头饰ben

单词卡片student, teacher, woman, teacher , boy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watch a little video: who’s that man?

(请将鼠标靠至字幕处,出现小手时点击,再确定,即可看见flash。)

step 2 free talk

1.(1)t: who’s that man in the video?

ss: he’s mr brown.

t: he’s a doctor. are you a doctor?

s1: no, i’m not.

(2)t: excuse me, are you a doctor?

s2: no, i’m not.

t: are you a student?

s3: yes, i am.

now it’s your turn. you ask and i answer教师手持人物职业卡片,不让学生看见

1). s1: excuse me, are you a teacher?

t: no, i’m not. i’m a doctor.

2)s2: excuse me, are you a student ?

t: no, i’m not. i’m a teacher.

2.引导学生(用两句话来)介绍自己和他人。

1)t: i’m a teacher, yes or no?

s: yes

t: i’m a girl, yes or no?

s: yes

t: yes, i’m a teacher, i’m a girl.

t: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like this?

s1: i’m a student, i’m a girl.

s2: i’m a student, i’m a boy.

2)a. teacher points at a girl or a boy.

t: who’s that boy?

ss: he’s __________ . he’s a _______

t: who’s that girl?

ss: she’s__________ . she’s a _______

b. now, group 1 and 2 ask, group3and4 answer.

12:who’s that boy?

34: he’s ... he’s a student.

now, exchange

34:who’s that girl?

12: she’s… she’s a student.

step 3 presentation.

1. t:look, who’s that boy?(老师手拿ben的.头饰)

s: he’s mike.

t: no, you’re wrong.

t:now, i’m this boy. you ask me, ok? (老师戴上ben的头饰让学生猜)

s: are you gao shan?

b: no, i’m not.

s: are you liu tao?

b: no, i’m not. i’m ben.

t: look! he’s ben. he’s a student. he’s a new student.

today we’ll learn a new lesson: a new student. (ss read the title after teacher.)

2. pre-reading

1) ben与学生对话t:now, who wants to welcome ben?

s1: hello, ben. welcome to our school.

老师饰演ben: hello, i’m new here. nice to meet you!

(通过与几个学生的对话,让学生熟悉句型i’m new here. / welcome to our school.

2)课件出示mike和miss li的图片:

ben: (point to the picture of mike) who’s that boy?

ss: he’s mike. he’s a student.

ben: (point to the picture of miss li) who’s that woman?

ss: she’s miss li. she’s a teacher.

3)课件出示mrs brown的图片:

ben: (point to the picture of mrs brown) who’s that woman?

ss: she’s mrs brown.

t: yes, she’s david’s mother, but what’s her job? a doctor? a teacher?

let’s ask her together: are you a teacher?

mrs brown: no, i’m not. i’m a nurse.(教师请于学生问后,点击右下角小喇叭)

4)配音

a.请三位同学对照图片,对课文内容进行配音。(课文中的字体已被删除)

b.请三位同学对照flash,对课文内容进行配音。(请将鼠标靠至字幕处,出现小手时点击,再确定,即可看见flash。播放时请将小喇叭静音)

3.朗读与表演课文

1)、听录音(点击右下角小喇叭),回答问题:who is the new student?

2)、看flash,跟读。 (请将鼠标靠至字幕处,出现小手时点击,再确定,即可看见flash。)

3)、学生分角色、小组朗读gao shan, ben,mrs brown.

4)、act the dialogue

1、三人一组准备

2、 check the act

step 4 consolidation

创设情境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1.老师与学生示范

a.(t: we are at school now.)

a: hello, i’m yindi. i’m new here.

b: hello, i’m __________. welcome to our school.

a: thank you. who’s that woman?

b: she’s miss ______. she’s our english teacher.

a: who’s that boy?

b: he’s _________ . he’s a student. (he’s my classmate.)

a: oh, time for class. let’s go to the classroom.

b: ok. let’s go.

b.(t: we are in the hospital now.)

a: hello, i’m yindi. i’m new here.

b: hello, i’m __________. welcome to our hospital.

a: thank you. who’s that man?

b: he’s mr ______. he’s a doctor.

a: who’s that woman?

b: she’s _________ . she’s a nurse.

a: oh, i see. let’s go now.

b: ok. let’s go.

2.学生与学生准备(准备过程中,学生需确定自己对话中的人物)

step 5 homework

1、听录音朗读对话。

2、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小对话,下节课表演。

3、听录音,欣赏歌曲who’s that girl?

英语教学设计 篇46

20xx年4月16日,我们在九十六中报告厅聆听了郑州市教研室课程专家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报告,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我觉得卢臻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6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卢臻老师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次,报告中的一些案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报告,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47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熟悉“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的口语技能,高中英语教学案例。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和信息素养。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Canada---The True North 与以往接触过的介绍国家的文章相比,本课的内容没有整体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而是透过一个旅人的眼睛来看加拿大。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课文难度更大。

教学重点:①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②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突破】任务驱动,层层深入。利用“任务驱动”方法,使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探究、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问题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①对课文内容中细节的理解。②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学习效率问题。【难点突破】 设置情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设置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 ,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①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②设计创造性思维问题。所谓创造性思维问题即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问题。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题型具有开放性、解题富有挑战性。

【教法】:①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动画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②评价阅读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③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热身活动:猜单词。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两组前一节课学过的词,分别让两组同学上来猜。所采用的方式类似于《幸运52》:单词是出现在屏幕上的,其中一个同学背对着屏幕,他是猜者;另一个同学则是解释者,他要用英语或辅以动作将单词的意思表现出来。两组同学之间展开竞争,看谁猜得又快又多。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令同学们很快融入课堂氛围。

第二步:读前活动(一):自由展示。在上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Which country or plac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most? Why?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powerpoint展示文件。在课堂上,由本小组的发言代表上来进行展示和介绍。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头戏。

第三步:读前活动(二):自由交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加拿大,你最想看什么?If you have a chance to visit Canada, what would you expect to see there? 先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

第四步:读前活动(三):小组讨论。经过了前面的大量的.有关加拿大的信息的冲击,你愿意用哪三个词语来描述加拿大?What three word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Canada? Why? 请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步:加拿大概况综述。这一步骤是对上几个步骤的总结,同时也是教师整合并优化了有关加拿大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展示。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加拿大的了解,对他们所获取的知识进行 梳理,也为下一个步骤展开铺垫。

第六步:掠读课文。(first reading)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8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8个问题来阅读课文。读完后回答问题。

1.Why are the cousins not flying direct to the Atlantic coast?

2.What is the continent they are crossing?

3.What is “The True North”?

4.Why do many people want to live in Vancouver?

5.What happens at the Calgary Stampede?

6.Where does wheat grow in Canada?

7.Why would ship be able to reach the centre of Canada?

8.Name two natural resources that Canada has.

第七步:精读课文。(second reading)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5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让同学们判断正误。如果该句是错的,请给出正确答案。

1.The girls went to Canada to see their relatives in Montreal.

2.Danny Lin was going to drive them to Vancouver.

3.You can cross Canada in less than five days by bicycle.

4.The girls looked out the windows and saw Native Indians and cowboys.

5.Thunder Bay is a port city in the south of Canada, near Toronto.

第八步:复述课文(retelling) 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eat scenery second largest go eastward 5,500/from west to east

here in Vancouver surrounded by ski/sail

第九步:口头作文(oral practice) 设定一个情境,给出一些关键词汇,让同学们模仿课文来编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

Suppose two of your cyber pals in Canada come to visit Shenzhen and you are meeting them at the airport. While you are driving them home, you are telling them something about China and Shenzhen, just as what Danny Lin said in the text.

Work in groups. You are required to present either a short passage or a short dialogue.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eat scenery third largest go northward from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oast theme parks

第十步: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第九步中的口头作文写出来,变成书面作文。

Write down the short passage or the short dialogue that you’ve just worked out.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标,我将本节课设计为竞赛、导入、个人探究、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和讨论及口头作文等九个步骤。我充分发挥自制网络课件的优势,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既贯通了所要学的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知识,使得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更加浓厚 , 积极地自主探究,讨论问题热烈,课堂气氛活跃!

英语教学设计 篇48

一、本学期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将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学情简析:

共有二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46人,其中男生86人,女生60人。通过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另外,所教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教材简析:

全书共有12个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教学总体目标

1、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

3、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4、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5、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教学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研专题及作法

(1)教研专题:关于学困生的评价倾斜模式

据研究表明,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因人而异,差别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一样,都按同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要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长期以来的评价用的是同一把尺子,导致了部分学生止步不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课堂上学习的兴趣不浓。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以倾斜式评价促进他们的发展。

(2)具体做法

1、让胆小的学生参加小组活动,让他们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放松心情,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加强与他人的合作。教师根据他们参与的认真态度,设立参与奖。

2、每月先让学生写出书面的自评(评价包括各个方面,如:书写,单词、句型的掌握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主要写出与上月相比进步的地方和本月的奋斗方向,教师根据情况设立进步奖。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把学生的进步告诉家长。

4、以语言评价为主,对学生进行对话式的交流。

七、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学校行事例自己排。

八、辅优补差安排

(1)目的

1、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英语教学设计 篇49

一、主要新授内容(New contents) Let‘s act-Turn on/ off... Wash your...

二、学习目标(Objectives)

1、能够认读单词:towel, 学会区分turn on, turn off在句中的意义,以和它们与 open 和close的区别。

2、学会认读句子Turn on/ off ...,Wash your..., 能听懂口令,并用正确的动作表示。

3、在适当的情景中,能用祈使句表达一些简单的要求与命令,并适当拓展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

4、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 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建议

1、任务前期准备阶段(Pre-task preparation section)

Pre-task Preparation是指我们要求同学运用目的语(即所学的语言)之前,出现给同学的新语言资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nput。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同学获得对新语言资料的第一次感知。

Activity 1(Song )

1、教学辅助(Aids)

1) 词组卡片

2) 录音机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Song

Read, read, I can read. I can read a little book.

Sing, sing, I can sing. I can sing a little song.

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为新授内容做铺垫。

2

Read the phrases

wash, wash, wash my socks

( hands, toes, face, shirts...)

clean, clean, clean my desk

( chair, table, room)

用同学熟悉的歌曲复习旧的知识,即扩大语言输入量,又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

3

Make a new song

Wash, wash, I can wash. I can wash my little socks.

Clean, clean, I can clean. I can clean my little desk.

Activity 2(Rhyme )

1、教学辅助(Aids)

1) 录音机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Game: Simon Says

同学跟随着Simon说的话做动作。Brush your teeth. Wash your face. Touch your nose. Point to your friend....

通过活动复习动词词组,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一些,要求同学听懂即可。

2

Listen and follow the teacher

Brush, brush, brush your teeth. One two three. Left and right.

Wash, wash, wash your face.

One two three. Left and right.

Touch, touch, touch your toes.

One two three. Left and right.

Point, point, point to your eyes.

One two three. Left and right.

将教学内容放在琅琅上口的儿歌中便于同学掌握。在扮演中发挥同学的'个性特长,培养合作精神。

3

Act out

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可模仿,可改编。

(录音机可播放节奏)

Activity 3(Read a chant )

1、教学辅助(Aids)

1) 录音机

2)单词卡片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Questions and answers

T: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every day?

P: Yes, I do./ No, I don‘t.

T: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P: I __________ every day.

通过问问答答的形式将语言教学与同学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同学感到有话可说。

2

Guessing game

T: What do I do every day?

P: You _________ every day.

3

Read a chant

I wash my hands every day.

You brush your teeth every day.

I drink milk every day.

You drink water every day.

I eat rice every day.

You eat noodles every day.

I read a book every day.

You write a book every year!

( 录音机可播放节奏)

让同学再一次在节奏感很强的 chant中,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2、任务中期实施阶段(While-task procedure section)

While-task Procedure,这是指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其中分为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两局部。机械性操练可以让同学准确地模仿、复说新授的语言,让他们经过从模仿到识记的过程,使新知识由感知、理解、模仿直到贮存。由于本教时新授内容有词汇也有句子而且都在两个以上,在这个教学阶段也可以设计新授知识的二次或多次导入,并根据语言训练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每项Activity形式尽可能不同,时间不要长,一个活动紧接着一个活动,容易抓住同学的注意力,维持学习兴趣。

Activity 1(Speaking )

1、教学辅助(Aids)

1)实物: a towel

2)电脑 (2B-U5-7)

3) 屏幕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New word: towel

T: This is my towel. It is soft and nice. I like it. I wash my towel every day.

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协助同学记忆单词。

2

Questions and answers

What do you see on the screen?

How many towels can you see?

Which towel do you like?

What colour is your towel?

利用媒体将新旧知识有机串联起来。

3

Speaking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towels.

Eg.This is my towel. It’s yellow and nice. I like my towel. I wash my towel every day.

(可小组内或同桌交流)

将字、词、句、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同学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Activity 2(Repetition )

1、教学辅助(Aids)

1)实物:towel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New word: towel

Pass the towel and repeat:

Wash your towel.

在活动中习得语言,操练语言,巩固语言。

2

New phrase: turn on...

Pass the towel and repeat the sentence:

Turn on the tap and wash your towel.

(同学边传边可用动作表示)

Activity 3(Quick Response )

1、教学辅助(Aids)

1)单词卡片

2)电脑 (2B-U5-8)

3)屏幕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Questions and answers

T: What‘s in the room?(看屏幕)

P: There is ...

There are...

利用媒体问问答答,复习旧知。

2

Quick response

每组派一名代表手持一张卡片(open, turn, wash ,clean),当屏幕上出现一样物品后,手持卡片的同学须又快又正确地说出这个词组,第一个说出的同学依次将卡片往下传,直至最后一个。最先完成者取胜。

在活动中,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同学快速的应变能力。

3、任务后期完成阶段(Post-task activity section)

Post-task Activity,这是指经过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引导同学运用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来完成一个交际性的任务“task”,也就是语言的输出:output。同学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上已具备综合新旧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同学的实际水平设计或选用提供的活动,使同学在相应的尽可能贴近生活的语境中,正确有效使用习得语言,完成交际性的任务。

Activity 1 (Chain drills )

1. 教学辅助(Aids)

1)词组卡片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Read and act

Read the phrases on the cards and act out.

讲讲做作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2

Chain drills

第一个同学根据卡片上的词组发口令,第二个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完成后再向第三个同学发口令,依次类推。

P1: **, turn on the tap.

P2:***, wash your towel.

...

Activity 2(Opposite game )

1、教学辅助(Aids)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Opposite game

(和老师唱反调)

1. T: Open the window.

S: Don’t open the window.

T: Turn on the tap .

P: Don‘t turn on the tap.

2. T: Open the window.

P: Close the window.

T: Turn on the TV.

P: Turn off the TV.

通过游戏达到句型举一反三的功能。

2

Group work

在小组内开展此活动,要求同学尽可能多用以前学过的动词词组。

Activity 3 ( Read a chant )

1、 教学辅助(Aids)

1)电脑 (2B-U5-9)

2)屏幕

3)录音机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Listen to the rhyme

What do you hear?

看屏幕上的图片说出听到的词组

同学在节奏感强烈的

chant的随同下,唱唱演演,展示个性,体验胜利。

2

Follow the teacher

Clap your hands.

Touch your toes.

Point to your friend.

Point to your nose.

Turn to the left.

Look to the right.

Point to a book.

Turn off the light.

3

Act out

小组交流 上台扮演

Activity 4(Dubbing )

1、教学辅助(Aids)

1)电脑 (2B-U5-10)

2)屏幕

2.活动过程(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Dubbing

a. May, turn off the TV.

b. May, turn on the tap and wash your hands.

c. May, close the door. Turn off the light. Go to bed.

语言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设计 篇50

今年暑假,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简单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教学设计的教学二字不是“教”的代称,而是“教与学”的合称。

其次,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分析、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其中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设计部分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评价部分主要指教学效果评价,即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以下这个问题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及一些资料中的体会总结,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

口语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哑巴英语呢?

一、营造口语表达的氛围,教师要带头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入进去,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实践的语言学习习惯。

二、听与模仿是口语训练的基础。

三、从句型入手,培养说的能力。不仅可以做替换练习,也可以进行拓展练习。

四、利用复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表达能力。

五、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创造条件。比如角色会话法,利用图画,利用话题讨论法,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利用课前固定五分钟练习,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英语教学设计 篇51

课题: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材分析: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那么把学生抓在手中让他们跟着学,有兴趣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精致、完美,行之有效,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下面是我对我们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对如何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作如下探讨。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熟识新伙伴,同时引导学生采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点句式:How do you make?

First, than,next , finally.

3、语法知识:how much +不可数名词

how many +可数名词

二、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奶昔,并且能够用英语解说制作的步骤。

三、教具:

多媒体搅拌器几个塑料杯六个香蕉两杯牛奶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先微笑询问全班同学: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喜好时,举着备好的奶昔边说:Here is some 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 some?学生抢着回答yes时,把准备好的奶昔分给他们(部分学生自带有杯子)品尝。之后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 shake?(有学生回答no),并宣布:现在我们来制作这种香蕉奶昔。

二、教学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制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师时帮助补充)。顺势学习搅拌器(biender)这个单词。

2、播放制作香蕉奶昔全过程,结合学习关键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要求学生把制作香蕉奶昔的顺序标在书本1b的横线上。

4、教师制作奶昔。边演示边解说(in English)

5、pairwork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如何制作香蕉奶昔。

三、学生动手制作香蕉奶昔。

分别请两位同学(自愿)到讲台上演示制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骤用英语解说(如有误,教师纠正)然后连同老师做的奶昔一起分给同学们品尝。(充分肯定表扬上来制作奶昔的同学)

四、Listening

1、学生听、并完成2a、2b。

2、小结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how many+可数名词

巩固这两词汇的.用法,在黑板板书: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学生完成句子?

五、教学拓展

两人一组,就某种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制作进行讨论、操练。然后请一、两组同学站起来表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Summary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七、Homework作业

1、默写本课重点词汇、短语。

2、用英语写出制作某饮料或食品的步骤。

教学反思

1、巧妙导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质课,不但要求教师潜心备课,熟悉教材、了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优化课堂,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这得靠教师巧妙构思,设计合情合理的导入方式。这节课从教师随口询问学生喜欢什么饮料到分别给学生品尝香蕉奶昔,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神经,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连后进生也跃跃试试,积极配合。本节课做到了这一点,从学生的反应看,这种导入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活的教,也应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这一模式。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香蕉奶昔,品尝奶昔,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记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学到知识同时亦学得开心、有趣。

3、创造性教学。学习,不但要学习前人的丰富经念,牢记掌握固有知识,还要学会灵活应用,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本课堂,大胆进行教学拓展。在学生学会制作、描述制作奶昔之后。设计让学生充分使用发散思维,想象制作其他奶昔或食品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努力,不但学会了制作香蕉奶昔,也探讨到了制作其他食品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发现归纳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但要跟随教师学习,也应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所学的知识才印象深刻,牢固掌握。把别人的知识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经验。我在处理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用法时疏忽了这点,没有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来,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练习来巩固。使得学生记忆机械,呆板。效果也欠佳。

5、掌控课堂,灵活教学。灵活过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取舍,游刃有余是每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在上课时完全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觉得每一步骤都很重要,不可少。时间不多时还继续按原来的思路授课,以至到最后超时。操作过于呆板,不够灵活机智,影响到教学质量。

6、平等原则。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对这要求体现得尤其强烈。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甚至引发他们的情绪,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课堂中把给忽略了这部分。体现在让学生到讲台来示范做奶昔时,不少学生高高举起手,都希望自己能去试试。结果,我叫上来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令那些“后进生”极其失望。甚至有个别学生露出不屑的神色。这点非常欠考虑。备课时没有想到应该让一个优秀生,一个后进生来表演,从而体现出教师对各个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以后应该多考虑学生个体、心理以及年龄等各因素。

通过这一节课,我对如何备好课,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真正含义。

英语教学设计 篇52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

2、能够根据对话内容回答文后的问题;

3、能够就自己20年后的理想状况进行讨论。

教学重难点

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

教学过程

Step 1:温故知新,创设愉快学习氛围。,根据教材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进入新课前先让学生唱自编歌谣。如:(Enjoy a song)

GS: What are going to do? (twice each time)Play football, Play football

BS: I’m going to ply football.(如此不断替换新词)这样不但可复习大量旧词组:take pictures, play chess, play games, plant tree, watch TV, go chopping, go hiking and so on且可较好操练新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tep 2:站起来,你说我说大家说,提高自信心自由问答(教师不点名,让学生勇敢站起来one by one问答)

Step 3:Game:Guessing:”What is she /he going to do? She /He is going to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导入新课。出示人名图片。(在背面写将要干的事情)(John, Amy.WuYifan,Zhang Peng Sarah)

E.g.一What is Amy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Guess!

一She is going to…

T: 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Let’s have a look.(卡片后没写任何东西)

Oh, There’s nothing. Today Let’s learn. Unis 3 B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tep 4:学习新课,讲究方法

1、Read and circle your new words.(学生共同找出新单词,并板书)

NW:need , else , use plant trees

some plants -----对比学习plant shop /

2、Listen the tape and try to learn by yourself.

a.First time: Just listen.

b.Second time: listen and follow.

c. Third time:listen and follow loudly.

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ss try .T help and explain)

4、Reading

a. Follow the teacher.

b. Read together

c.Read in group. (Use the way they like)

(小组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师指导阅读方式,强调语音、语调、语速)

d.小组读书比赛,突破“读”

5、Writing

Finish the exercises(课后练习和教师增加的课外题) More exercises: 5)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6、What is your father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7)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

Step 5:课外拓展,施展才华,真我风彩/你演我演大家乐!(改编或照演Let’s read的对话) Eg:(学生编的'内容)

A:Hello,Pet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B: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 I want to buy some comic books .What are you?

A: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too. I want to buy some post cards.

B:Let’s go together. A:Great!

B:When are we going? A:On Saturday morning. B:OK.

A:See you then.

Step 6 :小结本课内容

Homework:

以“My weekend / My weekend plan /

My busy weekend ”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周末计划。不少于30个字。

2.听磁带,读P30的文章五遍,签字。

英语教学设计 篇53

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有很多的短语还有一种时态。对于时态,学生不必掌握太多,只知道它的意思就行,但是短语还得掌握。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完全掌握是有点困难的',在课堂中应多多练习。

这一模块学生在上一学期学过,再学起来比较容易些,尤其是教学歌曲中的词组时,边做动作边学习词组,学生记得能快一些.只是对于“with”中的“th”发音不是很准确,采用比赛的形式练习本课所学的知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玩中记住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今后还应继续采用这种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设计 篇54

教学准备:

教学卡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活动过程:

一.Warm-up Time 。 课前热身〔2分钟〕

英语歌曲:Open shut

二.Story Time 。讲故事展示知识点〔3分钟〕

1、听故事〔有一个天使 Angel最喜欢拿着望远镜看东西啦。有一天,她又举起了望远镜,看… …〕

图片一:一副早上的图画,天使快乐的说:Morning ,Good morning她回头笑着对妈妈说:Good Morning to you,妈妈也笑着说:Good Morning to you 早上好。

图片二:天使又看,哦,中午啦:Afternoon , Good Afternoon 她又回头跟妈妈说:Good Afternoon to you,妈妈又笑着说:Good Afternoon to you 下午好。

图片三:这回天使看的更远啦,啊:Evening ,Good Evening 她又回头跟她的妈妈说:Good Evening to you. 妈妈笑着说:Good Evening to you 晚上好。

2、 知识点回忆,看短语读音。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语言。

三、游戏稳固知识点〔8分钟〕

1、 指令游戏: what is this ?

2、 判断游戏:Angel ,Angel , what do you see ?

四、Music Time 〔5分钟〕

1、 身体律动

T : Let’s act 。

Good Morning to you 手做圆的.动作在右侧,半蹲

Good Afternoon to you 手做圆的动作在头顶

Good Evening to you 手做圆的动作在左侧,半蹲

2、 Let ’s chant. 〔跟着磁带慢做动作〕

3、 Let ’s sing 。 〔跟着磁带跟唱,打拍子〕

五、结束活动〔2分钟〕

今天我们借着Angel的望远镜,认识了很多日常用语: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好了我们也玩累了,跟老师们说Good – bye.

英语教学设计 篇55

20xx年4月16日,我们在九十六中报告厅聆听了郑州市教研室课程专家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报告,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我觉得卢臻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6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卢臻老师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次,报告中的一些案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报告,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56

一、基本情况:

高二英语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在高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口头和书面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

二、教学理念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3、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

高二英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能力的灵活运用。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高高二英语的教学质量,在高二英语教学中我将常抓基础知识,有梯度地拓宽词汇,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更进一步提高英语成绩。

三、具体措施

面对这些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对我们的教学具体实施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不断学习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内容和探究实施方案。让自己明白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能够针对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去教教材。用心钻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一篇教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千方百计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还要注意做到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上好每一个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语言规律并认真探讨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开动脑筋,查阅资料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与策略,促使他们学习英语能力的不断发展。如:

①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方式。

②发挥评价的检查和促进作用,设置英语课堂或课后学

如以作业批改、小测、课堂提问、写作、角色扮演、听写、朗读等项目来进行评价。利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小组长评价、老师评价等形式。

辅导学生能自己及时地检测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尺度。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或反思,学会认识自己,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地改进学习策略。

平时多听取公开课和示范课,多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自己多积累教学经验与总结,上课后写好教学反思。使自己在不断学习、积累和反思中充实和提高自己,适时调整教学教研进度和难度。

(三)练习的布置

科学地布置每单元的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与反馈。准备每一单元做一次练习,主要以结合当前教学内容为主要测试内容,间或分块测试,习题的训练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在教学中尽量按照高考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性题目。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精讲,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源泉,学会思考、整理和归纳。

英语教学设计 篇57

新学期要有新气象,作为教师也不例外。为了更好的开展六年级的英语学习,加强班级同学们的英语词汇量与英语素养,给身处六年级冲刺阶段的学生们多增添一份力量。为此,我在这新学期伊始之时,特意制定此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所带班级情景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领的班级依然是xx班,此班级的班风较为活泼,在课堂互动上也较为活跃。可是相对的是纪律方面有所缺陷,幸而对于教学并不会构成太大影响。可是从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上和一向以来的认识来看,班级内有数量较多的同学英语成绩波动较大,在英语词汇的积累与应用上还具有一些缺陷需要弥补,而这些都是我在这新的学期里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

二、针对性教学方案

在这个学期我除了传统上课教学下课练习模式外,还会额外添加一些英语歌曲与英语故事的教学,尝试经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班级同学们的词汇量,提高同学们对英语这一课程的理解度与自主性。同时,因为这是小升初的考试之前的最终一学年,也是最终的冲刺准备阶段,所以我除了这些教学以外还会加强模拟考试等练习,并经过研究历年考试真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知识运用本事。

三、个人教学工作准备

1、加强自身学习研究,经过历年的考试真题来对考试可能会出现的题型题目进行一些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来进行教学准备,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本事。

2、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明白他们学习的难点在哪里,了解自我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力求经过这种方式来让我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共同加强学习,共同为了提高而努力奋斗。

3、一个班级中总是有成绩的高低,所以我要发挥出教师的'耐心与本事来悉心教导,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督促先进生,鼓励后进生,引导整个班级学习风气的前进。

在新学期里,仅靠着我一人的努力是肯定不足的,我需要设法培养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带动起全班同学们一齐努力,自发的向上才能够在激励的竞争中考取更好的学校,理解更好的教育,在以后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英语教学设计 篇58

教学内容:

let’s enjoy.

基础目标:

can read the rhyme

教学目标:

can say the numbers from one to six.

重点难点:

read the rhyme by themselves.

教学准备:

a big picture. sticks. tree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营造学习氛围

step 2 revision

1、s read one---six

2、t show cards, s read numbers

3、t clab hands,s guess numbers

通过游戏,复习数字单词,让学生反复练习,增强记忆。

step 3 presentation

1、t: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a rhyme about numbers .

2、t: now, look, what’s this?(take out the picture of the tree)

①read this word after t

②read it one by one

3、show the sticks.

①read after t

②play a word game:loudly or lowly

4、rhyme teaching

①t lead to read the sentences more times

one, two, three, it’s a tree.

②let students to read it one by one.

③point some students to lead to read in front.

④read and do the action follow t

t: look ,what am i doing?(pick up sticks)

① lead to read the sentences:

pick up sticks

②lead to read it more times

③read it group by group

④read the sentence from lowly to loudly and slowly to quickly.

⑤read the sentence and do the action follow t

⑥all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rhyme together.

导入情景,提起兴趣。利用教学挂图,让学生在情景种领悟语义,然后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通过练习,可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并使每个学生有开口的机会。

step 4 consolidation

listen to the tape,repeat it

听磁带帮助学生找到语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课后随笔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小诗歌,共四句话,其中one,two,three.four,five,six本单元的重点。重点句型是it’s a tree.pick up sticks .学生前两句学的较好,但pick up这个词组很多学生还没掌握,发音不是很规范。

板书设计:

rhyme

one,twe,three,it’s a tree.

four,five,six,pick up sticks.

英语教学设计 篇59

摘要: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如何利用信息化会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所有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教育的信息化。明天教育发展目标主要是信息化的教育。教材多媒体化,多样化、资源全球化,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等都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表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策略运用上的根本转变。并不是旧瓶装新药,我们要进行全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而不是“课件”制作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

关键字:教学策略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从目前国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情况来看,特别是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存在许多片面性,一讲到计算机辅助教育似乎就是开发课件。其实,课件只是信息化教育系统的一个构件,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系统除了课件外,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管理系统,并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下面分别从教材多媒体化,多样化和优化、资源全球化,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方面简单介绍以下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一:教材多媒体化,多样化和优化。了解教材的多媒体化之后,才懂得教材的多样化以及教材的优化是多么的重要。教材的多媒体化主要是指文本性的教材,动画型的教材,电子教材,vcd以及光盘教材,还有录象,录音,文本等综合体形成的综合型教材。教材的多样化以及优化,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东西。因为许多老师认为只用一套教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要使用其他的教材,有一定的`困难,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可知性;即使有一些老师大胆使用了一些国外教材,但他们也不敢多样化,在网络信息实验班的英语试验过程中,我认为教材不仅要多媒体化,还要多样化和优化,把所有比较好的教材,以及所接触到的教材中好的部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我在日常教学中主要运用了《lookahead》,《look,listen,andlearn》,以及《juniorenglish》和《英语900句》等。当然这还得要求用信息化的手段,以减轻教学设计的劳动强度。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力量,自己设计一套电子教材,这种电子教材,就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后,创新后的新的教学设计根本素材,非常重要,只有完成了教材的多媒体化,多样化,优化之后,才能很好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这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第二:资源全球化和数字化,这一步其实非常容易做到,老师们需要做到的是扩大知识面,以及对多种信息的接纳素养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跟教材的有效结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一定要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必须使用网络资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的易得性,便利性等来安排教学资源。在进行了比较长期的网络教学改革实验后,有一些老师就成了电脑的俘虏,或者是网络的俘虏,而不是网络的主任,我们老师往往还比较容易控制,才家实验的学生,往往不太容易做到。所以老师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到,能用则用,不必强求。

第三:教学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非常有特色。打开老师们的电子教案,学案,这方面的语言,就有许多新鲜词语如:“共享文件夹”,“拓展学习”,“电子课本”,“电子作业簿”,“保存到共享文件夹”,“联机讨论”,“网页制作”,“网上求救”等等,在个性化教学中体现出来。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软件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提高教学个性化的层次。但是在进行教学个性化之后,一个非常中的问题是教学创新是最终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另外一个需要强调的是爱心,我们认为即使到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进行自动化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也丝毫不能减弱,他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情感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

第四:学习的自主化:我们在进行学习的自主化设计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思想是“任务型”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自主化。从认知,练习,体会,浏览,观察,模仿,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个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老师在进行任务性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布置好学习任务[适量内容和难度],时间要求,掌握要求,分层达标等。对表现非常好的同学,我们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参加到“拓展学习”中去。那么,网络在任务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获取信息,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由老师主动,学生被动,变为学生主动,老师协助的模式,以及与老师对等的模式。所以老师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网络的帮助下发生了更本的变化,促使学生真正达到了自主学习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层次。

第五:活动合作化: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人的能力是协作能力。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要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不是说教,而是体现在日常的具体教学中去,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比如:1:小组任务,不同的小组任务让小组小组之间产生适量的竞争,比如在完成yearbook的过程中,就是以小组来分配教学任务的,学生必须以小组来进行学习活动,然后进行小组评价;2:二人合作:比如在模仿一个内容时,让二人合作完成一个网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二人再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内容。3:小组评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进行小组评价。让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六:管理自动化:教学管理自动化是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给教学管理带来的许多的便利,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进行学习管理,例如学生可以把老师的教案,学案拷贝回家进行学习,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可以在教师的网络评价网站中了解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重要数据和情况。两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日常课堂的教学的管理也是自动化的,老师,学生都在网络中,老师可以自动的监控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考虑到网络的便利和不足来对学生的自主化学习进行自动化管理。

最后谈谈环境虚拟化的教学设计:理所当然,网络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虚拟化的学习环境。我们老师所设计的语境当然不能脱离生活,特别是英语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学科,老师的语言材料一定要要贴近生活,在不同的语境下,老师根据教材的多氧化和多媒体化,完全可以创设各种各样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语言训练。另外,我们可以利用联机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在同一个窗口下,完成某项任务在进行学习的同时。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网络虚拟化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加强。

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有许多不足和认识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去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应看作一个过程《中国教育报》20xx年1月10日第3版

2:《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3:网站中一些内容。

英语教学设计 篇6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2、初步体会名词变成形容词的构词法。

3、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4、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在不同天气时正在做的事情。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和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等展开课堂教学;通过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互相询问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谈论图片中不同的人正在做什么事以及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小组汇报活动──复述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描述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人们所做的不同的事情”的课堂教学和练习;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语音教学──让学生能在朗读或对话中正确使用连读;词汇教学──采取图片、思维导图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连线,排序,回答问题等方式;写作教学──以填词、回答问题、补充段短文内容、写简单的短文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抓住特征、模仿操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幅世界地图,让同学们描述图中几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激发同学们的跨学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2、初步体会名词变成形容词的构词法。

3、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4、进一步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做的事情。

5、训练在听力过程中抓住关键信息的技能。

(二)教学难点

1、学会询问天气并做出恰当的应答。

2、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做的事情。

三、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让学生能在朗读或对话中正确使用连读;词汇教学──采取图片,思维导图等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连线、排序、回答、问题等方式;采取一种材料多种用法的途径,对目标语言进行训练。

四、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Activity:以weather为中心词,幻灯片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回忆小学学过的描述天气的词汇,如:rain,wind,snow,rain,sun,cloud,storm,rainy,snowy等,然后小结构词法:rain—rainy。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在头脑中将单词分类。

Step 2: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Activity1:给出句型How’s the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以及词汇rainy,snowy,sunny,windy,cloudy,进行师生、生生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

初步运用目标句型和目标词汇谈论天气。

Activity2:在幻灯片中打出目标句型:How’s the weather in…?以图片的形式,给出北京、莫斯科、波士顿、上海、多伦多五个地方及天气。教师先做示范,找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做pair work。

A: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设计意图】

为学生搭好台阶,由单纯询问天气到问某个具体地方的天气,由看提示词回答问题到看图片回答问题,逐步减少语言控制,同时为听力减少障碍。 Step 3:Listening 1b

Activity1: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设计意图】

词图配对,巩固目标词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建立英语思维。 Activity2:Listen and write these city names in the boxes above、Beijing Moscow Toronto Boston Shanghai

【设计意图】

练习在听力过程中寻找关键词,训练学生抓取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Activity3:Pair work、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其中的'一个地方,用给朋友打电话的方式询问对方的天气。

A:Hello!Mike!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设计意图】

初步体会在语境中运用目标语言。

Activity4:给出一幅世界地图简图,标出几个城市的天气状况,让学生用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汇报各地天气。(可以先进行小组内报道,再选出代表在全班做汇报。)如:

Hello,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Let’s take a look at the world weather、Beijing is sunny and warm、Shanghai is…

Thanks for listening、Have a great day!Bye!【设计意图】

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比较灵活的运用目标语言。 Step 4:再现现在进行时Activity1:当最后一名同学将要报道完毕时,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now?引入到下一个环节,复习及总结现在进行时及现在分词的用法,包括不同人称用什么be动词,现在分词的—ing,有几种变化规则。

【设计意图】

复习第6单元的语法,为后面的正确运用打基础。 Activity2:Let’s chant、【设计意图】

用歌谣的形式巩固be动词在现在进行时中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潜移默化的突破现在进行时的难点。

Activity3:Pair work T:Imagine you’re in one of the places、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what you are doing now、A:Hi!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B:It’s sunny、A:What are you doing?B:I’m visiting the Summer Palace、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文本,利用书上的五幅图片,让学生从只谈论天气到谈论自己在当时的天气状况下正在做的事情。步步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Step 5:Listening 2a/2b

Activity1:首先通过两个问题的引导,训练学生听录音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How’s the weather?

②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Linda’s family?【设计意图】练习在听力过程中寻找关键词,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Activity2:再听一遍,完成2a,2b的排序和连线【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听录音获取细节的能力。

Step 6:Practice

Activity1:根据教师所给表格,Ask and answer questions、Talk about the people in activity 2a、

e、g、What’s Uncle Joe doing?He’s playing basketball、【设计意图】

练习目标语言,体会人称与be动词的变化。

Activity2:Retelling、It’s Sunday today、It’s sunny and warm、The Joes are relaxing at home、Uncle Joe is playing basketball outside、Aunt Sally is busy now、She’s cooking、Mary is watching TV、Jeff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What a relaxing weekend!

教师可给出范文,然后让学生模仿着说,如果学生程度不强,也可以挖掉表示天气及做事情的词,降低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初步练习写作。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建立篇章意识,学会叙事前首先交代时间、天气、人物,再进行具体叙述。有针对性地挖空写作练习,可以为最后的输出搭好台阶。

Step 7:Homework用一问一答或短文的形式,写出Uncle Joe一家正在做的事情。

【设计意图】

笔头巩固所学目标语言,同时作业布置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实施分层布置作业。

英语教学设计 篇61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还是无能为力,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就要探究问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学生的英语总是提不高呢?应该怎样教呢?下面就是总结出来的教师的困惑:

1.音标:学生不会读,没有能力自己拼读新单词。2、单词:教师在困惑:该分散教还是集中教?3、语法: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把握很薄弱4、听力:高考听力越来越难,甚至有个别大学四、六级的题目,而学生的听力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听力的提高非常缓慢。5、阅读:学生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速度太慢,理解能力薄弱。6、口语:由于高考不怎么考口语,口语被很多人忽略了。7、写作:用中文的思维写英语。

那么高中的英语应该怎么教?高一的英语应该教什么?高一一入学的新生,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们:中英文之间存在着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两种语言民族习惯;两种语言表达规律。所以,由于中文的思维和英文的思维不一样,高一的学生首先要知道知道两种文化的不同,然后从一开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维来学英文,不要总是以中文的思维来学习英文。

反思:本学期开学我们没有做到的东西就是:没有去介绍中英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强调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所以,在下学期,这一课我认为需要补上。毕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后,高一的学生就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所以即使到了高中,他们实际上还要补很多学英语一定要掌握的东西:音标,词类,基本的句子结构。再次从基础学起。

1.音标:很多学生,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难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单词是因为不会读单词,不会读单词是因为不会音标。虽然是高一的学生,但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中等的学校,中等的学生里面,没有几个人完全掌握了音标,大部分高一学生的音标水平基本上等于零。所

以,我认为,高一的学生入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音标,我们确实有花时间去学习音标,但是只是用了两三节课的时间。目标是基本上每人都可以自己独立地把书本上大部分的新单词拼读出来。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音标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教会学会的东西,学习音标需要在会读的基础上大量地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达到一看到音标就可以不费力地拼读单词的程度。

2、单词:学会音标后下一步就是大量地记单词。记单词是一件很需要下功夫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定要付出努力。但是,怎样才能够让付出的努力有收获呢?我们可以试着用五个步骤” :

1). 音节拼读,准确读词。

2).拼读准确清晰;

3).自然集中注意;

4).注意力快速摆动转移;

5).限制联想”。

3、词类:我认为高一就要让学生学习十大词类,不能等到高三才学习,那时已经太晚了。本人很赞同这个观点。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就要搞清楚单词的词性,然后知道什么词可以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例如,定语的用法和位置,介词的位置,状语的位置等。只有把这些词类的基本用法搞清楚才有可能写出的句子。反思:本学期我们没有时间去讲词类,但也从来没想过在高一就讲词类。所以,我的这个建议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高一下学期可以看看有没有时间去讲词类。

4、句子:有了单词后,学生要学的就是句子结构,也是我们教学中最重要的地方。没有句子,就没有文章,就谈不上学习英语。所以,在高一阶段,学生必须学习五种基本句型,而且必须要过关。在这方面,我给了我们一点建议。我认为,英语的句型简化后实际上只有两种:be句型和do句型。然后就是把句子扩展,把各种句子成分添加到基本句型里面,把各种词类用在句子里面,从而组合成高级的句子。反思:我个人很赞同我的观点,所以我坚持在高

一上学期必须要教五种基本句型,也建议备课组长统一要求全级教授五种基本句型,因为没有正确的基本句子,到后面的从句等高级句型学生就很难学下去。所以,这个基础一定要打好。而在本学期中,虽然我们也教了五种基本句型,但我相信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所以,句子结构这个方面也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地巩固。

5、语法:我认为,给高中生讲语法,不要把他们当高中生,要用最简单的词汇,不要出现生词。他主张的语法教学法是“道可道,非常道:正反向语法拓展训练——由易到难,由难到易”并且根据学生常犯的错误,我建议“时态分离教学”,“时”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将来”;“态”为“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分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清楚地掌握时态。反思:我的说法里面,令我们恍然大悟的是要用最简单的词汇教学生语法。如果单词的意思又不懂,语法又是新学的,那么学生肯定很费劲。另外一个让我们恍然大悟的是,我提到:我们小时候学语文的时候,都是老师给我们字,我们自己写词语,词组,然后让我们自己造句;但是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我们从来没有给学生机会自己造句。通常我们都是直接给学生句子,或者是给中文让学生翻译成英文,从来都没有给学生机会造自己的句子。这就有可能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因为老师给的句子不一定都和他们的生活相关,会令学生觉得这些英语他们都用不上。当然,让学生自己造句会是一个很费时的过程,而且老师无法检查学生的句子对错与否,所以,让学生自己造句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做法,但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对学生加以训练。

6.阅读: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弱项,主要原因在于词汇量低,阅读速度慢,还有就是自身的背景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下。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我在讲座上给我们介绍了“如何以爬的姿势飞行?通过非机械性重复迅速提高阅读速度”的胡敏的十遍读书法,具体做法是:第一遍;通篇快速浏览,捕捉全文大意。第二遍:总结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第三遍:总结动词和名词的搭配。第四遍:总结大副词与动词、形容词的搭配。第五遍:查找带介词的短语。第六遍:体会英文语序,注意英汉对比。第七遍:研究句子开端,追求表达变化。第八遍:透析句子之间联系,衔接手段。第九遍:把握过渡手段,

领会文章布局。第十遍:汲取语言精华,摘录文章亮点。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只能是在初始阶段可以尝试,因为它很费时。总的来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要靠学生多看多读多练。正如中文里的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英文也是这样,所谓见多识广,读多了,不仅在阅读速度上有帮助,在文章的理解上也会有帮助。

以上是我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因此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分层。我尊重学生的意愿,安排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并选择相应的层次。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B、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当然,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学生可以依据学业的变化及时“升层”和“降层”,使自己始终处于最适合发展的层次。

1,备课的分层

我在每次备课时都会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用信息。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在知识点的挖掘上,既要注重培养中等以上学生的运用能力、应变能力,也要照顾到英语薄弱学生的接受能力。总之,所设定的课堂内容、练习层次、问题难度都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特点。切忌盲目追高或求全。

2,授课的分层

根据备课要求,我的授课主要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提问简单的问题或直接从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我就优先考虑A层学生,并辅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偶尔也给点难题,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的精神。遇到难度较大或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问题时,可以让C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活动安排上,机械性的训练,我优先考虑A层同学,并允许其犯一些错误,而对于B、C两层同学则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其他同学“知其然”的同时,他们就应该知其“所以然”。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活动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安排。比如对活表演,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台表演,可以让A层学生选择台词较少的角色。又如课文的当堂复述,A层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提示下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的甚至可以看书模仿。在知识点的介绍上,可以通过板书或口头提示,让学生们清楚哪些是必须当堂理解的基础知识,哪些是拓宽和延伸,使得听课的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阅读的训练,A层学生应先要读懂,达到一定的速度,细节题要有一定的准确率。C层学生应重视思维的培养,培养更全面、深刻、逻辑地考虑问题的能力。

3,练习和作业的分层

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经常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在完成课堂练习时,有些同学在四五分钟时间。

英语教学设计 篇62

一、整体设计思路:

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较为薄弱的一个题项。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互联网+模式课堂实践。写作的材料取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教师旨在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My favorite thing”,并结合本单元时态语法点现在完成时,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心爱之物的信息,单元SectionA 3a部分的阅读内容结构,指导学生如何写My Favorite Thing ,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认知:功能:会表达对自己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和原因;

词汇:会在文章中熟练运用since, childhood, special, memories等词。

2.技能:会使用现在完成时表达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事情,并会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喜欢的理由,并会用一般过去时介绍有关这件物品的小故事,达到多种时态的自由切换。

3.情感:理解每一件心爱之后背后蕴含的情感, 懂得珍惜他人对自己的心意。

三、教学方法:

写作的方式很多,本课运用其中之一的方式--提问的方式来教学写作,并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来完成写作任务,之后通过网上提交的模式输入并给予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

Stages

Teacher’s activity

Students’ activity

Purpose

Stage 1

Lead in

1.展示一件老师个人珍藏的小时候妈妈买给自己的一个布娃娃。

2.简单的讲一讲它的来历。

1.让学生猜一猜它的来历。

2.让学生将提前准备好的自己珍藏的物品拿出来展示。

从老师自身的故事导入到学生,使学生更加愿意展示并有了思路。

Stage 2

Presentation

1.将讲述过程中涉及的重点词写在黑板上,并带学生朗读,以为后面学生发言做准备。

2.请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物品,可根据提示问题。

3.问题:How long have you had it? Who gave it to you?

1.学生跟读话题重点词。

2.根据提示问题简单介绍自己的物品。

引导学生对物品进行简单思考。

Stage 3

Stimulate

1.播放一个电影片段,涉及主人公将他人送给自己的物品进行珍藏的心路历程。

2.展示网上常见儿时喜欢珍藏的物品的图片

让学生观看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件物品。

给未准备好的学生更多思路。

Stage 4

Discussion

1.给出相关问题,请学生进行发散性回答。

How long?

How? Who?

Why?

What happened?...

结合实际情况回答所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搜集信息。

让学生对该物品进行透彻分析和梳理。

Stage 5

Drafting

1.对刚才的所有问题进行梳理,划分段落,分清主次。

2.给出提纲。

My favorite thingfromchildhood is ______.I’ve had it for/ it to me.

I like ______ so much because ______’s special to me because ______.I think ______ has given me may memories.I remember when______

根据提纲,完成草稿,然后在翼课网上完成半开放作文题目。根据得分进行修改。

让学生对作文有思路有抓手,并且在网上提交可以及时反馈语法词汇错误。

Stage 6

Writing

1.让学生根据在网上提交的结果,再根据自己所选择的物品进行开放式写作。

2.根据提交反馈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1.在原有作文基础上修改掉词汇语法错误。

2.将原有作文尽量再加以拓展,使内容更加饱满。

从半开方式到开放式的转换可以帮学生夯实基础,并提高终稿的准确率优美性。

Stage 9

Homework

1.将最后的作文修改后再次提交。

2.拓展学生思考如何书写以My Favorite...为题的其它文章。

完成作业并提交翼课网。

综合今天所学,利用提示,结合重点词汇、句型、观点,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 篇63

教学目标:

1. 掌握字母Jj---Nn的准确认读及正确书写。

2. 能正确认读Jj---Nn的相关词汇。

3. 运用所学字母能准确拼读单词。

教学重点:

1.字母Jj---Nn的认读及书写。

2. 相关词汇的认读。

教学难点:

1. 单词kite和money发音。

2. 字母Jj 和 Gg的读音区别。

3. 字母L l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唱字母歌(sing ABC song )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

(二)学新词(to learn new words)

1. 用动画的方式出现新词吉普车。问:What’s this? It’s a jeep. 领读几遍。

2.用半遮掩的方式出现新词柠檬。问:What color? What’s this?

3. 用实物出现新词---袋鼠。

4. 学生齐读数遍后,通过听并找卡片的活动巩固单词。 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字母教学

1. 认读字母 通过出示字母卡片,领读数遍后,用“找朋友”的'游戏巩固字母大小写。既:老师把所学字母卡片的大小写分别发给学生,在听到教师“let’s go”的指令下,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找到自己相应的大小写字母站好。

2. 融会贯通 当学生找好相应的大小写字母并站好后,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一齐问: “What’s your name ?拿着卡片的学生答:My name is Jj /Kk/Ll……(本 册书 第一单元的重点句)。

教师任意指着一个字母问:Who’s this/that?

学生答:This is Jj/Kk...(本 单元重点句)

把所学句型应用到字母教学中来,既为枯燥的字母教学创设了语言环境, 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灵活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3.字母顺序 单个认读字母后,要把字母放回字母表中,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在字母表 中的位置。先一起背诵字母Aa--Nn。

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字母背诵,背对一个字母的同学给本组加一分,小组得分高者为胜者。当学生对字母顺序已基本掌握后,用“接龙”的游戏加以巩固。

既: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字母,另一个人就从这个字母背出下面的字母。这样既把这节课所学的字母复习了,同时又让前面所学的字母得到了复现。

4.区别字母Gg和Jj 这两个字母的发音极易混淆,因为汉语拼音的干扰,学生总把英语中的J j与拼音中的Jj当成一个发音,因此总读错。

为此,我用语音归类的方法来区别。(只限于所学的字母)

Aa Hh Kk Jj Bb Cc Dd Ee Gg Ff Ll Mm Nn 让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字母,体会到它们含有相同的读音。然后用语音判断 的方法进行巩固。

即:教师任意拿出两个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表示出√或×,在做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5.书写指导 注意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

6.游戏 (单词lemon)

这个单词共有五个字母,教师让五个学生站到前面 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这个单词的字母卡片,按单词拼写顺序站好,教师读到哪个字母时,持卡片的人就跳一下,当教师读到这个词时,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就都跳一下。

时间充裕就可以多练几个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为字母教学,字母的学习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字母教学时,首先通过正确认读字母及他们的大小写,然后运用所学句型及本课重点句型来巩固新字母。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逐个认识字母后,又通过背诵比赛和接龙游戏来进行字母顺序的强化。 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字母Gg和Jj的发音易混淆,又通过语音归类及语音判断来区别和强调。在指导书写后又利用“叫号”的活动巩固字母及单词。

从整节课来看,活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低年级年龄特点所致。学习知识 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重要。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宗旨就是学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更不会用多做题等方式惩罚孩子。

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所急的。这节课通过活动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英语教学设计 篇64

20xx年4月16日,我们在九十六中报告厅聆听了郑州市教研室课程专家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报告,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我觉得卢臻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6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卢臻老师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次,报告中的一些案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报告,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65

本假期我学习了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新课标,感觉收获颇多。我对本次学习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

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更新,驾驭英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掌握的词汇在不断扩充,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迎接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善于钻研,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英语教学设计 篇66

一、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应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从而使学生获得必须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以前学生未开设外语课,对外语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对此教师要谨慎对待,并注意培养其兴趣,不要挫伤其积极性。小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注意照顾大多数学生。

二、教材分析

一册教材共同分为11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分析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第一单元呈现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提供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和小诗。歌谣和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准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单词不要求掌握。希望学生结合语用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呈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内容,但不要求讲解,更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运用这些语句。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它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5.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6.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在课堂上尽量的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自由地说出课文所有内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读课文。

4.纠正控制性错误,不纠正非控制性错误。

5.多表扬多鼓励。

6.利用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等。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二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三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四周 Module 4Colours

第五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六周 Rest

第七周 Module 6School

第八周 Middle Review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Module 7Birthday

第十二周 Module 8Friends

第十三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四周 Module 10 Body

第十五周 Story Time

第十六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 Final examination

12月以前完成全册教学任务。

新标准外研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Module 1

Unit 1 I’m Sam

准备导入:

1.教师在走进教室时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说:Hello或Hi.与近处的同学握手,向远处的同学挥手。表扬那些用英语向师打招呼的同学说:Very good!Well done!或Clever boy/girl!

2.用英语告诉学生本人名字,说:I’m Mr Chen.并将名字写在黑板上。

活动1:听音指图

1.打开并举起书,让学生看到练习。指着各幅图用中文问学生图中的情景(校园中Sam,Daming,Amy和Lingling在介绍他们自己;在离开学校时,他们互相道别)。问他们认为图片上的孩子来自哪里?他们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每幅图上的孩子在说什么?

2.放录音或读对话。学生看书听录音。放录音时教师要举起书指着图上说相应话语的.人物。再放录音,要求学生们指着相应的说话的人物。

活动2:听音说话

1. 读出前两幅图的对话,要求学生跟读。

2. 向学生解释老师将以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身份来介绍自己。每次老师说:Hello,I’m …(人物的姓名),他们要回答:Hello,…(同一人物的姓名)。

举例:

老师: Hello, I’m Lingling.

学生: Hello, Lingling.

3.用Sam和Amy做更多的例子。每个名字练习多次。

4.告诉学生老师要点名让一些学生做自我介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句型结构。 老师:指向一个学生

学生: Hello, I’m Mr Chen.

全班: Hello, Mr Chen.

5.向学生说明Hi和Hello是一样的。重复这一活动,用Hi代替Hello,读出剩下的对话,每句都要停顿,让学生跟读。向学生说明Goodbye和Bye-bye是一样的。

活动3:向同学问候及道别

1.让学生们看书。告诉他们老师是A,他们是B。老师将会说:“Hello, class.”他

们必须说:“Hi, Mr Chen”。用Goodbye做同样的练习。和学生单独做练习。

举例:

老师: Hi, Sam.

学生: Hello, Mr Chen.

老师: Byebye, Kim.

学生:Goodbye, Mr Chen.

2.要求学生向身边的人说“Hello”和“Goodbye”。让他们参照书中的例子。一个学生做A另一个做B。当他门说“Hello”时,必须握手,当他们说“Goodbye”时,必须互相挥手。和学生做一些例子。要求他们介绍自己,至少向班上四个同学说“Good-bye.”

补充活动1:

1.把四个生词写在黑板上: Hello,Hi,Goodbye,Bye-bye。

2.读出这些词,要求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从中选出一个单词,记住它。

4.点名,让他们说出选的词。其他学生要说出相同意思的另一个词。

举例:

S1: Hi.

全班: Hello.

补充活动2:

1.在纸上分别写出Hello,Hi,Goodbye,Bye-bye。

2.将这些纸片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告诉学生老师要读出单词,学生要指着并大声读出相应的单词。

举例:

老师:Hi.

学生:(指着写有“Hi”的纸片)Hi.

3.告诉学生老师读出单词,他们要说出相同意思的另一个词。

举例:

老师: Hi.

学生: Hello.

英语教学设计 篇67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模块以太空之旅为话题,着重介绍了火星探索以及宇宙中太阳系的部分知识。要求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有关航天知识,用现在完成时去描述人类已经实施的太空探索。

二.学情分析

在前一个模块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利用现在完成时态谈论,旅游、看电影、看书等经历,学习了现在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的回答方法。在本模块中,学生将继续学习yet, already, just等词在现在完成时态中的用法及have been to与have gone to之间的区别。学习了现在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的回答方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太空旅行……这些是初中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但是这一话题涉及较多的词汇,学生掌握的难度较大。所以可能会导致学生有话想说,但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的尴尬场面。所以在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时,应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将航天知识和语法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直观法,小组活动法。

四.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关于宇宙及航天的词汇;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能力目标:能听懂有关太空旅行的介绍,能够读懂有关太空话题的文章,掌握文章大意能够运用现在完成时态描述人类太空探索计划。

3.情感目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①重点词汇:earth, just, already, station, recently, planet等.

②重点句型:---Have you ….yet?

---Yes, I have already / just…

---No, I haven’t…yet.

---I have been to… He / She has gone to…

5.教学难点:

①用现在完成时态来描述人类已实施的太空探索计划。

② Have been to.与Have gone to的区别。

6.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1.Unit 1的教学:

上课前5分钟复习现在完成时句型,复习巩固前一模块的内容。然后展示些图片学习本节课新单词。再听录音完成Activity1.将5个单词标序。接着重新再听一遍完成第二部分check .针对对话,先提出三个关于对话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之后回答。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完成Activity4 and 5.接着学生跟读,再分角色朗读.继续细化这个对话内容。在完成第四,第五部分后可进行一个pair work , group in four 4人一组讨论关于太空旅行我们中国人做了的`跟没做

的.(What we have done and what we haven’t done)然后让学生自己描述。

2.Unit 2的教学:

上课前几分钟简短的问候,用现在完成时句型来提问学生有关上堂课的内容。然后播放一个飞船的一个小视频,向学生问一些关于飞船跟宇航员的问题,从而来引入这堂课。在课文呈现中先将一些星球以图片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理解阅读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先听一遍录音,然后让学生找到文章标题,掌握文章大致内容,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又可训练整体理解能力,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再让学生自己去读文章将第三部分的单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做这部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找每段的中心句。这部分结束后,可采用跟读的方式让学生跟着录音去读文章。接着完成课本第四第五部分既而深入了解这篇文章,以不同的方式去阅读,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篇文章.这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细节的理解与判断,同时还有归纳、

推理与逻辑能力。Writing部分,本环节第一步是句子写作,第二步是语篇写作。第一步通过卡通图片的呈现以对话的方式去描述,为第二步作好准备,这种递进的方式对于英语学困生尤为有用。在了解了有关航天知识后,基本掌握了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借助卡通图片对人类探索火星进行描述,组织语言写篇文章,这样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3.Unit 3的教学:

语法练习,在学生学会用现在完成时表达的基础上,掌握它的疑问句形式并作出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互助交流时感受语法,发展语言能力。把Activity1,2,3,4部分一起完成,让学生加深对have been to跟have gone to的区别,以小组为单位来继续操练现在完成时。再完成Activity5,6,7,9,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接着完成Activity8,层层递进。Around the world部分让学生了解大概意思后可以相互讨论下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

七.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本以及作业精编。

英语教学设计 篇68

一、阅读教学应遵循三大原则

1.遵循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的东西,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如Seeingadoctor的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对话前,可以针对对话中的重点句子Whatiswrongwith...?而进行自由对话。或者呈现教材中的苏海和迈克头痛、牙痛等的图片进行辅导,使学生对简单的句子或者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在自由对话的基础上,将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增加一些简单的句子,使阅读材料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再让学生通过读故事而想象出结尾,创造出更多的故事情节。如Seeingadoctor的教学,教师通过图片等介绍SuHai和Mike没来学校上学,让学生想象出没来上学的可能性,多数学生说“生病了”,教师再穷追不舍,说说可能患的什么病,于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的疾病,被学生猜个遍,再让他们想象他们的病该怎么治,于是,多喝开水、多休息、按时吃药等。这样,增加了阅读内容,延长可阅读的宽度和长度,拓展了阅读的空间,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2.注重循序性和难易性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也应呈由易到难的原则,阅读内容太难、太易都不利于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形成、能力的提高,应在“最近发展区”为妙。

3.选择拓展性和丰富性

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题材多样、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材料,如动物园、农场、学校、小动物等,也可引导孩子们阅读幽默小故事、小笑话,甚至英语名人名言或者谚语等。如对于Seeingadoctor的教学,对于生病的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关于apple的几个谚语,如Aappleadaycankeepthedoctoraway等。既拓展了阅读面,也增长学生的生活知识。

二、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

1.情景法介绍背景

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等知之甚少,往往形成阅读障碍,尤其是陌生的主题,更给学生阅读设置了重重困难。如小学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主题的阅读文章,会使学生感到难度的增加。如学习HalloweenDay的storytime时,以Canyounamesomewesternholidays而让学生说出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如Easter,Aprilfool’sday,Halloweenday,Thanksgivingday等,针对Halloweenday,而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一些背景和习俗,包括万圣节的由来和发展,既激发阅读的兴趣,也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多少了解,降低阅读的难度。

2.保证自主阅读的时间

小学阅读教学中,传统的讲读教学应该转变,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从单词意义的猜测、阅读材料主题的推测、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等,需要孩子们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时,教师可以不断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阅读时,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有目的性。如学习Halloweenday的阅读文章时,介绍了这个节日的背景等知识,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猜测去阅读文章,同时,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文章内容WhatdopeopledoonHalloweenday?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到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既帮助和检测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程度,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教师不能问题一提出,就希望快速得到标准答案,应给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时间、理解问题的含义、阅读教材内容、搜寻答案的时间,否则,即问即答,只适合成绩好、阅读能力强的学生。

3.精选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必要补充和拓展,风趣、故事性强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阅读材料的难度、篇幅长度的选择,务必适应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实际水平,否则,过于难、艰涩的阅读材料会使孩子们对阅读望而生畏。如TheTigerandOtherAnimals等的阅读材料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些幽默、小品、童话故事等也可以选择,用于课外阅读的好素材。

4.借助多种媒体激发阅读欲望

阅读课堂上,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好动等特点,使用多媒体的声、色、画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使阅读成为一件乐事,使阅读变为赏心悦目的享受。如阅读Myday前,教师用多媒体呈现Mike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行为、动作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WhatisMiketalkingabout?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Mike,whendoyou...?在以问题“Mike还做了哪些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训练注重三大原则,使用有效策略,从字母的阅读,到单词的阅读,到句子、课文等的循序渐进,从听、说、读、写全面推进入手,注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 篇69

20xx年4月16日,我们在九十六中报告厅聆听了郑州市教研室课程专家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报告,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精神,我觉得卢臻老师的报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来对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放弃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思想的补充,与时俱进,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更应该接受新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我们作为普通的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改进,才能适应这种变革。

其次,是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毕业6年了,工作的这6年,在教学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说起专业知识,很令人惭愧,也许是觉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摆脱枯燥的书本理论了,或者说觉得技能才是更实用的,所以放弃了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发展。卢臻老师最后在报告中提到一堂课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我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来总结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对我的日常教学很有指导作用,把握好这几点,才是一个有效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应意识到方式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次,报告中的'一些案例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为了准备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曾经想尽办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热闹实际是舍本求末了,我觉得基于标准的教学根本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许它朴实无华,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设计,而且有很细的量化标准的一节课,怎样把一节课做得如此细致,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

本次报告,我觉得是对我的一次警醒,让我脱离落后的状态,从得过且过的懒惰中奋起,但是仅凭一时的热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勤于思考,争取一天天的进步。不做“教书匠”,不做“土八路”,应该思考自己怎样去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英语教学设计 篇7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 黄巧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planning)。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

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

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设计的技巧,或许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 因材设计 所谓因材设计,就是能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个重点来安排教学活动,让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精彩又有实效。

二、 因人设计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各个学生,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各展其长。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方面尤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作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层,设计面向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题;第二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题;第三层,设计面向“尖子生”的创新题。

三、 因难设计 小学生学习英语最怕“难学”,而教师最担心“难教”。在“难”字解决之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马上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难点的处理尤为重要。处理得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简短的语言其实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学设计的科学,全面,还需要我们去多多的亲身实践。

【荐】英语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教学设计 篇71

一、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应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从而使学生获得必须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以前学生未开设外语课,对外语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对此教师要谨慎对待,并注意培养其兴趣,不要挫伤其积极性。小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注意照顾大多数学生。

二、教材分析

一册教材共同分为11个模块,内含一个期末分析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第一单元呈现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提供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和小诗。歌谣和小诗的学习目的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准确性,三是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单词不要求掌握。希望学生结合语用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呈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内容,但不要求讲解,更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运用这些语句。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它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5.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6.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在课堂上尽量的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不要求学生自由地说出课文所有内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读课文。

4.纠正控制性错误,不纠正非控制性错误。

5.多表扬多鼓励。

6.利用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等。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二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三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四周 Module 4Colours

第五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六周 Rest

第七周 Module 6School

第八周 Middle Review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Module 7Birthday

第十二周 Module 8Friends

第十三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四周 Module 10 Body

第十五周 Story Time

第十六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 Final examination

12月以前完成全册教学任务。

新标准外研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Module 1

Unit 1 I’m Sam

准备导入:

1.教师在走进教室时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说:Hello或Hi.与近处的同学握手,向远处的同学挥手。表扬那些用英语向师打招呼的同学说:Very good!Well done!或Clever boy/girl!

2.用英语告诉学生本人名字,说:I’m Mr Chen.并将名字写在黑板上。

活动1:听音指图

1.打开并举起书,让学生看到练习。指着各幅图用中文问学生图中的情景(校园中Sam,Daming,Amy和Lingling在介绍他们自己;在离开学校时,他们互相道别)。问他们认为图片上的孩子来自哪里?他们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每幅图上的孩子在说什么?

2.放录音或读对话。学生看书听录音。放录音时教师要举起书指着图上说相应话语的人物。再放录音,要求学生们指着相应的说话的人物。

活动2:听音说话

1. 读出前两幅图的对话,要求学生跟读。

2. 向学生解释老师将以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身份来介绍自己。每次老师说:Hello,I’m …(人物的姓名),他们要回答:Hello,…(同一人物的姓名)。

举例:

老师: Hello, I’m Lingling.

学生: Hello, Lingling.

3.用Sam和Amy做更多的例子。每个名字练习多次。

4.告诉学生老师要点名让一些学生做自我介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句型结构。 老师:指向一个学生

学生: Hello, I’m Mr Chen.

全班: Hello, Mr Chen.

5.向学生说明Hi和Hello是一样的。重复这一活动,用Hi代替Hello,读出剩下的对话,每句都要停顿,让学生跟读。向学生说明Goodbye和Bye-bye是一样的。

活动3:向同学问候及道别

1.让学生们看书。告诉他们老师是A,他们是B。老师将会说:“Hello, class.”他

们必须说:“Hi, Mr Chen”。用Goodbye做同样的练习。和学生单独做练习。

举例:

老师: Hi, Sam.

学生: Hello, Mr Chen.

老师: Byebye, Kim.

学生:Goodbye, Mr Chen.

2.要求学生向身边的人说“Hello”和“Goodbye”。让他们参照书中的例子。一个学生做A另一个做B。当他门说“Hello”时,必须握手,当他们说“Goodbye”时,必须互相挥手。和学生做一些例子。要求他们介绍自己,至少向班上四个同学说“Good-bye.”

补充活动1:

1.把四个生词写在黑板上: Hello,Hi,Goodbye,Bye-bye。

2.读出这些词,要求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从中选出一个单词,记住它。

4.点名,让他们说出选的词。其他学生要说出相同意思的另一个词。

举例:

S1: Hi.

全班: Hello.

补充活动2:

1.在纸上分别写出Hello,Hi,Goodbye,Bye-bye。

2.将这些纸片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告诉学生老师要读出单词,学生要指着并大声读出相应的单词。

举例:

老师:Hi.

学生:(指着写有“Hi”的纸片)Hi.

3.告诉学生老师读出单词,他们要说出相同意思的另一个词。

举例:

老师: Hi.

学生: Hello.

【精】英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学设计 篇72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

2、能够根据对话内容回答文后的问题;

3、能够就自己20年后的理想状况进行讨论。

教学重难点

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

教学过程

Step 1:温故知新,创设愉快学习氛围。,根据教材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进入新课前先让学生唱自编歌谣。如:(Enjoy a song)

GS: What are going to do? (twice each time)Play football, Play football

BS: I’m going to ply football.(如此不断替换新词)这样不但可复习大量旧词组:take pictures, play chess, play games, plant tree, watch TV, go chopping, go hiking and so on且可较好操练新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tep 2:站起来,你说我说大家说,提高自信心自由问答(教师不点名,让学生勇敢站起来one by one问答)

Step 3:Game:Guessing:”What is she /he going to do? She /He is going to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导入新课。出示人名图片。(在背面写将要干的事情)(John, Amy.WuYifan,Zhang Peng Sarah)

E.g.一What is Amy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Guess!

一She is going to…

T: 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Let’s have a look.(卡片后没写任何东西)

Oh, There’s nothing. Today Let’s learn. Unis 3 B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tep 4:学习新课,讲究方法

1、Read and circle your new words.(学生共同找出新单词,并板书)

NW:need , else , use plant trees

some plants -----对比学习plant shop /

2、Listen the tape and try to learn by yourself.

a.First time: Just listen.

b.Second time: listen and follow.

c. Third time:listen and follow loudly.

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ss try .T help and explain)

4、Reading

a. Follow the teacher.

b. Read together

c.Read in group. (Use the way they like)

(小组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师指导阅读方式,强调语音、语调、语速)

d.小组读书比赛,突破“读”

5、Writing

Finish the exercises(课后练习和教师增加的课外题) More exercises: 5)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6、What is your father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7)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

Step 5:课外拓展,施展才华,真我风彩/你演我演大家乐!(改编或照演Let’s read的对话) Eg:(学生编的'内容)

A:Hello,Pet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B: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 I want to buy some comic books .What are you?

A: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too. I want to buy some post cards.

B:Let’s go together. A:Great!

B:When are we going? A:On Saturday morning. B:OK.

A:See you then.

Step 6 :小结本课内容

Homework:

以“My weekend / My weekend plan /

My busy weekend ”为题,写一篇作文,

介绍自己的周末计划。不少于30个字。

2.听磁带,读P30的文章五遍,签字。

英语教学设计 篇73

教学目标:

1. 掌握字母Jj---Nn的准确认读及正确书写。

2. 能正确认读Jj---Nn的相关词汇。

3. 运用所学字母能准确拼读单词。

教学重点:

1.字母Jj---Nn的认读及书写。

2. 相关词汇的认读。

教学难点:

1. 单词kite和money发音。

2. 字母Jj 和 Gg的读音区别。

3. 字母L l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唱字母歌(sing ABC song )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

(二)学新词(to learn new words)

1. 用动画的方式出现新词吉普车。问:What’s this? It’s a jeep. 领读几遍。

2.用半遮掩的方式出现新词柠檬。问:What color? What’s this?

3. 用实物出现新词---袋鼠。

4. 学生齐读数遍后,通过听并找卡片的活动巩固单词。 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字母教学

1. 认读字母 通过出示字母卡片,领读数遍后,用“找朋友”的游戏巩固字母大小写。既:老师把所学字母卡片的大小写分别发给学生,在听到教师“let’s go”的指令下,学生快速跑到前面并找到自己相应的大小写字母站好。

2. 融会贯通 当学生找好相应的大小写字母并站好后,坐在位子上的学生一齐问: “What’s your name ?拿着卡片的学生答:My name is Jj /Kk/Ll……(本 册书 第一单元的重点句)。

教师任意指着一个字母问:Who’s this/that?

学生答:This is Jj/Kk...(本 单元重点句)

把所学句型应用到字母教学中来,既为枯燥的字母教学创设了语言环境, 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灵活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3.字母顺序 单个认读字母后,要把字母放回字母表中,让学生清楚每个字母在字母表 中的位置。先一起背诵字母Aa--Nn。

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字母背诵,背对一个字母的同学给本组加一分,小组得分高者为胜者。当学生对字母顺序已基本掌握后,用“接龙”的游戏加以巩固。

既:一个人任意说出一个字母,另一个人就从这个字母背出下面的.字母。这样既把这节课所学的字母复习了,同时又让前面所学的字母得到了复现。

4.区别字母Gg和Jj 这两个字母的发音极易混淆,因为汉语拼音的干扰,学生总把英语中的J j与拼音中的Jj当成一个发音,因此总读错。

为此,我用语音归类的方法来区别。(只限于所学的字母)

Aa Hh Kk Jj Bb Cc Dd Ee Gg Ff Ll Mm Nn 让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字母,体会到它们含有相同的读音。然后用语音判断 的方法进行巩固。

即:教师任意拿出两个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表示出√或×,在做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5.书写指导 注意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

6.游戏 (单词lemon)

这个单词共有五个字母,教师让五个学生站到前面 来,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这个单词的字母卡片,按单词拼写顺序站好,教师读到哪个字母时,持卡片的人就跳一下,当教师读到这个词时,这个词的所有字母就都跳一下。

时间充裕就可以多练几个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为字母教学,字母的学习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字母教学时,首先通过正确认读字母及他们的大小写,然后运用所学句型及本课重点句型来巩固新字母。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当逐个认识字母后,又通过背诵比赛和接龙游戏来进行字母顺序的强化。 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字母Gg和Jj的发音易混淆,又通过语音归类及语音判断来区别和强调。在指导书写后又利用“叫号”的活动巩固字母及单词。

从整节课来看,活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低年级年龄特点所致。学习知识 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重要。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宗旨就是学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并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更不会用多做题等方式惩罚孩子。

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可怕,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才是我们教师真正所急的。这节课通过活动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英语教学设计 篇74

让学生尝试提问和复述——由板书设计想到的就这样,当孩子还在为刚才的成功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们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复述这篇课文。

果然,课堂一下子沉寂下来了,连讲小话的人也停下来了,面对他们的沉默,我又选了其中的两种动物做了一下示范,在我的第二次示范之后,还是我的种子选手给足了我面子,她又举起她的小手,脸上挂着招牌式的自信的笑容。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让她起来复述,她的复述很全面很到位,我很“满意”。也许是她的复述太全面,反而吓住了一些人,因为大家都觉得没办法逾越她。于是我只好搬出我惯用的“三句话就可以了,四句话更好,越多越好”,在我的鼓励下,又有几个陆续起来发言,眼看着举手的人快点完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发挥一下小组互助的作用了,让他们在小组内说说,果然在小组互助之后举手的人有了将近一半,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第一次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这个人数还是让我很欣慰,看到了曙光!

时间就在复述的过程中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不觉已到下课时间,带着一些意犹未尽我离开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激动着、兴奋着、感慨着!

千万别小瞧学生,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真会撬起地球!就像我在设计的时候,总是担心他们太小,拥有的知识不多,不足以根据关键词提问,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我输了!我在佩服孩子的时候,也不忘鼓励一下自己,多亏当时自己的勇气,不然失去的不仅仅是没有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且也失去了作为教师的敢于尝试的'胆识!

小组活动,历来是我们在英语课堂上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她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助,避免孩子在发言时因“不会”而遭遇的尴尬!另外适时的激励,也能帮助学生敢于大胆的表达!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字眼,但是在面对六十多号学生的课堂上实施起来确实有诸多的不便,但是只要老师心中有这个理念,一定会在课堂有所体现,就像我在让学生复述时多次提到的,“Three sentences are good, four sentences are better, the more the best.”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惧怕开口,而且能体现优等生多说,不同层次的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表现自己!

至于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孩子确实拔高了一些,还记得以前六年级的孩子能复述课文时,我也欣喜了一阵子!

英语教学设计 篇75

【活动目标】

1、学会新单词:Apple;pear;banana。

2、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饱满性,语调适合,能将单词和实物联系在一起。

3、能热爱英语,喜欢用英语表达,有自信心说英语。

【活动准备】

1、一个苹果,雪梨,一个香蕉。

2、三幅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入话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引发幼儿兴趣和讨论后,教师适当停住“好的,但是我们今天先来学习几个水果的新单词,以后慢慢都学会,好吗?”

2、教师出示苹果,孩子会用中文喊出名称。老师可直接点头并且示范“apple”,教师要注意多次示范发音,尤其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发音,但不可用直接纠正的方法,可多次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并且模仿。

3、同理示范香蕉和雪梨。

4、教师将三幅水果的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并且尽量使图片隔离得有一定距离。然后老师念英文,孩子要根据听到的英文去迅速触摸墙上相应的`照片,锻炼孩子将单词与实物联系的能力。孩子熟悉后,可以请别的小朋友念英文,教师与别的小朋友触摸图片。

5、看视频。看这个视频里有没有我们今天学到的`英文?如果有,有哪些?带领小朋友一起巩固

自评: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掌握的很轻松,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第4环节中,老师说英文孩子去摸图片,孩子摸完图片,老师不应该直接说对错,应该问场下的孩子们这个孩子摸的对不对,掌声在哪里?这样互动会更好,孩子们会更积极。

英语教学设计 篇76

我原以为“教学设计”就是“教案”。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后,改变了我的观点,加深了对英语《课标》中“备课不是简单的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理解。

教学设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准备(备课),因为一般的备课只是教师自己根据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而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后,我对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有了个清晰的认识。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教育部《课标》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我在备每节课的`教案里都要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还有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不可能在每节课都能体现,所以教学目标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实是每节课都要关注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可以根据单元内容来确定,但不要硬性分配到每课时中,也就是不需要每节课都要落实每个方面的目标。

案例: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第一课时为例。

这一课时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这个话题学生易接受,但由于地区差异,处于农村地区,学生没有坐过飞机,甚至轮船,火车,对距离远近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前应介绍相关的知识做铺垫。体现了“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理念。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询问并回答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

(2)能够描述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并简单陈述理由。

(3)能够辨认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要学会看交通指示灯安全地过马路。

(4)能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

2、知识指标

(1)掌握A、B部分中的四会短语和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的三会单词和三会句型。

(3)能够理解并会根据指令操作相关部分的内容。

(4)能够区分涉及相关音标的发音。

(5)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学习策略:学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并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异同。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foot,bybike,bybus,bytrain.

2、能够听、说、认读短语:byplane,byship,bysubway.

3、能用句子“Howdoyougotoschool?HowdoyougotoCanada/?”来替换关键词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goby....”进行回答。

英语教学设计 篇77

标点符号口诀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说完用逗号,话说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注释进层破折号,书文名称书名号,意思省略省略号,表示停顿用顿号。

标点符号的特征

1、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圆(。句号)。

2、中间有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3、并排语气词,点个瓜子点(、顿号)。

4、并排分句间,逗号顶圆点(;分号)。

5、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冒号)。

6、疑问或发问,耳下坠耳环(?问号)。

7、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8、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翻(“”引号)。

9、文中要解释,月牙分两边(()括号)。

10、转折或注解,直线画后边(——破折号)。

11、意思没表完,六点紧相连(……省略号)。

12、报刊或书名,括号带双尖(《》书名号)。

13、重点词语句,字下加黑点(.着重号)。

14、专用名称下,横(浪)在下边(—— ﹏专用号)。

15、两数或名词,横线连两边(-连接号)。

16、人、地、文名中,黑点居中间(.间隔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口诀版)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英语教学设计 篇78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对此,大家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基础英语课程中心的张连仲老师曾经说过“只要是带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课堂设计,都应该是任务型教学”。不复杂,也不抽象,任务型教学应该是传统模式的发展,也应该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作为一个教学论概念,任务是指用所学知识做事,用中学,学中用。我们应该根据英语运用的真实形态,设计用所学语言结构,在尽可能真实的语境,做一件事情。同时,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教学流程。通过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我们总结了初中英语课堂设计的思路。以下内容供教师们参考,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多提建议。

任务型听说课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步骤一:热身准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1~4分钟)

目的:让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教师导入教学内容,学生听老师介绍,了解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准备学习新知识,并激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便完成任务。

步骤二:导入新语言项目(3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通过一定的场景导入新语言结构,同时呈现其用法,学生通过真实生活场景接触、理解新语言项目。

步骤三:感受词语(8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教材内容刺激下激活已有的词语运用,并学习新词语,形成新的词语运用能力,能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新词语的大部分内容。

步骤三:呈现课外、学习课文(10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进行听力活动、跟读、朗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和理解语法、重要句型。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课文。

步骤四:总结发现语法规律(3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语法现象。

步骤五:实践操练语法项目(5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通过练习和例句,让学生理解语法项目更广泛的用法,同时巩固所学新语法,提高运用新语法的准确性。

步骤六:运用新语言完成任务(10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完成任务,体验新学知识的真实运用形态,形成在所给语境中运用新语言的能力。

步骤七:布置作业(1分钟)

而教学思路只是老师上课的流程想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会熟练使用电脑,能根

据教师的指令找到资源的位置。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

本课是先锋英语Unit3 Who’s that?的扩展单元,本课的句型

Where are you doing?.在原来课上时用过,大部分学生会说。但 在一个情景下恰当的应用所学的句型还需有待提高,还不能准确应 用本课故事中的语句。

2、学习策略:

(1) 本课通过两两说、小组说、及对话等形式,不但鼓励学生多说 、多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并表达 成段。 (2) 通过韵文、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英语学习的兴 趣,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3) 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到位及时,培养 学生的识读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

3、学习资源:

(1) 本节课是英语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网络课室中完成;(2)专门 为本单元制作的网络资源;(3) 单词卡片;(4) 资源平台。

英语教学设计 篇79

教学目标

1. Match the vocabulary: sales assistant. Doctor. Actor. Reporter. Police. Officer. Waiter. Bank clerk. student

2. Master and use: What do you do? What does he do? Does he work in hospital?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The vocabulary

2. language: What does she do? She is a doctor.

难点Use the language to ask for the jobs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Step 1

Oranization1’ Organize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the class

Step 2

Free talk 2’ Oral practice: Games, words that describe jobs, such as exciting, dangerous, boring The students talk about freely

Step 3

Presentation 8’ 1. Let students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guess the jobs. The teacher describes the jobs and let students guess what. Ask job does the person have? Where does the person work?

2. Then use explanations and short sample sentence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each word means. For example, Exciting means very interesting and very fast-moving.

A police officer has an exciting job.

3. Let students practice. Such as: He is a police officer. It’s an exciting job.

4.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What jobs do Betty, Jenny, and Sam want? Then write the jobs below.

5. Listen again. Why are Betty, Jenny, and Sam interested in these jobs? Complete the chart above.

6. Listen to the tape: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1-3) below.

Then practise the dialogue.

7. Grammar focus: 1.叫学生口头造句用一些有关职业的句子。争取大部分的同学都有回答的机会,多次重复加大练习。

2.教师边让学生读句子边解释这些句子的意思。

3.叫学生口头练习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

4.听录音,让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再纠正答案。

5.分组练习,让学生大面积的练习。

6.让学生朗读Gammar Focus

Step 4

Practice 6’ 7. Read the newspaper want ad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jobs.

One: Wanted: Do you like to work late? Do you like to work hard? Do you like to meet people? If your answer is “Yes”, then we have a job for you as a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练习。学生小组讨论和练习。让大部分的'同学都有机会来表演。

Step 5

Summary 2’ Words and phrases of this class Language:

本节课主要是听录音来完成各种对话,充分让学生学会职业的文法以及地点的表达法。以提问的形式来进行复习总结,在让学生有一个巩固的机会。

Step 6 test 4’ 1、Self check(见后面)让学生做后再讲解答案

Step 7 Consolidation 4’在这节课例我们主要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让学生充分练习听力,达到会听、会说然后在自己编对话来练习。

Step 8

Homework Read the newspaper more and more.让学生朗读3A部分的内容。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英语教学设计 篇80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对此,大家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基础英语课程中心的张连仲老师曾经说过“只要是带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课堂设计,都应该是任务型教学”。不复杂,也不抽象,任务型教学应该是传统模式的发展,也应该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作为一个教学论概念,任务是指用所学知识做事,用中学,学中用。我们应该根据英语运用的真实形态,设计用所学语言结构,在尽可能真实的语境,做一件事情。同时,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教学流程。通过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我们总结了初中英语课堂设计的思路。以下内容供教师们参考,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多提建议。

任务型听说课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步骤一:热身准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1~4分钟)

目的:让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教师导入教学内容,学生听老师介绍,了解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准备学习新知识,并激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便完成任务。

步骤二:导入新语言项目(3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通过一定的场景导入新语言结构,同时呈现其用法,学生通过真实生活场景接触、理解新语言项目。

步骤三:感受词语(8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教材内容刺激下激活已有的词语运用,并学习新词语,形成新的词语运用能力,能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新词语的大部分内容。

步骤三:呈现课外、学习课文(10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进行听力活动、跟读、朗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和理解语法、重要句型。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课文。

步骤四:总结发现语法规律(3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语法现象。

步骤五:实践操练语法项目(5分钟左右)

目的:教师通过练习和例句,让学生理解语法项目更广泛的用法,同时巩固所学新语法,提高运用新语法的.准确性。

步骤六:运用新语言完成任务(10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完成任务,体验新学知识的真实运用形态,形成在所给语境中运用新语言的能力。

步骤七:布置作业(1分钟)

而教学思路只是老师上课的流程想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会熟练使用电脑,能根

据教师的指令找到资源的位置。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

本课是先锋英语Unit3 Who’s that?的扩展单元,本课的句型

Where are you doing?.在原来课上时用过,大部分学生会说。但 在一个情景下恰当的应用所学的句型还需有待提高,还不能准确应 用本课故事中的语句。

2、学习策略:

(1) 本课通过两两说、小组说、及对话等形式,不但鼓励学生多说 、多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并表达 成段。 (2) 通过韵文、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英语学习的兴 趣,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3) 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到位及时,培养 学生的识读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

3、学习资源:

(1) 本节课是英语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网络课室中完成;(2)专门 为本单元制作的网络资源;(3) 单词卡片;(4) 资源平台。

英语教学设计 篇81

Teaching Aims:

1. Help the Ss to remember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2. Finish the listening task.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Revision

1. Check their homework.(if possible, the teacher can show a passage written by one student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the others to correct it.)

2. Give a dictation in class.(if possible, after class the teacher can ask one student who often makes many mistakes in the dictation to check the others’ papers, it is good for him/her)

Step II Listening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one question.

What is the water used for ? (2 things)

Answers: (1).to make electricity

(2).to be sent to large cities in England

2.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ppt.

3.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do the exercise on Page 128.

Step III Test

P32. Part 2. Fill in the blanks.

Step IV Extra work

If possible , the teacher can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and get some sentences which use the Past Perfect Tense. Give them to the students and help them to understand.

1.The passengers, who had organized their tour through six Chinese travel agencies from provinces such as Hubei, Guangdong, Guangxi and Shandong, were thrown from their seats.(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乘客在越南附近海域遇难的报道)(过去完成时)

2.The yacht had stopped completely. (过去完成时)

3.Li draws attention to the particularly high suicide rate of Chinese women, which is 25 percent higher than that of men.(定语从句)

4.The more easily they are satisfied with themselves and society, the less likely they are to attempt suicide.(句型:the+比较级…,the +比较级….)

5.Zhang says it is common for people to experience a sense of defeat.

(句型: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3-5是关于一篇调查自杀的'报道)

6.Like many other US-based airlines, United had a prosperous 1990’s, in which its staff and their wages increased rapidly.(定语从句)

Step V Composition

1999年高考试题

假如你是李华,在一所中学读书,最近受到美国朋友先生的来信. 他三年前参观过你校,听说现在变化很大,希望了解有关情况.参照下图,给他写一封回信,介绍你校的变化.

(1).教学楼 (2).操场 (3).教学楼 (4).操场

注意:

1. 回信须包括图画的主要内容,可以适当增减细节,是内容连贯;

2. 词数100左右.

July 9

Dear Mr Smith,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答案:

July 9

Dear Mr Smith,

I was so pleased to hear from you and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tthing about my school. You are right. Quite a f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On one side of the road there is a new classroom building . On the other side, where the playground used to be now stands another new building—our library. In it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ook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 playground is now in front of the school. We have also planted a lot of trees in and around the school. I hope you come and see for yourself some day.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Step VI Homework

1.Finish off the rest of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2.Prepare for the next unit.

英语教学设计 篇82

我原以为“教学设计”就是“教案”。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后,改变了我的观点,加深了对英语《课标》中“备课不是简单的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理解。

教学设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准备(备课),因为一般的备课只是教师自己根据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而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通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后,我对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有了个清晰的'认识。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教育部《课标》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我在备每节课的教案里都要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还有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不可能在每节课都能体现,所以教学目标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实是每节课都要关注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可以根据单元内容来确定,但不要硬性分配到每课时中,也就是不需要每节课都要落实每个方面的目标。

案例: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第一课时为例。

这一课时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这个话题学生易接受,但由于地区差异,处于农村地区,学生没有坐过飞机,甚至轮船,火车,对距离远近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前应介绍相关的知识做铺垫。体现了“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理念。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询问并回答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

(2)能够描述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并简单陈述理由。

(3)能够辨认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要学会看交通指示灯安全地过马路。

(4)能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

2、知识指标

(1)掌握A、B部分中的四会短语和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的三会单词和三会句型。

(3)能够理解并会根据指令操作相关部分的内容。

(4)能够区分涉及相关音标的发音。

(5)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学习策略:学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并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异同。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foot,bybike,bybus,bytrain.

2、能够听、说、认读短语:byplane,byship,bysubway.

3、能用句子“Howdoyougotoschool?HowdoyougotoCanada/?”来替换关键词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goby....”进行回答。

英语教学设计 篇83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及有关曾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和设计。 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程时,自己做了很详细的笔记,特别是专家布置的作业,自己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提交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成的作业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获得了“优秀”的等级。虽说在完成作业时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planning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 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

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设计的技巧,或许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因材设计

所谓因材设计,就是能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个重点来安排教学活动,让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精彩又有实效。

二、因人设计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各个学生,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各展其长。

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方面尤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作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层,设计面向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题;第二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题;第三层,设计面向“尖子生”的创新题。

三、因难设计

小学生学习英语最怕“难学”,而教师最担心“难教”。在“难”字解决之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马上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难点的处理尤为重要。处理得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英语教学设计 篇84

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为了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贯彻新目标教学的要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

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成才观念。

二、教材分析

1。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达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型素质教育观,新教材突出了功能和结构的有机结合。新教材非常注重话题,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突出了话题结构、功能、实际运用三个方面的结合。让每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便于学生灵活运用。

2、倡导“任务型”教学,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

本教材共15单元,分二个学期教学。按要求,第一学期为1—10单元,第二学期为11—15单元。课本增加了读写训练的比重,以便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课本设计了中外学生同校学习的情景,便于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题材范围更广,除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还反映了学生的校外活动、劳动、卫生保健、体育运动、节日、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多种因素导致学习普遍有困难。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第一大题听力得分率往往只有68%左右,阅读写作得分率低。课堂学习积极性较高,回答问题较积极,绝大多数同学能做到自觉完成作业、自觉背诵课文。受学习态度、风气的影响,刻苦学习之风渐渐稀薄,轻浮之风开始产生,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后死记硬背,当然有大部分学生还是劳逸结合,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学生成绩来看,存在明显不平衡。少数优生优势不明显,差生面较广,培尖补差任务重。学生受当今社会环境影响,厌学情绪严重。

四、教学措施和要求

要求:

a类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

b类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英语,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

c类学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

措施:

首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补习音标自主学习单词开始,教会学生如何读熟文章背诵文章学习语法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向导与顾问的角色转变。

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入手,听说的比重应大些。

为实现这个目标,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1)采用任务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状态中,开启“自动学习”的心扉。在教学中,可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和幻灯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嗅觉、视觉、听觉一起参与感知,将实物与英语联系起来,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后便很快记住了句型和生词。

(2)采用情景教学,创设良好气氛。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使用情景教学法,以听说训练为主导,以课文教学为依托,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紧扣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语言情景中去进行,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运用交际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绝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

如何用好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我将做

(一)、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大家都懂得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的重要性。而精心备课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认真的备课,会使我们做到胸有成竹,无论是重点、疑点、难点的落实,问题的设计,教法的选择,都要精心考虑,通盘安排。只有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因人施教),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开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即信心、兴趣和习惯等)的开发,这对后进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信心不足,兴趣不浓,习惯不好,不肯下功夫背单词,或方法不妥导致成绩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好,猎奇心强,求知欲高,一般都能学好英语的。关键就在我们如何千方百计地激发不同层次学习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多种多样的口语活动,朗读比赛,趣味游戏等等。不断增添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设计 篇85

一、以活动为核心,教师为指导。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案,教师更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加高了。学案导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从“要我学→我要学”,这一思想的转变让新课程理念更好地体现出来了。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要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

二、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导学案要做到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智备课,我想一份好的导学案一定要符合你班级的现实特点,通常我觉得首先老师应该进行初备课,把自己预设的'问题和想法在集智备课中反映出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再进行取其精华,摈弃糟粕,进行三次备课,这样的一份导学案实用性才会更强。

三、是师生共用和参与的良好互动载体。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过去,我们教师备课都是自己备课,把备课的各个环节呈现在备课本中,上课都是用传统模式,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那样一步一步学,教师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体,而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课堂学习环节,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重视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现代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使用导学案,更要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可以变化其中的某些环节,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易于操作,不可一味地照搬照用。在课堂上学生除了听教师讲课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做,能够主动学习,边学边练、边讲边练,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讲学稿的各个环节的设计还是比较科学的,能够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拓展,教学后记,为师生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