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篇1
近期,校长给我们青年教师推荐了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一本关于忠诚、责任、勤劳的书籍。读了这本书之后,从中学到了许多。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世界。”这是自我改变的力量。那是的我并没有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没有想出改变自我的办法。直到读到这本书时,我才深有体会,要从哪些方面去改变自我。作为这个世界的“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要做出不平凡的事,需要的方法我从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忠诚的体现是工作积极、高度负责。忠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书中的战士在自己的岗位上遵从命令,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忠诚给了自己的组织、把忠诚给了自己的国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忠诚于自己的梦想,坚持教育的理念。忠诚于这份工作,以他为傲,并以自己的力量去守护它的光芒。这也许就是我改变自己的开始。
责任,也是敬业。书中写到:每一件事都值得做好。每一份正当和合法的工作都是高贵的,每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和创造者,都值得称赞。工作中,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轻视自己的工作。我对自己做出了“三省吾身”的思考。工作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心境。无论何时,都要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用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以敬业和负责任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我相信魔鬼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人的恐惧和懦弱。”所以拥有一份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生活。良好的心态、愉快乐观的精神、饱满的生活热情,并身体力行地去感染身边的人、身边的环境。这也许就是我改变自己的过程。
选择就要坚持,坚持就要努力,努力就要付出,做那个可以送信的“罗文”中尉,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篇2
读完《把信送给加西亚》,结合工作,记录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对于一个新人的成长,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定要把能力和态度排序,那我一定把态度放在第一位。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态度注定了不同的行动和结果。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完美的无可挑剔,还有什么会做不好呢?但事实上,很多人对待一件事往往抱着“差不多”的心态,这样就会给自己一种潜在的暗示,“我做到这样就可以了”,而自动放弃了“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机会。
第二,工作态度是否看不见摸不到?我常常会反观自己从校园步入职场的经历去理解所带的新人。我的反思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最开始几个月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习惯,进而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后续的职业发展。更具体地说,积极的心态会让人做事越来越有条理,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让自己越来越自信,最终达到“日积跬步而至千里”的跨越。
第三,如何养成好的职业习惯?用谦卑的心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及时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方法总比问题多,学会站在更高一层的位置看待自己做的事。学会时间管理,向时间要效率。对于规定时间内要完成的计划,就一定要达成目标。每天哪怕只拖延十分钟,一周五天的时间就拖延了50分钟。过分的完美主义不可取,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可执行的方案。
没有目标就像是无头乱撞的苍蝇。要建立“跳高一下”就可以实现目标,切忌一切“看起来很美”的计划。要学会分解目标,比如每周抽出一个小时总结“毕业生的薪酬”可以用多少种方式呈现数据,每一种数据的呈现方式又有多少种文字表述方式;或者可以找到优秀的几篇报告,记录并对比报告中可借鉴的方式,积累行业背景知识。
第四,如何达成有效沟通?不管是部门内沟通,跨部门沟通还是客户沟通都要达成有效的沟通(包括书面沟通和口语表达)。“有效”沟通是指在达成沟通目标的基础上,清晰地表达沟通的内容。举例说,要沟通的有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现在情况是怎样的?要达成的情况是怎样的?达成的过程需要做哪些努力?达成目标的时间安排和人员安排是怎样的?等等。
第五,如何打造咨询报告的顶级团队?如何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大项目组内每个成员的能力?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如何优化工作流程?等等。很多都在边思考边实践,但我们坚信,我们在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篇3
100多年前的曾经红极一时的一本小书“把信送给加西亚”,100多年以后,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推荐下,如今又红起来了,甚至成为了新时期员工们的“语录”。
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应该是一分为二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当然也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
今天,第一篇读后感,我们先来说说这本书的消极意义。
我们注意到,“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几乎被译成了世界各国文字,发行量完全可以与“圣经”和“一毛一主席语录”比肩,而且几乎都是公司、企业、单位、部队免费发送给员工的,为什么这本所谓的“好书”,高管层会如此推崇?
罗文的行为给了我们如何敬业、服从、忠诚、勤奋的启示。
领导或高管层就是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自觉自愿的做到敬业、服从、忠诚、勤奋,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员工都培养成合格的“送信人”,他们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成为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罗文式”的人物。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要求自己呢?
也许,是他们自己根本就做不到?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做不到的事强加到别人的头上。
于是,他们就把这本书作为教育员工的一种工具,用以掩盖其无能、无知、乱指挥、瞎折腾,把它当做不让员工提出批评的挡箭牌。
也许高管层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无论如何,只要求别人应该如何如何,而不要求自己,这是缺乏说服力的。
俗话说说的好,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您是名师,如果,您是强将,您又何愁您的员工不会成为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罗文式”的人物呢?
于其一味地责怪你的送信人不在乎你的指令,还不如反思一下您自己,“为什么我的属下会不在乎我的指令?为什么我的指令会得不到坚决的贯彻执行?”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和宏观意识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学识渊博、心胸宽广和思路清晰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和率先垂范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知人善任、公平公正和赏罚分明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有眼光、有胆识和有魄力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有气质、有风度和有魅力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有热情、有真情和有激一情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有理想、有责任和有使命的;
一个好领导应该是堂堂正正、客观公正和清正廉洁的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好领导,自然您就会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您手下自然就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罗文式”的人物,您的事业自然就会蒸蒸日上!
如果,您自己还不是个好领导,您又如何有资格去要求您的属下成为好员工呢?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篇4
《把信送给加西亚》真是一本好书!它讲述了一则传奇故事,道出了一番人生箴言,共鸣了我的忧虑之情,打开了一扇透亮天窗!
美西战争期间罗文中尉送信的事迹成为传奇,至今仍广为传颂。殊不知,这则西方世界的故事今天也在我们台前农商银行上演着!具体地说,我们银行的发展就是一次次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如今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就是那时战云密布的美西战争背景,加西亚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这个英雄般的送信人是我们这个上下齐心、风雨同舟的大集体,而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那封至关重要的信——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健康高增长、实现支农惠农贡献卓越谱华章!
近年来,台前农商银行用一封封改革创新之信铺就了台前农信发展的荣耀之路,几代农信人如勇士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正是那种燃烧青春奉献农信的敬业精神使得台前农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而如今,台前农商人怎样继续谱写历史、再创辉煌?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敬业奉献,担当有为”!
当前我们已经翻过体制改革的崇山峻岭来到了经营转型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凝神聚力千方百计实现经营发展突破,其中强化企业软实力是增强发展驱动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个层次做好敬业精神、敬业文化的宣传与落实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金融服务团队:
人人都是好战士,时刻准备做英雄。通过多种方式使得爱岗敬业、奉献青春的工作追求融入团队成员的生活理念,与农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首先形成“人人谈敬业、处处讲奉献”的局面,通过支行晨会、中层例会、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让敬业奉献、主动担当、有所作为的观念入耳入心,影响潜移默化;其次实现“全员都上进、积极有作为”的成效,实现经营管理的扁平化和高效化,提高员工对经营管理的参与度与贡献度,举全行之力共谋农商银行发展大计。
处处都能写传奇,把信送给加西亚。君子不器,对人才的考评任用不拘一格,从制度层面鼓励员工把所属岗位工作放到心头、做到极致。在继续坚持“机会均等、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理念的基础上,扩大人员交流,以“试错”的魄力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尊重和寄托,为员工施展才华找到最适合的平台,让员工对工作“放得开、喜欢做、做得来”,把平凡岗位做出色、关键之处做到位,让 团队科学搭配形成合力,以期共筑农信事业跨越发展之路。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篇5
历史的巨轮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行驶,曾经发生的故事,大多已湮没在巨轮卷起的阵阵浪花中,不留痕迹。但有些人、有些事,非但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淡漠,反而历久弥新。
虽然书中记叙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现实意义,却一直激励和指导着我们,并为我们的职业道路指明方向。通读本文后,我们应该从罗文身上学习哪些品质并如何更好地完善我们的职业生涯呢?
首先,我们需要主动。面对一个艰巨的任务,罗文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任务分解和行动计划中。因为主动,他才会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出色地完成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这项任务。很难想象,假如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安排,罗文能有如此沉着冷静的心态,敢于拼命的勇气,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是做一个被动的服从者,还是做一名主动的开拓者,这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走势,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学习罗文的主动性,是本书给我们的重大启示。
其次,坚守最终目标。自接到任务开始,罗文便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把信送给加西亚!为了完成此项任务,他经历了各种困难和磨难,甚至数次受到死亡的威胁。然而,面对艰难险阻,他没有丝毫退却和动摇,始终坚守着自己背负的责任。在工作中,当我们竭尽全力去完成一项任务时,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可知的困难和阻碍。这个时候,如果在困难面前低头和逃避,那我们终将一事无成。而罗文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定目标、不忘初衷,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那我们终将把“信”送到加西亚的手中。
再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罗文深切了解送信这项工作的意义之重大,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不仅对全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各种细节也有着完备的筹谋。自接到任务起,不管是勇闯牙买加时的机敏,还是海上遇险时的沉着;不管是丛林遇敌时的冷静,还是面对暗杀时的警觉,罗文对各种情况细致入微地进行观察和临危不乱的应对,是他送信成功的必备条件。而他之所以能够多次化险为夷,并最终成功,离不开他在平日里点滴的积累,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控。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有大的方向和目标,也要从小的地方做起,注重细节。古人云“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一项重大任务的成功,甚至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完满,都离不开我们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总结。
《把信送给加西亚》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的地方,比如“保持成功的心态”、“拒绝平庸,选择卓越”等等,它所蕴含的精神和理念,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深入挖掘,并以其指引我们的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