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篇1
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带小班的宝贝们,年龄不同,宝贝们的心理、生理特性和大班的孩子也不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谈谈一、二吧:
首先是良好常规的培养,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老师们的要求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整治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得老师能顺利正常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小班的宝贝自控能力比较弱,如何培养出孩子们的自控自理纪律的良好习惯是关键。可以想象如果老师在上课,有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还有幼儿不时的向教室外跑,老师怎么能进行得下去!所以要让孩子们养成在上课时能安静遵守纪律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还需要长时间老师们认真的教导。
其次,沟通也是无极限。这一点我的感触最深了,每一天和宝贝们在一起,都要抓住机会尽可能的和每一个孩子说话,因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能融入他们的世界中,能很好的洞悉他们的想法。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孩子的伙伴,使他们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生活洋溢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所以,在平日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我尽量与孩子们多沟通多交流,和他们说话,和他们嬉戏,了解他们的需求。
然后,要尽量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新奇好玩的东西的影响,所以,要准备好每一次的活动,从活动内容到活动目标再到活动准备,都要充分,让孩子在活动中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语言、思维等都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篇2
情景一:今天早上,轩宝的外婆送轩宝来幼儿园的时候,跟我说:“老师,轩宝一直说幼儿园的饭菜不好吃,中午的时候你多给喂几口!”轩宝很“合作”地在一边痛哭流涕。轩宝因为生病,已经有好几天没来幼儿园了。我从轩宝的外婆手里抱过轩宝,和他进行了交流,无奈轩宝一直哭,于是我让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还是哭个不停,嘴里还嚷着:“我喉咙痛!”我说:“哭确实会让你喉咙痛的啊!”他一听,渐渐减弱了哭声,但还是有稀里索罗的声音。
分析:轩宝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由于家人的宠爱,照顾得非常仔细,使得他觉得自己很是娇弱。前几天的喉咙有点发炎,在家休息了好几天,轩宝就更加持宠而娇了。其实,在幼儿园每天吃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外婆的担心是多余的。我采用了顺流而下的方法,让聪明的他学着自我调节。
情景二:到了晨间谈话的时间了,我放弃了原先预设的谈话内容,改为对孩子早上表现的评价。我特别表扬了虫虫,因为虫虫和轩宝一样前几天生病休息在家,今天早上来读书,非常开心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轩宝看着我,希望得到我的表扬。我实事求是,没有表扬他,轩宝止住了哭声,开始参加我们接下来的话题。
分析:老师实事求是的表扬,具体的表扬内容让轩宝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也意识到老师或者说是其他人喜欢的是讲道理、懂事的孩子,哭闹并不能得到他人的喜欢。
情景三:用餐前,我临时在电脑上下载了一些非洲难民儿童的图片,和孩子进行分享,让孩子看那些没衣服穿、没饭吃、没书读儿童的'悲惨图片,并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吃中饭的时候,孩子们都吃得非常好,而且吃得很干净。
分析:虽然小小班的孩子不能理解“难民”的意思,但是当这些图片非常真实地摆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都说:“很可怜的宝宝!”有些孩子说:“不吃饭,也会像他们一样很细(瘦)的!”他们不能理解到对那些难民的怜悯,也不能感受自己的幸福,但是至少他们知道了,不吃饭、不穿衣服的后果。这样也足够了!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篇3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比如: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必须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包括穿着,怎么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符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我们的总园长朱敏女士就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能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篇4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不仅教材必须新颖,教学形式也要不断的变新。为了使幼儿不对环境教育产生厌烦,仍有足够的新鲜感,愿意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情绪进入状态。我利用绘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环境教育。
例如,我设计剪贴画“美丽的'花园”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想,把美丽的花园,美好的环境表现出来,并教育幼儿怎样去保护环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折纸“猫头鹰”“大象”“青蛙”等活动,渗透进爱护动物,不捕猎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和使用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商品,自觉保护鸟类、青蛙等有益动物的环保知识;手工制作“果皮箱”“小鼓”,让幼儿懂得不乱扔果壳、垃圾,讲话轻声不吵闹。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为创设良好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篇5
每次户外活动我们总是以开小火车的形式排队走到指定的场地。当老师说:“我们的小火车要出发了!”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拉老师的手,总希望自己是和老师走得最近的孩子。有时候孩子故意排的离老师进一点的位置,甚至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这个问题相互推挤。这时候,老师真希望自己是千手观音,能拉住每个孩子的小手,使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但是,这又是不可能的。那么,老师怎样用仅有的'两只手,来拉住每个孩子,使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呢?于是,我改变了以前只拉调皮或能力弱的孩子的手的习惯,把拉手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每次出发前,我就问:“今天谁要和老师拉手?”要是孩子间没有争执,我就拉主动与我牵手的孩子。如果有争执,就分别进行,比如,出去的时候拉你的手,回来时就拉她的手,这样孩子间的矛盾也就少了。有时要求的人比较多,我就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去拉拉他们的手,给他们以一定的补偿。
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拉手动作,作用可不少呢。一些平时和我比较疏远的孩子,通过拉手他们也愿意和我亲近了。当我拉着孩子的小手一路走出去时,他们会有说不完的话要和我讲,而此时,我的心中也会有一种满足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