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将书视作精神的食粮。每个假期学校布置了“读专著、谈体会”活动,更让我与教育类书籍有了更深的接触。《爱的教育》这就是我读的其中一本。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日记中也讲述老师如何用爱感染意大利少年的故事。《爱的教育》中,同学之谊,兄弟关怀之情,父母伟大之爱,师生尊重之爱,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书中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时时洗涤着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学习的,又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流泪,但是,我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真得很伟大。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谆谆教导之爱、朋友间互相安慰之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加要细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爱。当你,我,他都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爱在何处?我常常这样问过自己,爱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四周,但不容易发觉。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后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好孩子,叙利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又多,父亲白天工作,晚上回家还要抄文件。眼看爸爸早生白发,小叙利亚就很想帮爸爸抄,可又因为怕爸爸不同意,所以只好每天等爸爸睡了,才偷偷起来帮爸爸抄。可他这样抄,长期睡眠不足,上课无精打采,还次次被爸爸骂,可他还是帮爸爸抄。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这个秘密,内心非常惭愧。读了这篇文章后我非常地感动,小叙利亚虽然出生贫困,但从没有怨言。不但努力学习,还默默地为家庭分忧,就算受到了责备,受到了委屈,也默默地忍了。他又何尝不想不抄了,可是他总觉得他不抄,就像是白拿了家里的几块钱似的。这是一种责任心,每当半夜想要睡觉时,就是这种信念让他坚持下去,为了爸爸的笑容,他就吞下了泪水,委屈。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
记得有一次,爸爸公司让他打一份一千多字的文稿,可是爸爸原来的一个老同学过生,邀请爸爸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爸爸做了这件事,又不能做那件事。于是爸爸让我帮爸爸在电脑上打字。我心想:我打完字还可以再玩一下电脑,这可真好,就这么办了。我爽快的答应了爸爸。爸爸走后,我立马拿出文件,打开电脑,开始打了起来。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的,我的`手都被打酸了,才打了仅几百字,我开始有点悔恨自己答应了爸爸。突然,我隐隐约约听见下面有人叫我出去玩。我想了想:反正这问文稿没多少了,干脆我出去玩会再回来打吧。可是我一下去就忘了时间,下午六七点钟才回家,爸爸看见我只打了几百字,便非常的生气,说:不是让你打完吗,你怎么才打了这么点。我说:我打累了,正好有人叫我出去玩,可是我一玩就忘了时间。我窘迫的低下了头,爸爸只好叹了一口气,自己打了起来。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沁人心脾却朴实无闻;爱如阳光,平淡无奇,却予人无限的温暖,爱如春雨,没有人一样的狂热,它只是细心滋润。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从文友书店买了许多喜欢看的书,其中有一本书是《爱的教育》,我受到了很深刻的启发。
《爱的教育》这本书用日记的格式描写了一个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讲述的事有学校中的大事小事,父亲母亲对“我”的爱,老师的关爱,爱国少年和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平凡人诉说出生活中的爱,使我们深受感动。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开学第一天》和《我们的老师》。
《开学第一天》讲述了我开学时的'情景。我刚从农村回来,十分不情愿上学,一路遇见了我以前的老师,写出了我对他们的怀念,让我感觉学校已经没有以前那样美好有趣了。《开学第一天》体现了我以前的老师对我的关心。《我们的新老师》讲了我的新老师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使我已经有些喜欢上这个关心同学的老师了。这位老师怎样关心同学呢?文中用了两件事表现出了老师关心同学们。一件事是老师看见了一个脸上长满红痘的同学,关切的问他有没有生病。第二件事是一个同学上课捣乱,老师没有处罚他,而是温和的告诉他该怎么做。《我们的老师》通过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孩子们也爱这个老师表现出这个老师的形象,我眼前也仿佛浮现出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师形象,他正温柔地抚摩着一位同学的头,教给他学习,教会他做人。这位老师的亲人都去世了,他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我在心里已经爱上了这位老师。
我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要用爱去对待每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关爱,就要先去帮助、关爱别人,正好验证了我们学的一句名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会感受爱的心!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爱,爸爸妈妈的一个拥抱,老师的一个教导,朋友的一声祝福,叔叔阿姨的一个帮助,这不都是爱吗?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我希望之后每个人都能用爱心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我向大家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希望大家学会感受爱,去报答爱你的人们!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自从读了《爱的教育》之后,我理解了生命的另外一种意义,就是爱!《爱的教育》中的《同情穷人,母亲的信》,令我深受启发!一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上学时看见一个穷母亲带着一个小男孩在街边乞讨,安利柯却视而不见,但他并不是没有钱,而是他还没有领悟到什么是仁爱!后来母亲写了一封信给安利柯,他非常惭愧,并且以后改正过来!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不是很懂得什么是爱!所以他们有时很冷漠,爱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这点,不过我相信他们会改正过来的!
就像故事中的母亲一样,她有着高尚的品质,因为她懂得爱!很多人会认为:这些乞丐根本就不认识,凭什么我要把钱给他呢?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出来当乞丐的都是非常贫穷的人们,可能当你觉得一、二块钱很不起眼时,他们会觉得无比珍贵。如果自己是有能力的,为什么不给可怜的乞丐们一些钱呢?给一、两块钱,虽然对他们的帮助不大,但你却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一位善良、朴实的人。每当我帮助了人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开心,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当我读了这个故事时,我想到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老奶奶上来了。她白发苍苍,拿着拐杖,但我留意了一下,没有一个人让座给老奶奶,在车上的全部都是年轻人,有睡觉的、打游戏的、也有聊天的。就是没有给老奶奶让座的,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立刻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还夸我是好孩子呢!虽然只是简单的.事情,但让我看到了大道理,现在的人们缺少仁爱,只向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不对的!希望他们可以知道什么是爱。
爱是一份关心,是一份慰问,爱可以带给我们开心与快乐,爱可以把伤悲抹去,特别是爸爸妈妈的爱,如果没有了爱,世界将会变得很可拍,只有黑色和白色。爱是大家沟通的桥梁,要想世界充满爱,就要从自己做起!但愿爱的种子洒遍每一个角落,传染每一个人,让世界变成一颗璀璨的明珠!作文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爱是什么?歌手李泉在不住地询问。我随着他歌声的旋律也在思索,爱到底是什么?读过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后,让我深深感受到爱就在心灵生活的地方。
《爱的教育》一书中,用质朴而又充满诗意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和他的小伙伴之间美丽的友谊,师生之爱,亲情之爱,祖国之爱,这些充满了人间温情的故事催人泪下,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
书中曾提到了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他们的正义之心鞭策着我的心灵,他们的善良触动我的心弦,他们的纯真让我看到了爱的美丽。可是当我想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时,又怀疑爱是否只是美丽的传说。各地常常发生的不敢扶起倒地老人的现象让我对世人的自私感到寒心,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更让我对世人的冷漠感到恐惧。相比于洛佩谛,这些人的表现是不是显得猥琐?至少也是畏缩?他们的心中有爱吗?现在的人们心中还有爱吗?
不要怀疑,这个社会仍有像《爱的教育》中的祖国之爱 ,因为有中华之光朱光亚这样的人;仍有像《爱的教育》中的亲情之爱,因为有当家女孟佩杰这样的人;仍有像《爱的'教育》中的师生之爱,因为有像《爱的教育》中高义薄云的胡忠、谢小军这样的老师;更有像《爱的教育》中的对他人之爱,因为有最美妈妈吴菊萍这样的人。他们这些人,用自己最本色的爱对待祖国,对待学生,对待他人。爱,不是传说,爱就在这些可敬的人的心灵生活的地方。
对世界而言,善良,正义,勇敢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善良编织爱,正义升华爱,勇敢创造爱。只有爱才能使世界美丽,只有爱才能改变人性,只有爱才能维持生命。在洒满爱的世界,每个人都是幸福的,而我们需要那样的世界!
我们更应在学校、在学生中提倡和开展爱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社会,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上一切需要爱护的人。让我们用爱去唤醒人类的真实情感。让爱在我们每个人每个人的心灵中永驻。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6
捧读阿米琪斯的《爱的教育》一书,从头至尾,一阵强烈的感动萦绕着周围。好似轻风抚过心田,感人至深。
作者用一个十岁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眼光去观察他所在的班级、老师、同学,把那种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甚至于祖国之爱写得感人肺腑,诠释了爱的真谛。
阿米琪斯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安利柯的积极向上,富有爱心;甘伦的'侠义行为,爱护弱小;戴洛西的才干与善良;那格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柯礼智的勤劳与刻苦……在读书的同时,那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
那一个个小故事,更是感人至深。
那格受到同学的欺侮时,甘伦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这是同学之爱;安利柯去看望生病的老师,老师深为感动,这是师生之爱;父亲对安利柯学习无精神而暗自着急,这是父子之爱;安利柯与母亲带物品去看望贫困的那格母亲,这是社会之爱;小侦察兵为了摸清敌情,为祖国的骑兵打探消息,结果壮烈牺牲,这是国家之爱……全书用一个爱贯穿文章,使爱得到了升华。
可见,小至家庭,大至国家,爱能洗尽一切假、恶、丑,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师夏丐尊说:“我在家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校是执鞭数十年的教师。平时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本书,好像丑人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禁惭愧地流下了泪。”
这句话就不禁让人怀疑起我们现实生活中,学校的素质教育与家庭的教育。学校中,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采用填鸭式教育,教会了知识,品德却不尽人意。家庭中,很多家长坚信不打不成材,采用棍棒式教育。作者的目的正是对这种错误教育方式的一种批判。现实的教育方式与书中的方式一对比,真是没法比了。
当然,《爱的教育》中的教育方式也太过于理想化了,在如今是不大行得通的。但是,这种理想式教育方式也有值得借鉴的,那就是爱。在教育中掺入适量的爱,对教育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爱,让人与人之间互相感动,那么,离理想中的社会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