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1
寒假里我有幸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二十五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书中没有对缺陷的掩饰,没有对成功的浮夸,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与众不同。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很多地方尚且缺乏经验,但是做一名好老师,却是内心深处最迫切的渴望。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最好” 其实就是“ 更好” 。虽然 “ 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 “ 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 “ 最好” 。李镇西老师的所谓 “ 最好的教师” ,是自己和自己比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 “ 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虽然每天都不是 “ 最好”,每天都会有遗憾和不足,但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那么我就不断地在向“ 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爱,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而深沉的爱,是教师对学生真挚而无私的博爱。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学会对学生灌注自己的爱。有时候总觉得自己太急躁,不愿意给后进生更多的时间、耐心和等待。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要做一名好老师,就要让自己的爱感染到每个学生,我相信他们也会被感动,这样就有利于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由此能看出,李老师有着深厚的阅读基础。读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就是补充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读书不但能快速地获取他人的经验教训还能与时俱进地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老师需要把自己一桶水分给孩子们,如果桶里的水不被及时补充的话,那么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新教师,我对不能在课余保持阅读感到惭愧,总是忙、累等理由给自己找借口,殊不知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所以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坚持阅读,为做一名好老师打好基础。
书中写到李镇西老师时时提醒自己:“ 我是一名教师 ,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他从教二十余年,每天都坚持完成好“ 五个一工程”――上好每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 日记。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镇西老师。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争取做到 “ 更好” ,也许我们离一名好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相信每天都做得更好一点,那么自然而然会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一些。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2
当我读完《做最好的老师》时,让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里面容纳了他的教学事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句句诚恳,实实在在,每一节都让我很感动。最让我震撼的是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给学生。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从事教学工作近十年了,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今后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过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假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读完《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在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 “爱”,围绕“爱”来展开的,其中谈到的很多经验,很多的理论无非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爱、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与自主的“爱”要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看到这让我想起来了我们今年九月份的培训,在培训当中张校长和其他老师也多次重点讲到要“爱”学生,并且这种爱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没有附加值的爱。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当中快乐的学习,成长,让他们享受到快乐。 通过读《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3
几年前初读李镇西老师写的这本书,就很喜欢他在序言中的这几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如果想成为“最好的老师”,很简单的一个字——“爱”。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复杂。这本书中,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李老师的“爱”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学生”上.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工作中我也要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读完文章,我深深地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种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境界。让我们以爱心启航,胸怀满腔的真诚和热情,都来努力做最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4
做最好的老师是我的心愿,于是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虽然与李镇西老师不曾谋面,也没有过交流,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仅对李镇西老师有了一些了解,更从中获得很多宝贵的财富。
一、要有童心思维
某校初中班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有几天课堂上神情忧郁,无精打采,原来是她家里的一只小猫死了,因此她非常难过,班主任没有批评她,而是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她,并温和的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在你的生活中,还有比死去的小花猫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你的.学习。振作起来吧!”这位老师对学生思想开导的很成功,他的秘密就在于他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站在儿童的心态与学生有心灵的碰撞。
二、教师应博爱
有一次,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欺负李镇西老师班里的学生,而且那个学生挺不讲理,气急之下,李老师动手打了他。李镇西老师班里的学生大多数是支持李老师的,但有少数同学对他说“您说您不是他老师,可是在所有看见您打人的学生中,您当然还是老师。”是啊,对外班学生的轻视,敌视以及任何不负责任的粗暴,同样会在本班学生中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周围所有的儿童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爱和教育的义务。
三、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李镇西老师一直提倡师生之间要平等,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的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是一个进步,但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我赞同李老师的说法,教师走进课堂,学生齐声说“老师好”教师应给真诚的回应“同学们好”,需要被帮助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教师首先请他坐下,课余,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嬉戏娱乐……这都自然而然的体现出师生尊严上的平等。
李镇西老师对工作认真,对学生用心,并不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对待教育,他的细心、用心、童心、爱心都是值得我学习,愿我真的像所想的那样做最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5
读书摘要: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以及的最好程度。
读书心得:
“自己和自己比”,这句话大富有哲理,的确,只有找准自己的坐标,然后用心去对照,才能看出进步与差距,我们要学会自我反省。今天我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的上课是不是比昨天上得更精彩,我今天批改作业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仔仔细细改好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就会不断超越自己,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做最好的自己吗?“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平的心态,我们要切记:即使我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篇6
最近,我们学习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朴实而自然的观点我让我深受启发,读《做最好的老师》的书就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做最好的老师》的话使我备受启发,信心增强,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把简单平凡的事做好,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通过读书,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要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我也希望自己能以这样的一颗教育者的心,用这种爱心成就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作为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作为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作为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我们每一个人或许不可能成名师成专家,不能名垂青史,但我们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尽我所能做得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