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计划 > 正文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2025/07/31计划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1、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十字可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蜜语言语、诗歌等多种形式。科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这样安排,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和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充分体现了整合的思想。识字课的形式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这样安排识字,避免了集中识字可能产生的单调枯燥、功能单一的弊端。学生通过学习这种意境优美的识字课,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全册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思想内涵比较全面,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团结协作、自强自主、热爱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适应信息社会和开放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二是题材广泛,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三是体裁多样。有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选文富有童心童趣,与当代儿童生活紧密联系。

4。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本册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方便学生的学。)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2)自主发现学习方法,并掌握学习方法。不直接把识字方法呈现给学生,而是把规律暗含在学习内容之中,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努力发现。这样编排,不但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发现的意识,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把所获得的方法迁移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3)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男生22名,女生21名。学生主要来自滕头、傅家岙、肖桥头和张村四个自然村,另外也有少数来自外村和外乡镇、外县。从总体上看,女生优于男生,但也有个别女生处于下游;滕头村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好。本班学生优秀生不少,但后进生不少,且两者差距极大,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本人应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给后进生多辅导,开小灶,使他们努力赶上,缩小与优秀生之间的差距。

三、教学注意点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创造性的实用教材,即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

1、识字写字教材

本侧岸的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绳子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2、阅读教学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独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进行课文教学是,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质疑问难得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3、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是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BR>四、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组:多采的春天

12~15课时

第二组:家庭生活

13~16课时

第三组:保护环境

12~15课时

第四组:快乐的夏天

14~18课时

第五组:动脑筋想办法

11~14课时

第六组: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11~15课时

第七组:我们都有好品质

13~16课时

第八组:我们身边的科学

14~19课时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加强数学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实验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

三、方法措施:

1、把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按课程设置标准

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分管领导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实验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仪器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四、进度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

2、 打扫实验室、仪器保管室的卫生。

3、整理实验室

十月份:

1、组织学生做好实验

2、对实验仪器去尘、清洗

十一月份:

1、进行一次实验操作竞赛

2、做好仪器借出登记

十二月份:

1、 学生试做一些简单的教具

2、查看各种仪器是否完整

一月份:

1、做好假期安排

2、催还各种借出的仪器

3、实验室工作总结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第二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添画

2给画游戏

3纸盒变家具

4和妈妈在一起

5茂密的花

6吊饰

7节节虫

8出壳了

9头饰设计

10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11我的收藏卡

12假如我是巨人

13拓印树叶真有趣

14做笔筒

15画夜景

16画影子

17认识身边的树

18给画中的节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为了实现实验室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本学期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室将从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科学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按照合格科学实验室的标准和《江苏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试行)》,着重添置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凡与现行教材配套的仪器、器材要配齐配足,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等活动的服务工作。

3、仪器保管责任到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要做到:

(1)定期检查、核对、统计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对丢失、损坏、报废的要进行登记备案并上报;存放定位存放,取用方便,尽量做到科学、整齐、美观。

(2)实行仪器设备等入帐、借用登记制度,凡丢失或损坏的要酌情处理。

(3)实行易耗品入库、领用登记,严格控制易耗品在使用上的浪费。

(4)经常维护保养实验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做好使用与维修记录。

4、科学学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工作的领导。学校实验教学有分管校长负责,主要领导经常检查,科学教师的配备要相当集中、相对稳定,另外要配备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老师当兼管员。

5、执行好科学实验室守则、借还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

6、配合组织教师开展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研

究教法,上好实验课或公开课, 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撰写论文。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主任教师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

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如有不足之处,工作中及时调节与补充,使之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