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摆渡人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摆渡人有感 篇1
许久没有读到一本让我如此震撼,心情久久无法平复的书了。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我仿佛有种亲身经历般地感觉。它让我激奋、恐惧,不免还有些心悸,但却是个温暖有爱的故事,它治愈心灵,引人深思。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15岁的小女孩—迪伦,她为了逃离当前一片狼藉的世界而选择独自一人踏上开往另一个城市的火车,去看望久未曾谋面的父亲。然而,突发交通事故。周围一片死寂,无人回应她的呼喊声,恐惧、无助感越来越强,她别无选择,只能忍受疼痛和恐惧,拼命爬出去,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隧道口竟是一片荒原,没有期待的警车和救护车。就在此时,她看到了他—灵魂的引路人崔斯坦。他带着迪伦,准确来说,是迪伦的灵魂,穿越漫无边际的荒原,战胜各种磨难,送她回到了“家”。没有崔斯塔的地方迪伦一刻也不想留,重返险象环生的荒原寻找崔斯坦,并且顺利带他返回人间。
“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我的答案是自己。书里说,荒原是内心镜面的投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来的'荒原,时而风景秀丽、时而乌云密布,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有蜿蜒的岩壁。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内心,我们永远无法猜测自己所投射的荒原最隐秘的一层是什么。
同样地,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显露悲伤、无助、甚至绝望。遇到困境时,总想有个指路人引领自己,但往往事如愿违,唯一能将自己拖离泥泞的也只有自己,一辈子这么长,没有谁能庇护谁。其实,摆渡人也正是自我投射,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者,不怯懦,敢于迎接挑战。生活不饶人,未知与磨难满满皆是,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跨过重重障碍,越过荒原,去迎接自己的幸福。
读摆渡人有感 篇2
晨光透过半掩着的窗帘,射进房间。桌上的《摆渡人》静静地躺在那儿,吸引着我的眼球。那神奇的故事,那浪漫的爱情,依然在我眼前回荡……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女孩儿在看望了父亲的道路上遭到了车祸,成为了唯一一个死去的人。她的灵魂来到了“荒原”,并在那里遇到了她的摆渡人。摆渡人带她穿越荒原,躲避恶魔。在这期间,女孩儿和摆渡人渐渐相爱。但是,当女孩来到灵魂所在的地方时,却不得不与摆渡人分别。而后,她又重新返回了荒原,寻找那消逝了的爱情。在荒原上,她遇到了自己曾经的摆渡人。他们回到女孩死去的那列火车边,女孩儿进入了自己的身体,活了过来,摆渡人也由此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感受到了生与死的界限。有时,他们只是一秒钟的区别,却把人划分到两个不同的世界。许多人都惧怕死亡,而死,又何尝不是新的生命的开始?它人们想象中的冷血,残酷,可怕,它只不过是一场冒险,一场时间的把戏,一个新的起点。当摆渡人诉女孩,她已经死去了的时候,女孩并没有害怕。事实如此,你又能怎么能改变?生与死,不足以为奇,不足以为惧也!
对于许多人来说,死亡更是一种解脱,一种赦免。
记得小时,好朋友笑笑的爷爷生了重病,医生说到剩下的时间不多,笑笑的家人都唉声叹气,天天吃不香,睡不好。她的爷爷时而发高烧,时而高血压,又忽然低血糖,天天泡在药汤子里,痛苦极了,有一次我去看笑笑时,正撞见她在探望爷爷说话:“我倒是觉得,死亡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释然。不计自己的病痛,光是家人们的关心,我就无以回报了……”
文中的'女孩,更是坦然,她对死的麻木,让见多识广的摆渡人都都为之震撼。
不只是她面对死亡的平静,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勇气。
爱的力量有多大?我不曾去衡量,也不敢去衡量。也许,有比为爱而牺牲更为强大的力量吧。
当然,爱一个人。不只是要一颗有热量的心,更是需要勇气。女孩在来到灵魂聚集之地时,她还是忘不了那段美好的日子,十分想念那失去的爱情。她离开安全之地,独自踏上危险的道路的勇气是多么感人!她的爱,是多么伟大,以至于不顾千辛万苦去寻找摆渡人。她的勇气给了她希望,虽然可怕的恶魔给她留下了阴影,但她依然是那么坚定!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对祝英台的热爱,以至于年轻轻轻就忧郁的死去。而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片痴心,给她反对父母的勇气,让她愿意跳入坟墓,与爱人在一起。当两人化作蝴蝶双双飞去,这是否让他们感到幸福?
这,就是勇气,就是爱的力量。女孩宁愿身处危险,也不要放弃,她和摆渡人的爱情之路是那么坎坷而又甜蜜。
阳光依旧,摆渡人已翻到最后一页。眼里的潮湿,仿佛还未离去,生、死、爱情,让人尝尽世间五味,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
读摆渡人有感 篇3
读完了克莱儿的《摆渡人》,我受益匪浅。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看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的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眼前只剩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有个男孩,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那个男孩——崔斯坦,她的摆渡人,带着她穿越荒原,在穿越荒原的旅途中,迪伦知道了刚刚发生的一切。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们由陌生到熟悉,有熟悉到相知,由相知到相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的两个人,走到荒原的尽头也相约一同走到那一端——那个所有灵魂称为“家”的地方,但崔斯坦明白,他不可能去到那里。迪伦到了那里没有看见崔斯坦居然就毅然回到荒原,去寻找她的摆渡人——崔斯坦,抱着万劫不复的决心,奇迹出现,两个灵魂如愿以偿。迪伦找到了自己所爱,也找到了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穿越荒原的过程中,迪伦看到了其他成千上万的灵魂,它们面前都有个光球——它们的摆渡人,引导着他们。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不缺少这样的光球,那光球或许你已经遇到并且在他的引导下走到了人生的开阔地,或许你还未曾遇到过,不过不用慌张,努力坚持,你一定会遇到引导自己走出低谷的那颗灿烂的光球。
在我度过的13年时光里,我也遇到过不少将我从错误或失败的深渊中拉回宽阔大道上的光球。
我的外公,他不厌其烦的教导我要做一个好学生,不要学坏样,告诉我“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时有余”的'人生标尺,让我平稳的踏上了人生的漫长旅途。我的爷爷,他仔仔细细地评价我交给他的作文,毫不留情的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更加努力鞭策自己写出更有文采更具魅力的文章。我的妈妈,她在忙碌中抽时间不断督促检查我的学习,讲解人生道理,告诉我需勤奋学习,珍惜每一天,要我时刻记住:进入状态,学习就是享受;心情浮躁,闲着也是痛苦。我的爸爸,时常给我讲解和分析数学和物理知识点。还有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们,他们无形或有形中,在无意或有意之中让我成长,让我不断进步……
《摆渡人》是一个史诗一般的动人故事,是《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综合之作,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惊心动魄,回归人生,引人深思。不仅教我们成长学习爱,也引导我们寻找自己的光球,并让我由衷的感谢他们。
读摆渡人有感 篇4
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写的《摆渡人》。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很好奇:百度人?主人公是不是很聪明,什么都知道呢?
老姐说:“这是鬼故事吧?”我一阵好奇:“为什么啊?”老姐义正辞严地回答:“因为人死后要过一条河,渡你过河的不就是摆渡人喽!”听她这样一说,我的好奇心又要出来多住几天。
正如老姐所说,这是一个“鬼故事”,但这个“鬼故事”是会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它并不恐怖,却让人心忧;它并不伟大,却让人感动;它并不真实,但却透出了爱的真谛。
崔斯坦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又要来活儿了!”他等待着下一个灵魂的到来,带它穿过荒原,荒原是每一个灵魂去往另一个世界的必经之路,途中会有恶魔出现,把灵魂带到恶魔的组织。而崔斯坦的任务就是带领灵魂安全抵达另一个世界。灵魂会把那个世界当成“家”,送到之后再去领下个灵魂,就这样来来回回。这就是崔斯坦的使命,此时他正和往日一样等待灵魂朝他走过来……
15岁单亲女孩迪伦,在独自寻找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父亲,但突如其来的意外,使从列车里逃出来的迪伦来到了这片荒原,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却不知她是唯一没有逃出去的人……崔斯坦这次要等的灵魂便是迪伦。
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迪伦会跟崔斯坦走?是的,崔斯坦要引导许多的灵魂,这些灵魂形形色色,为什么会跟崔斯坦走?原来,崔斯坦在引导一个灵魂之前会自动了解到这个人的一切,他会变成那个灵魂所信任的样子,或爱人,或朋友,也可以是从不认识的人,只要灵魂会和他走。他没有固定的容貌,在每一个灵魂面前都是不同的,而他的容貌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如果问崔斯坦多大了,或者他自己原本长什么样子,这连崔斯坦自己都不知道……
迪伦和崔斯坦踏上了这段不平凡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15岁的迪伦爱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她会让他讲这个世界的故事,讲他曾渡过的有趣的灵魂。崔斯坦本不该对这个15岁的灵魂说过多的东西,但当迪伦问起时,他却不知如何去拒绝。崔斯坦对迪伦说,其实荒原的地形由每个灵魂的心境而成,天气也是通过灵魂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当崔斯坦为了保护迪伦而受伤并“失踪”后,迪伦独自待在安全屋里,她看到的荒原却是红红的一片,天是红的,地也是红的,空中,地下,天上,都是恐怖的恶魔,是的——这就是离开摆渡人后——真正的荒原!
当灵魂离开自己的摆渡人,几乎没有机会可以存活下来,她们很难接受这样怪异的、充满恶魔的荒原。但迪伦做到了,她“活”了下来,因为她的心中有一种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她得以存活……
当崔斯坦从恶魔的魔爪里逃出来时已经遍体鳞伤,迪伦很自责,如果自己走得快一些,让太阳晚些下去,这样崔斯坦就不会受伤了。这让崔斯坦感到很不可思议,在崔斯坦的印象里,人类灵魂都是自私到没有边际的。
到达荒原的尽头时,迪伦鼓起勇气向崔斯坦表白,崔斯坦答应迪伦尝试和她一起去往那个世界。但迪伦发现崔斯坦并没有和自己一起走,她痛哭流涕,整个人都崩溃了。
据说来到荒原的另一头就是来到了灵魂的`家,它会投射出灵魂家的模样,使灵魂能够把这里当成“家”。但是迪伦走过荒原的尽头,另一个世界的模样依旧是那片荒原。“因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想念一个地方,多半是因为留给你回忆的人”。这么说来,迪伦所念所想不是崔斯坦又会是谁呢?
崔斯坦把迪伦送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当然还要去继续引导保护下一个灵魂,但崔斯坦忘不了迪伦,因此他没有再换自己的名字,但奇怪的是,这次他的容貌竟然没有变化,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每一个死去的灵魂,来到荒原,其实它们都可以选择穿过荒原,回到自己死去的地方,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回到人间。但是这是极度危险的事情,灵魂可以在这里等着自己的爱人来团聚,这是一个希望。但如果选择穿过荒原回家,途中没有了摆渡人,恶魔们会更加嚣张,那样灵魂就真的“死”了。他们没有勇气,用生命去尝试,他们宁愿选择等待。当有灵魂试图要打开通往荒原的大门时,他们是打不开的,因为他们都在犹豫,他们没有决心去面对死亡……因为他们更爱自己,所以崔斯坦说人都是自私的,这一点没有错,这就是人的天性啊!
但意外的是迪伦打开了门,她的目的不是回到人间,而是寻找崔斯坦。当然不用说,她的道路崎岖坎坷,危难重重,不必说没有带路人的指引,也不必说满天狂躁的恶魔,光是离开摆渡人所看到的荒原的真实模样,就让人毛骨悚然……但迪伦非常非常幸运,她成功地找到正在引导一个因为暗杀而死去的灵魂的崔斯坦,崔斯坦没有改变面貌,没有更换姓名,这是迪伦的最大幸事,但到底为什么没变,没人会知道。崔斯坦见到迪伦,无以言表,在他一恍惚的刹那,那个崔斯坦正在引导的灵魂就挣扎着被恶魔们带走了……这让迪伦感到十分惭愧和内疚,但还好有崔斯坦在。在一个安全屋里,迪伦发现一个快被恶魔带走的小女孩,不顾自己安危去吸引恶魔的注意,给小女孩和摆渡人争取时间逃跑。崔斯坦出门阻止,试图把她抓回安全屋。迪伦拼命挣扎,在算着女孩和她的摆渡人差不多安全时,她整个人不再挣扎,任凭崔斯坦把她带回安全屋。崔斯坦很不理解迪伦为什么能为一个不曾相识的灵魂冒生命危险,迪伦说,因为崔斯引导的灵魂是因她而“死亡”,她必须做点什么,才能使自己心里不至于那么愧疚。崔斯坦又一次被迪伦所震撼。
崔斯坦向迪伦解释,他并非不守信用,而是摆渡人根本无法走出荒原,他走不出那道边界。崔斯坦爱迪伦,因为这种爱,他也会受伤;因为这种爱,使崔斯坦忘不了迪伦;因为这种爱,他没有更换自己的名字;因为这种爱,不由他自己控制的容貌也不再变化;因为这种爱,崔斯坦越来越像一个“人”。他想和迪伦在一起,他喜欢迪伦在身边的感觉,但他不能。他不能让迪伦处在危险中,时刻担心恶魔的袭击,就算没有恶魔,崔斯坦也有自己的职业,他不可能陪伴迪伦,他只能在这片荒原中重复一次次的任务……可迪伦却有其他的打算,迪伦决定要带崔斯坦回到自己的世界——人间。
是的,回到人间。这是一件从来没有灵魂做过的事情——带自己的摆渡人一起回到人类世界。迪伦和崔斯坦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去寻找那辆发生事故的火车。在车里迪伦差点倒在地上,本能反应地用手去扶地,却不知这一扶,自己就晕了过去。醒来后的迪伦正在被解救中,她发现身边没有崔斯坦,自己心痛不已,痛恨自己在那一瞬间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医护人员艰难地把迪伦从车厢里抬到外面,但迪伦身体的痛远远不及心里的痛。在这时,她看到那个男孩坐在一个大石头上,对身边人说了什么,便起身朝着迪伦走来,他握起迪伦的手,迪伦艰难地几乎耳语地吐出“你还在”,那男孩说:“我在,因为你需要我!”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读摆渡人有感 篇5
在微信读书公众号里有《摆渡人》电子书,就挤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畅销欧美33个国家的书,故事梗概是: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她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最终,迪伦在她的心灵摆渡人崔斯坦的引领下,从另一个世界回到了人间。故事结局完美,让我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1、主人公迪伦渴望亲情的关注。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家里没有体味到母爱的温暖,到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也没有品尝到好朋友之间玩耍的快乐,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虽然没有感受过父爱,但是内心深处,她渴望亲人的关怀,也许当她看到别的孩子牵着父亲的手,幸福地走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当她望着有的孩子骑着父亲的脖子上快乐地撒娇的时候,当她羡慕地盯着坐在父亲开着的汽车被送到学校的时候,她也期待着自己这一天的到来,于是不顾母亲的反对,依然坐车去与父亲见面。事故发生后,在荒原中,摆渡人崔斯坦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她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亲情的关怀,于是她也真心相待,在迪伦走出荒原后,她觉着不值得一生等待与母亲和家人见面,心里一直忘不了崔斯坦,于是又不顾一切重返荒原,再次与崔斯坦重逢,两人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人间。此时我想到了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没有爱的日子,简直令人无法想象生活会有多么悲惨!
2、摆渡人的真诚善良、无私伟大。
迪伦在荒原中,不知所措时,遇到了她的心灵摆渡人——崔斯坦,摆渡人是一种职业,崔斯坦一直做着引领千万人从荒原中走出,拯救着死亡后孤独寂寞的灵魂,摆渡着他们走向光明世界,这种职业是神圣无私而伟大的!崔斯坦等候着迪伦孤单的灵魂,在荒原中关心照顾着陌路相逢的迪伦,遇到恶魔疯狂想吞噬她时,舍命保护着她,真心照顾着她,全心全意带领着她,完全为他人着想,没有一点儿私心杂念,不曾拥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自己的相貌、名字、年龄都是随着他摆渡的灵魂的需求而改变,为他人忙忙碌碌,尽职尽责,始终把别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是太无私而伟大了!我想到的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平凡的而无私奉献的人: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指挥交通的交警、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他们都是在普通的职业中,为他人服务,辛苦自己,快乐他人。
3、婚姻不幸,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
“迪伦对此不知该说些什么。她觉得,自己既没有回到爸妈离婚以前的家里,也没有到奶奶家里,本应感到难受才对。可是她并不觉得难受,而是感到了一丝宽慰。她本就应该和崔斯坦在一起,自己的脑子里就是这么想的。虽然自己憎恶那片荒原—讨厌那里冰冷刺骨、寒风凛冽,而且总是要爬山,但那里才是她应该待的地方。”迪伦的父母离婚,迪伦和母亲无话可说,心里孤独寂寞,父亲的几句和蔼可亲的话语,让她感动不已,决定自己去找父亲。在她历尽千辛穿过荒原后,许多灵魂都渴望回到自己的家,等待自己的家人团聚在一起,而迪伦觉得亲人不值得留恋、等待。迪伦的父母婚姻的不幸福,导致迪伦对他们没有依恋,不渴望等待着与他们重逢,却真心盼望想念着崔斯坦,此时,我想到离婚,对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阴暗的!我想到了我们班级里的两个单亲家庭的男孩子,爸爸长年在外打工,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父母关爱的他们,家庭的不完整,不知道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4、情节曲折离奇,主旨鲜明。
这本书情节曲折离奇,故事开头主人公迪伦遭遇火车事故,在荒原途中,一路困难重重,历尽磨难,灵魂随时都会被恶魔抓走,让我们的心也随着情节的起伏跌宕而惊心动魄。小说的主旨很明确,赞扬了迪伦的'摆渡人,“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所以我们终会遇见自己的摆渡人?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其实,若说是摆渡人摆渡自己,不如说是自己在境遇中摆渡了自己。崔斯坦摆渡了迪伦的灵魂,但是迪伦从一个需要被摆渡的灵魂又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人。他是她的摆渡人,她又何尝不是他的摆渡人呢。几千年来,因为迪伦的到来,崔斯坦第一次思考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带给他喜怒哀乐,带给他不一样的体验和感觉。他们两个人互相给对方战胜困难的勇气,互相帮助,拯救着对方的灵魂。有时我想:“在生活中,谁又是我们的灵魂摆渡人呢?”答案只有一个: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在生活中,当遇到苦难和挫折时,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给自己信心,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乐观地面对现实,勇往直前,到达胜利的彼岸。所以,给自己爱的力量和希望,让自己的心灵可以带领着我们走过人生的荒原,做自己心灵的摆渡人。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是不幸的,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在去父亲的见面的火车上遭遇车祸,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在穿越荒原的途中,遇到了她的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得到了他的真心相助,终于又重返人间。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真诚相待他人,渡人渡己,乐观面对困难,做自己心灵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