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蚂蚁读后感

2025/08/03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蚂蚁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蚂蚁读后感 篇1

《蚂蚁时代》是由著名幻想文学家贝尔纳韦伯著成,这是一部科幻小说,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本书讲述了人类社会与蚂蚁社会的竞争,历时数年,始终未分胜负。当蚂蚁联邦的首都贝罗岗北人类一举摧毁后,旧的王朝消亡了,新的王后诞生了---第133任褐蚁联邦王朝蚁后史丽布尼。为了复仇,史丽布尼向人类社会发出了战争令,数亿只全副武装的远征军从地球内部如潮水般向人类世界进军。

全书中最可笑的事,便是蚂蚁大军一直认为它们的敌人是手指,而并未看到手指本身的主人,但人类同样有着可笑之处,他们忽略了在这个地球上存在了一亿多年的渺小物种,在各种漫长的残酷的物竞天择的考验过程中,无数像恐龙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物种都相继从这个星球上消失,唯有蚂蚁活了下来,人们不曾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即使是这样一个小的物种,也与人类的文明进行了碰撞。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地球上,不仅是人类一种物种拥有自己的文明,即使人类现在在地球上不可一世,也会与其他物种的.文明发生冲突,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人类不是主宰地球的唯一主人,任何试图独步天下,凭借各种手段想要消灭其他文明的冲突和对抗都将以失败告终。人类总认为自己是最强大的生物,而对像蚂蚁这样渺小的生物不屑一顾,即使蚂蚁是地球上第二大物种,在人类眼中也不过是一群随随便便就可以消灭的小虫。

当人类回顾自己的历史时,蚂蚁早有它们自己的规章秩序,人类不过在300万年前出现,文明才有100年,但蚂蚁不一样,在一亿年时间里,它们完全有机会学到很多很多,蚂蚁社会的文明在提醒着我们,各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文明,人类并不是大主宰,当我们仅仅思考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发展时,是不是应该思考,它们的文明又如何发展呢?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所有文明的集成之地,我们没有权利统治一切,也不应去规划这世间万物。

蚂蚁读后感 篇2

达里是一只普通的小蚂蚁,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但是达里无怨无悔。有一次他居然从树丛里抱着一只大蟑螂走了800里,当他把蟑螂拖到洞穴时,大家都震惊了,蚂蚁国国王不住地夸她能干,力气大。

在蚂蚁国的食品仓库里,堆放着大量的食物。有一次蚂蚁们齐心协力,把一块儿巧克力拖进仓库,想把它放上去。不知哪位蚂蚁不小心把垛碰到了,垛顶的一个大米包落了下来,真不得了,这还不把蚂蚁们咋个折胳膊断腿的。在这千均一发的时刻,达里一步向前,顶住米包,它高喊着:“快闪开!”那蚂蚁们逃离险区,才放下米包。蚂蚁们纷纷赞扬他的献身精神,达里说:“为了大家,没什么。”

国王上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决定举行一次全国性举重比赛,鼓励大家踊跃报名。第一次全国比赛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达里不负众望,取得了全国重量级比赛的举重冠军,获得蚂蚁国大力士的称号。当它拿到金光闪闪的奖牌时,心里异常激动,心想:以前我脱过蟑螂,顶过下路的米包,卖了那么大的力气,谁给过我奖励?看来我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着重大比赛时用。

达里自认为找到了做蚂蚁的真理,从此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力气的干活了。

当全国第二次举重比赛开始的时候,达里自然信心十足,抱着拿冠军在和奖牌的愿望走上赛场。可是万万没想到,他连去年记录的一半儿也没达到,而让平时不起眼儿的,默默劳动的黑黑得了冠军。蚂蚁国轰动了,蚂蚁们高高举起黑黑,向它祝贺,当蚂蚁国王向黑黑发授奖牌的时候,达里溜到一个角落里,哇哇大哭起来。

到很久很久以后,蚂蚁达里才明白:投机取巧,处处偷懒儿,身上的力气是会消失的',所以才失去了当大力士的资格。

从此达里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争取明年把大力士的称号夺回来。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成绩是刻苦练习出来的,而不是靠投机取巧得来的。

蚂蚁读后感 篇3

我曾经因为它的弱小而忽视它,甚至有因为它的卑微而残杀它的记录。但自从读了《英雄小蚂蚁》后,我却开始敬重它们,格外的敬重。

书上写到地上掉下一块蛋糕,马上引来了蚂蚁。它们闻了闻,就转身离去了。可没过多久,来了至少几百只,浩浩荡荡地奔向蛋糕。蚁军一见食物,就立刻四散开来,贪婪地吞食起来。当把所有碎屑都吃完,只剩最后一块大块的蛋糕时,它们重新聚在一起,想把它抬回穴去。可虽然是掉下的`蛋糕块,对渺小的蚂蚁来说,它还是个庞然大物,要比自己大几十倍。它们失败了。但它们并没有放弃,再次试图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把蛋糕举起。没想到,蛋糕块竟奇迹般的移动了,一点一点,一点一点,虽然慢,但始终向着它们的蚁穴……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什么,让它们有如此勇气面对困难?是信心,是努力,是坚持!想到这里,我不禁把头深深地埋入胸前。

那天刚下过小雨,地上有些湿滑,我随爸爸妈妈去登山。刚上山,我信心十足,要和爸爸比赛。还没等妈妈宣布开始,我就冲上山去。这一冲本来是想拿冠军的,没想到,山路马上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脚下一滑,一下子滑倒了。爸爸连忙跑上来,扶起我,一边用手帮我擦泥渍,一边说:“孩子,没事,你继续爬,稍微注意一点就行了!”可是我已全没了兴致,摇摇头说:“我还是算了吧。”妈妈也赶上来了,见我并没什么大事,也鼓励我说:“男孩子这么摔一下有什么关系,继续往上爬!”听妈妈也这么说,我那不争气的眼泪一下子滚下来了。不是痛,是委屈。妈妈递过纸巾要我自己擦干眼泪,爸爸则在一旁嘲笑起我来:“还说要和我比赛呢?这还没比就认输了。这可不是男子汉!”现在我知道,爸爸那是激将法,可在当时,我只知道委屈地哭。

今天,小小的蚂蚁让我倍感惭愧。是的,以后不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泥泞,我一定不能再止步,再逃避,一定要战胜自己,勇往直前!但愿同学们看了后也会有所启发。

让蚂蚁精神伴着我们一起成长!

蚂蚁读后感 篇4

《小蚂蚁学本领》这篇童话,讲了一只小蚂蚁因找不到食物心向蜘蛛学织网的本领的故事,它以为有了一张网,就可一劳永逸地等食物自投罗网了。但经过和蜘蛛的一夜相处,小蚂蚁终于明白了:世上是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的,只有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好。

这篇童话,使我想起自己七岁时的一件事。有一天,爸爸从市场上买回一株玫瑰。我看见那鲜红的花朵,就被吸引住并且喜欢上它了。我兴致勃勃地请爸爸,让培玫瑰。“我保证把它栽培好!”我说。爸爸说:“好吧!说话要算数啊!”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起初,我给那玫瑰无微不至的`照顾,耐心地除草,小心地施肥、浇水,一天至少看三次……但过了一段时 间后,我便开始觉得厌烦了,兴致陡减。心想:每天都要为它浇水,施肥、除草、松土……真麻烦。还不如把那玫瑰花连盆放进一个盛满水的桶里,花有水养着,又可以把杂草淹死。隔几天再把花盆拿出来,施点肥,而且这么做省时又省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我一边照自己想的动手做,一边心想:“成功后,爸爸一定夸我聪明能干的。”

过了一个星期,我想:花该吸够水了,草也该淹死了吧?我怀着成功的希望跑到桶边,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桶里的玫瑰花已死了,还传出一阵阵烂泥烂花的腐臭味。我又急又悔,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闻声赶来,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对我说:“这就是想一劳永逸的结果啊!以后可记住啦!”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读了《小蚂蚁学本领》这篇童话后,我真正懂得了:世上是没有一劳永逸的事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得到成功。

蚂蚁读后感 篇5

《蚂蚁告诉我们》这篇文章使我真正地认识到团结和友谊的重要性。如果蚂蚁们在危险时刻不团结一致,那么等待着蚂蚁群的只有死亡。但仅凭团结并不能使它们摆脱危险境地,还需要一些敢于牺牲的蚂蚁,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使蚂蚁得以生存。

这又使我想到了另一篇文章《人蚁大战》,它是一篇科幻小说,给我们讲述了同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这一事件发在亚马逊河畔的拉脱维娜农场。那里有300个农业工人栽种着玉米甘蔗和咖啡。一个早晨,一位警察来通知场长西蒙:有一个长约10公里,宽约5公里的大食肉蚁群正冲向你们的农场,它们所到之处都变成一片死亡的海洋。为了大家的安全,你们现在必须马上撤到河对岸去,不然的`话就来不及了!送走警察后,西蒙马上让队长们组织各队疏散到河对岸。下午队长们都说工人们想和蚂蚁斗一斗,它们想通过战斗来保卫这美丽的家园。一天过去后,一切准备就绪。傍晚当蚁群靠近时,人们用尽了所有办法也没把蚁群消灭。这时农场场长想出一个办法,把与亚马逊河相接的大水闸打开,这样可以淹死这蚁群。但这个排水闸在300米之外,谁去完成这个任务非常危险。西蒙觉得应该自己去冒险,他命令三个后备队员在必要时出来营救。四个人准备完毕,感人的一幕出现了,西蒙正准备冲出却被两个后备队员抓住,接着另一个年轻后备队员冲了出去,最后终于打开了排水闸,把蚁群消灭。

这个故事中如果蚁群不团结起来难道能让自然界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人们如果不团结又怎么能够把蚁群消灭?所以大家做事一定要团结,俗话说的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