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1
暑假,妈妈为我带回了一本厚厚的书。我一看,原来是《绿山墙的安妮》,我早就想要了!我对妈妈说了一声“谢谢”,就跑进房间看书。
这本书主要讲得是孤儿安妮因为各种原因被接进了马修与玛丽拉的家,可是马修与玛丽拉却需要一个男孩。但安妮的感染力征服了马修和玛丽拉,也赢得了周围人的喜爱。最终安妮考上了女王专科大学,并领到了奖学金。后来安妮为了陪伴玛丽拉而回到了绿山墙,在学校里教书。
安妮活泼开朗,话也很多。我非常喜欢安妮说的话。她有丰富的想象力。在马修从车站把她接回来时,安妮就把一路的景物都取了新名字。而且这些名字都非常美。像“闪光的小湖”、“白色的欢乐之路”的数不胜数。安妮说话还有一个特点——喜欢用夸张的词儿。也喜欢用一些浪漫的句子,让人做了一次次句子中的旅游。
我喜欢安妮,喜欢她说的话,做的事,犯的错……
安妮在绿山墙犯了许多错误,比如说有一次安妮在玛丽拉不在的时候把头发染了,染成了绿色!还有一次因为在想象一个故事而忘了盖果酱盖子,果酱淹死了一只老鼠。安妮又因为在想象而忘记了告诉玛丽拉,当玛丽拉要把果酱给客人品尝时安妮才大叫起来:“玛丽拉,这个淹死过一只老鼠!”当然,这种错误还有很多很多。令人欣慰地是安妮在犯错误后会分析然后改正。“染发事件”安妮知道了不能那么虚荣。“果酱事件”与“闹鬼的森林”让安妮学会了控制想象。
也有的事我会为她竖立大拇指,在船要沉的时候她冷静、大胆、机智地爬上了桥柱直到被人解救。
我喜欢安妮,也喜欢《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2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作品。
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妮·雪莉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她有一头红色的头发,小脸蛋上还长着许多雀斑,小嘴巴总爱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她脑袋里装满了绚丽的想象,她善良又勤劳。
马修和马瑞拉是绿山墙的一对老兄妹,想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做农活,却因传错了话接来了安妮。安妮用自己天马行空地幻想得到了马修、马瑞拉、约瑟芬姑奶奶和巴里太太的喜爱,后来安妮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女王学院,却因马瑞拉的眼睛即将失明放弃了奖学金,留下来照顾马瑞拉。
安妮并没有因为失去父母而感到悲伤,而是乐观的面对现实,但如果有人嘲笑她的红头发,她会暴躁如雷。吉尔伯特就是因为把安妮的红头发比做红毛,而被安妮无视。安妮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决定和吉尔伯特在学习上一决高下。安妮渐渐地变得安静下来,也长大了,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斯塔西小姐认同加入考女王学院的班级,进入这个班级安妮还是不甘落后。经过长时间复习最终考取了第一名,而且还是和吉尔伯特并列第一,马瑞拉和马修都为她骄傲,安妮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最终当上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安妮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和吉尔伯特和好了,安妮告诉我:自己不去努力,别人也不会去帮你。人生总会遇到一些坎坷,但困难的背后会是一片彩虹。而我呢?遇到不会的题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解决它,而是放弃。等着家长帮忙讲解,一个题做错了就敷衍了事地改掉,却不记在心里。就这样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失败就放弃。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自己不给自己机会。
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让我更深地知道了一个人要向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奋斗,不能放弃,否则,将不会成功。所以,让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着目标奋斗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3
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讲了住在绿山墙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儿干农活,却接来了安妮·雪莉。马瑞拉开始并不喜欢她,但渐渐的,被安妮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喋喋不休的小嘴迷上了,甚至在安妮不在身边时痛哭了一晚。安妮的活泼开朗,争强好胜使他在友谊与学业两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因为马瑞拉眼睛不好,安妮最终放弃学业,陪着马瑞拉。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妮留下陪伴马瑞拉这一部分了。当安妮成功拿到艾弗里奖学金后,一连串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从马修的死亡,一直到马瑞拉的眼睛将要失明……但安妮依旧勇敢面对,乐观的继续生活。她选择了放弃学业,留下来帮马瑞拉干活。不管自己多么艰苦,不管自己失去多少成就,也毅然留下来陪马瑞拉。安妮无私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她时刻不忘马瑞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懂得知恩图报。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不记得失帮助别人。
安妮的抉择得到了马瑞拉的劝告,可安妮并不妥协,因为她知道,亲情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虽然马瑞拉并不是安妮的血亲,却胜似血亲!就像安妮所言:“马瑞拉,我们只是遇到了一段弯路,难道你不想知道,绕过这个弯以后,前面的风景会是怎样的吗?我相信,等待我们的一定是不同寻常的壮丽和辉煌,是全新的风景。”凡事只要不放弃,乐观面对,总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我肯定,安妮一定会梦想成真的!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
我们要学习安妮活泼开朗的性格,也要学习她勇敢、乐观的品质。更要以她为榜样,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4
俗话说:“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而在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后,我体会到了:对于安妮来说,真正的快乐是将梦想与想象融入生活与大自然。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安莉·雪莉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孤女,她活泼热情,酷爱想象,不断犯错的同时也不断改正,最终成为一个坚强乐观、懂事的女孩儿,给绿山墙带来新的绿色生机,成为绿山墙的小主人,也让绿山墙一天比一天丰富多彩。
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活就是一本多姿多彩的书,你想怎样阅读就怎样阅读,当遇到挫折时,不妨换一种思想让自己解脱,因为态度决定着一切。当生活变的平淡、黑暗时,不妨想想,雨后就是斑斓的彩虹,同样黑暗过后就是光明,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黑暗将不复存在。试问,你能否像安妮一样用一颗积极、坚强、乐观的心去迎接生活,去看待世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都有新的期望,只要你相信生活有阳光,它就会有阳光,要相信温暖与快乐无处不在。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在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人,用微笑鼓励着全世界。桑兰--我国的运动员,因一次意外导致身体重伤,但她并没有放弃希望,每天忍着剧痛,配合医生治疗。出院后,她成为第一位为时代广场的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外国人。从此,她用自己的坚强、积极、自信的微笑,向每一位国人展现出自己乐观向上的形象,她用微笑传遍全世界,把灿烂的阳光带到每一处地方,因为她坚信“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乐观与积极是最高境界的修行。相信吧,用你的实际行动证明,笑着迎接每一个难题,突破自我,越过坎坷,昂首、挺胸,用扬起的45o微笑,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吧!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5
安妮,她原来与我素不相识。可现在,她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安妮更像是我相见恨晚的知心朋友。让我把她介绍给你们吧!
安妮原本是一个孤儿院的孤儿,但是她幸运地遇到了马修和玛莉拉,虽然过程有些啼笑皆非,但就是因为马修和玛莉拉由于一个误会收养了安妮,从此,安妮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安妮是个天真、善良、活泼的小女孩,最重要的就是她想像力十足。因为想像力,安妮可惹了不少“麻烦”,譬如给手绢上浆,酱汁忘了用盘子盖起来,结果进了只老鼠…… 想像力让安妮变成了“话痨”,如果这本书没有安妮想像力展现的话,这本书就不会那么有趣。
安妮是个浪漫的人,我总是在她眼里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什么“恋人的小径”、“森林女神的水泡”、“幽灵的森林”等等,请不要认为这些不是真的,只是跟现实有些差异罢了。现实就是一条林间小径、一个山中清池和一片白桦林。我仿佛也在故事里,和安妮一起感受着用她奇妙想像力装饰出来的美妙世界。
安妮的缺点是多,但是优点也不少,勇于改过就是其中之一。她每次犯了错误,都会认真反省自己。通过“胸针事件”她明白了不能乱摸乱碰别人的东西;“幽灵森林”的错误治好了她让自己的想像力失去控制的毛病;把药水错放在蛋糕里出的麻烦使她懂得了烹调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染头发的蠢事告诉她不能有虚荣心。安妮每一次都会有所进步。
安妮身上的故事实在太多太有趣,我想,如果你不亲自读一读,是不会感受到安妮身上的魔力,也不会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美好。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6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一个空气新鲜,美丽又偏僻的农村,一所叫绿山墙的农家。主人是卡斯伯特兄妹,哥哥叫玛修,妹妹叫玛丽拉。玛丽拉认为玛修干活太累了,所以想从孤儿院收养一名男孩,也可以帮阿哥玛修,还可以增添农家生活的乐趣。
可是没想到,大家却帮她带来了一个小姑娘——安妮。她下巴尖尖,棱角分明;一双大眼睛,充满活力和精神;天庭宽阔饱满,嘴角线条优美,表情丰富。总之,这位无家可归的女孩子,身上藏着非同一般的灵气。
我觉得安妮是一个生性活泼乐观,想象力丰富的小姑娘。虽经历种种困难,但她还是尽量往好处想。她很善良,博得了老师、同学、乡亲们的关爱;她很聪明,又很努力,她坚持着上学,还要去表演,直到玛修离开。为了陪伴孤身一人的玛丽拉,她才放弃上大学,开始找工作,为玛丽拉减轻负担。所以安妮在我心中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虽然也有安妮身上的特质,但是我有时候,经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和爸爸妈妈争论,不太懂得感恩。
还有安妮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她想象力丰富。她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湖想象成“闪光之湖”;一个有柳树的小池塘,被她称为“柳池”;一棵开满鲜花的树,被她想象成“白雪皇后”。我真是太佩服安妮的想象力了!在写作文的时候,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我往往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以后还是要向安妮学习。为什么安妮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我想也许是她的感恩之心,让她怀揣美好的梦想;也许是她的乐观好学,让她拥有想象的翅膀;也许是她的坚毅镇定,让她想象空间更加宽广!
我要向安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