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计划 > 正文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2025/08/04计划

爱习作提供的院内感染工作计划(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1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患者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生命[1]。为了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我院认真制定手术室感染管控对策,加强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1、 提高控制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成立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管理组织,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总护士长、护士长、科室成员等组成的医院感染小组,负责手术室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改进措施[2]。

定期组织手术人员学习有关感染防控知识及各种规章制度,提高手术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与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对手术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业务培训,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检查手术器械包、敷料包的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效果,手术过程中发现手术包疑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2、手术室环境管理

2.1 手术室布局要合理

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标志要明确,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要分开,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手术室入口处,设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以及污染通道。

2.2 手术室空气消毒

手术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严格空气消毒,每日应定时开窗通气,手术间窗户要严密,应设置双层玻璃及一层纱窗。术毕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地面,进行紫外线照射不少于2 h,无层流设施的,每月密闭消毒1次。手术室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

2.3 手术室卫生清扫的管理

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术后必须湿式清扫,除每台手术前、后清洁消毒外,每周固定卫生日进行彻底清扫。术毕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渍,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打包。各手术间的拖布、抹布应固定使用,用后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3、 人员管理

3.1 手术人员的管理

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要按规定着装,严格限制参观人数,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减少人员走动。患有呼吸道感染、疖肿或手部破溃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手术和进入手术室,室内严禁大声喧哗、打喷嚏等,保持室内肃静、整洁,参加手术者要认真按外科刷手程序刷手,每月对手术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监测,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2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范医院感染,配合三级中医院的评审,今年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并针对20xx年自治区卫生厅、银川市卫生局等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各部门考核细则,依据考核细则将平时考核与月底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

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1、全面综合性监测 开展规范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通过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临床病例资料的查询、检验科细菌培养结果的查阅、临床查看病人等,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督促医生填报医院感染卡,并及时发现可疑暴发的线索。

2、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逐步规范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给临床科室,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信息。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在开展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基础上,尝试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4、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配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20xx年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8月筹备,9月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1次,将调查结果上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5、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加强同检验科及临床科室联系,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时指导、监督科室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严防多重耐药菌的医院内感染及暴发发生。

三、感染病例汇总、上报院感基地

每月对出院病例按疾病分类及医院感染病例统计汇总,按规定向院感基地上报院内感染监测报表。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

针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通过对检验科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的查询,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加强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监督与指导,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

五、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1、根据《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对重点区域包括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细菌含量监测,每月1次。

2、消毒、灭菌后的胃肠镜、宫腔镜、腹腔镜及口腔科器械每月监测1次。

3、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由科室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记录,于月考核时检查。

4、平时及每月考核时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用试纸进行浓度监测(随机)。

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协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

六、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1、以科室为单位,由院感小组开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识学习,月底考核时以提问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识培训落到实处。

2、邀请外院专家来院及本院专职管理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迎评内容讲座1次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1次。

3、完成实习人员、新聘等新来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

七、加强对消毒药械的管理,监督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的相关资质的审核。

八、加强对洗衣房、污水处理的院感监督和指导

九、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监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集中暂存的各个环节,严格防范医疗废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十、规范供应室工作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与护理部配合,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

十一、医院感染暴发

如有感染流行或暴发时立即上报,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及控制疾病蔓延。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3

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参照省卫生厅二甲医院院感工作评审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每日收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搞好结核病转诊管理:

1、随时签收传染病疫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

2、每日查阅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通知相关科室补报。

3、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二、做好院内感染监测:

1、控制感染率:强调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各科室院感质控人员的基础培训。

2、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等五项监测,其余科室不定期检查自测情况。

3、根据《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测。

三、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请专家及院内讲座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落实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

3、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

4、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四、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定期督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暂存地及消毒登记本,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五、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照射强度。

六、完善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4

控制好医院感染是一个医院发展的命脉,所以在不断的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制度的落实

20xx年我们经过了二甲评审,院感科以二甲评审为契机,制定完善制度流程,规范执行操作规程,医院制定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手册》,并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监管,尤其是重点科室和一些容易忽视的。科室。

1、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全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2、对采购的消毒液及消毒物品质量严格把关。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根据性能定期更换,并随时进行浓度监测。

4、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半年进行强度测试,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

5、对供应室、手术室重点进行监管,每月不定期进行抽查,使清洗、消毒、灭菌各个环节都符合要求,高压灭菌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对手术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每月进行监测,不符合要求进行整改。

6、加强对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严格限制手术室进出人员,不符合要求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7、每季度对环境卫生,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生物监测,并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反馈各科室。

8、开展手术切口感染、留置尿管相关感染等目标性监测。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控制院感意识。

1、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感染管理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对不合格者进行补考。

2、科室每月根据本科室情况组织学习一次院感知识,并有记录。

3、院感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区内外组织的院感培训班学习,以了解更多动态的院感知识,不断提高本院的院感管理能力。

4、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尤其是中医类人员普遍无菌观念差,我们要对中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特别要把针灸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做为重点进行管理。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1、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按类分放、贮存、运输,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及时、准确。

2、加强阳性标本的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存放、消毒、消毁,记录祥细、真实。

3、医务工作者严格执行标准防护制度,尽量避免职业暴露。

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每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调查,并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全院公示或与绩效工资挂钩,提高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2小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

六、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在手术室规范外科手消毒方法和流程,科室每月对手卫生进行培训、监督、考核。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5

—、加强对基层医院的指导作用,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发生。

进一步加强全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质控中心的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把医院感染管理延伸到全省各市乃至县、区、乡各级、各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要求各级医院,狠抓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特别是侵入性操作,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做好医疗垃圾的全程管理,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准备,沉着应对。

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做好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协助开展三乙医院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使各级医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级医院特别应重视重点科室和部门(icu、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供应室、产婴室、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等)的医院感染管理。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动静脉置管、内窥镜诊疗、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留置导尿、手术等都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的应用,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管理,最大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20xx年质控重点:开展目标性监测、手卫生、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与控制、ssi的预防工作、vap的预防工作、icu的感染控制工作、新生儿感染的预防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我们将于上半年公布我们质控检查的项目,下半年完成督查与总结,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矗

三、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共创医院感染控制“零宽容”。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使我们的监测工作必须与预防、控制工作相结合,要求二甲以上医院均要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如icu医院感染管理专率调查、外科部位感染专项调查、耐药菌株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等。将浙医二院开展的目标性监测方法在省内继续推广,目标性监测的项目也将不断深入,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打下科学的基础,并使我省的数据能与欧美国家进行标杆对比,使我们能运用循证医学的数据来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共同营造医院感染的“零宽容”。20xx年省中心将组织全省开展现患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