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 篇1
红星重照耀,中华辉煌现。——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感慨万千。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一个外国记者的口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通过对红军领导人和红军战士生活和战斗的描述。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斗志,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甘于奉献、奋力拼搏的红军精神。该书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红色革命,如一颗熠熠闪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书中讲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他们虽出身平凡,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一颗为人民奋斗的心,壮大了人民军队,缔造了新中国,造就了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作为领导人,他们毫无领导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食普通,衣着简朴,磨难受尽,却难掩他们那拳拳爱国之心。他们不为功名,只为百姓;不求利禄,只求和平。问百姓为何如此爱戴红军,那朴实话语动人心弦:因为那是百姓的军,那是救国的军!
新中国建立在万千将士的`忠骨上,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稳定,不是应该庆幸,应该感动吗!不是也更应该珍惜与奋进吗?我们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新中国已建国70周年。国家的强大和安定,给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我们养育在温室中,我们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为我们负重前行。如此成长的我们,常常因为事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受挫和打击就使我们退缩逃避,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不是想着怎么去面对和克服,却像是一个懦弱怕事的逃兵。遥想如果当初红军战士们在长征初始,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也说一句“我不去”,那怎么可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试想,我们贪求安逸萎靡不振,怎么能承担肩上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责任,如何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如何能让为国牺牲的先辈们得偿所愿!
长城万里,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今时今日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啊!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那些年代的战士和有为青年不是都无所畏惧,勇于奉献,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吗?就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毅然投身革命事业,《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无论是红军、林道静、志愿军战士,他们都为着自己的信仰勇住直前!
当看到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举行的盛大阅兵时,我们的人民军队像钢铁长城般豪迈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倍感兴奋和自豪,更有一份责任在心。先烈们用血肉为我们打造的美好江山,我们要将它长长久久的维护好,并且要建设的更加强大来回报他们!作为年轻的我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加油吧,少年!
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 篇2
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父亲一边翻弄着他那满满的大书柜,一边哼着这首经典老歌。
父亲是一名军人,书柜里大多都是和军旅有关的书籍。我顺着父亲理书的手势看过去,发现一本红色的书在其中格外耀眼,《红星照耀中国》,我喃喃自语道,轻轻取下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几天后,最后一页纸张也落在了书轴的另一边。我的内心十分感慨,一个个和蔼可亲的红军战士形象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与我年纪相仿的——“红小鬼”。他们大多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比富人家的孩子有志气。有一个孩子才十五岁,红扑扑的脸颊,时不时吸溜着鼻涕,他经常用袖子来擦,边擦边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副完完全全的孩童模样。可有谁想得到,他已经参军了四年!那时他十一,便扛起了保家卫国的枪杆,走过了红军的万里长征。
这些红小鬼们喜欢红军,也无限忠诚于红军。在西安府肮脏的'监狱里,关押了200多名这样的孩子,他们无论受到怎样的拷问,仍然不屈不挠,忠心可鉴。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背后有着多大的信念和执着!我情不自禁地感慨起来。就像作者所想的那样,这些中国的未来——红小鬼,看似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却早已被战争磨炼成了能征善战的红军战士了。
彭德怀这个名字,在小时候奶奶就常常在故事里讲到他。我听了故事,便认定彭德怀是个很厉害,也很严肃的大人物。可对于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严肃的人。但是现在,我才知道,这位鼎鼎大名的红军战士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他十分喜欢孩子,常常有一大群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转。他会与这些小鬼头们一起谈论漫画,有时他竟然也像极了一个孩子,他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了背心,这让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
在百姓的眼里,他更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带着士兵们多年南征北战,与他们同甘共苦,参加过数十次战役,只为了让百姓免受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欺凌,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红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红军与老百姓一样,过着节俭的生活。他们会大量征收地主的税,但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他们都是以钱换物,因为那些税的一小部分用来行军打仗,其余的都是给了百姓。百姓爱戴红军,就算是饥荒,也愿意把家中的存粮给红军吃。因为“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中华儿女特别有志气,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足迹,凝结成了一颗颗耀眼的红星。
红星从一代代人的手中传过,此刻我也用双手接过了它。从此革命接班人的接力棒并交给了我们,学习红军思想,用心体会他们的初心,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让红星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上。
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 篇3
长征,是一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是一次举世震惊的征途,堪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1933年10月,南京发动了第五次剿共战争,但由于红军的领导人的指挥失误,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于是,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就此开始。在征途中,将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争,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的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单从时间上看,你会发现,不过区区一年,不过如此,但红军却徒步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征途,那些环境相当艰苦,他们没有充足的食物果腹,没有好的住所,遮风挡雨,他们风雨来雨里去,以草为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在行军。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的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完成了长征。
“长征”这条路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铺出来的。在长征途中,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但没有一个人放弃,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他们浴血奋战,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敌人设下的关卡。他们用行动与生命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又可歌可泣的赞歌。长征中最为出名的就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其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飞夺泸定桥。当时30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不惧危险的爬到了沸腾的河流上,紧紧的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着的慢慢爬行的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进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进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就这样,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行进,终于,有了一个红军上了岸,炸了敌人的碉堡,他们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面对滚滚的河流,没有丝毫犹豫和害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一支胜利之师。
冒险、探究、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诧异的革命乐观情绪,就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用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的话来说,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 篇4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以毛泽东为主角的红色传记,记录了他从晚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毛泽东革命路上的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
他的思想、行动和决策都是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考虑的,他的'革命经验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这部书籍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都有着相当的贡献,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我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在青年时期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第长征读后感 篇5
九月份,我读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红星照耀中国》。它描绘了第一个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苏区的故事,并将他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都写进了这本书。
本书用新闻来描写红军战士生活,概括了红军与白军、国民党以及日军的斗争,写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敌,顽强不屈,也大段引用采访中人物所说的话,将所见所闻描述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全书先从作者前往苏区路上说起,讲了火车上一个白胡子老者对红军的偏见,加大了作者对红军的好奇与猜想。了解了更多关于红色中国的故事。后来,作者逐渐深入中国苏区内部,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大人物,了解了国际形势、了解了红军的信仰、宗旨、口号等等,了解了中国内部战争的过程以及结果。作者将这些事连起来,写成了这一部自己戏称为“乱七八糟”的书。
作者介绍了红军的经验与客观教训,那就是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来对抗残暴的日军。也写了有组织、有武装的民众、工人在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抗日战争就很难胜利,他们是一股不可征服的力量。
在斯诺笔下,我们见到了一个红色的战争岁月,一件件真实的事件在我们面前展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红色中国”。在书中,一个个人物,都被赋上了自己的个性,鲜活生动。一个个“红小鬼”,一个个乐观、爱运动、爱和平的红军战士,都被描绘的栩栩如生。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我认为:只有团结人民,发扬红色基因,为社会做贡献,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要紧跟革命先烈,学习红军精神,发扬两万五千里长征红色基因;学习红军的大无畏勇敢、学习红军官兵的步调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等精神;学习他们自始至终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