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2025/08/08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电工接线实训报告(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及实习任务

㈠.电机控制线路安装

1.双速电机启动控制电路

2.带能耗制动的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㈡.机床控制电路的故障设置及排除

1.Z35钻床控制电路

2.X62W铣床电路3.M7120磨床电路

㈢.电子仪器的使用

1.用示波器测量正弦波峰-峰值,周期,频率

2.用电桥测量电阻

二、实习内容

㈠.电机控制线路安装

1.双速电机启动控制电路实验原理: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1误动。

4、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5、此控制回路中SB2的常开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2的常闭触点与KM2线圈串联,同样SB3按钮的常闭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3的常开于KM2线圈串联,这种控制就是按钮的互锁控制,保证△与YY两种接法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时KM2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M1线圈回路,KM1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M2线圈回路,也形成互锁控制。

2.带能耗制动的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实验原理:按下SB1时,KM3、KM1、KM2均失电,KM1常闭触点闭合,KM4得电,主电路触点接通,转子线圈直接短路,使得储有能量的电动机转子绕组得于续流释放能量,最后使电动机停下来。在能耗制动阶段,KM4常开触点闭合,使得转子直接与整流桥引出的两端短接,实现能耗通路。当操作能耗制动线路的停止按钮时,按下停止按钮SB2,KM1失电释放,同时SB2常开触点闭合,使KM2、KT获电动作,将经桥式整流后的直流电接入电动机定子绕组,开始制动。达到整定时间后,KT延时断开的常闭触点断开,KM2失电释放,制动过程结束。带能耗制动的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㈡.机床控制电路的故障设置及排除1.Z35钻床控制电路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十字开关SA1触电,若线路不通说明短路;打开行程开关SQ1或SQ3,在断路电源情况下人为地触及触头动作头柄,如触及后动作触点不动作,说明该行程开关损坏;用万用表电阻档测接触器KM2和KM3线圈有无断路或短路,若断路或线圈短路时,要更换线圈或接触器。如线圈正常,应检查接触器动作机构,若有卡死也需要更换接触器;用万用表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测两接触器KM2和KM3的互锁触点,若哪个不能闭合,应查该接触器是否复位不好或机构卡死,应进行对应处理或把KM2或KM3互锁点再接一组同类互锁点;根据电路原理,通电检查各个元件的动作情况,从高点位主线电流来源查起,进行每检查一处便通电一次的步骤,直至电路正常工作为止;用万用表电阻挡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测量接触器KM4和KM5线圈是否断路或匝间短路,若某线圈不通或损坏时,应更换该线圈或更换整个接触器。如果线圈正常,需打开接触器KM4或KM5灭弧盖,检查动作机构以及主触点,若损害时要更换主触点或整个接触器;用万用表电阻测量接触器KM4或KM5互锁辅助点是否闭合可靠,若某个闭合不好,可再并接该接触器的另一组互锁闭合点;用低压验电笔测熔断器FU1和FU2下触头,检查出熔断的熔丝,并更换同型号的熔丝,若是接触不良,要重新处理接线,压紧各触头;用万用表在断开电源情况下测开关SA1操作后能否可靠闭合,若不能应更换;在断开电源情况下用万用表测SB1或SB2按钮在按下后能否可靠闭合,若接不通应更换该按钮。

3.X62W铣床电路具体测量时,先断开电源,用万用表测量,可先测量熔断器到各个线圈的公共和线圈的另一端,判断线圈与线路是否正常,然后再由另一熔断器逐点测量。根据电路原理,通电检查各个元件的动作情况,从高点位主线电流来源查起,进行每检查一处便通电一次的步骤,直至电路正常工作为止。用万用表电阻档测接触器KM1和KM2线圈有无断路或短路,若断路或线圈短路时,要更换线圈或接触器。如线圈正常,应检查接触器动作机构,若有卡死也需要更换接触器。

㈢.电子仪器的使用

1、示波器的正确使用面板介绍

1.亮度和聚焦旋钮亮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光迹的亮度(有些示波器称为"辉度"),使用时应使亮度适当,若过亮,容易损坏示波管。聚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光迹的聚焦(粗细)程度,使用时以图形清晰为佳。

2.信号输入通道常用示波器多为双踪示波器,有两个输入通道,分别为通道1(CH1)和通道2(CH2),可分别接上示波器探头,再将示波器外壳接地,探针插至待测部位进行测量。

3.通道选择键(垂直方式选择)常用示波器有五个通道选择键:

(1)CH1:通道1单独显示;

(2)CH2:通道2单独显示;

(3)ALT:两通道交替显示;

(4)CHOP:两通道断续显示,用于扫描速度较慢时双踪显示;

(5)ADD:两通道的信号叠加。维修中以选择通道1或通道2为多。

4.垂直灵敏度调节旋钮调节垂直偏转灵敏度,应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调节旋钮的位置,将该旋钮指示的数值(如0.5V/div,表示垂直方向每格幅度为0.5V)乘以被测信号在屏幕垂直方向所占格数,即得出该被测信号的.幅度。

5.垂直移动调节旋钮用于调节被测信号光迹在屏幕垂直方向的位置。

6.水平扫描调节旋钮调节水平速度,应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调节旋钮的位置,将该旋钮指示数值(如0.5ms/div,表示水平方向每格时间为0.5ms),乘以被测信号一个周期占有格数,即得出该信号的周期,也可以换算成频率。

7.水平位置调节旋钮用于调节被测信号光迹在屏幕水平方向的位置。

8.触发方式选择示波器通常有四种触发方式:

(1)常态(NORM):无信号时,屏幕上无显示;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波形;

(2)自动(AUTO):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迹;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的波形;

(3)电视场(TV):用于显示电视场信号;

(4)峰值自动(P-PAUTO):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迹;有信号时,无需调节电平即能获得稳定波形显示。该方式只有部分示波器(例如CALTEK卡尔泰克CA8000系列示波器)中采用。

9.触发源选择示波器触发源有内触发源和外触发源两种。如果选择外触发源,那么触发信号应从外触发源输入端输入,家电维修中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如果选择内触发源,一般选择通道1(CH1)或通道2(CH2),应根据输入信号通道选择,如果输入信号通道选择为通道1,则内触发源也应选择通道1。

测量方法

1.幅度和频率的测量方法(以测试示波器的校准信号为例)

(1)将示波器探头插入通道1插孔,并将探头上的衰减置于"1"档;

(2)将通道选择置于CH1,耦合方式置于DC档;

(3)将探头探针插入校准信号源小孔内,此时示波器屏幕出现光迹;

(4)调节垂直旋钮和水平旋钮,使屏幕显示的波形图稳定,并将垂直微调和水平微调置于校准位置;

(5)读出波形图在垂直方向所占格数,乘以垂直衰减旋钮的指示数值,得到校准信号的幅度;

(6)读出波形每个周期在水平方向所占格数,乘以水平扫描旋钮的指示数值,得到校准信号的周期(周期的倒数为频率);

(7)一般校准信号的频率为1kHz,幅度为0.5V,用以校准示波器内部扫描振荡器频率,如果不正常,应调节示波器(内部)相应电位器,直至相符为止。

2.示波器应用举例(以测量788手机13MHz时钟脉冲为例)手机中的13MHz时钟信号正常是开机的必要条件,因此维修时要经常测量有无13MHz时钟信号。步骤如下:

(1)打开示波器,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屏幕上显示一条亮度适中、聚焦良好的水平亮线;

(2)按上述方法校准好示波器,然后将耦合方式置于AC档;

(3)将示波器探头的接地夹夹在手机电路板的接地点,探针插到788手机CPU第脚;

(4)接通手机电源,按开机键,调节垂直扫描水和平扫描旋钮,观察屏幕上是否出现稳定的波形,如果没有,一般说明没有13MHz信号。

3.电桥的正确使用

①先打开检流计锁扣,再调节指零仪,使指针位于零点。

②将被测电阻接到标有“Rx”的两个接线柱之间,根据被测电阻Rx的近似值(可先用万用表测得),选择合适的倍率,以便让比较臂的4个电阻都用上,使测量结果为四位有效数字,提高读数精度。例如,Rx≈8Ω,则可选择倍率0.001,若电桥平衡时比较臂读数为8211Ω,则被测电阻Rx为Rx=倍率×比较臂的读数=0.001×8211=8.211(Ω)如果选择倍率为1,则比较臂的前3个电阻都无法用上,只能测得Rx=1×8=8(Ω),读数误差大,失去用电桥进行精确测量的意义。

③测量时,应先按电源支路开关“B”按钮,再按检流计“G”按钮。若检流计指针向“十”偏转,表示应加大比较臂电阻;若指针向“”偏转,则应减小比较臂电阻。反复调节比较臂电阻,使指针趋于零位,电桥即达到平衡。调节开始时,电桥离平衡状态较远,流过检流计的电流可能很大,使指针剧烈偏转,故先不要将检流计按钮按死,要调节一次比较臂电阻,然后按一下“G”,当电桥基本平衡时,才可锁住“G”按钮。

④测量结束后,应先松开“G”按钮,再松开“B”按钮。否则,在测量具有较大电感的电阻时,因断开电源而产生的电动势会作用到检流计回路,使检流计损坏。

⑤电桥不用时,应将检流计锁扣锁住,以免搬运时震坏悬丝。三、实习总结本次的中级维修电工实习培训分为实操和理论知识,其中实操分为电机控制线路安装,机床控制电路的故障设置及排除,电子仪器的使用三大部分。通过培训最深的感触就是要有耐心,细心。实操是电工比较难的因为不仅要动手而且最辛苦就是要“背书”可能以前我们读书很少背书所以背起来真的很难记,为此我们也付出于很多时间背书,故障判断和按图接线对我来说是最简单的可能我对那些真的感兴趣,由于有学过电路图的接线,对电路这方面的也比较感兴趣和有点了解,所以学起来很简单。其实只要看得懂图,知道接线的技巧,接线的话就非常快的了,同时也要细心点,注意接线端有多条线要引出的,就要很细心了。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理论了,有时候,我真的不想背书,看到书就烦。但后来想想我是读书人,整天要背书和考试都要用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其实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比较充实,以后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做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注重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锻炼,而这一次的实习有不少的东西要我们去想,同时有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没有亲自去做,就不会懂得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简单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也与我们的想象不一样,这次的培训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理论说的再好,如果不付诸于实际,那一切都是空谈。只有应用与实际中,我们才能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开始的时候,老师对电路进行介绍,我还以为电工培训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连每一根电线,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这次培训虽然很枯燥,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不少困难,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交流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的去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这一次的培训正如老师所讲,没有多少东西要我们去想,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看着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操作,就不会懂得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我们学到的比我们在学校一年学的还要多,以前我们光只注意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专门的练习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次的实习使我意识到我的操作能力的不足,在理论上也有很多的缺陷。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需要更努力地读书和实践。感谢老师的指导!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篇2

一、实训目的

电工实习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对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实习的意义更加重大。它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我们由学生角色向工人角色转换的训练和检验。在将来的就业中,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使学生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习得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掌握继电器控制线路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电工技术知识及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通过电路图安装与调试技术。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简单电路元件装配、初步的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

二、实训内容

1、电工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1)目的要求

a.熟悉电工工具的使用;

b.掌握简单照明线路的基本接线

(2)线路图:

(3)步骤:

a.按图接好导线,并固定在木板上;

b.检查线路;

c.通入电源,通过开关控制日光灯和灯泡,观察并记录现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2、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会产生高电压,而被测对象又是电气设备,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或者设备事故。因此,使用前要做好以下各种准备:

(1)测量前必须将被测设备电源切断,并对地短路放电,决不允许设备带电进行测量,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对可能感应出高电压的设备,必须消除这种可能性后,才能进行测量;

(3)被测物表面要清洁,减少接触电阻,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4)测量前要检查兆欧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检查其“0”和“∞”两点,即摇动手柄,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兆欧表在短路时应指在“0”位置,开路时应在“∞”位置;

(5)兆欧表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且远离大的外电流导体和外磁场。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在测量时,还要注意兆欧表的正确接线,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误差甚至错误。

注意事项:

(1)兆欧表用接线应用绝缘良好的'单根线,并尽可能短些;

(2)摇测过程中不得用手触及被试设备,还要防止外人触及;

(3)禁止在雷电时或有其他感应民产生可能时摇测绝缘;

(4)在测电容器、电缆等大电容设备时,读数后一定要先断开接线后方能停止摇动,否则电容电流将通过表的线圈放电而烧损表计;

(5)摇测,以均匀速度摇动手柄,使转速尽量接近120r/min,由于被测设备有电容等充电现象,因此要摇测1min后再读数。如果摇动手柄后指针即甩到零值,则表示绝缘已经损坏,不能再继续摇,否则将使表内线圈烧坏。 由此可见,要想准确的测量出电气设备等的绝缘电阻,必须对兆欧表进行正确的使用,否则,将失去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电动机的传动和点动控制电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接线方法;

b.了解电动机的传动和点动控制。

(2)线路图:

(3)步骤:

a.按图接好导线;

b.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通电;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4.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电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继电器的顺序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线方法;

b.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线路图:

(3)步骤:

a.按图接好电路;

b.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通电;

c.先按下绿色按钮,再按下黑色按钮,观察现象;按下红色按钮,再直接按黑色按钮,观察并记录现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5.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继电器的正反转控制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线方法;

b.通过操作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c.能够组织复杂的接线。

(2)接线图:

(3)步骤:

a.按图连接好导线;

b.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通电;

c.按顺序,先按绿色按钮,再按下黑色按钮,观察现象;然后按红色按钮,反过来,先按黑色按钮,再按绿色按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归还实验仪器。

三、实训结果

通过这次的电工技术实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

2、了解了一般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掌握了一般串联、并联电路,日光灯,兆欧表、插座的安装;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篇3

一、实训目的:

电子技术实习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能够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能够操作相应的电工工具,使用相关的仪器,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掌握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手工电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5)学会读电路图,熟悉电子元器件符号的识别,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和电路的调试。

6)了解部分常见电子产品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二、实习内容

1)了解规范操作及安全用电的常识,学习识别简单电子线路,学习正确的焊接方法,认识收音机的组成。

2)了解收音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以及设计电子器件的工作流程,了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掌握如何正确选择电元器件。

3)学习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练习并掌握电子焊接技术。

4)分发与清点电子器件,学习使用工具测试电子器件,检测器件是否正常工作。

5)学习读解电路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调试收音机正常工作。

三、实习器材: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布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四、实习原理

电器元件

电阻

1)电阻从原理上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从材料上分为碳膜、金属、金属氧化膜;从制作上又分为线绕、陶瓷、水泥、薄膜、厚膜、玻璃釉等。

2)电阻阻值的标称一般使用色环方法表示。其中又有4环和5环之分,4环电阻误差比5环电阻要大,一般用于普通电子产品上,而5环电阻一般都是金属氧化膜电阻,主要用于精密设备或仪器上。

电容

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1)电解电容

标称值的判别:从电容侧面可以读出电容的容值和耐压值

2)瓷片电容

直接标称法。如果数字是0、001,那它代表的是0、001uF,如果是10n,那么就是10nF,同样100p就是100pF

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用1~3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如103=10×103PF

色码表示法:(类似电阻的色码)

焊接技术:

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熔焊当中的五步焊接法:

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大约为1~2秒钟。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元器件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头同时接触两个被焊接物。

3)送入焊丝;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注意:不要把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

4)移开焊丝;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方向移开焊丝。

5)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

(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时间大约也是1~2s)

根据电元器件的铺列方式,金属熔焊可以分为平焊和立焊两种。

另外金属焊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焊接前,烙铁应充分加热,达到焊接的要求。

2)用内含松香助焊剂的焊锡进行焊接,焊接时锡量应适中。

3)焊接时两手各持烙铁、焊锡,从两侧先后依次各以45度角接近所焊元器件管脚与焊盘铜箔交点处。待融化的焊锡均匀覆盖焊盘和元件管脚后,撤出焊锡并将烙铁头沿管脚向上撤出。待焊点冷却凝固后,剪掉多余的管脚引线。

4)每次焊接时间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短(5秒左右)。时间太长,容易使焊盘铜箔脱落,时间太短,容易造成虚焊。

无线电原理

1)声音信号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处理就向空中发射,则所有电台的声音信号将混在一起,将互相干扰变成杂音而无法接收。因此必须利用调制将不同信号调制的不同频段上。

2)低频电磁波传输距离不如高频电磁波,且要求较长的发射天线。通过调制可以将低频信号变为高频信号。

调频调谐原理

1)AM工作原理: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O—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有IC内电路5脚外接B1,C8,CO—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有B2与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C23耦合到喇叭上。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2)FM工作原理:调频信号64—108K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KHZ范围的选择,在竟C4到IC12脚。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有L4,CO—1组成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FM本振回路有L5,CO—2组成。CO—1和C0—2是有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成统一中频载波。在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和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鉴频输出的10.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13,送入IC6脚来实现的。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篇4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电工电子操作规范及其安全用电技术规程。

2、通过对于控制面板上各类低压元器件的认识,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学会如何对其进行选择和使用。

3、要求根据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设计相应的机床控制线路原理图。

4、学会根据机床控制线路的原理图画出接线图,并且进行实际的安装接线。

5、对于机床控制线路的实际接线进行检查,通电调试并能对其排除故障。

6、掌握室内照明线路以及配电板的安装。

7、掌握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认识、测量及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

8、掌握电子器件的安装工艺及焊接技术,学会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

9、掌握电路原理图及印制电路板图的读图方法,了解电子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10、掌握收音机电路的整机安装、焊接技术,学习收音机电路的调试及维修方法。

二、实习器材及工具

1、实习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低压元器件控制面板(空气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接线排)。

2、实习工具:万用表、电工工具箱(剪线钳、剥线钳、尖嘴钳、平口起、梅花起、小起子)、电烙铁、烙铁架、镊子等。

3、实习材料:收音机套件(列表说明)、日光灯套件(日光灯架、日光灯管、镇流器、启辉器)、配电板套件(电度表、闸刀开关、瓷插、插座)、包塑铜线、保险管、焊锡丝、松香等。

备注:实习项目的时间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三、实习步骤及内容

1、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认识及使用

(1)万用表的定义及用途

定义:万用表是多量程、便携式、多功能电表的简称,它是检测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仪表,可以用于制作和维修常用电子电器产品,分为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

用途: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阻值、交(直)流电流或是电压,以及三极管的直流放大倍数等。

(2)万用表的测量及读数方法(式万用表)

a、测电阻:(测量方式、读数方法)

b、测电流:(测量方式、读数方法)

c、测电压:(测量方式、读数方法)

(3)使用万用表的注意事项

2、低压元器件的认识、选择和使用

(1)闸刀开关(名称、型号、符号、用途)

(2)空气开关(名称、型号、符号、用途)

(3)熔断器(名称、型号、符号、用途、参数选择)

(4)交流接触器(名称、型号、符号、用途、内部结构、工作原理)

a、内部结构:

电磁机构——线圈、动铁心(衔铁)、静铁心

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主触头(通断主电路)、辅助触头(控制电路,电气连锁)灭弧装置

其他部件——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头压力弹簧、传动机构等

b、工作原理:

线圈通电→线圈电流建立磁场→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合衔铁→带动触头动作→常闭断开,常开闭合

线圈断电→电磁力消失→反作用弹簧使衔铁释放→各触头复位

(5)热继电器(名称、型号、符号、用途、内部结构、工作原理)

(6)按钮(名称、型号、符号、用途)

3、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的制作

(1)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a、工作原理:

主电路:合上QS→等待控制线路通电→主电路接通三相电源

控制回路:

按下SB2→KM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起动运行

辅助常开闭合,自锁

按下SB1→KM线圈失电→主触头及辅助触头复位→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行

2、保护环节——熔断器FU(短路保护)

热继电器FR(过载保护)

接触器的电磁机构(失压、欠压保护)

b、解释“自锁”概念:

(2)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3)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的接线图

4、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制作

(1)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a、工作原理:

主电路:合上QS→等待控制线路通电→主电路接通三相电源

控制回路:主触头吸合,电机正转

按下SB2→KM1辅助常开闭合,自锁

辅助常闭断开,阻断KM2得电(互锁)主触头断开→电机停转

按下SB1→KM1线圈失电→

各触头复位

按下SB3→KM2线圈得电→主触头吸合,电机反转

辅助常开闭合,自锁

辅助常闭断开,阻断KM1得电(互锁)

b、解释“互锁”概念:

(2)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3)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接线图

5、室内照明线路以及配电板的安装

(1)日光灯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a、内部结构:

b、工作原理:

(2)电度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a、内部结构:

b、工作原理:

6、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测量及选用

(1)电阻

a、电阻的符号及分类:用于阻碍电流通过的器件,分为色环电阻和音量电位器。

b、色环电阻的读数方法

直测法:直接用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

色标法:(环电阻)

c、音量电位器的用途及其质量判别

(2)电容

a、电容的符号及分类:用于储存电荷容量的器件,分为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双连可变电容。

b、瓷片电容的读数方法

c、电解电容的极性判别及质量判别

d、双连可变电容的识别及质量判别

(3)电感

a、电感的符号及分类

b、磁性天线的用途及引脚判别

c、输入、输出变压器的识别及用途

d、中频变压器的识别及其质量判别

(4)电声器件

a、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b、扬声器的质量判别

(5)二极管

a、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及特性:是由一个PN结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能。

b、二极管的极性判别及质量判别

(6)三极管

a、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及用途:是由两个PN结构成,具有电流放大及开关作用。

b、三极管的极性判别及其电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7、电子器件的安装工艺及焊接技术

1、安装工艺

(1)安装原则

常用元器件的安装方法:安装时应遵循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先里后外、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件的`基本原则。

(2)安装形式

a、卧式安装:优点是稳定性好,比较牢固,受振动时不易脱落。

b、立式安装:优点是安装密度大,占用印制电路板面积小,拆卸方便。

(3)注意事项:

a、中频变压器简称为中周,通常三只中周组成一套。T2为振荡线圈的中周,其型号为TTL(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用的中周,其型号为TTF(白色);T4为第二级中放用的中周,其型号为TTF(黑色)。这三只中周在其出厂前,均已调在规定的频率上,故装好后只需微调甚至不调。注意不要调乱中周,其外壳除起屏敝作用外,它还起着导线的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b、T5为输入变压器(绿色或蓝色),T6为输出变压器(红色或黄色),注意安装时不要装反。

c、VT1~VT3采用3DG201或9011等NPN型高频小功率三极管,VT1的β值在80~120之间,VT2、VT3的β值在60~80左右;VT4、VT5采用3DG201或9014等NPN型低频小功率三极管,其β值大于50即可;VT6、VT7采用3CX201或9012等PNP型三极管,注意两个三极管要配对,要求β值大于100,两管β值之间的误差不大于5%;VD采用I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不能用2AP9之类的锗管代用。

2、焊接技术

送锡焊接法:

(1)加热。烙铁头同时加热被焊接面(焊盘)和元器件的引线,时间大约为1~2秒钟,被焊物必须放稳或夹牢。

(2)送丝。焊接面和元器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头对面接触被焊接的引线(不是放在烙铁头上),时间大约1~2秒钟,被焊物必须放稳。

(3)移开。当焊锡丝熔化并浸润焊盘和引线时,焊锡丝和电烙铁同时左右旋转45°移开。焊锡凝固阶段,被焊物不可晃动。

8、电路原理图及印制电路板图的读图方法

(1)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2)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印制电路板图

(3)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的方框图及波形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主要是由输入回路、变频电路、中放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放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等组成。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组成方框图及各部分波形如下图所示。

(4)超外差式七管中波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主要特点是:收音机接收到的电台信号要经过变频电路,将原高频载波变换为统一的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再经放大、解调、还原成声音信号。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工作稳定等优点。因此,目前生产的收音机大都采用超外差方式。收音机:是能接收电波并能调谐频率,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再经放大发出声音的机子。

超外差式收音机:收音机本振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时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进行放大检波,以此来提高性能指标。中频: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出465KHz的差频,它比原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信号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将它称为中频。中频=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

输入回路:首先是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再由磁性天线线圈T1的初级绕组与双连电容的输入连C1a组成串联谐振回路,对输入信号进行选择,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由T1的次级绕组耦合到VT1的基级。

本机振荡:是指由VT1同振荡线圈T2、双连电容的振荡连C1b等元件接成变压器耦合式自激振荡电路。

变频:就是本机振荡信号通过电容C3加到VT1的发射级,它和输入信号一起经VT1变频后产生一个465KHz的中频。

中频放大:简称中放,即中频信号由第一中周T3耦合到中放管VT2的基级,VT2对中频信号充分放大后,由第二中周T4耦合到检波管VT3。

检波:就是把调制在载波上的有用信号还原成音频。即由VT3构成三极管检波电路,并且中频信号经检波后从VT3的发射极输出送到电位器RP。这种电路不但检波效率高,而且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作用。其工作原理如下:AGC电压由R4加到VT2,当输入信号较强时,VT3基极上得到的电压Ub3也高,基极电流Ib3也较大,这个电流被VT3放大后就是集电流Ic3,它是基极电流的β倍。基极电流增加,集电极电流也随之增加,这时R3上的压降就较大,VT3集电极电压Uc3就比较低,那么VT2从R4取得基极偏置电流Ib2也就比较小,于是VT3的集电极工作电流降低,导致VT2放大倍数降低,从而达到了自动控制增益的作用。

低频放大:简称低放,即经检波后的低频信号由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和VT5,由两级低频电压放大后可将信号电压从几毫伏放大到几伏,而且还有富裕的放大量用来加上适当的负反馈。

功率放大:简称功放,本机采用变压器耦合、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这种电路阻抗匹配性能好,对推挽管的一些参数要求也比较低,而且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可以输出较大的功率。其工作原理如下:设在信号的正半周T5初级的极性为上正下负,则次级的极性为上负下正,

这时VT6导通而VT7截止,由VT6放大正半周信号,当信号为负半周时T5初级的极性为上负下正,则次级的极性为上正下负,于是VT6由导通变为截止,VT7则由截止变为导通,负半周的信号由VT7来放大。放大后的两个半波再由输出变压器T6合成一个完整的波形,送到扬声器发出声音。

9、收音机电路的安装、焊接及调试、维修过程

(1)收音机电路的安装及焊接注意事项

印刷电路板的装配是整机质量的关键,装配质量的好坏对收音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印制电路板装配总的要求是:元器件装插正确,不能有插错,漏插;焊点要光滑、无虚焊、假焊和连焊。在装插元器件时,要执行工艺指导卡以及装配样板的规定,遵循元器件的装插原则。

①元器件的装插焊接应遵循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里后外的原则,这样有利于装配顺利进行。

②在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及三极管等元件立式安装时,引线不能太长,否则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过短,以免焊接时因过热损坏元器件。一般要求距离电路板面2mm,并且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③可调电容器(四联)装插,四脚应插到位,焊接时,先用少量焊锡固定任意1脚,(此时用一手指按住可调电容器,使其紧贴线路板)然后同时焊接其余三个脚,最后再重新补焊四个脚一次。

④音量电位器的安装,首先用铜铆钉固定两边开关脚,然后再进行焊接。使电位器与线路板平行,在焊电阻器的三个焊接片时,应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易焊坏电阻器动片、从而造成音量电位器不起作用或接触不良。

(2)收音机的电路调试方法及整机测试步骤

①调试各极静态工作点:即晶体管的集电极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的静态值。超外差收音机各极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工作要用到万用表,调整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滑动抽头的位置,控制音量的大小。先将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用万用电表的表笔(50mA档)跨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表笔接开关的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A,则说明可以通电。再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调整各极工作点的偏流电阻分别是R1、R4、R7、R11、R12,若被测量的数字在规定的参考值左右,即可用烙铁将这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音量开到最大,调双连拔盘即可收到电台。另外R13是负反馈电阻,加上适当的负反馈可以减小失真,改善音质。改变R13的大小即可改变反馈量的大小。

②差收音机的统调工作要用到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调中频:即是调中频调谐回路。

中放电路是决定收音电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所在,它的性能优劣决定了整机性能的好坏。调整中频变压器,使之谐振在465kHz频率,这是中放电路调整的任务。

b、调覆盖:即是调本振谐振回路。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与机壳刻度上的频率标志应一致,所以,要进行校准调整,也叫调覆盖。在超外差收音机中,决定接收频率的是本机振荡频率与中频频率的差值,而不是输入回路的频率,因此,调覆盖实质是调本振频率和中频频率之差。因此调覆盖即调整本振回路,使它比收音机频率刻度盘的指示频率高465kHz。在本振电路中,改变振荡线圈的电感值(即调节磁芯)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但对高频端也有影响)。改变振荡微调电容的电容量,可以明显地改变高频端的振荡频率。

c、调同步:即是调输入回路。

调同步又称为调整灵敏度,本振频率与中频频率确定了接收的外来信号频率,输入回路与外来信号的频率的谐振与否,决定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即选台功能)。因此,调整输入回路使它与外来信号频率谐振,可以使收音机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调整输入回路的选择性也称为调补偿或调跟踪,但是在外差式收音电路中,调整输入谐振回路的选择性会影响灵敏度,因此,调整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主要是调整灵敏度,使整机各波段的调谐点一致。调整时,低端调输入回路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高端调天线的微调电容。

四、通电调试及故障排除

1、通电调试结果

(1)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的通电调试结果:合上QS,按下SB2,电机启动;按下SB3,电动机停止。

(2)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通电调试结果:合上QS,按下SB2,电机正转;按下SB3,电动机停止;按下SB3,电机反转;按下SB3,电动机停止。

(3)超外差式七管中波收音机的通电调试结果:

2、故障维修方法

(1)根据机床控制线路的接线图,检查实际的安装线路是否有漏接、接错、接反的情况发生并加以改正。

(2)检查所有低压元器件质量的好坏,判别停止开关是否接常闭触头,启动开关是否接常开触头,热继电器是否用常闭触头,熔断器是否导通等等。

(3)检查所有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好坏,判别是否有名称、型号、数值、极性漏装、装错、装反的情况发生并加以改正。

(4)检查印刷电路板上所有的焊点是否有漏焊、连焊、虚焊、假焊的情况发生并加以改正。

五、安全用电,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安全用电常识说明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2)正确安装用电设备。

(3)确保用电器的保颜工作。

(4)电气设备停止使用时应切断电源。

2、电工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按电气原理图接线应正确。

(2)导线与电气元件及设备连接的应接触良好、牢固可靠。

(3)每一接线柱或接线端子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两根。

(4)配置的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弯曲导线时其绝缘层应良好无损。

(5)切剥导线绝缘不应损伤芯线,不可把线头剥得太长,裸露在外。另外线头弯转的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

(6)配置的导线应横平竖直有规则地配置,不应任意交叉歪斜。

3、电子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电子元器件在其安装之前必须进行测量。

(2)按照印刷电路图应当正确安装电子元器件,特别注意极性千万不可装反。

(3)学会正确使用电烙铁及烙铁架,注意焊接时间应当控制3~4S之内,焊接时不要抖动。

(4)焊接完毕应用万用表检测其焊点,看有无松动、虚焊的现象发生。

六、参考教材:

1、《电工电子实习电子部分教程》、湖北理工电气学院自编

2、《电子xx》、中国电力出版社、朱国兴

3、《电子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宴如

4、《电工xx》、机械工业出版社、徐贤君

5、《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叶淬

6、《电工实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常文平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1、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

3、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4、学习利用工艺工具独立进行电话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5、看懂电话机的安装图,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电话机。

6、通过对一台正规产品电话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学会调试电话机,能够清晰接打电话。

7、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工程实践观念及严禁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风.

二、工艺要求、电子元件知识

1、相关元器件

主要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发光管、稳压管、振铃集成模块,拨号集成模块,晶振、ic等。

2、安装工艺要求:

(1) 动手焊接先检查元件是否齐全正确,再把元件进行分类,使在安装时更顺手也可以减少安装失误。然后再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看是否电子元件的值是否正确。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

(2) 在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及三极管等元件立式安装时,引线不能太长,否则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过短,以免焊接时因过热损坏元器件。一般要求距离电路板面2mm,并且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3)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

(4)各零件安装好后,便是焊接了,这是电话机组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是我们自己操作电烙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特别小心,要严格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做,切不可急于求成,粗心大意。

三、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有载调压开关

话通信中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等组成。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磁石式电话机,用磁石式手摇发电机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它对线路和交换设备的.要求低,通话距离较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可不经过交换机直接通话。因此,它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和无交流电地区的电话通信。共电式电话机,由交换设备集中供给通话和振铃信号电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间通话由人工转接。自动式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上,加装拨号盘或按键盘等部件组成的。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选号信息,控制交换机进行自动接续。使用简便,不需要人工转接北京奇胜开关插座,但自动交换设备较复杂。另外,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功能的电话机,如录音电话机、书写电话机、可视电话机、智能电话机等。

电话机是美国人a.g.贝尔在1876年发明的。中国于19XX年建立了军用电话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军用电话机正朝着体积孝重量轻、效能高、功能多、环境适应性强的方向发展。

四、实训小结

通过此次的电话机的组装使我对电子工艺制作过程及一些相关注意事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1、焊接的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2)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3)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水电工找工作。

(4)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2、手工插旱元器件的原则:

先焊矮的元件,在焊稍高的,最后焊最高的元件以及:先焊小元件,后焊体积大的元件;焊接时锡量适中,避免漏焊虚焊和桥接等故障的发生.不必将所有的元件都插上在焊接,而是插一部分,(必须保证元件插对位置). 间接好,并剪掉管腿.

五、体会和感想

这次实训虽然为期只有几天,但我从这短短的几天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比如刚开始实训时,学长和老师发给我们一些零件,我便拿着说明书仔细地看,然后拿着零件仔细辨认,与说明书上写的一一对照,于是我知道了电阻上的那些色环原来还是有奥秘的,也知道了怎样分辨三极管的极性以及其它的一些简单电工知飞雕开关插座图片识,零件区分开以后,我便做上相应的标记,以便安装。

虽然这次实训为期不长,但内容丰富,包含了多种能力和技术的训练,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元件识别能力、安装焊接能力、万用表测量能力等等。给平日只学理论知识的我们以很好的实践机会,让我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于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现在实训已经结束,但它的影响却留存长久,它让我们自己动手,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我们对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们的学习决心,它让我们做了一回成功的自己,有着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通过我的检查与修理,使许多的同学的电话机也能正常使用,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面对以后的学习与人生,它给了我们开拓进取的动力。

电工接线实训报告 篇6

一、实训的目的:

本次电气技能训练的内容是焊接一个DS05-7B(七管)收音机,通过焊接的过程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具体的电路图,初步掌握简单电路元件装配、初步的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的诊断和排除。

2.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3. 掌握通过电路图安装与调试技术。

4. 根据课程要求,查阅相关资料。

5. 对收音机原理和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有初步的了解。

二、训练内容:

(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学习并掌握DS05-7B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三、器材介绍:

(1)电烙铁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1.5V的5号电池。

四、收音机原理

收音机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

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agC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台信号不同时,自动调节增益,获得一致的收听效果

五、产品参数:

频率范围:535-1605khz; 中频频率:465khz;灵敏度:≤1.5mV/m(26dbs/n) ;选择性:≥20db±9khz ;工作电压:3V(2节5号电池); 静态电流:无讯号时≤20mA;输出功率:≥180mw(10%失真度); 外型尺寸:124×76×27mm

六、焊接过程及应注意事项

6月18号我就真正进入到电气技能实习的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实际操作过少,总是怀有几分好奇之心。影响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焊接工具、助焊剂、焊料和焊接技术。对焊接工具、助焊剂、焊料这样的物品我是没任何办法的,唯一可以改善的就是我的焊接技术,所以焊接技术就直接决定了我实习的成败。由于我使用的电烙铁是新的,所以我就免除了除锈的`工序,直接将电烙铁预热后上锡,以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焊接时我先焊接电阻,再焊接瓷片电容(由于瓷片电容不分正负极,所以焊接同电阻)。然后是三极管,焊接时注意三极管的极性,管脚要放入相应位置。液体电容在装配时也要注意极性,防止接反,最后就是其他固定位置元件。

在组装收音机中,最重要的就是天线的安装,要将天线绕组区分开,按白1,黑2,红3,绿4的顺序焊接在焊盘上。

焊接完电路板的电子元件后,就要处理电源同电路板的连接,扬声器同电路板的连接。将电源槽扬声器安装在收音机外壳的对应位置,用焊锡焊接导线在接线柱上。将电源的正负极焊接在电路板对应位置,扬声器的正负极也要注意。

接下来就是安装电池,调试收音机了。开始我把收音机焊好后发现不能工作,一检查是有些焊点有虚焊和短路现象。完成后要将A,B,C,D四个静态工作点焊通。这样才能使收音机发出声音。

一定要对准电路图及硬制板焊接。对于色环电阻的认识也要小心,三极管有9013,9014,9018三种型号,三极管管脚的认识一定要读好。瓷片电容的选择以及电解电容的极性。四个颜色不同的中频变压器按图的位置焊好。焊接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焊接技术不要出现虚焊,焊穿。焊接时手握电烙铁的角度要正确一般是与水平面石成45度左右。要注意保护焊盘,在焊接中我不小心把焊盘的铜箔弄掉了这时应在焊盘附近刮一小点铜箔来使其连接或者用导线连到与其相通的焊点。

七、收音机的调试

1.调整静态工作点:各晶体管的作用不同,所处的工作点不一样,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是通过无信号时(本机振荡停振)无外加信号时各晶体管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的大小分别来衡量的。分级调整R1、R4、R12、R17、R18使VT1级电压为-0.5~0.7V。VT2级R6上电压-0.5~0.7V。VT3级R7上电压为-0.25~0.4V,VT5级R14上电压为-0.7~0.9V,VT6、VT7级是共集电级电流为2~6mA。

2.整中频:目的是使三个中周变压器(中频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调整为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由于所用中周是新的,一般厂家已调整到465khz,所以调试时,接收某一个电台,用无感起子调节中周磁芯,调整顺序是由后级往前级即先调bz3再调bz2至喇叭声音最响为止。

3.频率覆盖(调收音机的频率范围535—1605khz):调整时装上一个刻度盘,使双连可变电容全部旋进和旋出指针分别在刻度盘530—1630千周的线上,旋动双连可变电容器使指针对准640千周刻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无感起子旋动振荡线圈的磁芯收听640千周电台广播,声音适中旋动双连可变器电容使指针对准1500千周刻度附近。调整振荡回路微调电容C3接听1500千周附近电台广播,如此高端、低端反复调整几次。

4.(调整频率跟踪)目的使本机振荡频率在接收频率范围(中波段535~1650khz)和远比外来信号频率高465khz即本机振荡频率范围为1000khz~2070khz。因此,采用电容相同的C1、C2双连可变电容器进行同步调节,通常在所选频范围内的高、中、低三点进行跟踪,即三点统调,为了实现良好三跟踪在本机振荡回路串联一个垫整电容C及并联一个微调补偿电容C,在输入回路并联一个补偿微调电容C,具体调整,然后调输入回路补偿电容Cz使音量最响。中端调整在1000khz附近收听广播,使声音最响此时调整双连电容器动片中的花片上的C片,拨动片距。若拨动花片时,输入减小,则中端不失谐,将花片拨回原处,若输入增大,还需在拨动对边花边进行补偿,也可改变垫整电容的容量。

八、训练小结及心得: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1、对电气技能训练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

2、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实习中会遇到难题,但是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使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我想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增进专业知识的强化。

3.辨认测量:

①学会了怎样利用色环来读电阻,然后用万用表来验证读数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再将电阻别在纸上,标上数据,以提高下一步的焊接速度;

②学会了怎样测量二极管及怎样辨认二极管的“+”,“—”极,

③学会了怎样利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怎样辨认三极管的“b”,“e”,“C”的三个管脚;

④学会了电容的辨认及读数,“╫”表示元片电容,不分“+”、“—”极;“┥┣+”表示电解电容(注意:电解电容的长脚为“+”,短脚为“—”)。

4.懂得了焊接顺序:

①焊接中周,为了使印刷电路板保持平衡,在焊接之前一定要辨认好中周的颜色,以免焊错,千万不要一下子将四个中周全部焊在上面,这样以后的小元件就不好安装

②焊接电阻,要按R1—R16顺序的焊接,以免漏掉电阻,焊接完电阻之后要用万用表检验一下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的值是一样(检验是否有虚焊)

③焊接电容,先焊接元片电容,要注意上面的读数(要知道223型元片电阻与103型元片电阻的区别,元片电容的读数方法——前两数字表示电容的值,后面的数字表示零的个数),紧接着就是焊电解电容了,特别要注意长脚是“+”极,短脚是“—”极

④焊接二极管,红端为“+”,黑端为“—”

⑤焊接三极管,一定要认清“e”,“b”,“C”三管脚按放大倍数从大到小的顺序焊接)

⑥剩下的中周和变压器及开关都可以焊了

⑦最需要细心的就是焊接天线线圈了,用四根线一定要按照电路图准确无误的焊接好(白1,黑2,红3,绿4)

⑧焊接印刷电路板上“”状的间断部分要用焊锡把它们连接起来

⑨焊接喇叭和电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