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悯农》读后感

2025/08/0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悯农》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悯农》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写完作业,重新阅读了《悯农》这首诗,令我深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很普通的诗,在我3岁的时候就会背了。今天,又读到了它,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有一个头戴草帽、手握锄头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火红的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汗水如雨滴进了禾下的泥土,他的衣衫全湿透了……这使我感到了我们吃的粮食确实来之不易,这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白米白面渗透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可是以前,我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剩饭、剩菜,随便糟蹋粮食,现在想起来真惭愧。同样,任何劳动成果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难道不是吗?我们每天的日用品,身上穿戴的衣帽,鞋袜,我们的学习用品……哪一样不是工人叔叔们经过无数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从一项小实验到成为伟大的事业,那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创建更伟大更辉煌的事业?

我读了这首古诗,使我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悯农》读后感 篇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是我们一年级学的古诗。当时,老师只要求我们能够熟练背诵这首古诗,但我没能全部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安徽农村的外婆家。外婆是一个农民,自己种了几块地。我很好奇,来到农村的第二天早上,我就拉着妈妈去看外婆怎么收稻谷。当看到瘦弱的外婆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挥起镰刀割稻,那额头豆大的汗珠不断的往下淌,衣服全部都汗湿的时候,我很心疼外婆,也体会到了干农活的幸苦,这时再次想起了《悯农》这首古诗词,并背诵了好几遍。我也更深刻的理解了这首古诗词的含义:这一粒粒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呀!

在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不爱吃饭,或者挑三拣四,但是这些小朋友不知道:没有农民伯伯那双勤劳的手,你们哪来饱肚子的粮食,哪来那么多好吃的东西?

再次读了这首古诗,我想说:作为当代的小学生,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不能浪费粮食。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尊重他人的优良传统。

《悯农》读后感 篇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令我印象深刻!

很小的时候,我总是不好好吃饭,每次吃完饭,我都会把米粒弄得到处都是,或总留下一口饭在碗底。妈妈为此事绞尽脑汁,终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拿来了一篇古诗——《悯农》,让我背得滚瓜烂熟才准吃饭!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对于我,想背完整篇古诗简直是异想天开。我看着古诗,只好不情愿地朗读起来:“锄禾日当午……”我一会儿躺在床上发呆,一会儿滚来滚去,好像就像在跟背诵作对一样。

一眨眼就到了傍晚,听着窗外青蛙大军们呱呱的叫声,我心烦不已。吃晚饭时,我终于把古诗流畅地背出来了。妈妈检查过了一番,皱着眉头说到:“咦……可以……不行……行吧,算了……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我连忙问:“咋了?”妈妈笑着说:“没事,我只是没想到你竟然乖乖地背会了。”妈妈低下身子温柔地问我:“那你现在知道想吃一口饭是多么辛苦了吗?”我点了点头,笑着说:“知道了。”

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正是出去玩的好时机。我急匆匆地做好了出门的准备。半路杀出了一个“拦路虎”,她向我咆哮着:“你一定要领悟出这首诗的道理,才能出门玩耍!”我垂头丧气地回应:“你忍心让你的女儿抑郁吗?”妈妈说:“咋啦?乖乖去领悟,领悟完了你才能出去。”听着屋外同学们嬉戏玩耍的声音,我怒气冲冲地回到了房间,生气了半个小时,心想:不行!我得赶快悟出道理,不然跟伙伴们玩耍就要迟到了。我得坐下来,静下心,放平心态认真思考这首诗的含义。

过了一会儿,我兴高采烈地冲出房间,跟妈妈讲述了这首诗的道理。妈妈问:“那你以后还挑食吗?”我摇了摇头说道:“不了,因为我知道农民伯伯他们太辛苦了,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稻田里,没日没夜地照顾,细心培养,供我们吃,我们可千万不能糟蹋粮食!”

现在,我背诵《悯农》时,还会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古诗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它可以陪伴我们一生,让我们一生受益无穷。

《悯农》读后感 篇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爷爷说:这首唐诗不是仅会背诵就行了,主要还是要理解、领会这首诗的意思。所以,爷爷反反复复地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读完悯农这首诗后,有很多很多的想法的想法要说出来:农民伯伯们种地一定非常非常的幸苦!所以我决定要多爱护节约粮食,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还要告诉身边朋友,家人,同事,节约粮食。

因为粮食是农民伯伯没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才种出这一点点来的,就因为这样我们就更该节约用粮食了!还有是因为粮食是农民伯伯用心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更要加强对粮食的节约了!

一道理。”这对我教育、触动很大。因为对照自已的行为,我平时太不珍惜粮食了,如我每天吃饭,总是有以下现象存在:

一是大米饭掉在桌上或地上;

二是碗里没吃干净,剩留无数粒;

三是留剩饭,没吃完就不吃了。

爷爷奶奶看到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心痛不已,就采取两种方法来处理,

一是把掉在地上或桌上不卫生的大米饭倒入垃圾筒;

二是我的剩饭爷爷奶奶吃了。

看到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再来对照我平时行为,那真是有天壤之别,使我感到脸红,羞愧难言,心里很不好受……我就责问自已:“为什么我在书上学的和实际行动这么不一致,存在着这么大的差距呢?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改掉这种爱浪费的坏习惯。

《悯农》读后感 篇5

我读了李绅的杰出代表作《悯农》,这首古诗让我深深地了解粮食是来之不义的,让我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粮食,爱惜粮食。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不珍惜粮食的人,就是我的小表妹,平时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吃一半掉一半。每次都要浪费很多,我每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跟她说,她都会毫不在乎的说:“浪费这一点没关系”。有一次,我又看见她在浪费粮食,我马上说道:“妹妹呀!你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可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每一粒白米饭呀,都饱含着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他们顶着炎炎的烈日,不顾肚子叽喱咕噜地乱叫,坚持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身上的汗水啪哒啪哒不停地滴进泥土里。你呀,以后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姐姐,我以后一定不会再浪费粮食了。”妹妹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

粮食是用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它凝结着无数汗水。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要让农民伯伯的汗水和辛苦白白浪费。来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珍惜粮食,爱惜粮食吧!

《悯农》读后感 篇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家喻户晓,我们大家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背了,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昨日,当我再次翻起《唐诗三百首》时,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大家都在家里乘凉,只剩下农民在辛勤劳动。汗水流进了干裂的土地里。谁知道饭碗里的饭,是农民的心血……

记得上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去饭店里吃饭,结账时,妈妈大声的对服务员说“小姐,把剩余的饭菜都打包吧。”许多人的目光都向妈妈投去。我的脸一下子热了,忙拽住妈妈的衣服说:“小声点儿”。说着,便耷下了脑袋。“怕什么?我们一不偷,二不抢的,有些菜只吃了一点儿,不要多可惜!”妈妈的声音陡然提高了许多,丝毫不顾忌周围的人。“真抠门。”我嘀咕了一句。妈妈的脸一下子拉长了,板着脸严肃地说:“学习是怎么学的,把《悯农》背一遍。”我的眼里噙着泪珠,委屈的背了起来……妈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孩子,我是想让你记住‘节约’这两个字啊!现在,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呀。在妈妈小时候,能吃上白米饭就不错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是啊,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劳动,我们更应该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包有什么丢人的呢?这是人们的虚荣心在作怪。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都做个勤俭节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