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工作计划
爱习作提供的实验工作计划(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工作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而实验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二、 具体工作计划:
1、 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 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3、 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特别要积极配合初三的`化学复习教学。
4、 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5、 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6、 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7、 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8、 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9、 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尝试用电子档案。
10、 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 具体实验安排见下表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加热铜丝
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加热高锰酸钾
把蛋浸入白醋里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烧不坏的手绢
灼烧葡萄糖、砂糖和面粉
第二周——第三周
探究空气的成分
捕捉空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室制取氧气
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灭火
电解水
氢气在空气中点燃
过滤蒸发
第四周
溶解
微粒运动的探究
微粒之间的空隙
第五周
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面粉的爆炸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
一氧化碳于氧化铁的反应
铁钉生锈的验证
加热石灰石的实验
第九周------第十周 -------第十一周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物质溶解的一些现象
水溶液的性质
溶液的组成
溶解性的条件
蒸发溶剂
实验工作计划 篇2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第三章:
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8、设计实验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发现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9、设计实验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将蜡油放在小烧杯中并一起放到冰块上,在装有蜡油的烧杯中放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发现蜡油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计示数一直在降低且烧杯底部的冰块熔化,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10设计实验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将一块冰冷的玻璃片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11、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上一滴酒精,发现过一段时间后酒精消失了。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12、设计实验证明:液化放热。
将一个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一段时间后碎冰熔化,同时试管外壁出现小水珠。(将冷手放到开水上方,发现手上出现小水珠,同时手感觉到烫。)证明液化放热。
13、设计实验证明:蒸发吸热致冷。
将蘸过酒精的棉花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一段时间后棉花上的酒精减少且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致冷。
14、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在两块玻璃板A、B上分别滴两滴等质量的酒精,把两块玻璃板放到同一窗台的阳光下,用纸板给A玻璃板挡住阳光,保证两滴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速相同。发现用接受阳光照射的B玻璃板上的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一定时,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15、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将两滴质量相同的酒精滴在玻璃片上,一滴摊开,另一滴不做处理,放在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相同的地方,发现一段时间后,摊开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在液体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一定时,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16、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用滴管在两片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表面积(形状)相同的等质量的酒精,放在温度相同的环境下。在一滴水上方用电风扇(不要用吹风机,为什么?)吹,另一滴水不作任何处理。发现用电风扇吹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温度和表面积一定时,液体上方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17、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发现不一会儿烧杯内就出现了紫色的气体。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18、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待烧杯内出现大量紫色气体后,停止加热。发现冷却后的烧杯壁和顶部玻璃片上出现了黑紫色的碘颗粒。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19、设计实验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水槽中加几滴牛奶并搅拌均匀,用激光照射水槽,发现水槽内激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五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0设计实验证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发现三束激光向主光轴方向靠拢,并能会聚到一个点上,证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1、设计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凹透镜,发现三束激光经过凹透镜后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发散开来。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压力、压强经典题型集锦一、压强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 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Sh;质量m=V=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Shg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
㈠首先确定压强p=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
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
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
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从左到右依次为)H 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H—h)cmHg E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
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6、测量工具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实验工作计划 篇3
新的学期开始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生物实验室依据生物学新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我室将本着服务的宗旨,更新观念,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补充新课程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制定仪器、药品的`添置计划,定期对仪器进行维修和保养,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为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2、上实验课时,主动去实验室巡视,帮助老师排除故障,解难释疑。仪器坏了、试剂不够,进行维修和补齐,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3、全面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为学生服务,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实验完毕,及时检查仪器的数量和质量,如有差错按制度处理;及时准许备实验材料,保证下个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有关的实验记录(如时间、人数、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及[本文来自改进办法等),及时填写相关表表册。
5、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做好实验室、仪器室防火、防触电、防盗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6、做好实验室工作各种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提高计算机的科学管理水平。
实验工作计划 篇4
一、实验理念
以“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宗旨,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扎实深入地推进新教育工作,将新教育的核心工作落实到课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凭借,提高我校的新教育实验水平。以精致的学校管理、高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指导思想
通过新教育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机构
组长:詹广斌(全面管理我校新教育工作,总体构想新教育工作思路)
成员:(具体策划、具体落实、分工协作)
蔡淑燕(制定新教育工作计划、具体负责各个版块的落实情况、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石宏伟(高校课堂、缔造完美教室、教师专业成长、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叶溪云(校园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周激励会)
李廷和(食堂的相关文化建设)
詹升科(我校新教育工作的宣传与报道)
四、工作重点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
(1)继续利用班级宣传栏、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学校宣传牌、走廊楼梯、食堂及其他墙面等布置一些读书的名言、经典古诗词、好书目推荐、师生书画作品等,营造校园书香氛围。
(2)班内设立图书角,开展“捐两本看百本”、“献出一本书,幸福全班人”、图书漂流等活动拓宽学生读书的渠道。
(3)六至九年级全面开设阅读课,阅读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经典阅读书目,积极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老师要选择优秀文章在班级或学校进行交流展示,并附上老师精彩的点评。阅读教师每月上交20篇优秀的学生读书习作,学校每月将学生作品编辑成册。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充分发挥网络作用,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在网上建立教育博客,记录和反思教育教学生活,所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根据自己的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带头读书、写博客;要注册“随县教育在线”,积极参与发帖和跟帖。
(2)一如既往地推行“教育随笔”制度。每位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教育心得、教学反思、案例等教育随笔,学期末,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比,对反思深刻、教育心得真实有效的优秀作品学校将实行一定的奖励。
(三)积极构建理想课堂。
(1)严格实行“导学案”制。(具体实施办法参见《柳中20xx年秋教学教研计划》)
(2)课堂教学要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坚决杜绝教师的“满堂灌”,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自学、乐学,让课堂真正的变为学生的舞台。
(3)继续推进“课内比教学”工作。本学期,我校将进行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等学科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所有学科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活动扎实、深入、有效。(具体活动安排参见《20xx年秋柳林中心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安排》。)
(四)做好相关课题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今秋,我校有语、数、外及德育四个课题将要进入中期研究或者结题阶段,为保证课题实验能顺利进行或圆满结题,课题组的成员一定要做到立足课堂,深入课堂,有组织、有计划地上好实验研讨课,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纠正偏差,提高认识;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并积极向县级以上刊物投稿;对课题实验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为顺利结题作好充分准备。
(五)缔造完美教室。(具体安排见附表)
(六)精心组织“教学开放周”活动。
为更好地迎接随县教研室今年12月份在我校举行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我校计划从课堂教学、完美教室、校园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周激励会”、“大家唱、大家跳”展演及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等方面入手,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确保活动成功举行。
(七)进一步完善“周激励会”。(详细安排见附表)
(八)继续推进“大家唱、大家跳”的训练与展演工作。
五、具体安排:
9月份:
1、成立我校新教育组织机构
2、制订本学期新教育工作实验计划
3、数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与展示
4、教师建立教育博客并上交“教育随笔”
10月份:
1、“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启动
2、组建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积极捐书
3、丰富教师博客资源,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博客;
4、数学、英语、语文高效课堂研讨活动
5、完美教室的相关布置、
6、校园文化及寝室文化的布置与落实
7、教师上交教育随笔
11月份:
1、语文、文综、理综高效课堂研讨与展示
2、教师上交教育随笔
3、举办一次“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展演
4、继续完善教室、校园、寝室等相关文化建设
12月份:
1、承办随县教研室的教学开放周——“缔造完美教室”的大型活动
2、装订教师教育随笔,形成专辑
3、评选优秀教育博客
1月份:
1、教师“教育手记”的评选与奖励。
2、教师网上传贴检查情况的学期汇总
3、课题研究情况的学期总结
4、开展校内“阅读之星”(以读书笔记为依据)评比和表彰
实验工作计划 篇5
上学期在学校各级领导及科学教师的关心、配合下,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实验室的管理员个人来说,也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到了使管理和教学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了学生诸多方面的素质。现将本学期实验室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科学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用好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充分发挥科学仪器设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以保证科学实验教学与科技活动的正常开展。协助科学教师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3、协助各年级科学教师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工作。及时准备好实验教师递交的实验通知单里所需仪器、材料,协助实验教师填写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协助实验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4、材料归档。每学期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实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达到相应要求。
5、实验室器材管理。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实验器材的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做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定期检查、核对、统计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到帐、物相符;对丢失、损坏、报废的'要进行登记备案并上报;定位存放,取用方便,尽量做到科学、整齐、美观。并处理好实验室、仪器室的用水、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及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6、拓展途径,兼顾其它。学校实验室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同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只有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验工作计划 篇6
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实验课程,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所有实验室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有关创新理论和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深刻理解,正确贯彻执行,尤其是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关心爱护学生,胸怀仁爱,共谋大业,生化实验室工作计划。
二、严格遵守上级教育部门对实验工作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对于要求开展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要一个不漏地、保质保量地完成,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放过一个细节,确保安全,万无一失,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工作计划《生化实验室工作计划》。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室,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使有特长的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
三、认真钻研教材,熟悉业务,学习各种先进的实验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以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提前几天做好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试剂,合理改进,不但要节省开支,而且要使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符合教改精神,促进学生成长。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仪器设备,以满足教学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对所有实验仪器、试剂要经常清点,及时维护保养,科学管理,存放,提高利用率,做到帐、物、卡相等。各种材料齐全,窗明几净,按规章要求发放和外借物品,尤其是危险品,更要重点设防,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五、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除完成日常工作外,重点做好仪器室、实验室的科学规划、管理、建设,完善材料,添加各种物品,积极向学校领导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