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活动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 在生活中情景中区分1和许多。
2. 对1和许多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第5号《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玩具筐内装有许多积木;若干纸盒里面分别装着一架风车,一辆玩具车、许多木珠、许多书等。
活动过程
(一)这是我的幼儿园(通过观看图片来观察我的幼儿园,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挂图,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幼儿园)
2、引导幼儿观看第一个场景,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个小朋友?(一个老师在讲故事,许多小朋友在听故事)
3、引导幼儿观看第二个场景。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个小朋友?(一个老师带领许多小朋友在做游戏)
4、引导幼儿观看第三个场景,你看到几个老师,多少个小朋友?(一个老师带领许多小朋友在做早操)
5、现在我是一个老师,你们是许多小朋友。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可以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做游戏、做早操,真好啊!
(二)活动室里的1和许多(让幼儿了解活动室里的1和许多。)
1、拿出一个装有许多积木的玩具筐。玩具筐里有多少积木?(许多)
2、让幼儿每人取一块积木。你取了几个木块?(一块)
小结:许多积木被小朋友一块一块拿完了,许多积木被分成了一块一块。
3.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物品,说说什么东西有许多个。如纸盒里有许多油画棒,午睡室里有许多小床,等等。
4.这些东西有许多个,我们天天跟它们在一起。
(三)老师是魔术师(老师角色转换变成魔术师,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巩固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
1.出示纸盒,请幼儿猜猜里面藏着1个还是许多个东西,依次出示的'玩具有:一辆车、许多木珠、一个娃娃、许多书
2.每次猜完后,教师均让幼儿验证,再次感知1和许多的不同,以及1和许多的关系。
3.出示纸制小人串,先不拉开,让幼儿说说有几个小人。当幼儿说“一个”时,教师就边说“变变变”,边把小人拉成一队,再请幼儿说说现在有多少个小人。幼儿说出“许多小人”。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2
设计意图:小班孩子初上幼儿园,一切都还不适应,不论是身心发展还是在生活与学习上都还有诸多不适应。设计这一课,是想让孩子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该怎样做才能确保自己身体健康无疾病,而且考虑到不论任何年龄阶段的幼儿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挑食习惯。因此,想通过这节活动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从小抓起,对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利大于弊。
活动领域:生活与健康
活动名称:《我的身体棒棒的》(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水果、蔬菜及肉类等,并认识一些其它相关的内容,让幼儿知道挑食不利于身心健康。
2、初步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自编儿歌《我的身体棒棒的》、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用绘本故事《好饿的小蛇》导入活动课。(配合ppt课件)
PPT1、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2、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PPT3、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4、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PPT5、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6、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PPT7、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串紫色的葡萄。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8、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PPT9、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一个带刺的菠萝。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10、啊呜—咕嘟!
PPT11、啊!真好吃。
PPT12、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13、扭来扭去爬上树,然后……张大嘴巴……
PPT14、还是咕嘟!
PPT15、结满红苹果的树呢?小蛇变成了一棵树。
PPT16、“啊—真好吃”。好饿的小蛇再也不饿了,擦擦嘴扭来扭去地走了。
教师:(1)小朋友们,在刚才的故事中有谁告诉我小蛇都吃了哪些食物呢?最后小蛇还饿吗?
(2)孩子边说边出示图示,让孩子对照并再一次加深印象。(PPT17)
(3)小结:小朋友们回答的都正确。原来小蛇每次遇到食物时从不挑食,它什么都吃,所以最后好饿的小蛇再也不会感到饥饿,并且一天天地在茁壮成长。(PPT18)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也有一些东西想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出示常见水果类的图片(PPT19)
(1)、请小朋友对照图片依次说出水果名称,并想一想这些水果对人身体有哪些益处,随即教师依次对图片做以小结。?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水果图片,引导孩子尝试说出这些水果的名称。(PPT20)
(3)、教师小结。(多吃水果,会让我们的皮肤光亮又嫩滑,而且还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对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
2、出示常见蔬菜类的图片(PPT21)
(1)、请小朋友对照图片依次说出蔬菜名称,并想一想这些蔬菜对人身体有哪些益处,随即教师依次对图片做以小结。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蔬菜图片,引导孩子尝试说出这些蔬菜的'名称。(PPT22)
(3)、教师小结。(蔬菜里还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能够帮助我们补充每日所需的不同营养物质及帮助我们清理肠道垃圾)。
3、出示常见蛋奶类及禽肉鱼类的图片(PPT23)
(1)、请小朋友对照图片依次说出蛋奶类及禽肉类名称,并想一想这些食物对人身体有哪些益处,随即教师依次对图片做以小结。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相关图片,引导孩子尝试说出这些名称。(PPT24)
(3)、教师小结。(蛋奶类及禽肉类的食物应按身体每天所需要的营养进行补充,多食不仅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加重我们的肠胃负担,从而导致积食并引起疾病)。
(三)结束部分
(播放健康歌结束活动)小朋友们,今天我的活动课就到这里了,老师还为此给小朋友们编了一首儿歌,叫《我的身体棒棒的》。(我是一个乖宝宝,爸爸妈妈都爱我。不挑食也不剩饭,我的身体棒棒的)。并且配合音乐,和孩子一起做动作并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看看还有哪些食物是自己认识的,并想想这些东西对自己身体会有哪些益处。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程内容,其中配有欢快的音乐和配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故事听起来更生动丰富些,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加之配有色彩丰富亮丽的图片,在配上相关的讲解内容,能更好地吸引孩子,便于孩子积极主动的认知与学习,知道挑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从而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在最后以边表演边唱儿歌的方式结束活动,是用“动”的方式来表达。期间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绍食材那里内容可以在丰富一些,讲讲不同的食材里都含有哪些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在讲的细致一些。
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3
这天跟幼儿一齐欣赏了散文《云彩和风儿》,活动结束后,感触颇深:
本次活动透过借助多媒体,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他们乐此不疲。透过动画画面让幼儿形象地感知理解了动词“躬”“竖”“扬”“逃散”,较快的掌握了散文中的句子,而且用身体动作模仿各种形象。多媒体课件的介入和问题情境的`设置大大激发了幼儿说的欲望,说的兴致。
在最后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学着慢慢的变换自己的肢体动作,并持续住。几个孩子还会抱在一齐变换造型。在“风爷爷”逐一瞧瞧,询问云彩变成了什么?请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回答。幼儿自由想象,用心创编动作,有的孩子说:“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花朵,在风中点头。”有的说:“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恐龙,在风中玩耍。”还有的说:“吹呀吹,云彩变成大老虎,把小兔都吓跑。”透过分组活动和讲述,幼儿了解了秋季风儿使云彩千百万化的特点。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将自己想象的云彩的变化表现出来。这样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游戏的喜悦,争着抢着要表演给老师和小朋友们看,兴致一向不减。
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4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能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工作中我经常很困惑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价值在那里,应该如何开展音乐教育?
通过观赏3月30 号的观摩活动,让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刻。南京的几位老师上课时,表情那么的自然,最吸引哦的是费颖老师的中班创造性地律动—洗衣机,本节课是以孩子的实际生活为前提的,让幼儿们初步的学习游戏并尝试与同伴合作,还会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洗衣机洗衣服的程序,在整节课中,缓解特别的流畅,、让幼儿们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例如: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创造力,当老师说:“我们洗衣服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呢?谁会用动作来表示一下?”孩子们都能说出放入脏衣服,并且孩子们做出的动作也是形态万千,都特别的形象,有创意。在本节课中,也让孩子们学会了认真的观察,如:甩干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说真的,连我都没太注意过,但是孩子们却能说出甩干后的衣服是缠在一起的,甩干的衣服是贴在洗衣机的桶壁上的,没有在桶中间的'。真不敢相信孩子们有那么敏锐的观察力,孩子们进一步学习了根据动作和语言的提示,在游戏中记忆动作的顺序,先放入衣服——在放水——然后衣服慢慢的飘起来——开始转动洗衣机按钮——甩干衣服——晾衣服,每一个步骤,孩子们都能清楚地记得
费颖老师的一节音乐课,使各类智能都得到了好的发展:数理逻辑、语言逻辑、自然观察、人际智能、空
间智能、身体运动、自我智能,特别是她课中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当洗衣机拉成一个圆圈,刚开始圆圈特别的小,很挤,老师就问孩子们怎么办,孩子们说向内走,结果试验没有成功,让幼儿们明白了当圆圈小时要向外走,发展了孩子们的空间智能,再比如,中间的一个小游戏,三个人合作,两个人当洗衣机,一个人当脏衣服,孩子们彼此之间商量的很好,根本没有出现争吵的现象,他们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从而进一步的发展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借助音乐这一个载体,促进孩子们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我觉得音乐应该是孩子们表现自我,表现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孩子们的眼中到处都有音乐,音乐活动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根据音乐的即兴表演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音乐也是一种游戏,不应该有强制的目的性和社会使用价值,我们应重视孩子们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所体现到快乐,而不能注重他们到底跳的是什么,一节音乐课他们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让幼儿们自由自主的去创造,对培养孩子们健康的个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以来,我在实践中经常反思,通过反思渐渐的提高了自己对音乐教育目标的理解,实践、反思、观摩、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收获、有困惑,我觉得音乐活动可以体现出孩子的心灵美和外在美。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依照新纲要,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幼儿的音乐,活动能力是在大胆的表现过程
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是他们在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出健康、活泼,有活力的孩子!
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5
在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四张大灰狼表情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一下,这四张图片上的大灰狼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孩子们一一观察,发现四张图片上的大灰狼有四种不同的表情:高兴、生气愤怒、伤心和很开心。于是我问孩子们:大灰狼怎么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愤怒、一会儿又伤心了呢?它碰到了什么事情呢?皮蛋小朋友歪着头想了想说:“大灰狼娶新娘了吧!”“娶新娘?那你们说说娶新娘的时候,应该是高兴的呀?怎么会愤怒了、伤心了呢?”小朋友们纷纷说:“不会是大灰狼娶新娘的!”那是什么呢?于是让小朋友带着这个疑问听老师给他们分段讲述故事《大灰狼开心了》。评价分析:
《大灰狼开心了》这是一个语言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主要是让孩子们懂得人的心情变化与表情有关系;知道做错了事情只要想办法及时的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一直把大灰狼作为一个反面的`教材,大家都知道大灰狼是一个坏东西,不但狡猾而且还非常的凶恶,这个形象一直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再加上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把大灰狼这个角色更加的深入到了孩子们的脑海里。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却体现了大灰狼的另外一面,它也很善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也会及时地想办法进行补救,让受伤害的小动物重新获得快乐。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四张大灰狼的不同的表情图片让幼儿观察并产生疑问,大灰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表情变化,带着这个疑问再来听老师讲述故事《大灰狼开心了》。然后又采用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内容,在理解中学习词语“愤怒、伤心、撵走”等。课堂上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一直被故事所吸引,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活动反思 篇6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对孩子来说,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进入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在变化、在长大。他们学着去理解和关爱他人,同时,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学会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于是我们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活动《认识我自己》。在这个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更加得了解自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更学会了欣赏别人,并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倾听别人意见,能够协调合作。
我们这个主题开始是从孩子所熟悉的生日话题入手,开学初侯贺萱小朋友把生日蛋糕带到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过生日,我们引导孩子们由生日引发感知自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自身着手了解自己,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幼儿观察自己,发现感受自己的外貌特征,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体貌特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亲子活动开展《我和别人不一样》活动,通过谈话和表格的绘制,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习惯、爱好,发现自己与众不同。通过《我名字的故事》《我的姓》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们深入的了解自己,我们从孩子们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拓展,去亲近周围的人、事、物,从而感受到自己与周围和谐的关系。继而开展了《我的朋友多》小板块,通过日常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与同伴交流、交往、分工合作、分享等等,让孩子们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快乐体验,引导他们说说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好朋友的优点和长处,为好朋友画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学会朋友之间交往的策略,主动帮助自己的朋友,同时也学会了正确的评价他人。
在“认识我自己”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孩子是天真的、聪明的、主动的,而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应当是接纳的、商讨的、鼓励的,只有在这种师生互动中,老师与孩子才能相互支持,共同建构主题,推动主题的发展。在这种互动性的主题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探究品质,使孩子初步具有了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合作、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学会了相互学习,孩子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