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2025/08/11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2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模范,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惟独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假如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模范,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出效果。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钻研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劳,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模范,使他明白惟独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

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天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爱好,爱好是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爱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此刻喜爱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爱好,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快乐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竭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此刻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3

孩子是天真清纯的,孩子的大脑发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遗传作用外,还与孩子幼儿时期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假如家长不让孩子熟悉到做出贡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艰难的时候,孩子会认为自己成不了家长说的哪种人物,就会有沮丧和自悲感,严重影响孩子进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下面就从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中,分享一些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方法!

1、创新逆境,磨砺孩子的毅力

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可以制造一些挫折,考验孩子的毅力。

2、让孩子从克服小艰难开始

对孩子的要求要严,让孩子克服艰难,逐渐加大,而且必须坚持到底,直到有效为止。

3、发挥模范的作用,启发自我锻炼

根据孩子的特点,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加烈士纪念馆,阅读书籍等,让孩子学习典型人物,启发自我教育,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4、爱和严结合

正确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父母要恰当的爱孩子,必须将爱和严格统一起来。父母在行为品质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孩子当然会苦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过于迁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们的任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实上,孩子将来幸福与否,更受其性格的影响。

5、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过父母老师社会的启发引导,在孩子的内心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觉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规定目标,确定理想,并强加给他们。孩子单纯而幼稚,他们经常会因为读了一篇令其感动不己的文章而想长大了当作家,因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而想当科学家,也可能因为遇到一个可亲可爱的老师,便立志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当老师。对孩子这些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雄心壮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不同孩子不同优势的显现,再把他们逐步引向适当的方向。

6、注重从日常小事培养

滴水见太阳。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讲大道理事不够的,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4

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学习至上,生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学习的机器,这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

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卫生。

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5

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但是学校的,同时它又是家族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施教着,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将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孩子。为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觉得,做好家庭教育,要害应该根据孩子的特征“对症下药”。

孩子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辨是非能力差,同时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极强的接受能力和摹仿能力。所以对孩子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纳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爱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为习惯,惟独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干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干随时随地应用,好似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完。”孩子的注重力集中时间短,在平时必须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比如写作业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边做边玩;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自己对自己负责,家长不得当老师;家长必须注重错题原因分析,不得只盯着分数。这样,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好的学习习惯,可事半功倍。

二讲究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

作为家长应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主体,和孩子交流尽量低下身子,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议的语言。多用“我们”,少用“你应该”等等,即使是批评,要让孩子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因为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假如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怖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三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

作为家长要特殊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家长言语要文明举止要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模范,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当然,对于孩子我们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在工作中遭遇到的烦恼时,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作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是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

做为家长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但是只要他们感爱好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去做。对不感爱好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惟独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爱好,才干让孩子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真正的做到“乐学”。

总之,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要学会专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