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2025/08/1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昨天,《秋天的雨》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看到了瓜果飘香的果园,看到了热闹非凡的森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秋天,去《听听,秋的声音好不好?齐读课题

二、读 通

1、打开书46面,这是篇课文是带*的,是阅读课文,主要靠小朋友们自学,课文上边的导读可以帮我们读懂课文,我们一起阅读一遍,一定会对你们有帮助。

2、导读为我们提了什么要求?

3、要想把课文读懂,先要打好基础,把课文读通顺,在预习的时候,生字词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小诗你们都能读通顺吗?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设计

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

4、CAI出示:手臂、刷刷、蟋蟀、振动、口瞿口瞿、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小组接龙读)

5、CAI出示诗的`6个小节。谁愿意来读?(点名读,6人)想读的一起读。

三、读 懂

1、小诗大家都能读通顺了,但想要把它读懂可不容易,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自由的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2、我们以前学过那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义呢?(查一查、换一换、切一切、猜一猜、议一议) 有这么多方法来帮忙,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这首诗的,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自由的读并且解决问题吧!

3、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4、老师觉得这里很难理解,看你们能不能帮帮我。

CAI出示“黄叶道别的话音”是指----

“和阳台告别的歌韵”是指-----

“ 暖暖的叮咛”是指-----

“丰收的歌吟”是指-----

5、你们真厉害,连老师解决不了的难题,都难不倒你们。

四、美 读

1、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蟋蟀的叫声)

2、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的1-3节,找找秋天还有哪些声音?

3、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呢?请你读读那一节。想把诗歌读得美美的,我们可有小妙招,“读中想画面”。(生自由练习)

4、知道老师最喜欢哪种声音吗?(学生说)我最喜欢黄叶的声音。每到秋天,树上的叶子有的枯了,有的黄了,有的依然绿着,每当秋风吹来,这些树叶混合在一起,有的随风舞动,有的纷纷飘落,发出悦耳的刷刷声,真像在进行一场有趣的对话,我们来猜猜他们在说什么好吗?(学生说后)师:真有意思!我们来读读罢!

5、你还喜欢什么声音呢?请你读一读,真美,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瞧,蟋蟀正在跟阳台告别呢,它会跟阳台说什么呢?是呀,这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优美歌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6、喜欢大雁和秋风的声音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谁想读?

7、 叮咛?什么是叮咛呢?上学时妈妈会如何叮咛你?(这叮咛里包含了妈妈对你的爱,所以这叮咛是暖暖的,那大雁会叮咛谁,会叮咛些什么呢?)

8、你想得真好,相信你读得一定很美。

稻子成熟了,秋风该多高兴呀,他会掀滚滚稻浪,骄傲地说:——

咱们男生当大雁女生当秋风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动听。

9、你们读得真美,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3节。

10、由于我们的用心聆听,我们听到了秋天大自然的声音,秋天就像一个音乐厅,让我们去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

秋的声音在……在……在……在……,秋的声音还在哪里呢? 。

五、拓 展

1、是啊!秋的声音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模仿1、2节的样子,也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记录下来吗?请小朋友们开始动手写一些吧!

2、小朋友们今天听到了秋的声音,还记录下了这美妙的瞬间,开心吗?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段吧!

六、作业小超市

1、仿写1、2节

2、画秋。

3、愿意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背一背。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篇2

1.教材内容:

教人版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听听,秋的声音》。

2.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拿到教材后,老师把握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3.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材重点,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5.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6.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意,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篇3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通过对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友人的怀念,孩子在秋天感受到的美,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了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强,但是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学生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一些与秋声有关的录音带,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以及相关课件。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难点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磁带及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的录音带,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享受音乐,展开想象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请大家闭上眼睛,听音乐,边听边想象画面。

2、小组内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也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并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出示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做游戏,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

4、小组内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5、感知内容:课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师相机板书:黄叶声、蟋蟀声、大雁声、秋风声。)

三、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第1~4节,完成自主学习卡。

出示自主学习卡:

内容

阅读思考:诗歌中写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

声音

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2。交流汇报。

(1)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形式。

①秋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②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秋的声音,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相机理解“叮咛”“歌吟”的意思。

(3)指导朗读:把喜欢的小节自由多读几遍。

(4)分小组交流,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可选择一种,仿照课文第1~4节的形式说一说。

3、自主学习第5、6节。

(1)自由读这两节,想一想这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无声的)

(2)通过对这两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理解体会。(师重点点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秋天里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是不能听到的声音。)

(4)生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

(5)学了这两节诗,你的感受与学习前面4节时有什么不同?(前面感觉秋天的声音丰富,悦耳动听,而此时觉得秋天又是静谧的,让人感到温馨。)

4、指名说说学了整首诗后你对秋天的感受。

5、带着这种感受自由朗读诗歌。

四、诵读回味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诵读,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听听,秋的声音

本文是一首语言简洁优美,富有韵味的现代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秋天的景物,赞美了秋天。虽然诗中描写的景物很普通,很常见,但由于视角独特语言精练,再加上学生年龄、思维的限制必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美蕴含其中,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课堂氛围活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老师准备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如《秋日呓语》)等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课文前面有一段连接语,课文学习之前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秋天,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片丰收的景象。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快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说说你都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课文)

2、这一位作家,就是听到在听了秋天这么多美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美丽的现代诗,板书课题:

3、该怎么去读懂呢,先请我们去阅读学习提示:(明确要求)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

2、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最喜欢哪种声音?能读给我们听听吗?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课件相机出示)

指导朗读,鼓励学生想象表演

指导动作:大树抖抖手臂,蟋蟀振动翅膀

指导朗读:听听,刷刷,

4、配乐朗读。

(1)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2)指名朗读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快把你能想到的能听到的声音也试着写下来吧!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写。

2、把自己的小诗读给同桌听听,展示2—3生的小诗。

3、汇编成诗:四人合作,把自己的小诗汇编成一首新诗,有可能的话再画上插图。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抖、蟋、蟀、振、韵、掠、吟、辽、阔”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资料库

课前搜集:1.蟋蟀的相关资料。

2.毕国瑛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导入语: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读这首诗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去倾听秋天里的美妙声音。

(二)资料分享

1.蟋蟀的相关资料。2.毕国瑛的相关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标注的读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新词如下:蟋蟀、振动、歌韵、掠过、歌吟、辽阔

容易读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听听,秋的声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写出了。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四)出示自学清单

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声音的。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吟:是前鼻音的字,不是后鼻音的字;

蟀:声母是sh,不是s。

点拨:联系生活,学习“抖、蟋、蟀”。

预设2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预设3

诗歌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如第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蟋蟀、大雁、音乐厅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却不可闻的声音,如第5节中叶子里、小花上、汗水里、谷粒里的声音。

预设4体会重点语句

(1)“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大树抖抖手臂”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风吹树动的动态美。“唰唰”是拟声词,写出了秋天的风声、落叶声。

(2)“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这里四个“在……”连用,说明秋的声音无处不在。

四、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也肯定不错。

请小组内先自测一下。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抖动(dǒu dòu)蟋蟀(shuài suài)

歌韵(yùn yūn)辽阔(kuòhuó)

2.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五、本课小结

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回去后请把这美妙的声音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秋天,还可以把自己的诗歌写下来,好把秋天记在心中。

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六、板书设计

听听,秋天声音(声音的美好、秋天的美好)

具体可感的声音黄叶唰唰

蟋蟀躣躣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音乐厅

心领神会的声音叶子里小花上

汗水里谷粒里万物中声音的美好秋天的美好

七、拓展阅读

《秋晚的江上》《我们和青春对话》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篇6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汇总(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