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树》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爱心树》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爱心树》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爱心树》讲的是从前有一棵大树,就像妈妈一样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每天和这个小男孩一起玩。让男孩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它的果实。小男孩也爱上了这颗大树,大树很快乐。渐渐的男孩长大了,他很少来看大树,大树很伤心。终于有一天男孩子来了,说:他需要钱,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苹果你拿去卖了,你就会有钱了。男孩子爬上树摘走了苹果,大树很快乐,读后感《读《爱心树》有感150字》。后来男孩继续拿走大树的树枝,和树干,分别盖了房子和做了一条小船。大树仍然很高兴!
这棵大树就像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奉献自己!
读《爱心树》有感 篇2
第一次读《爱心树》这本书,就引起我的深思,感慨颇多。
孩子爱这棵树,树也爱这孩子。孩子总是在树上荡秋千,饿了就吃树上的果实,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孩子逐渐长大,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开始向树索取。树把自己的苹果,还有树枝,甚至自己的树干都献给了孩子,树不求回报,不需感谢,感到非常快乐。
这棵树很无私很伟大,可这种爱值得吗?不,我认为不值得,是错误的。这样致使男孩养成依赖他人的恶习,而无法独立生活。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赚钱,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创业。这样才是有尺度的爱,才是智慧的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我的奶奶就是这样一棵“大树”,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妹妹就是那“男孩”。每次我和妹妹去奶奶家,奶奶必定亲自来迎接,早早地等在门口,不时地朝外张望。一看到妹妹,马上低头说:“哎呀!这么远的路,快快快!快点进屋。”说着抱起小公主,笑容满面地进了屋。我们明明是一路坐车过来的,哪里会累啊!进了门,奶奶准备了许多零食,亲自送到妹妹面前。妹妹连句谢谢都没有,撕开包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垃圾也随手乱扔。奶奶看了,也只是笑了笑,默默地帮她捡起来。
唉!奶奶就像故事中的“大树”那样,对妹妹百依百顺。爱孩子当然可以,宠孩子,却不宜。正确的爱一定要有尺度,更要有智慧。
读《爱心树》有感 篇3
从前有一棵树喜欢上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很喜欢这棵树,经常到大树下玩。饿了,爬上树摘个苹果吃;累了,在树下打个盹儿。但随着时光流逝,孩子渐渐长大,经常对大树进行索取,大树每一次都欣然地答应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男孩。这就是《爱心树》的故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无私。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棵平凡的苹果树总是一次又一次去帮助这个小男孩,直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个小男孩。
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生活中,爸爸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吃好的,穿好的,事事顺着我,把我放在第一位。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时我做错了事,一旦妈妈批评我几句,我就顶嘴、唱反调,让妈妈伤心。现在想想是多么后悔啊!我不就像《爱心树》里的小男孩吗?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我应该深深反省,是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是他们把我养育长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能去爱谁呢?百善孝为先,古人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温席的黄香,百里负米的子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无论对待什么事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决定从现在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我还要感谢曾关心过我的朋友,他们带给我许多快乐。感谢我亲爱的老师,她们教给我许多知识……就让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
读《爱心树》有感 篇4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流下泪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
看着看着,就想到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无牵无挂,父母给予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 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有困难,有挫折时,才会想起他们。 如果不是爱,又怎能让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呢?在整本书中一起贯穿全文的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树很快乐”。树枝被砍光了,树干被砍断了,已经牺牲到了没有什么可以牺牲的份上了的树,依然还是那么一句话。当看到结尾处那个被唤为男孩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树很快乐”那几个字又一次跳入眼帘时,这怎不叫人感动?
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的另一角度来解读,我们就不难会提出一连串的疑问——树把一切都给予了男孩,这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书中从头到尾,直到男孩变成一个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树还是把他唤作“孩子”,这仅仅是一种亲昵,还是意味着男孩在精神并上没有长大?男孩是不是索取得太多了,树这种完全的自我牺牲真的是一种真爱,真的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精神吗……那棵树不就是我们的父母吗?而那个男孩就是我们。当我们一次次地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时,父母总是会付出一切努力来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我们在达到了要求之后,总是高兴地跳着叫着,不在乎父母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们接受着父母给予的东西时,就像那个男孩从不管树的痛苦只是一味地接受树的“无私奉献”一样。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父母之所以对孩子只是付出而不求回报,因为在他们心里只有孩子,一点也不顾自己。这是什么?这是爱。一种天地之间最真的爱。希望,这种爱,是可以相互的……
读《爱心树》有感 篇5
今天我读了一本《爱心树》,读到一半的时候哇哇大哭,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很难过,读不下去了,后来妈妈坚持让我读下去,妈妈问我为什么哭,我说很难过,他把大树砍了。妈妈又问那么大树难过吗?我说大树很开心。我哭的越来越厉害了,我觉得爸爸妈妈就像大树。
妈妈说他们永远很爱我,不管怎么付出他们都很开心,我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爱我。
读《爱心树》有感 篇6
从前有一棵树,它是一棵苹果树,还是一棵有爱心的树,它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
儿童时期的小男孩喜欢在大树上荡秋千、爬树、捉迷藏,喜欢收集爱心树的落叶,喜欢吃树上的苹果,吃饱了就在树上打盹。
青年时期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好久没来看爱心树了。一天,小男孩向爱心树要钱买玩具。树说:“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身上的苹果带走,拿到城里去卖。”于是小男孩把爱心树上的苹果都摘下来了,拿去城里卖了,树很快乐。
中年时期的男孩已经长成大人了,树很想念男孩。男孩回来了,爱心树很高兴。男孩说:“我要一幢房子,妻子和孩子需要一个住的地方。”爱心树说:“孩子,你把我身上的树枝砍走吧。”男孩把树枝砍走了,树很高兴。
老年时期男孩回来了,爱心树高兴得几乎都说不出话来。男孩说:“我想要一艘船离开这里。”树说:“孩子你把我的树干砍走吧。”男孩想也不想直接把爱心树的树干砍走了,树非常开心。
很久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孩子,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这个矮小的树墩。”男孩说:“我现在只需要能坐的地方。”男孩在矮小的树墩上坐了下来,男孩对爱心树说他一路上的经历,呆呆地在那坐了好久好久……
有一棵大树,我们春天倚着它幻想,夏天我们靠着它谈心,秋天我们绕着它收获,冬天我们依着它看雪。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呵护人心灵的庇护所……
读完这篇作文,我感觉心里暖暖的,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不要让父母像爱心树那样为我们付出一切却一直忍受着孤独,我们要多陪伴他们,孝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