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1
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他们为了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上棋盘陀的悬崖绝壁,最后英勇跳崖。
这五位英勇的战士,不顾自己的安危,他们为了让主力远去转移,把敌人引上绝路,可同时也说明把他们自己引上死路,但是他们一点也不怕,视死如归。因为他们脑子里放的不是自己,而是群众和部队主力。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勇于奉献,他们让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因为中华民族有这样有志气的人,是十分好的。但今我们可惜的是,五壮士最后因为弹尽粮绝了,所以英勇跳崖了,可他们在最后关头也不忘喊出自己的口号,他们,他们坚强不屈。最后还是有两位战士幸运地活了下来,这让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中华民族中的英雄人民获救了。五位壮士是十分英勇的,让祖国人民十分自豪。可我却不是这样,因为有一次,我在做一张数学卷上面有一题说可以选作,做了可以加分我看了一下这题目有点难,于是我便不想做这个选做题,但我又想要这分,我试着做了做,可做不出,我想:算了反正是选做的。妈妈看到了知道我不想做便对我说:“你不做了?”我随便应了一句:“不做了,太难了!”于是便看电视去了。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想五壮士一样的人,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脊梁,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突破困难不轻易放弃,才能为祖国争光,祖国才会强势,让外国人欺负不了我们。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让我深受启发。五壮士要完成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何等的艰巨,因为他们五个人要面对的是一大群敌人。最终,五壮士胜利的完成了任务。
他们靠的是什么?除了勇敢、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外,我认为另有一种团队协作精神。你瞧,在战斗中无伪装是配合得多么默契啊。班长沉着的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进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和两个小战士瞄准敌人射击,宋学义扔手榴弹……五位壮士不仅在行动上步调一致,在思想上也高度统一。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主力部队,义无反顾的跟班长走上绝路棋盘陀。
记得我读二年级时,我和好朋友韩鹏杰一群人在玩捉迷藏,我突然看见一个六年级的大哥哥在欺负一个一年级的小弟弟。大哥哥对小弟弟又打又骂,小弟弟吓得伤心的大哭。我有点害怕,因为那个六年级的大哥哥人高马大、非常结实,对付我这个瘦弱矮小、弱不禁风的小弟弟轻而易举。但我一想到韩鹏杰那一帮人一定会帮我的,有勇气大增。我连忙找到别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冲上去阻止。六年级大哥哥看了看我们这些二年级的小不点,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大家一起冲上去阻止,他见我们人多势大,逃得像兔子一样快,转眼间没了踪影。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会在心中铭记一辈子的!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3
自从听了老师铿锵有力地读了一遍《狼牙山五壮士》后,我感觉这五位战士有勇有谋,让我很是喜欢。
五位战士被逼上了绝路,是被日军逼的,他们边打边退。这种顽强的战斗精神,我很敬佩他们。他们子弹已经接近无了,可日军仍然像一只猎犬一样紧追不舍。
但是他们的班长马宝玉不服,就下令用石头“砸”。这种精神我只想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他们为国奋斗,才让我们有现在的安康。他们从敌人危机重重的枪口下,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顶。
班长马宝玉看向大部队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微笑。这一笑给他们的大部队,几分几秒的时间。
他们在崖边喊出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敬仰;他们的冷静沉着,令人敬佩;他们的英勇抗战,令人敬畏。狼牙山五壮士,我们的伟大战士,我们的伟大英雄!
和平时代,我们不需要流血牺牲,但我们要学习好本领,为社会出一份力。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4
当你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可以保住你的性命,但是其他人会死,第二条路是让你走上决路而大家不会死,你会选哪一条路?人贪生怕死是常是,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条路,但狼牙山五壮却选择了第二条路。为了别人而放弃了生命,正是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而感动了我。
事情是这样的,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椐地大举进犯,应兵力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任务交给了六班,五壮士为了拖住敌人,让敌人不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完成任务后,敌人紧跟在后,因此不得不跳下悬崖。
在生活中也有像五壮士着样的人。那次,山区大地震,达到了8级,其中有一个学校的一班,在困境下,老师努力用手把墙往上顶,使墙不打到学生们,还一直鼓励他们,让他们不害怕,虽然老师手已血淋淋不成样子,但是老师仍然坚持顶住墙。
是他们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现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然就对不起死去的先烈们了。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5
我读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后一些问题使我迷惑不解:五壮士为什么自己不去追主力呢?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山痛杀呢?
文章主要讲了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个壮士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五壮士一边引敌上山,一边杀敌。后来,子弹打光了,他们又用一些大石头向敌人们的头上砸去,最后五壮士带着对敌人的憎恨英勇跳崖的故事。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读了这段话,我顿时感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的有多么深。如果当时没有用石头砸只是跳崖了,就等于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杀敌也是他们的任务啊。是呀,学习中你也应该有许多相同的例子啊。比如,你认真地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题你会放弃,还是不放弃?这难道和五壮士不放弃的做法是一个道理吗?只有作出正确的选择才会成功。
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起一件事。我在画一幅画的时候,周围的声音震耳欲聋,但我还是一丝不苟地画着。刚画到一卷头发的时候,“嗞”画偏了,头发上好像长了一条小黑鱼。第一次失败了,但我不放弃。不就是画偏了吗,我要是再加一个发夹不就好了吗?之后,我在头发上画了一个粉红的蝴蝶结。就这样,一幅精致的画就诞生了。
所以,我们遇到困难,千万不能放弃,要像五壮士不去追主力,要做正确的决定的选择一样,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一样。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6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的敬佩。
五位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把大批的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上去,五位壮士终于完成了掩护的任务,准备把敌人甩掉,但是敌人紧跟在五位壮士的身后甩都甩不掉,为了不让群众和连队主力受到伤害,再一次把敌人引上绝路,当他们在狼牙山顶峰望着部队和群众已经安全转移,因为他们不想成为日本人的俘虏所以才英勇跳崖的。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在菜市场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老奶奶的钱我想跟那位老奶奶说,但是我又害怕他一只手就把我拎起来当人质那我就倒霉透了,所以我把身子转过去背对着那位老奶奶,假装没有看见,那位小偷得到钱了就从茫茫人海中溜走了,等老奶奶发现钱不在时小偷已经逃之夭夭了,她便失声痛哭,我看见了非常惭愧、非常后悔,我后悔当时没有告诉老奶奶,如果我告诉那位老奶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没有文中五位壮士那么勇敢。
如果我与狼牙山五壮士相比,我比他们差得多了,从今以后我要向五位壮士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