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2025/08/1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

穿过

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6、指名读,分角色读

7、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8、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9、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12、听歌曲《妈妈的吻》

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1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

板书: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

板书:买花

3、齐读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

(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

板书: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

(孝心)

送妈妈

“我”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简析: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文本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事情的叙述之中,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本教学设计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以情感为线索,不仅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要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

能力目标:

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有关语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一片爱心,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课件、一束月季花

四、教学过程:

第一乐章:酿 情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围绕“你们喜欢月季花吗?”这一话题谈话。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说说课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摘花瓣 送给妈妈

[环节解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课堂中出现了一束红艳艳的`月季花时,学生与文本之间也出现了沟通情感的桥梁,鲜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也是贯穿整堂课的情感线索的维系点。]

第二乐章:入 情

二、精读词句品味情: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学生质疑,写在黑板上。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开展讨论。

3、学生交流:

(一)品读“摘花瓣”(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交流摘花瓣的动作。(课件显示词句)

2、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评价。

3、采访小演员: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4、再读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二)品读“只摘花瓣”的内容(学习第3—5小节)

1、课件显示,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

2、再读小女孩的话。

3、“我”理解她吗?显示句子,比较:

(1)“为什么摘花瓣?”我问。

(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4、分角色读好3—5小节

(三)品读“摘花瓣做什么”(学习6—9小节)

1、默读6—9小节,指名回答:摘花瓣做什么?(板书)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月季花,谈心里的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想一想:小女孩在给爸爸的回信中会说些什么呢?

3、说话训练(课件显示):这是一位( )的小女孩。

4、分角色读好6—9段。

5、显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小结。

[环节解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环节的设计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选择,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而写一写,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读一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深化了对文字的理解,感悟到了平淡文字下蕴藏的人物的美好情感。这些综合性活动,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主动发展意识得到了加强,是对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一次探索。]

第三乐章:动 情

三、以美传情突出情:

1、老师送给学生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小的花瓣,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轻轻放在xxx枕边。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表一份心愿, 小小的女孩,

道一声祝福, 像露珠一样透亮,

xxx脸上漾起了微笑。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你喜欢老师诗中的哪句话?说说理由。

2、那片片花瓣飘出的淡淡幽香,不正像敬爱父母的美德在人间传播、扩散吗?齐读第四段。

3、说一说:“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

4、演一演:“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我”又会怎么回答?小组表演,然后师生共演,再读课文。

5、学生说说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随机送出月季花。

6、分送花瓣 :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怀着敬爱父母的一片深情,飘向各自的家。

[环节解析:别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亲姐妹。”本环节中以美传情:老师的配乐诗朗诵使课堂的集体情感由淡而浓,生生、师生的互动表演使爱的旋律不断奏响,学生美好的心灵使爱的情感溢满课堂,而片片花瓣的清香已飘进了学生的心田,也定会撒向整个人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中之情已成心中之情,本环节正体现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一新课程理念。]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还没闻到花的香味,请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一段。

出示一朵月季花。

过渡:多么美的月季呀!“我”家门前可不是一朵,而是“一丛”上面开满了——引读第一段。

学习第五段。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你舍得摘吗?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吗?所以她说:——出示“我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

1、你也来舍不得地读一读。

2、好,为什么舍不得呢?

3、从“舍不得”这个词中,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花)板书

(懂事)是的,她很懂事,这里的懂事表现在她对花的——

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她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于是她摘了花瓣。她是怎样摘花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她摘花瓣的句子。

出示第二段。这句话中有很多描述小女孩摘花瓣的动作,你能找出这些动词来吗?用横线画出来。

1、谁能找出这些动词?说出来。

2、交流。你愿意来读一读吗?要注意这些动词。

3、你能告诉我她为什么要小心地摘呢?

(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4、读一读

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那么小心,生怕碰坏了别的花瓣。

5、那她为什么要双手捧着呢?

是呀,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双手捧着。

6、那边有路她不走,为什么要穿过田野,还要跑得这么快呢?

(赶着回家给妈妈。)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害怕),文中没有写出来的,你都能体会出来,真了不起!

7、让我们带着这几份感受,一起读好这一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我”的内心感到不解。于是在小姑娘又一次摘花瓣时,我叫住了她,她有什么表现呢?

1、从“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小姑娘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呢?

2、从她的神态,我们知道了她内心的不安。

3、就是这么一个爱花的女孩,她摘了一片花瓣,又被人看见了,可以想像当时她的窘迫与尴尬。所以当我问她为什么摘花瓣时,她是怎么回答的——出示第五段.

五、学习第五段。

5、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除了舍不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难为情)你也难为情地读一读。

a、“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

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生说。

b(对呀,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让它美美的开着,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来她是个怎样的孩子?爱花的,爱美的孩子。

c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惶恐”是什么意思?(恐惧、害怕)看看字形,都是什么旁?(心,都与心情有关)

d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责备、批评。)

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是哪一个词?不知所措。

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让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还很善良)板书善良

2朗读

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男孩子来读“我”的话,女孩子读小女孩的,老师读陈述的部分。(评价注意:男孩子要轻轻地问,别把女孩子吓坏了)

六、学习第七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摘花瓣是为了什么呀?我们能从她的语言中找到答案。(送给妈妈)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出示第七段。

你也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又会想到什么呢?生交流。

1、(生病、难受)带着这种感受,你来读一读。

2、你呢,花瓣很舒服,带着这种感受,你也来读一读。

一想到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她的内心就充满幸福,让我们怀着幸福感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3、为了安慰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来到妈妈的病床前,这时候妈妈会对她说些什么呢?指名说。相机评价。

(谢谢你这花瓣很香。

谢谢你,孩子,这花瓣比整朵花都好看。

真是我的乖女儿,我太喜欢这片花瓣了。

妈妈真高兴,我的病也好多了。)

4、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孝顺

七、学习第九段。

过渡:妈妈生病了,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照顾呢?作者忍不住又问:你爸爸呢?出示第九段。

不提到爸爸还好,一提到她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

1、此时此刻,她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

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可现在爸爸却在千里之外的南沙,想到这里小女孩的眼眶里——

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同时也是思念的泪花。)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2、像她这么大的年龄,还需要别人的照顾,但小女孩却一直记着爸爸的嘱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她对妈妈的孝心。此时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听话

3、多么听话的孩子呀!怪不得作者要夸她——齐读这句话。

八、学习第十段。

过渡: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难怪作者要夸她——出示第十段。

1、你也来夸一夸她。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她。齐读。

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难怪“我”要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读懂更多!

出示:(第二节)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板书“飘香”)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

闻到了什么,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什么,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小朋友,课文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呢?是不是有些多余呢?看看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九、读悟最后一段。

1师: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2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3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4用心读读这段话。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十、升华主题。

1、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把小姑娘吸引到“我”家门前,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像绒布一样的花瓣,给小姑娘的妈妈带去了安慰和希望,懂事的小女孩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第二天清晨——,齐读

2师: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的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5、身边值得我们关心的人有很多,假如你也有这么一朵月季花,你会送给谁呢?又会对她他说些什么呢?和同桌交流交流。愿意说给我听吗?

6、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同学们,让你们也去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过你的人表一份心意,让你们的爱心就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板书:花瓣飘香

摘花瓣

(懂事孝顺听话)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俺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俺”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俺”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俺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身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同学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培养同学从小具有敬爱家长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点:

通过充沛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质朴的亲情。

四、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说教、学法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俺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据图想象法:“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可以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同学体会小女孩质朴的亲情。

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身解答,充沛动脑。听他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同学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谈话后揭示课题。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启发考虑:这篇课文是怎样围绕月季花展开叙述的?

讨论、交流让同学明确,教师出示板书: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第二自然段写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写谈花。第十一自然段写送花。

(三)逐层理解,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考虑: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让俺们知道了什么?

2.考虑: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小心”与“飞快”两个字来描写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态与动作?

俺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让同学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能让同学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3.精读第三段,因为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教学中启发同学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俺轻轻地问”)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要让同学边读边想,用心领会,从中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小朋友”。她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他人观赏的心理。

具体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读,使同学入情入境,充沛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亲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让同学去发挥自身的想象。省略号省掉的会是什么?引导同学体会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还有着一颗美好的心。她不光为了妈妈,还要想到他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启发同学考虑。作者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为什么要摆放一盆在母亲的窗台上?让同学从中体会到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心灵上带来的极大震撼与感染。

5.最后总结,①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揭题时提出的疑问。这一点要注意,准确地进行点拨、引导。

②根据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性复习。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篇5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瓣飘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4、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精读有关语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一片爱心,从而受到教育。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一束月季花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喜欢吗?这娇艳、清香的月季花瓣,还引出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二、引导看插图:

“我”家门前的这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见过类似的词吗?(板书:开)

多美呀!看谁读得最美,请一个小组读,其他同学评价。

让我们都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2、图文结合,学演“摘花”(出示课文插图)

1)看,来了一位小女孩,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吗?

2)文中哪一段写了这幅图?读出来吧!(板书:摘)

3)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谁来演?不急,要演好,得先把这段内容读好,请大家圈出重点词,好好体会小女孩的内心。

4)(出示重点词)看,你们和老师的一样吗?

(一人配音,一人表演)采访小演员: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爱花)

3、精读理解,学习“谈花”

1)既然爱花就应该保护它,为什么还要摘呢?作者和你们一样,也觉得十分好奇,因此他也想寻找答案,机会终于来了。(听老师范读3—9自然段)这部分写的是“谈花”。(板书:谈)大家听得真认真,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出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看来,这位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懂事”这个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些句子。

3)(出示: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如果你是那个女孩,此时手里拿着花瓣被作者叫住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生:我会很害怕,不知道他会不会骂我。

生:我也许会脸红红的,而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生:我会很紧张,紧张得直冒汗。

生:我不知该把花瓣藏哪儿才好,会很慌张。

师:大家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心情,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生异口同声地答到“不知所措”)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不知所措”的时候呢?给“惶恐”找个近义词。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小女孩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吧!看谁体会得最好!

接着发生了什么呢?

4)(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这哪里体现了她的懂事呢?

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有6个小点?(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你能帮助她说出来吗?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分角色读人物对话。男孩子来读“我”的话,女孩子读小女孩的,老师读陈述的部分。(评价注意:男孩子要轻轻地问,别把女孩子吓坏了,本来就胆小。)

摘花瓣做什么呢?

5)(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香,妈妈会高兴的.。”)

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闭眼听,仿佛看到什么?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请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会幸福的!

她爸爸呢?

6)(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你体会到什么呢?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板书:懂事)

7)让我们把这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感情化作读书声传递给周围的人吧。小组分角色练第三部分。请几个小组展示,评价,齐读。

4、引读理解,学习“送花”

1)小女孩爱花,也爱母亲。因爱母而摘花,因爱花而摘瓣,多懂事啊!她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齐读第11自然段。(板书:送)

2)到现在还未发言的同学请起立,给你们一次表现的机会。齐读。

3)当“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呢?小女孩又会怎么说?

同桌表演。指名表演评议。

三、回味课题,拓展延伸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嗯,闻到了,淡淡的香味!这淡淡的清香飘进了妈妈的心里,也飘进了小朋友的心里。明天就是“三八节”,你们是如何向妈妈表达爱意的?

听了你们的话,老师也想对你们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四、课尾赠花,移情入心

在下课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请大家帮忙,老师这里的一瓶月季花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为我出出主意。

生:可以送给那个小女孩。

师:找不到她啊,怎么办?

生:可以送给上课最认真的同学。

师:嗯,我想。这花包含着对同学进步的肯定,不错的主意,谢谢你!

生:可以送给你的妈妈,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看来课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你的建议,我想我也会用最好的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让大家都来欣赏。

师: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鲜艳的花,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美的花瓣,因为我们的心里都有着一颗珍贵的爱心。(用红笔圈成心形)